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前導性教學歷程與省思

本研究方案進行前已於 102 學年度上學期,利用社會學習領域第五單 元家鄉的節慶與節日,進行十週,十節課的資訊素養、閱讀理解摘要練習 及圖書館相關知識教導,並應用六節社會課,進行蒐集資料與報告分享的 前導性教學,藉由此歷程的執行,做為進一步修正的省思與探究,讓正式 的研究能夠順利的進行。

一、教學模式

(一)前導性教學教材

根據四年級上學期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內容,選擇課本內容適

表 4-1 閱讀與社會學習領域課程

人生日。人日亦稱為「人勝節」、「人慶節」、「七元節」及「人口

經由教師的引導示範,請學生一同討論各小組的節慶/節日,並將 文章、故事內容所找到的六個 W 記錄在學習單(附錄十二)上,並 寫下參考文獻。

二、實施歷程與發現 (一)閱讀課程

以往的閱讀課,都是讓學生到圖書館自由閱讀,從未指定尋找 特定的書籍,故圖書教師發現學生在使用電腦時,經常沒有耐心,

且因為八台查詢的電腦全開,所以查詢的速度相對會比較慢,就產 生一些小糾紛,但也是因為學生比較少使用查詢系統的關係,加上 有些學生進到圖書館的次數並不多,不了解圖書館書籍的擺放。因 此圖書教師透過圖書十大分類法,教導學生認識圖書館的硬體設備 及書目的檢索,發現學生非常的興奮及感興趣,導致沒有遵守圖書 館的規定,所以第一次的活動,讓圖書教師非常困擾,因為學生的 聲量較大且問題狀況很多,需要從使用圖書館的禮儀及圖書館相關 規定開始教導,故花費了約兩節課,八十分鐘的時間,且有些學生 對於書籍的搜尋不夠純熟,所以找不到該組節慶/節日的書籍,需 要圖書教師的協助與幫忙。學生在找到書後,有些組別不知如何找 出書本的出處、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仍需教師從旁協助指導

才能讓學生順利完成本次上課的進度與目標。

(二)社會學習領域課程

學生找到資料後,教師進行六何法的解說,並讓各小組針對各 組的節日/節慶進行討論,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六何法,所以在從 故事中找出關鍵語句時,花費了將近二節課,八十分鐘的時間,且 有些故事內容,並未明確顯現出六個 W 的區別,所以在摘要習寫 的部分需要教師個別從旁引導、協助,才能順利完成。討論的過程 中除了出現無法完整找出六個 W 的狀況外,還有部分組別成員意 見不合或計較分工不均的現象,需要教師不斷的協助排解糾紛,才 能使活動繼續進行,完成學習單。

開始上台發表成果時,發現學生上台扭捏、聲音太小、報告的 內容不夠有條理,而台下的學生,有許多無法專注聆聽,動來動去 的現象,導致經常中斷台上的報告者,需要教師一再提醒保持安 靜。

三、省思與修正

(一)放慢教學的速度,使學生更熟悉學習方法

由於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故教師應該放慢 教學的速度,並拉長學習的時間,不催促學生,慢慢引導學生熟悉

相關的學習技巧,對於學生不擅長的技能,須再利用時間,練習補 足,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達到內化。

(二)利用獎賞提升學生的合作意願

學生第一次與同學合作學習,所以經常以自己的意見為依歸,

無法接受他人的想法,也沒有考慮到團隊的榮譽,所以應該使用一 些獎勵措施,如:小組加分、小點心獎勵等,鼓勵與嘉勉共同合作 優良的組別,使同組的同學更有向心力及共識,達到既定的目標。

(三)訓練上台的儀態及聽講的禮貌

課程進行的時間較匆促,故教師沒有預先聽過各組成員的報告 ,導致上台的學生台風不佳,發表時口條不夠清晰,而台下的聽眾 ,沒有耐性與展現出一個聽眾應有的禮貌,所以教師應該在發表前 ,先聽過各組的報告,並給予意見修正;而台下的聽眾,應該給予 評分表,並利用各小組的加分獎勵制度,給予行為上的約束,使台 上、台下皆有良好的風範,使報告得以順利進行。

進行正式教學時,研究者將針對前導性教學所產生的問題一一思考改 進的方法,並參酌指導教授的意見進行修正;教學前與協作教師做有效的 溝通及課程規畫,透過 Big6 教學法的步驟,使學生能循序漸進的學會社會 學習領域的知識、資訊素養的技能、閱讀理解的技巧及表達、溝通與分享

的方法,讓教師及學生皆能達到自我學習成長及小組合作的目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