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一節 家庭訪問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一節 家庭訪問

國內自1996至2014年,以「親師溝通」為主題的學位論文約有百篇。但是許 多研究提及「家庭訪問」時,僅將其視為「親師溝通」的一項管道,並沒有專門 針對「家庭訪問」研究的作品;更遑論在「家庭訪問」中,探究親師身份轉變的 研究了!但是對於國民中學教師班級經營而言,如何在家庭訪問中轉變身份或角 色,以建立親師關係或獲知學生資訊,是一項值得探討的部分。因此研究者希望 觀察家庭訪問實際的運作,描繪親師間以言語當作行動的形式結構,並理解其行 動在社會結構中之意義,建構出社會有秩序有結構的樣貌。

如同學者Lisa Delpit(W. D. & L. K.著/邱如美譯,2000,頁301)所說:「我 們都是從自身的文化濾鏡解讀種種行為、資訊和情境;這些濾鏡是在不自覺的狀 態下運作,讓我們覺得自己的看法就是事實。」,可以得知人們使用語言其實具 有表演與功能的性質,當我們選擇以某種方式描述某件事時,會產生某種樣貌的 世界、身份或意義;因此人們常常關注「某些情境之下語言如何被使用」,因為 我可以用不同方式描述自己,別人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我本人,該種身分發 揮的作用以及如何作用,其實與特定情境和文化有關(見

http://www.weber.com.tw/document/pdf/SR07-007-01.pdf)。

因此研究者欲以語言的角度,分析親師間使用類別的意識與想法,甚或進一 步詮釋連發話者本身都無法意識到的情境或文化之影響,並且扼要地描繪出更大 層面的社會生活結構與制度。

壹、親師溝通研究現況

在國內,研究親師關係或是親師溝通、親師合作所用的方法中,大部分是採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用問卷的方式進行(趙聖秋,1998;陳嘉芬,2003;姜政光,2008),欲瞭解某地 區親師的普遍看法、描述現況或探討各變項的相關程度;少部份則是採用個案、

訪談的質性方法(林珍宇,2002;黃淑華,2005;石育倫,2011),亟欲貼近事實,

深入探討所處在某些情境脈絡下,親師之間如何運作或受到何種因素影響;也有 一些研究者採用行動研究方式(阮惠華,2002;吳金香、陳彥貝,2005),在自身 班級透過研究、實際行動的方式改善親師關係、落實親師合作。不論是質性、量 化或是行動研究的方法,之前的研究者大多是針對外部變項的研究,探討親師之 間變化之因素,以求得彼此之後更良好的溝通。

而在研究議題上,包含幾項不同的層面,例如謝鴻隆(2003)以「親師互動」

作為探究的重點,張文昭(1997)探討「親師合作教學」研究;鄭文川(2004)

從親師合作組織角度切入探討「家長會」角色、功能及組織運作,鐘婷婷(2004)

則從「親師衝突」層面探討議題。探討親師相關研究的議題雖然不一,但國內研 究者們都著重在親師之間影響的因素、相處的原則、心理的探討、改善的策略。

楊嫊薰(2007)則整理發現,在親師溝通的整體研究中,博碩士論文

(1998-2006)以國小及學前教育階段的研究較多,針對國中階段的親師溝通研究 只有戴清江於1985 年針對國民中學教師所進行的問卷調查。而在親師溝通的部 份研究中,再細分三類加以探討,第一類班級活動的親師溝通,以及第二類教學 活動的親師溝通中,也以國小階段之研究居多;關於國中階段的研究,只有黃正 於2004 年針對桃園縣公立國中學生家長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第三類親師溝通管 道的研究中,關於國中階段的研究,只有楊崇姍(2003)探討國中導師運用數位 技術設計學生事務服務平台,增進組織溝通效能。

綜合以上學者的整理,可以發現有關「親師溝通」的文獻,大部分都集中在 國民小學的階段,國民中學階段的研究十分短少;抑或即使是針對國民中學的研 究,也偏向量化或提升組織效能的研究。以往的研究雖然可以提供親師溝通時,

某些變項上的瞭解,但是對於親師對話的當下,透過言語溝通的文化歷程無法完

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全呈現,親師溝通過程中,雙方如何受到社會文化及情境因素的影響?也沒有研 究者關注!

貳、機構談話

機構談話是與工作有關的談話,談話互動中至少有一位參與者代表正式機構,

其角色與談話形式間有密切關係,且具一定的模式,用以了解參與者如何使用語 言,執行機構活動或任務,以及口語談話中顯現之機構認同傾向(江靜之,2005)。

言談行動與機構結構其實是一體兩面,即機構結構提供機構談話參與者,進行言 談互動的資源與限制;但同時,機構結構也在機構談話參與者的言談互動中,進 行再製與改變(江靜之,2005)。因此,機構結構並非強迫機構談話參與者遵守的 外在「規定」,而是談話參與者彼此談話回應的過程;含有機構認同的機構結構,

是在連串微觀談話過程中逐漸浮現及改變(江靜之,2009)。

家庭訪問是由親、師、生共同產製的歷程,溝通的當下或之後的結論,是藉 著彼此進行對談行為而完成的,因此可知語言是最主要的溝通工具,而教師和家 長的談話互動,其實是即時語境和文化模式的再生。從對話分析角度來看,家庭 訪問是在日常對話中進行,其中的談話者都可以問問題,以及隨時開始和結束對 話,訪問雙方偏向採取固定的言談類型,亦即由訪問者提問、受訪者回答,有「問 題-回答-問題」一定的談話順序,且受訪者所說的話通常有一定的長度(Heritage

& Greatbach, 1993;轉引自江靜之,2009)。

家庭訪問進行時,教師的確代表正式機構學校與家長進行談話,但是因為進 入的場域是家庭,並不會如家長進入學校機構般正式,此時教師的身份也類似於 賓客或朋友,教師與家長彼此的對談可能也比在學校交談時,有更多寒暄、閒聊 的語句,這是家庭訪問進行時場景的描述。

江靜之(2009)曾指出廣電新聞訪問者擁有的語言工具箱(1)整體提問順序、

(2)開場白及結語、問問題、闡述整理(fomulation)等論述資源,以及(3)可用來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執行某些特殊功能的語言資源;其中闡述訪問者擁有的語言資源、分析訪問者使 用語言的意義,可以讓研究者觀察到訪問的模式。其實家庭訪問也有異曲同工之 妙,家庭訪問中的訪問者即是教師,如果可以闡述教師擁有的語言資源、分析教 師使用語言的意義,整理出教師擁有的語言工具箱,相信就可以建構家庭訪問的 模式。針對廣電新聞訪問者的語言工具箱之要素,構連家庭訪問中教師使用語言 資源如下。

首先,整體提問順序應該掌握在訪問者教師手中。教師能事先設計個別問題、

用字遣詞、提問順序,雖能事先計畫各式問法,還是得視情境而在訪問過程中隨 機應變。因此,研究者希望觀察教師設計提問順序時,必須考量哪些重要情境因 素。其次,教師利用哪些論述資源完成訪問。如何透過開場白交代訪問原因及切 入角度,定位自己及家長,利用開場白為接下來討論的事件定調,以及使用何種 型式結束訪問。另外,教師可以選擇主題、決定共識的基礎、引導答者朝向某種 特定答案、要求答者回答(Bell & van Leeuwen, 1994:7;轉引自江靜之,2009);

因此,教師如何透過問問題為家長設定議題,並展現教師的知識與權威;或藉由

「闡述整理」,構連家長之前沒有說明的關係、或再現家長之立場、或展示自己 的理解等(Heritage,1985;轉引自江靜之,2009),這些也是研究者想要構建的部 份。

最後,教師可以利用某些語言資源達到某些功能。例如透過稱謂、詞彙、人 稱代名詞與情態詞等,如何提高訪問的正式性或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透過某 些動詞規則,如何定位或形塑家長或學生。這些都提供研究者分析的方向,可以 闡述親師之間利用哪些語言資源達到什麼功能的過程。

但是相對於新聞訪問而言,家庭訪問中的對話,是現場參與的教師、學生、

家長增進理解的工具,彼此以言語當作溝通的行動,並不需要展示在閱聽人面前,

甚或訪問者的角色有時也會更換成家長,因此可能形成不一樣的模式。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