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初探研究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初探研究結果

本研究於正式研究之前,先進行初探研究,目的為了解是了解研究者所設 計之研究方法是否可行,以及POE 教學策略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流程上是否恰 當,初步分析教學策略之成效及學生概念改變情形,以作為修正研究方法之依 據。初探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不等組前測-後測設計,以非隨機方式將研究 對象分為教學組與對照組,二組學生均接受溶解概念雙層試題之前測;教學組 學生接受POE 教學策略,對照組學生未接受任何教學介入,二組均接受後測,

並於後測結束後一個月,再分別接受延宕測驗。分析後測結果後,於教學組立 意選取三位經教學後仍存有迷思概念的學生,以及三位經教學後修正迷思概念 達到概念改變的學生,與研究者進行一對一晤談。初探研究對象為一班台中市 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其中13 位學生為教學組,另 24 位學生為對照組。實驗研 究結果如下:

壹、整體性描述

一、教學組與對照組在前測答對題數均不多,但教學組經教學後答對題數增 加,有五人在後測全對,有六人答對四題;而對照組答對題數仍不多,

僅有一人答對二題,其餘答對均在一題以下。

二、教學組有八人在延宕測驗五題全對,二人答對四題,一人答對三題。而 對照組答對率仍不高,有十五人全錯,七人答對一題,一人答對二題,

僅一人答對三題。

三、對照組在前、後測答題有不一致的現象,僅有一人前、後測答題完全相 同;若不管選答理由為何,前、後測選答溶不溶解,答案一致者有六人,

其餘十八人在前、後測的選答上均有變化。

四、教學組大多數學生延宕測驗有進步或保持原答對題數,但仍有少部分學 生退步或答錯題目不同;對照組在後測與延宕測驗答題有不一致的現 象,僅有一人後測與延宕測驗答題完全相同。

貳、各試題選答機率分析

爲探討每一評量試題中,在後測發生概念改變的人數,以及分析延宕測驗 中,維持概念改變的人數。結果之分析著重在前測答錯的學生(代表具有迷思 概念),在後測與延宕測驗時,答對或答錯的人數比率之變化;以及後測答對,

在延宕測驗時,答對或答錯的人數比率之變化。以下為各題的分析:

一、汽油與水能否互溶?

五位學生認為汽油會溶解於水,其餘皆認為汽油不會溶於水。但理由以「因

為汽油密度比水小」為最多,教學組前測有十一人,對照組有十七人;教學組

出十人,而選答因為不同的物質不會互相溶解的學生降至一人,可以針對這些

表4-1-3 初探研究試題三卡方檢定表

有二十二位學生在前測時認為醋酸會溶解於水,因為水有稀釋作用,顯示

參、初探研究之省思 一、教學策略

根據初探研究的結果顯示,經由POE策略教學之教學組,不論在後測及延宕 測驗皆比前測進步許多,迷思概念多有改變且有學習遷移的現象;而未經過任何 教學介入的對照組,不論在後測及延宕測驗皆與前測差異不大,迷思概念並未改 變。因此研究者即思考,若不給予對照組學生任何介入,卻要學生填答三份同樣 的試題,對學生而言似乎沒有意義,我們不可能期望學生未經任何教學或介入,

就能改變迷思概念。經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並參考文獻探討,決定修正研究 方法,讓對照組學生自行閱讀溶解概念教材,給予對照組學生與教學組學生同樣 的機會,能夠獲得正確的溶解概念。研究者便著手自編閱讀溶解概念教材,該閱 讀教材亦經專家審查,內容力求與POE教學策略所提及之溶解概念相同。因此於 正式研究時,加入閱讀組自行閱讀溶解概念教材的策略。

二、教學流程

初探研究採 POE 教學策略並配合四份學習單,依預測物質順序分別發放,

當一種物質「預測、觀察與解釋」的過程完成後,才發下另一份活動單,再對 另一項物質進行「預測、觀察與解釋」。經研究者與教學組學生晤談後,學生 表示前一項物質的實驗結果,會影響他們對下一項物質的預測。經研究者與指 導教授討論,並參考文獻探討,決定修正教學流程,改變POE 教學的順序,應 請學生先對全部實驗做完預測,然後再對個別實驗做觀察和解釋。這樣才不會 使學生對前面實驗的觀察,影響到後面的預測,同時亦不致因前面實驗的預測 與觀察不符,而學生造成對後面的預測失去信心(王淑琴、郭重吉,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