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研究者為一名國中教師,在近二十年班級經營的經驗中,深知建立親師關係 的重要性。就理論上而言,父母決定了孩子人生的第一步,所以父母對孩子在學 習上的影響甚於任何教師(郭耀隆,1998);而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成就、價值觀及 認知,大多根源於原生家庭,因此眾所周知家庭教育的影響力高於學校教育甚多。

就實務經驗而言,研究者在經營班級時,如果家長能夠認同老師教學理念者,對 學生的教養多有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如果對老師班級經營的方式無法配合,甚 或不能認同,學生在校表現便每下愈況。因此研究者除了教學工作之外,更致力 於親師間的溝通。

壹、親師溝通的重要性

親師溝通是家庭與學校的橋樑,良好的親師溝通能擴大教育效果、持續教育 功能,也是了解學生、協助學生發展的良方,更是親職教育的途徑與拓展學校資 源的手段(吳宗立,2002;轉引自呂君蕙,2013)。親師溝通對於班級經營更是十 分重要,特別是面對棘手的學生問題時,若無法得到家長充分的理解或支持,非 常容易引發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衝突,對於兩方都可能造成挫折感與莫名的身心壓 力。鍾育琦(2000)認為藉由良好溝通技巧與修養,如同理心對待、親切和善的 態度和溫和有禮的語氣、主動溝通等,可以化解親師間的誤會,並且不使衝突繼 續惡化;陳嘉芬(2003)也指出,良好的親師溝通有助於提高教學效能。

Holahan( 1992 )研究則發現,老師及家長均認同親師溝通會影響學生學業成就、

行為、彼此合作程度的看法,並顯示出親師溝通與家長之間的正相關。

黃美香(2003)曾指出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與擴展,家庭教育是學校教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育的基礎,孩子的教育需要學校、教師、家長三方面的共同合作。姜政光(2008) 則從老師、家長和學生三方面來闡述親師溝通的重要性。第一、就老師而言:老 師能與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更易察覺家長需求,並對學生家庭深入了解,

使親師之間能共同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第二、對學生而言:當學生看見親師溝 通頻繁、關係良好,感受到親師對自己關心的狀況,自然可以激勵孩子更加上進。

第三、對家長而言:家長可以藉此提昇教養子女的信心,增進對學校的了解,也 可以了解孩子學習狀況。任秀媚(1985)也認為家長參與能促進親子互動、改善親 子關係,家長也較有信心勝任父母角色。

而教育部則為了促進各縣(市)政府親師合作機制,以協助家長了解學生,

強化親師生良性互動溝通,在民國98年12月18日訂定「教育部強化國民中小學家 庭訪問實施原則」,明定條文落實國民中小學進行家庭訪問,並規定其為學校例 行性工作之一,期能建立多元輔導管道。可見學校教育近年來極為注重家庭訪問,

認定家庭訪問是親師溝通的重要管道,能夠有效地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功能,

以提高輔導學生之效果。

接著更在民國103年及104年陸續發文給各國民中小學,重申此條文之重要性,

要求學校落實辦理,調查各校「實施到府訪問、電話訪問、個別約談、班親會、

其他家庭訪問方式」之辦理情形。持續幾年關注學校機構是否落實家庭訪問的政 策,代表教育部不希望家庭訪問僅僅淪為條文或被敷衍了事地完成,因此家庭訪 問的推動在國民中小學是一項重要且長期的任務。

貳、家庭訪問的效用

趙聖秋(1998)曾歸納親師溝通有三大類型:以書面資料進行的溝通、透過 組織進行的溝通、以口語進行的溝通。書面溝通大多是單向溝通,接受者對於訊 息沒有立即提出問題的機會,如聯絡簿、親師通訊;透過組織進行的溝通如家長 會,則是支援學校校務或協助溝通家長與學校間的意見。教育部所明定之家庭訪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問,是屬於其中「口語進行的溝通」,最能夠有效地將個人意見、想法、情感或 態度等訊息,傳達給對方,進行直接溝通的方法,也能確實達到之前所述,營造 親師間良好的關係。

家庭訪問屬於親師溝通的一種類型,在進行時是一種言談互動的歷程,同時 會在訪談過程中進行觀念之交流。但是在進行對談時,有可能因為親師的人格特 質不同、或是親師的期望、家長的職業、過去的經驗及個人生活環境等,影響彼 此選擇自己喜歡、適合的溝通對象及方式(朱珊妮,2001)。另外,當期望一致時,

彼此較容易溝通,意見不相同時,親師多半傾向以避重就輕、避免衝突的方式應 對。

教師進行家訪時,希望獲得外人難以得知的孩子資訊;家長也希望藉由家訪,

能夠從教師處學到教養孩子的技巧,藉由了解學童的學習環境與交友狀況,營造 和諧的親子關係。但是教師該如何與家長進行互動,了解學童的生活習性,進一 步發現孩子的潛能,使其得到適性發展;孩子又如何能在教師與家長對教養問題 的協商中,得到較好的照顧;這一連串的解答,其實都有賴於教師與家長在對話 中進行交流或釐清概念。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教師與家長都擔負著教育學生的責任,在進行家庭訪問之際,常常需要進行 教育理念的溝通或教養方式的協調,因此教師其實並不完全會以課堂上專業授課 的面貌與家長交談,甚至常常在訪談中變換身份、在不同時機以不同角色與家長 進行溝通,藉以拓展話題、強化論點,甚或協商以達到共識,這是教師工作面臨 角色轉變的現象。同樣地,家長在訪談當下,也呈現不同的面貌與教師溝通,除 了身為學生父母的角色之外,家長也會適時轉換成其他身份,表達自己的看法。

他們彼此選擇適合的身份進行溝通,在社會文化中是極其自然的現象,因為人與 人在對話時,腦海中儲存了許多知識與訊息,也存在著某些預測或假設;如何表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達自己的想法,或是理解他人所說,其實和社會中原本的文化模式很有關聯。家 庭訪問是一項以言語為交流的社會行動,研究者希望藉由家訪在社會活動脈絡中 具有的獨特意義,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常識性知識如何被人們理解與運用的現象,

提供後續研究者或是其他教師在進行家庭訪問的參考依據。

在社會上互動時,身份與言語或行為緊密相關,人們會被身份所引導,從而 影響互動的結果。例如媽媽/爸爸/孩子構成「家庭」,教師/學生構成「教育」, 每個成員都有伴隨角色而生的行為、感受、權利、義務;因此,媽媽是看護者、

嬰兒是需要照顧的,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需要獲得知識。因此不同於職場 上的專業身份,在家庭訪問的場合中,教師與家長會視時機選擇不同的類別描述 自己或對方,並在互動過程中確認對方的類別,再藉由其類別儲存的共識知識中 找到交流的話題。因此研究者希望描繪家庭訪問中,營造親師關係的當下,親師 之間如何運用不同身份進行互動、如何從陌生進入熟稔階段的歷程,此為研究動 機之一。

社會學者葛芬柯(H.Grafindel)提出,要了解人類實際行動的形式結構,才能 理解其行動在社會結構中之意義,並能建構出社會之所以能夠展開有秩序有結構 的樣貌,其實就是由社會成員在不同情境中互動的細節所構築而成的。研究者要 藉著家庭訪問的微觀語言,觀察教師與家長是如何建構自己的身份,又在何種時 機點轉換身分,彼此如何產生認同或轉換身份失敗的歷程。藉著描繪出這些互動 的現象,可以勾勒出教師與家長如何以文化常識溝通的模式。

研究者希望藉著分析對話的細節,觀察到親師如何構建彼此身份與關係的歷 程,因此取用俗民方法論中的成員類別分析法(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

Analysis,以下簡稱MCA)來進行研究,這個學說指出「類別」如同人類身上的索 引,而身份類別的認定是具有彈性和索引性的,人們會將自己歸類為社會中某個 類別,並根據類別來組織活動,這樣的現象構建出社會上產生許多成員類別機制;

而從這些類別機制中可以觀察到各種專門的類別知識在其中交流,也可以藉著勾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勒這些類別機制中人與人互動的細節,呈現出社會文化的樣貌。研究者將依照成 員類別來理解家訪中的互動以及如何轉變身份,從而根據他們對類別的解釋闡述、

忽略拒絕、認同或否認等互動的細節,加以解釋家庭訪問的樣貌,此為研究動機 之二。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