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第二語言習得

在已經習得母語之後再學習母語之外的語言稱為第二語言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簡稱為二語習得。許多情況下,「習得」是相對於

「學習」的概念,前者是在二語者未察覺的情況下發生,後者則是有意識、刻 意為之的過程。為了描述二語學習者如何掌握第二語言,許多二語習得理論被 提出,其中 Krashen 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對語言教學有諸多啟發。

一、Krashen 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

Krashen (1982) 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主要由五個假說組成,簡述如下:

1. 習得和學習假說(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習得以意義交流為核心,學習者並不會意識到該行為的發生;學習則以 關注語言形式和語法規則,學習者是有意識而為之。

2. 監控假說(The monitor hypothesis):第二語言的語言使用是來自於「習 得」(隱性知識)和「學習」(顯性知識)。適度地監控,可以在不影 響溝通的前提下進行語言交流,口語可能會出現錯誤,但寫作的錯誤會 減少;過度監控時,以語言的規則調整語言使用,以致於口語表達不流 暢;監控不足時則會產生許多錯誤,甚至自己都無法改正。

3. 自然順序假說(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語言的發展是依照一個可預測的順序進行,這個順序有別於課堂教學的 順序。

4. 輸入假說(The input hypothesis):

習得之所以能夠發生,取決於「可理解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這個輸入是稍微高於學習者目標的語言程度(i+1)。

5. 情感過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學習者的動機、個性、情感狀態等等會像過濾器一樣,輸入會經過過濾 器,穿越過濾器的輸入才是可理解的輸入,才能被學習者習得。

語言老師都同意第二語言教學應盡可能創造習得的條件,而且可理解的輸 入對於學習者而言至關重要;老師也應該提供可理解的輸入,同時在學習過程 中,盡可能降低或移除學習者的情感過濾。但是,從實證的角度上來看,

Krashen 的第二語言理論建立在多個假說之上,一個假說建立在另一個假說之上,

彼此互相連動,若一併考量所有假說,研究實務就不容易開展。

二、Krashen 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不足之處

過去有許多文章(Burden, 2006; Gregg, 1984; Liu, 2015; White, 1987) 針對 Krashen 的若干假說進行過評論,本研究主要想知道華語二語者的語言使用如何 反應輸入以及其詞彙發展,因此我們會聚焦幾個比較相關的假說。習得和學習 假說對「習得」和「學習」的區分主要是區分「有意識」和「潛意識」的過程;

而監控假說所講的情況是在語言使用(或者語言產出)階段有意識的作為;情 感過濾假說則是論及接觸輸入時的情感過濾機制。自然順序假說和輸入假說是 兩個和本研究最相關的假說。

自然順序假說假定二語學習者的習得有一個可預測的發展順序,前提是可 理解的輸入有足夠的量,依此可以預期二語學習者最終可以達成如同母語者語 言水平的成就。然而,自然順序假說的證據完全建立奠基於英語語素的習得順 序,反駁此假說的研究指出二語學習者並非依照母語習得順序發展(McLaughlin, 1987; Selinker & Gass, 2008) 掌握英語的語素。Gregg (1984) 用一個誇張的說法 描述極端的自然順序假說:假設英語有 3217 個結構,自然順序就是從 1 到 3217 的成長過程,而無法達到 3217 前,有些人可能會停在 2983 或 1705。自然順序 假說的問題在於它把語言學習當成線性的成長,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變異。一 個顯而易見的現象就是並非所有二語者最終都可以達到母語者的語言成就。此 外,自然順序的證據主要是來自於語言任務誘發下的語言使用,這也讓自然順 序假說的檢驗受限於明顯可觀察的語言特徵和語言,例如英語。華語不存在語

言形式上明顯的語言特徵,與其它有格、位的語言相比,華語就不容易驗證自 然順序的假說。

自然順序假說在語言教學實務上的挑戰是如何讓教學大綱的順序呼應自然 順序,而自然順序為何至今也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在我們無法確定自然順序正 確與否的情況下,我們要讓學習者從目前的語言程度前進到下一個語言程度時,

我們不需要牽就自然順序,而是關注比學習者目前程度高一點的輸入(i+1),

又或者稱為可理解的輸入。

Krashen (1985) 在同一個段落裡說當下的語言程度是 i(“our current level of competence” ),而上升一級的就是 i+1(“the next level along the natural

order”);而後又說 i+1 指的是下一個階段的結構(“structures at our next

‘stage’” )(Krashen, 1985) 。有時候,i+1 指的是語言程度;有時候,i+1 指的是 語言結構。McLaughlin (1987) 評論 Krashen 在文章並沒有給 i+1 明確的定義,也 存在前後的不一致性,因此讀者會有理解上的歧異。Lightbown & Spada (2013) 後來試著以較廣義的作法去定義 i 和+1,i 指的是目前學習者已經習得的語言程 度,而+1 則是超過目前語言程度的詞彙、語法形式、發音等等。

為了理解 i+1,Krashen (1982) 提供一些「可理解的輸入」的例子,但同樣 缺少明確的定義。可理解的輸入的例子包括照顧者對小孩說的話、語言老師所 說的話,以及母語者對外國人說的話。他特別提到小孩之所以能夠學好母語是 因為照顧者的語言是經過簡化,但是相關研究說明即使是複雜的語言結構(可 參考 White (1987) 和 Gregg (1984) 的文章),小孩仍然能夠學會。另外,也有研 究顯示在黑人勞工階級的家庭成長的幼兒並沒有接收簡化過後的語言,他們直 接模仿成人講的話,而這些輸入遠遠超過幼兒目前的程度(Heath, 1983) 。

排除了「可理解的輸入」是簡化的輸入後,討論的焦點變成是「可理解 的」之定義。「可理解的」的原文是 comprehensible,從字面上去解釋時,它指 的是能夠去理解或者存在理解的可能性,「可理解」近似的概念或相對的概念 試圖將輪廓描繪清楚。

與「可理解」相對的是「不可理解的」。White (1987) 認為輸入有可理解的 輸入和不可理解的輸入(incomprehensible input)兩種。他認為學習者對不可理

解的輸入會對理解會產生困難,此時學習者得到負面的回饋,學習者意識到存 在不可理解時才會注意語言形式,因此學習能夠發生。

與「可理解的」近似的是「被理解的」。Gass (1988) 認為能夠在第二語言 學習過程中發揮作用的輸入是被理解的輸入(comprehended input),所有提供 給學習者的輸入中,只有部分的輸入是可以被理解的。而被理解的前提則是學 習者因為某些特徵,例如:頻率、情感、既有知識和注意力等等,因而輸入可 以被吸收。

黃玉樹(2017)從學習者的角度研究了「不可理解的輸入」和「被理解的 輸入」對二語新詞學習的影響。研究指出華語二語者在接觸過包含新詞的句子 脈絡去猜測新詞,如果華語二語者理解句子脈絡,正確猜測新詞詞義的機會就 更高。換句話說,當輸入被二語學習者理解時,這個輸入就能夠促進二語的詞 彙發展。研究支持「被理解的輸入」更有利於學習者學習新詞。

Swain (1985, 2005) 認為促進語言發展僅有「可理解的輸入」不夠,應該要 把其它外在的機制納入。他提出了「輸出假說」(output hypothesis),把「可 理解的輸入」擴展為「可理解的輸出」(comprehensible output)。他發現參加 沈浸式教學的法語二語學習者接觸了大量的可理解的輸入。在閱讀和聽力的測 驗上,二語者的表現和母語者差不多,但是語言使用的表現並卻遠不及母語者。

其認為主要的原因是課堂的老師只注重理解,而缺少對學生語言使用的要求。

他認為輸出可以讓學習者知道自己不能正確地傳遞意義時,學習者能夠因而注 意到語言使用上能力的不足,進一步促進語言的學習。

三、小結

自然順序假說以二語者和母語者在可觀察的語言特徵上有相似的發展過程 作為證據,研究的標的為英語語素的發展。名詞優勢或名動比也是在詞彙發展 可以作為研究的標的,它具有跨語言的普遍性,但在華語的第二語言習得尚末 被廣泛研究。

對於輸入,過去的研究從學習者的角度將輸入分為「被理解的」和「不可 理解的」,以及將輸入與輸出連結,試圖讓「可理解的輸入」更為明確。就已 知研究來看,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自然順序假說」建立在英語語素特徵上發

展的順序,而「輸入」多從理解的角度出發。前者是學習者的語言使用,後者 是學習者的語言理解。兩個假說和證據彼此獨立存在,缺少從輸入到語言使用 之間的連結。這個研究也試圖將「輸入」和「輸出」(即語言使用)連結,希 望由此來觀察華語二語者的詞彙發展。我們認為「可理解的輸入」可以如此定 義:它可以被學習者理解,進一步變成語言使用的常態。當我們將語言視為一 種有規律的訊息型態(王贊育、陳振宇,2013;陳振宇,2013) 時,了解名詞 和動詞在整體語言的分佈,詞形和詞數都是很重要的訊息

語言使用中,名詞和動詞是所有詞類佔比最高的兩類,與之延伸的名動比 也是我們能夠觀察詞彙發展的指標。倘若學習者的語言使用和輸入存在關係,

那麼這個關係將會反應在語言使用和輸入的名動比上。下面從詞彙發展的角度,

回顧已知內在和外在會影響語言使用名動比的可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