•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教學策略與教材設計方面

一、研究結果顯示 POE 教學策略,對溶解迷思概念改變有某種成效,但經一個 月後有概念回歸現象。本研究所預測的物質為汽油、甘油、醋酸、戊酸以 及丙酮,建議教學時可多增加預測物質,加強豐富性,應可提升迷思概念 改變之成效。

二、本研究之閱讀教材為文字敘述,並未配合圖片說明,亦無教師導讀。由文 獻顯示,圖形對於學習有正面的影響(Anglin & Stevens, 1987),建議科學 教師可選擇文字與圖像配合說明的科學文章,並由教師在旁導讀,幫助學 生的閱讀理解,獲得正確的重要概念,應能有效減少另有概念的產生,達

到概念改變的效果。

三、在教學時應針對「溶解」的現象多作探討,使用「分為兩層,所以不會溶 於水」或「物質溶解會產生一均勻清澈透明的溶液」之用詞,宜審慎避免 過度強調於因密度(輕重)關係,而應多著墨於「沒有均勻混合,不是溶 解」的觀念,以避免學生過度推論「油、密度與溶解的關係」。

四、學生會混淆「稀釋」與「溶解」的定義,亦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除 實作經驗之外,再配合教師的說明以及書面的閱讀教材,應可提升有關「稀 釋」迷思概念改變之成效。

五、由初探研究之晤談結果發現:學生對於「溶解」的實驗操作亦需加強,例 如:甘油初步加入水中未劇烈搖蕩時,會呈現分層或不均勻相的現象,但 經攪拌後為澄清透明的液體,學生在觀察時可能只注意到充分混和前的現 象,形成過早下結論而誤判為不溶於水的結果。因此教學上除了教導溶解 的概念性知識,也應加強學生在實驗操作的技能或觀念。

六、國內外文獻指出概念改變教學策略有許多方式,本研究所採用的教學策略 為 POE 教學及閱讀教材,未來研究者可考慮採用其他教學策略,作為改進 科學教育之參考。

貳、未來研究方面

一、有關於溶解的迷思概念相當多,本研究僅針對「不能以是否為油類判斷物質 是否溶解於水」以及「密度並不能判斷物質是否溶解於水」二類,作為概念 改變主要探究主題。未來研究者可針對其他溶解迷思概念為探究主題,期能 改變更多溶解迷思概念。

二、為了解概念改變教學效果與持續性,本研究於後測結束後一個月,即進行一

次延宕測驗。未來研究可增加延宕測驗的次數,在第一次延宕測驗結束一段 時間後,再進行第二次延宕測驗,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概念回歸的現象以及概 念改變的持續效果。

三、本研究的過程中,並沒有針對學生修正與概念改變之歷程,作深入的探究。

未來的研究者可採行動研究或個案研究方法,藉由長期觀察與紀錄,進一步 了解學生概念改變的歷程。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王佩蓮(1991)。普通化學。臺北市:南宏圖書有限公司。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淑琴、郭重吉(1994)。利用DOE晤談探究大學生電學方面的另有架構。彰師 科學教育,5,117-139。

光復書局編(1991)。大美百科全書25。臺北市: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米高•奎因•巴頓(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 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0)。

邱美虹(1993)。科學教科書與概念改變。科學教育月刊,163,2-8。

邱美虹(1993)。類比與概念學習。教育研究資訊,1(6),79-90。

邱美虹(1998)。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中華民國第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邱彥文(2000)。國中理化課試行POE 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彥文、黃世傑、王國華(2001)。國中理化課試行 POE 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 教育,12,53-69。

李家銘(2001)。以POE教學活動促進國中低成就學生電學概念之研究。第十七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

吳穎沺、蔡今中(2005)。建構主義的科學學習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認知結構 之影響--以電與磁單元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3(4),387-411。

柯華葳(1993)。從心理學觀點談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華文世界,74,63-67。

洪文東﹙1997﹚。科學文章的閱讀理解。屏師科學教育,5,14-25。

徐鉅昌(民76)。空中教學的根源─視聽教育。視聽教育,29(2),37-49。

耿筱曾(2000)。國小學童概念學習之研究。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 科技課程發展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63-67)。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 北市:教育部。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靜儀(2002)。科學迷思概念的研究與概念改變教學。屏東科學教育,16,49-56。

張美玉(2003)。歷程檔案評量在概念學習的應用。教師天地,122,4-10。

張宗義(2003)。POE教學對國小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良榮(199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科學教育,170,23-36。

許良榮(2002)。科學概念學習研究(II)--化學科─子計畫四:中小學生對於物 質化學性質的分類概念發展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 劃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0-2511-S-142-004),未出版。

許良榮、彭煜堯(2002)。中小學生對於物質化學性質之分類的迷思概念─以「溶 解」為例。發表於中華民國第三屆化學教育學術研討會(頁 205-214)。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許良榮(2003)。中小學生對於金屬之分類的迷思概念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1(3),

許良榮、劉政華(2004)。中小學生之溶解概念的形成與發展。科學教育學刊,

12(3),265-287。

許雅惠(2002)。融合閱讀理解策略教科書之教學研究-以電動機單元為例。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瑛昭、謝惠珠(2004)。應用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在颱風常識的學習。師大學報,

49(1),15-40。

盛承堯(1992)。國小自然科溶液概念及迷思概念之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 81-0111-S-026-002-N,未出版。

郭重興(1989)。牛頓化學辭典。臺北市: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郭重吉(1988)。從認知的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教育學院學報,13,352-378。

郭重吉(2000)。事例晤談與事件晤談-以物理概念為例。自然科學概念學習研究 工作坊研習手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郭惠芳(2003)。國小四年級學童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概念改變情形之個案研究。

國立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柏棻(1993)。職前生物教師動物分類另有概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玉玲(1998)。論鄉土教育的理論基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4,143-164。

陳淮璋、黃萬居、賴文榮(2002)。國小學童對水溶液概念的認知與迷思概念之 初探。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29,1-16。

陳志偉(2004)。以POE 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生浮力概念學習歷程之研究。

國立台中師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麗美(2004)。提昇不同學習風格學生於科學探究活動中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梁實秋(1986)。遠東常用英漢辭典。臺北市:遠東圖書公司。

黃台珠(1984)。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4-56。

黃文儀(1989)。牛津當代大辭典。臺北市: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

黃寶鈿(1989)。溶液相關概念之認知發展層次的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

黃瓊儀 (1996)。國小學童閱讀理解策略、閱讀理解歸因與閱讀理解能力相關之 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07-149。

黃朝琴 (2003)。國小中年級兒童電學想法類型與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莊嘉坤、賈本惠(2002)。國小學童光合作用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研究。九十一 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法表會論文集(頁 1931-1961)。

楊榮祥(1979)。戴爾的經驗塔-教學資源運用的原則。科學教育月刊,25,9-13。

楊純珠(1999)。「溶液」多媒體CAL 之概念學習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淑純(2004)。國小六年級實施文學閱讀與討論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熊召弟(1996)。真實的科學認知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29,3-12。

熊召弟(2000)。卷宗評量的設計及應用-以自然科為例。教育部新世紀優質學習 的經營研討會論文集。

葉辰楨(2000)。POE模式在國一生物科教學之運用。論文發表於第十六屆科學 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裘維鈺(1995)。國小學童植物概念及其相關迷思概念之探究。國立台中師院初 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麗玉(1998)。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5),28-36。

劉嘉茹(2000)。以研究綱領與本體分類論探究概念改變機制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俊庚(2002)。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文獻分析-以概念構圖和後設 分析模式探討其意涵與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劉政華(2004)。中小學學生「溶解」的另有概念與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台中師 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湧涇(2001)。國一學生生物概念學習之研究(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9-2511-S-003-097),未出版。

鄭一亭(2004)。國小學童對水溶液的迷思概念類型與成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明儒(2004)。國小學童光學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明儒(2004)。國小學童光學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