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名詞和動詞的學習是心理學和語言學習非常關注的項目,語言習得的研究 發現,幼兒的詞彙發展初期,名詞比動詞容易掌握。計算學習者使用的名詞和 動詞的比值(名詞數量除以動詞數量,後稱「名動比」)會得到大於 1 的結果,

表示名詞多於動詞,是謂「名詞優勢」(noun advantage),即名詞比較容易學 而且使用上的次數也是名詞的數量多於動詞。

名詞是表示名稱的詞,指涉的是「東西」。語言學習的初始階段,將那些 視覺上顯而易見的「東西」給予一個聽覺上的標籤或聲音,那就是一個有名字 的「東西」,名詞於是產生。如果我們對一個擺滿「東西」的桌面拍一張照片,

對機器來說,這張照片是由連續的像素所組成;對感官上有知覺的人類來說,

可以看到書本、電腦、手機等「東西」。我們把這些「東西」賦予一個名稱,

在華語可能是「書」、「電腦」,在英語可能就是 book、computer,這些「東 西」被獨立切割出來後給予名稱。這是 Gentner (1982) 在解釋名詞優勢時的基本 想法:自然分割(natural partition)。大多數的名詞所指的對象具有形狀、可以 自背景獨立、具體、具有可想像的特性(shape, individuated, concrete, image, S.I.C.I continuum),這些詞對學習者而言比較容易(Maguire, Hirsh-Pasek &

Golinkoff, 2006) 。

也有學者從名詞和動詞的詞類特性解釋名詞優勢。這些學者認為成就不同 詞類的論元數量不同,名詞所需的論元數量低於動詞,所以名詞比動詞容易 (Fisher, 1996; Fisher, Hall, Rakowitz & Gleitman, 1994; Gleitman, 1990; Mintz &

Gleitman, 2002) 。名詞在句子裡,主要承擔主格或受格的角色,可以自外於其 它詞類獨立存在;而動詞在句子裡的角色是用來連接主格或受格的關係,必須 確立在主格或受格已然存在。動詞必須基於名詞而存在,而名詞所需的要件少 於動詞,所以名詞的學習就優先於動詞了。

另外有些學者從語言或文化的觀點來討論名詞優勢的成因。語言的句法 (e.g., Choi & Gopnik, 1995; Gentner, 1982) 使名詞出現的位置更容易吸引學習者 的注意,所以名詞就學得比動詞多且好。然而,因為語言間的句法存在差異,

加上語言的韻律、聲調等跨語言或文化的差異,對於不同詞類突顯的情況即存

說,華語在不同的發展階段(Liu, Zhao & Li, 2008) 以及情境(Chan, Brandone &

Tardif, 2009; Tardif, Gelman & Xu, 1999) 下,名動比低於其它語言,甚至有動詞 學得比名詞好的現象(Chan et al., 2009; Choi & Gopnik, 1995; Tardif, 1996; Tardif et al., 1999; Tardif, Shatz & Naigles, 1997)。

「自然分割」的重點在於名詞所指涉的事物,而名詞和動詞的詞類特性則

When we lexicalize the perceptual word, the assignment of relational terms is more variable crosslinguistically than that of nominal terms (Gentner, 1982).

Gentner (1982) 把這個情況稱為:關係相對論(relational relativity)。其中,

「相對論」意味著,與相對穩定的名詞相比,不同語言用來描述關係的動詞,

可能存在跨語言的差異(Gentner, 2006) 。

「自然分割/關係相對論」解釋了多數語言(Bornstein et al., 2004; Gentner, 1982) 詞彙發展的名詞優勢,包括華語在內,中文的文獻(劉惠美、陳昱君,

2015;楊靜琛,2015;陳永香、牛傑、朱莉琪,2016)和英文的文獻(Hao, Liu, Shu, Xing, Jiang & Li, 2015; Xuan & Dollaghan, 2013) 上都可以看到華語存在名詞 優勢的現象,即名動比大於 1。

詞的詞類特性雖然是兩個詞類之自帶的特性,完全聚焦於語言本身,看起來排 除了成人和幼兒之間差異的情況,但是實際的資料卻顯示語言間存在差異,其 中強調「關係」的華語更是有最多研究顯示名動比與其它語言存在差異的語言。

我們特別好奇成人華語二語者所習得的詞彙和語言使用的名動比和相關因 素。正如幼兒學習語言一樣,第二語言的發展也會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

Krashen 把這個稱為自然順序假說(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以學習英語 作為第二語言為例,Dulay & Burt (1974) 比較華語母語背景和西班牙語母語背景 的二語者在 11 個英語裡頭的語法特徵,例如:複數、所有格等等,在語言使用 上錯誤的類型和比例,結果發現兩者並沒有差別。正如幼兒學習語言一樣,二 語者的發展也存在發展的順序。一個決定第二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是「輸入」,

Krashen (1985) 強調是「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 的語言輸入的例子如照顧者對小孩說的話(caretaker speech, CS)、語言老師所 說的話(teacher talk),以及母語者對外國人說的話(foreigner talk)。當這些 輸入達到足夠量的時候,即使有預期、規劃的語言學習進程,也無法改變二語 者內置大綱(built-syllabus)的自然順序。

本文主要想知道華語二語者的習得能否反映他的語言輸入,以及最終是否 能達成如同母語者語言水平的成就。對於二語學習者而言,如果他所接收到的 輸入是可理解的輸入且這些輸入的量足夠多的時候,則我們可以預期二語者所 習得的名動比會反映語言輸入的名動比。同時,第二語者學習者的語言使用的 名動比存在自然順序,因此進階的華語二語者的語言成就理應有機會達成如同 母語者的語言成就。

華語二語學習者的輸入主要有兩個來源:自然語言環境和課堂教學環境。

如果華語二語學習者的名動比反映輸入的名動比,則這些輸入對華語二語者也 是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為了檢驗輸入能夠否反應在華語二語者的語言使用上,

我們對於華語二語者的語言使用和目標語社會的自然語言環境以及課堂教學環 境的名動比進行調查。若華語二語者的語言使用存在自然順序,則我們預期華 語二語者的語言使用最終會達到接近母語者程度,因此華語二語者的名動比會 和母語者的名動比相若。

我們使用兩種語料來進行研究,第一種是既有的語料庫,包括中央研究院 平衡語料庫、國教院語料庫索引典系統(含國教院華語中介語索引典系統)。

第二種是自行收集、處理的語料,包括學習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主流華語教科 書,以及包含二語者和華語者的學位論文摘要。華語教科書是華語老師最主要 的語言使用參考,其中《當代中文課程》為台灣地區主流的華語教科書之一,

我們收集第一冊到第六冊的課文。而學位論文的作者皆屬進階的語言使用者,

為找到包含華語二語者和母語者的論文摘要,我們選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 文教學系本地生和外籍生的碩博士華語論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