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將分為四節,依序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定義、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過去數十年的研究,科學教育學者們已經了解,學生在進入教室之前,個人 對世界上的事物就已經存有先前概念(Preconception),當他們進入學習環境之 際,便把此先前概念一併帶到課堂上,這些概念可能不是科學家可接受的「正確」

概念(熊召弟等,2000)。學生不是一塊「空白石板」(Blank slate),對於老師 所講授的科學知識內容並非「沒有概念」,老師想刻上什麼就可以刻上什麼;相 反的,學生對於老師所講授的科學知識、原理、法則,甚至自然界的各種物象,

均已先有自己所堅信的「概念」(Conceptions),有一套根深蒂固的想法和解釋(鄭 湧涇,2001)。

存在於學生自身的想法和概念,常常與科學家的科學概念有著很大的差異,

因為學生所擁有的概念,異於科學家或科學社群所認知的科學知識,所以被稱為 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另有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另有架構

(Alternative framework)等(王美芬、熊召弟,1995)。身為一個教師要如何幫 助學生改變迷思概念,學習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呢?我們發現對教師來說,找出 學生在某些學科中主要的迷思概念,讓學生知覺到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使學生

產生認知衝突,藉由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導引學生到正確的概念,進而產生概念改 變,就是接下來的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了。

概念改變的過程並不容易,多數學生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除非有 認知上的衝突,否則迷思概念是很難加以改變的。Chi(1992)指出科學概念的 改變包含:一、本體類別之內的改變;二、本體類別之間的改變。Thagard(1992)

以知識改變的方法論來探討概念改變,認為概念改變過程包含了信念的修正與概 念改變。Posner, Strike, Hewson, & Gertzog(1982)的研究中提出了概念改變模式,

指出學習是一連串概念改變的過程,學生的概念在新概念與新發現交互作用下,

進行改變。而概念改變必須符合四個條件:「學習者對原本現存概念感到不滿足、

新的概念必須是可理解性、似真性以及豐富性」。Posner et al.認為對於現存原有 概念的不滿意,可說是概念改變過程的中心,他們強調學生迷思概念的地位必須 降低,而正確概念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必須提高,如此才會產生概念改變。

許瑛昭、謝惠珠(2004)整理國內外學者所提出的概念改變教學策略,指出 大多研究都強調在進行學生概念改變之前,必須先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即所謂 的「另有概念」或「迷思概念」,教學者若依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新概念直接 傳授給學生,而不針對學生特有的迷思概念設計教學活動,將無法造成適切的概 念改變。建構主義的教育哲學,希望教師能在教學前探查學生的先前概念,再透 過適當的方法,協助學生建立新的概念或改變迷思概念(張美玉,2003)。為了 要讓學生有意義的學習,在教學活動前,教師應先收集學生迷思概念的相關資 料,審慎規劃和設計教學內容,才能促進學生有意義的學習與概念的改變(邱美 虹,1993)。進行概念改變教學時,要以學生的迷思概念為中心,不論是任何一 種教學策略,都必須先引出學生的想法,進而使學生產生概念衝突,而有認知調

適的需要,再藉由教師以適當的教學策略,進行概念改變教學,促進學生產生概 念改變(張靜儀,2002)。

貳、研究動機

Ausubel(1968)曾說:「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

(引自張美玉,2003),也就是說學生已有的概念,是決定後來學習最重要的因 素,教師在教學前應先調查學生的先前概念,用適當的方法去引導學生學習(張 美玉,2003)。杜威也認為教學應該把學科知識和學生的經驗連結在一起(引自 張美玉,2003),這些看法和我們傳統教學,一開始就以學生經驗所觸及不到的 事物或概念來教學,是截然不同的。

「溶解」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科學概念,由文獻研究顯示學生 對於物質之溶解迷思概念相當多,根據許良榮(2002)國科會專題研究結果發 現,學生在溶解性質普遍存有:「汽油不溶於水,是因為汽油密度比水小」、「汽 油與水可以互溶的,因為二者都是液體」、「不同液體之間能否互溶可以密度判 斷」、「認為有『油』字的物質(如甘油)都不溶於水,因為油都比水輕」、「不 同的物質不會互相溶解」、「丙酮與水不會互溶,因為丙酮和水的密度不同」等 六個迷思概念,顯示學生在國中階段,學習到「密度」這個概念後,有過度推 論「油、密度與溶解的關係」的傾向。由於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在國小課程 中並未教授「密度」的概念,因此本研究將研究對象設定為國中二年級學生。

鍾聖校(1994)認為迷思概念可區分為二個層次,即錯誤概念和迷思想法,

其中迷思想法是一連串錯誤概念背後的思考體系、架構和方式。Abimbola(1988)

曾對錯誤概念修正發表意見,認為錯誤概念要修正,迷思想法要容忍。Dupin &

Johsua(1987)也指出錯誤概念若要與迷思想法一起改變,那是極為長期的工 作(引自鍾聖校,1994)。科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讓學生學得正確的科學概 念,然而有關迷思概念的形成原因相當複雜,針對不同類型的迷思概念,設計 適合的教學策略是必要的,因此成功的教學必須考慮學生的迷思概念,並配合 適當的策略(許瑛昭、謝惠珠,2004)。

根據文獻顯示概念改變的教學策略有許多方式,例如:概念構圖、動態評量、

類比、閱讀及POE(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等。其中以POE策略最能 讓學生達到自身的概念衝突,符合Posner et al.(1982)所提出的概念改變需要滿 足四個條件之一,必須對於現存的概念是感到不滿意(Dissatisfaction)。POE策略 與教育部(2003)所頒佈的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的理 念相近,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和實作的方式進行科學學習,強調手腦並用、

活動導向、智能與態度並重,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和研究精神,並培養學生獨立思 考、處理事物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POE的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他必須不斷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一但發現學生存有迷思概念,就必須適時 營造概念衝突的情境,幫助學生讓新的概念取代舊有的迷思概念,達成概念改 變。同時POE策略透過學生實際參與活動的實作觀察,符合Dale學習經驗塔中第 一層次之「直接經驗」,因此本研究採用POE為教學組之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另 一方面,雖然「閱讀」是屬於Dale學習經驗塔之「替代經驗」,但Yore(1987)的 調查顯示90%的中學科學教師認為閱讀對學習科學是重要的;Armbruster

(1992/1993)也認為科學教育不應忽略閱讀的重要性(引自許良榮,1994)。然 而今日自然科教師及專家學者,常以為實作經驗之重要性優於知識概念,事實 上,許多時候知識概念的重要性是超越實作經驗的價值(許雅惠,2002)。就學

習經驗而言,「替代經驗」雖較「直接經驗」為抽象,但教材設計只要能符合Posner et al.(1982)所提出的概念改變的四個條件,仍不可忽視其效果。研究者在考量 目前國內中學教育環境,因為升學主義興盛,並非所有實驗皆能由學生親自操 作,因此設計「閱讀」教材作為本研究對照組教學策略。

本研究主要動機,是了解國中學生對物質溶解存有哪些迷思概念,並以 POE 及閱讀作為概念改變教學策略,更進一步了解學生在接受教學策略教學後,概 念改變的情形,並作為日後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效果、教材設計以及課程發展 的參考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