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君蘭(2001)〈荒野掀春風-五 0 年代野風雜誌的創刊故事〉、黃綺玟(2004)

〈剪一葉風霜-高美地區菸葉之流變〉、姜雯(2018)〈囹圄城:東南亞在台移工

https://comm.nccu.edu.tw/zh_tw/courses/graduate/programs17

2 跟據《中國回教》102 期資料顯示(pp.22-23),台灣本地穆斯林有 6 萬人。另外,截至 2019 年10 月,來自印尼穆斯林國家的穆斯林移工(包含產業、社福外籍移工)有 27 萬,總計超過 33 萬人。移工統計數字來自勞動部統計網站:

https://statdb.mol.gov.tw/statis/jspProxy.aspx?sys=220&ym=10810&ymt=10810&kind=21&type=1&f unid=q13014&cycle=41&outmode=0&&compmode=0&outkind=1&fldspc=0,8,&codlst0=111&rdm=m bjxolqZ

松久美子,2008;轉引自于嘉明,2009,頁 2-5)。

上述移居因為貿易,到了20 世紀,則因為戰爭。1937 年,中日戰爭爆

3 關於泰緬穆斯林來台後的發展與遷居地發展可見于嘉明(2019),〈泰緬雲南裔穆斯林來台定 居發展的特色〉,收入於趙錫麟、張中復主編《主命的傳承與延續-回教在台灣的發揚和展望》, 頁411-412。

(馬超賢譯註,2016,頁 74)。體現了伊斯蘭人必有一死,終回歸安拉的生命 觀。

走上的路。法國作家菲利普.克婁代(Philippe Claudel),在《托拉雅之樹》的 訪談中提到:「我們越是對死亡視而不見,死亡就變得更加可怕。」(Claudel, 2016/李毓真譯,2018,頁 196-197)面對死亡,才是生命的真正開始。

第三節 探討生死文化

7 「死亡學」名稱最早出現於俄國生物學家 Metchnikoff(1845-1916)於 1903 年出版的《人的

結構」(Metchnikoff, 1977;轉引自魏書娥,2005,頁 71),而法國社會學者 Auguste Comte 認為社會的發展,如同人類的生命歷程會經歷生、老、病、死,

社會發展也會經歷興、衰、成、敗。兩者理論典範巧合的互相對話,也證明死 亡與社會文化的複雜交織(ibid.)。

在 1960 年代以後,又分成美國為主的社會死亡學(Social Thanatology),

德國、英國為主的死亡社會學(Sociology of Death),前者以死亡學為本位,主 要是對於醫學、生物科技的生命倫理的回應;後者是以社會學各觀點延伸到死 亡議題的探究上。其中,英國學者Walter(1993)發現從 1990 年代以後,英 國學術界開始重視研究死亡學,包括從社會學理論、醫療社會學、宗教社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楊鴻台(1997)談及死亡文化在學術領域中有其「普遍性」及「差異性」

(頁17)。普遍性在「死亡文化」的論述遍及所有人文社會領域;差異性在不 同族群文化、宗教體現的不同死亡文化。「死亡文化」的差異性體現在不同族 群、宗教,更彰顯當代社會的多元。本篇從穆斯林殯葬文化切入,涵蓋了宗 教、族群的意象,即是以族群/宗教的差異性,切入台灣社會死亡文化的脈絡。

「死亡作為一種自我論述的參照點,所產生的凝聚效應不容小覷,更是當代社 會多元文化的證明。」(Hahn, 2000;轉引自魏淑娥,2005,頁 87-88)。本篇創 作動機核心於個人是自我經驗的論述,於台灣社會更是多元文化的證明。

此外,傅偉勳(1993)提到,宗教所探索的生死問題,是單獨實存的高度 精神性問題。生死問題即是宗教的終極關懷,也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源頭(頁 102)。宗教文化探討有多個切入方向,本篇以伊斯蘭的「殯葬文化」為切入 面,殯葬文化所體現的是伊斯蘭的生死問題,所指涉的更是宗教的終極關懷。

因此,本篇為紀錄穆斯林長輩歸真的家庭書寫,目的在反映穆斯林的生死觀 念:生為追求現世幸福及為後世努力在今世實踐伊斯蘭信仰,亡人不礙子孫生 計,死非生命的終結,以入天園為念。是探討宗教文化現象中適合的觀察角 度。

層、中層、深層(頁149-150)。表層是屬於物質性的,例如殯葬行為中陪葬物 品等;中層指的是人的行為及語言所表現出來的儀式和文化,也就是殯葬禮

為進入天園或是火獄(奧斯曼.努日.托普巴希,2015,頁 92-95)。如上所 述,伊斯蘭的六大信德中,「信後世」是很重要的生命觀,後世更是穆斯林的歸

(馬仲剛譯註,2000,頁415)安拉用泥土創造人類,人類出生由天使吹入靈魂。

而人終將一死,而這個死指的是「身體的死亡」,人身體死亡後,身體暫且待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亡人歸真後幾天也會在家中薰香,但並未有祭拜動作,也不會以香祭拜歸真祖 先,只是讓室內保有薰香氣味、去除異味。有許多長老因教義無特別規定,所 以反對薰香,認為是學習「祭祖燒香」,但這些作法目前在筆者家族,以及台灣 泰緬雲南裔穆斯林的家庭中都非常普遍。

而搭救亡人「過乜帖」也有許多不同作法。根據上一章節,中國不同少數 穆斯林族群有不同的過乜帖作法,據馬孝棋(2011)調查,台北清真寺目前的 做法是在每次主麻拜(周五聚禮)後會向在禮拜大殿的教親宣佈家屬為亡人

「過乜帖」的名單,帶領禮拜的教親念經祈禱;在中南部的清真寺就不同,亡 人的家屬會給清真寺阿訇「黑底耶」(禮金),有的歸阿訇所有,有的就給清真 寺當做「索得克」(Swadqah,施捨)沒有一定的規定。除了在念經、捐錢上有 不同作法,根據筆者經驗,台北地區,尤其是泰緬僑民穆斯林族群會在亡人歸 真一年等紀念日「做好事」,包括捐錢給清真寺濟貧、捐濟教內長輩、請台北清 真寺經學班的小朋友吃飯、清掃亡人墳等。筆者家族做法並無制式規定。

六張犁回教公墓由墳場管理工人整理墳地,部分墳地因久未清理雜草橫 生。有些家屬子女會在請阿訇念經祈禱時,順便清掃墓地,或是委託墳場管理 人幫忙清掃。穆斯林並無特定的掃墓日期,不會在清明節前往掃墓、更不會祭 拜祖先,但伊斯蘭鼓勵教親走墳掃墓,思考生命歸宿。搭救亡人「過乜帖」就 是親人對於亡人表達思念的方法,「做好事」是情感的具體展現,沒有制式的規 定,也沒有特定的行程日期。伊斯蘭在生命觀上雖然強調亡人歸真後斷開與現 實世界的連結,但也鼓勵亡人子女「施捨」、「祈禱」。家屬無法馬上斷開對亡人 的情感,是人性之常。本文期望能展現在宗教傳播本質上「思念家人」的共通 人性。

有其嚴謹的流程(Babbie, 2015 /林秀雲譯,2016,頁 6-8)。報導文學雖無「形 式上」規範的流程,但也要經過命題、搜集資料、歸納資料、呈現結果的紮實 值觀?〉,《天下獨立評論》,2017/8/3。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956

國、台灣、東南亞各國。出自衣若芬(2015),〈「文圖學」與東亞文化:1920-30 年代虎標永安 堂藥品的報紙廣告〉,《臺大東亞文化研究》,第三期,頁161-1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書寫策略

本篇作品範疇從家族移民史到穆斯林家庭生活細節、葬禮儀式。以「家庭 書寫」為寫作策略,特點是融合了歷史與想像,在時空交錯的網狀結構下進 行;書寫家族史的過程,包括內容、結構以及實踐認同,重建歷史

(Halbwachs, 1992/畢然、郭金華譯,2002,頁 71)。採用第一人稱敘事,將個 體置於群體中回憶,群體的回憶即透過個體重現,重現的故事即是個體與家庭 互動、牽扯的結果。小人物的日常並未有紀錄,筆者雖透過訪談回溯經驗,也 會有記憶或認知錯誤的狀況。因此將把握以下原則撰寫:以「情感」、「人物」

真實為底線,細節呈現透過史實資料、田野紀錄,以筆者文學性的想像建立故 事。

(五)敘事觀點

黃宗潔(2006)認為,家族書寫以詢問「我是誰」為起點,最終是要定義 自己,解釋自己生命的過程。筆者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部分搭配全知觀點,

目的是讓自己主講故事,直接抒發情感,不需透過他人,講出「我」從哪裡 來,最終又要回到哪裡;此外,第一人稱敘事觀點容易建立家庭記憶與畫面。

故事中筆者就是以台灣穆斯林第三代、外孫女的身份,帶領讀者經歷穆斯林家 庭的移民故事以及外公葬禮的過程。從一個家庭的生命故事中,自然會碰到的 日常與葬禮,用外孫女的角度,帶出穆斯林的生命觀:生命終有一死。而家庭 也因為信仰,在家人遇難時更顯堅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肆章 作品

第一節 瓦磘溝畔

瓦磘溝未整治前,31發散的臭味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卻是幼時從住家到外公外婆 家必經之路。這條路沒什麼稀奇,佈滿深綠褐藻的水溝旁就是空地,聚滿了野狗,

成黨結群沒人拿牠們有辦法。空地旁是一樓又一樓剛打好基底的高級大廈,將來 會入住幾戶則未可知。連結樓房的是電線桿,麻雀群就直挺的杵在那,還來不及 數有幾隻,就成群飛走。

鴿子不怕人,一包麵包屑就是一頓美食饗宴。外公外婆家的頂樓是養鴿人家,主 人家會定期把鴿子放出來。鴿群偶爾降落至空地,但大多時候都是圍繞著圈養的 大籠子而飛。

像我這樣一個女孩,平生只會躲在大人背後丟著麵包屑;鴿子向我靠近就跑,跑 到沒路就跳上外公的背。公公的背又寬又大,能將5 歲的我藏起來,野狗也好,

或是成群嚇人的鴿子也好,我像是躲進一個深山洞,沒人碰得。

此時,我們的視野一樣,公公眼界所及就是我看出去的世界。但他不知道,人永 遠看不見自己的後背,那是我贏過他的地方。但是我不曾看過他的出生,只會看 到他的死亡;倒過來,他也只看過我的出生。人總有一點能贏過對方。

長大後走的不是瓦磘溝,是臨溪路。離開東吳大學只能走臨溪路,沿著水邊走,

走個15 分鐘就會到校門口。夜晚的臨溪路讓我想起公公揹著我走的瓦磘溝,總 在吞噬著人。記憶裡的公公好像被那條水溝地吞噬而去,只留下後腦勺的白色髮 梢印象,連這個記憶現在也正被外雙溪吞噬而去。

31 因早期中和設窯燒磚瓦而得名。另一名為「潭漧溝。部分上游,以及中、下游為中、永和的 地理分界。早期為中永和運輸的重要河流,但因泥沙淤積以及人口聚集,失去原本運輸的功 能,水質更遭污染。2011 年起,新北市政府成立了四條水域的整治諮詢委員會,並進行排水改 善工程、綠美化工程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