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綜合討論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七節 綜合討論

本研究不論教學組或閱讀組,在後測的答對率皆高於前測(教學組前測總分 平均為0.82,後測 3.56;閱讀組前測總分平均為 0.57,後測 3.00)。經卡方檢定 教學組前測答錯的學生,在後測的答對、答錯人數比率是否為機率所造成,結果 在第一、二、五題達顯著差異,故可排除前測答錯的學生,在後測的答對、答錯 的人數比率是由隨機選答所造成,顯示 POE 教學策略對於促使學生概念改變具 有效果。而閱讀組前、後測經卡方檢定,雖然僅在第四題顯著差異,但二組學生 經共變數分析,後測答對率僅第一題達顯著差異,其餘四題答對率與總分,教學 組與閱讀組後測並未達顯著差異。由此可推論研究者以符合可理解性、似真性和 豐富性等條件,所設計之 POE 教學策略及閱讀教材,對於學生之迷思概念改變 皆具有某種程度之成效。而二組學生在延宕測驗的答對率皆低於後測(教學組延 宕測驗總分平均為3.00;閱讀組延宕測驗總分平均為 1.85),可能經過一個月後,

學生對正確概念的記憶逐漸模糊,因而部份產生概念回歸的現象。以下為研究者 綜合整理各項統計考驗分析之結果,並加以探討。

壹、學習經驗層次:直接經驗與替代經驗之差異

美國教育學者Dale(1954)提出經驗塔的理論,將學習經驗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為直接參與活動之「直接經驗」;第二層次為運用視聽器材之「間接經 驗」;而第三層次為經由語文學習之「替代經驗」(引自楊榮祥,1979)。本研 究之 POE 教學策略的實施,配合學生實作以及教師的說明,是屬於經驗塔中第 一層次之「直接經驗」;而閱讀組由學生自行閱讀教材,則是屬於經驗塔中第三

層次之「替代經驗」。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教學組後測總分高於閱讀組後測總分(教學組後測總分 平均為3.56;閱讀組延宕測驗總分平均為 3.00),顯示 POE 教學之「直接經驗」,

對於迷思概念改變之效果略高於自行閱讀教材之「替代經驗」。二組經共變數分 析,後測答對率在第一題「汽油與水能否互溶?」呈現顯著差異,教學組答對率

(調整後答對率 72.1%)顯著高於閱讀組(調整後答對率 47.2%)。接著分析後 測選項分佈,選答錯誤的學生中,教學組有七人(17.9%)認為汽油不會溶解於 水,「因為汽油密度比水小」,而閱讀組則有十五人(42.5%)選擇此選項。故 研究者推論 POE 教學之「直接經驗」,對於改變與「密度」有關的迷思概念,

效果較自行閱讀教材之「替代經驗」為佳。

再分析延宕測驗之結果,教學組與閱讀組延宕測驗答對率皆低於後測(教學 組延宕測驗總分平均為3.00;閱讀組延宕測驗總分平均為 1.85),而教學組延宕 測驗答對率皆高於閱讀組。二組經共變數分析,延宕測驗答對率在第一、二、四、

五題與總分達顯著差異,顯示教學組藉由「直接經驗」的學習,對於迷思概念改 變的「持續性」,顯著優於閱讀組之「替代經驗」的學習。

本研究結果呼應了Dale的「經驗塔」理論,學習應該由底層能具體看得見、

摸得到的經驗循序往上,並經由觀察和解釋以獲得完整的知識。Dale認為,學生 運用感官親自參與直接體驗的學習活動,不僅會有很高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且可 由親身經驗中自行發現知識,建構正確觀念,進而以其所得的學習經驗為基礎,

繼續發展新的學習。因此,教學的方式,應儘量往經驗塔的最底層出發與開展,

越低越好,讓學生由直接經驗來學習(引自徐鉅昌,民76)。陳玉玲(1998

)亦指出凡是學生用其感官來親自參與的直接經驗與活動,皆有很高的學習動機

與興趣,且由親身的經歷中,自行發現科學知識,建構正確的概念,還可運用學 習經驗為基礎,繼續發展其學習。所以,教學模式的選擇,應儘量往經驗塔的底 部,愈低愈好,也就是儘量讓學生由「直接經驗」來學習。

貳、概念競爭之現象

Hewson & Hewson(1992)的研究指出,「改變」並非完全清除或消除了學 生的概念,舊概念不可能完全被消除,經常與新概念共存,彼此之間便可能有競 爭效應的出現。Maloney & Siegler (1993)即提出「概念競爭」(conceptual competition) 的觀點,指出學習者的新舊概念彼此共存、彼此競爭,經過了較長的時間學習後,

某個概念會處於支配其他概念的地位,有了較高的位階,新舊概念經過概念競爭 後,新概念取得了較高位階,則達成了概念改變。透過本研究選項變化分析發現:

在前測答錯,經過教學或閱讀教材後,後測選對的學生中,有部份在延宕測驗時 又回復選擇原選項。以表 4-5-6 為例:教學組有二十位學生前測是以為「密度」

判斷依據,選答「因為汽油密度比水小」,經教學後十九位學生在後測選答正確 選項,而其中二位學生在延宕時又回復以「密度」判斷,選答「因為汽油密度比 水小」這個選項;而閱讀組有二十二位學生前測是以「密度」判斷,選答「因為 汽油密度比水小」,經閱讀後十一位學生在後測時選答正確選項,但其中有四位 在延宕測驗時又回復以「密度」判斷,選答「因為汽油密度比水小」。顯示在學 生心智中,「正確概念」與「迷思概念」之間,產生了競爭的現象。由此觀之,

概念改變的教學可能無法完全清除學生舊有的概念,新概念與舊概念是同時並存 的。因此,科學教學的目標應該不是要清除學生的舊概念,而是要使正確的科學 概念在學生心智中更為固著,舊概念能夠被有效的限定。

除了「正確概念」與「迷思概念」之間,會產生「概念競爭」,不同「迷思 概念」間亦會發生「概念競爭」的現象。以本研究為例:五題試題當中有四題設 計了「因為只有固體才能溶於水」這個選項,但教學組僅有一人次(0.6%)、閱 讀組僅有九人次(5.6%)在前測時選答此選項。此研究結果與 Prieto et al.(1989)

之發現:學生對溶液的例子常只想到固體溶解於液體中以及簡美容(2001)針對 臺北縣、市地區國小四、六年級學生所做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可溶解 的東西,仍多僅止於固體物質,有明顯不同。這點可能與Keil(1989)認為在兒 童認知結構中,不同概念會互相競爭之觀點相符。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學校經 驗與生活經驗的增長,學生在獲得「密度」的概念後,在學生認知結構中,「密 度」的迷思概念與其他迷思概念競爭下,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與誘答力。

參、情境相依之特徵

由前一項討論可得知概念與概念之間會產生競爭的現象,而競爭的情形往 往是受到「情境」的影響。許良榮(2003)針對「金屬」分類迷思概念所做的 研究發現,學生在分類上有情境相依的傾向,例如小學生傾向以直接知覺(例 如固體、磁鐵吸引、輕重、清脆聲音…等等)做為歸類依據,但隨著題目而變 化(分類的個體以及選項不同),而有不穩定現象。例如在「鋁」的分類是以「摔 在地上有清脆聲音」為判準,但是在「鑽石」的分類上卻不以此項為判準。

本研究亦有類似的發現:在試題中,「密度」的觀點對學生而言是較具誘答 力的選項,但在第四題「你認為醋酸會與水互溶嗎」前測時,教學組有二十五人

(64.1%)、閱讀組有三十一人(77.5%)選答「因為水有稀釋作用」這個選項;

而教學組無人、閱讀組僅有一人以「密度」的觀點選答「因為醋酸和水的密度不

同」。顯示學生對於判斷不同的物質是否溶解於水時,會依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 的判斷依據。以此題而言,判斷「酸性」物質是否溶解於水時,「稀釋」的觀點 較「密度」的觀點,對學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及誘答力。呈現出學生的迷思概念 在不同的情境下,某些迷思概念具有優先性,在不同情境的交互作用下會產生不 同與判斷依據。換句話說,在學生心智中同時並存不同的判斷依據,學生選答的 選項(判斷依據)代表的可能是在不同情境下,某些迷思概念具有優先性,再學 生心智中未必具有獨斷性或唯一性的迷思概念。

肆、學生對概念衝突之認識

為了將學生的迷思概念導向科學概念,許多學者以 Piaget 之「認知衝突」

為基礎,設計使學生應用舊概念無法解釋或說明實驗現象,產生矛盾的困境,

再進而引介可適用於學習情境的新概念之教學。文獻指出概念教學上主要有三 種認知衝突:(一)學生的預測與實驗結果之間的衝突(二)學生的概念與教師 的概念之間的衝突(三)不同學生之不同概念的衝突(Asoko & Driver 1992),

而 POE 教學就是讓學生的「預測與實驗結果之間產生衝突」。值得注意的是並 不是由老師的觀點決定是否產生認知衝突,而是要能讓學生「認為」是一種衝 突。不只要讓學生「看到」衝突,因為有時就算學生觀察到教師所安排的衝突,

單一的實驗證據可能仍不足以動搖他們原有的觀點。

以本研究結果為例,初探研究之晤談結果發現:仍然有學生經過POE 教學 後,仍然認為密度不同的物質就不會互溶,還是以「密度」或「浮沉」判斷是 否溶解於水。正式研究時,教學組後測仍有 7 人(17.9%)選答汽油不溶解於 水,所持理由為「因為汽油密度比水小」,而延宕測驗時亦有十二人(30.8%)

選答此選項。這與 Kuhn(1970)的研究類似,即使教師當場演示教學,仍無法 有效改變部分學生的另有想法,學生往往將單次實驗驗證,看成是日常生活的 例外,單一的異例通常不足以使觀察者放棄已有的理論或想法。

伍、「密度」之迷思概念具有普遍性

Fisher(1985)指出單一的迷思概念或少數的迷思概念有其普遍性,在本研

Fisher(1985)指出單一的迷思概念或少數的迷思概念有其普遍性,在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