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八節 萬金油與蜂蜜乳液

公公下葬後的周末,我重複著這樣的生活:起床、進食、唸祈禱詞、睡覺、做夢。

連續幾天的夢境都一樣,公公坐在輪椅上,在餐桌吃著飯,看到我後笑著說:「快 點來吃飯。」夢裡的我驚訝大喊:「公公,你怎麼還在這裡?」他說:「大家都以 為我生病了。其實沒有,我還活著。」我很歡喜,迫不及待把事實告訴家人,但 夢到這裡就醒了。

時間再往後一個星期,家裡每日都有客人來,好幾天家裡都不曾開火,總有人將 食物送上門。就像前年親戚姑姑歸真一樣,外婆總是煩惱著要準備什麼食物送給 人家。

過了一個月,大舅、三舅與小舅要回美國了。離開前,他們談論著要帶阿婆去美 國住一陣子。阿婆雖然沒有拒絕,但一直說著「美國沒什麼好。」阿婆怕美國兩 個字,也怕看到蘿拉姊姊。

原本公公的房間暫時只有蘿拉姊姊一個人住,蘿拉姊姊和我們多住了快一個月。

她常常說著想留下來,想照顧外婆,就像照顧公公一樣,但她還是在年底前回到 自己的家鄉。蘿拉姊姊離開前,媽媽送給她一件外套和頭巾,我來不及回答她問 我「ㄈㄤ、」的意思,她就帶著疑惑坐上黑色車廂,沒有再回頭。

家裡安靜了許多,公公的夢我也不再做了。有天媽媽異常興奮叨念:「我好像看 到公公了。」我和外婆大笑著說:「安拉把他帶走了,怎麼可能看到。」原來媽 媽是真的看到,就在後幾天,我也見到媽媽說的那個人。高高的身材、長長的臉,

眉毛又白又長,拄著一根拐仗。雖然知道是不同的人,但還是驚訝竟然有人如此 相像。

這位爺爺早就住在社區中的另外一棟樓。他早晨就坐在社區管理員旁的椅子上抽 菸,媽媽有天忍不住跟他說:「你實在太像我爸了。」還跟他合照。爺爺似乎很 高興,他兩個兒子都在國外,曾經帶著槍上戰場。看見我,總是要跟我開玩笑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很像你外公吧!」後來這位爺爺就很少出現。後來聽管理員說才知道,他生 病住進醫院。

這位爺爺讓我想起的不是公公,而是公公的墓。我總想知道,雜草長了多高、花 兒開了又謝了幾次。雖然穆斯林並不祭拜祖先,也不在特定節日掃墓。明年天氣 暖一點後,或許家人們會再一起去整理公公的墓,那時候再來算算看,青苔爬得 多密。

我會這麼好奇墓位的一切,因為這是唯一與公公有關的事物了,公公曾住過的房 間也是。

公公房間空出來後,得做一次大掃除。決定什麼東西要留下比想像中簡單,就是 有沒有用處而已。最後決定留下的紅色保暖溫手袋、圍巾、灰色毛線帽,今年冬 天就可以使用;至於舊照片中常出現的黑色皮衣,雖然沒有人適合穿,媽媽說了 一句:「弟弟之後可以穿。」就留在衣櫃最上層。

其餘衣物、尿布、輪椅,能送的送人,或是直接回收丟棄。物品能說丟就丟,但 人的味道不是噴上空氣清香劑就會消逝。

外婆從原本比較小的房間換過來,就睡在公公的床上。換房的頭幾天,就算換過 床套,還是聞得到萬金油混合著乳液的味道;長溽的床墊濕氣和牆壁剝落的油漆 就深根在那,氣味怎麼也清不掉。

每次進房我只顧著大口吸氣,讓味道隨著氧氣進入我的血液,我妄想或許這樣就 能記住公公的味道。

再後來跨了一個年頭,年齡變成20 歲。手跟腳的長度沒有變,但今年溫度卻異 常暖,不太需要開電暖墊。為了通風,甚至將窗戶敞開半截,冷空氣透著紗窗細 小格紋而入,最後還是帶走了人的氣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休士頓今年也是暖冬。跨完年後兩個月,大舅打來說,嫌犯被法院判刑20 年。

數字是幾年沒有多大意義,就像文字一樣冰冷。因為槍擊案關閉好幾個月的店重 新開張了,但是三舅沒有再回去店裡工作。

大舅想著要接外婆過去,外婆始終不願意。從遇到公公時,外婆就一直離開家。

她從來沒說過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就是跟著公公,讓兒子去闖。這是她唯一 一次說出不想要。

沒有外婆,大概這個家就瓦解了。外婆開玩笑說:「大概我死了,你們幾個姐妹 才會再聚在一起。」我笑著說:「不會啦,阿婆會活到一百歲。」這句話我也常 跟公公說,但公公沒有活到一百歲。生命歲數誰也拿不準,只有安拉能。或許因 為知道歲數早已命定,我們才可以一直談論著生死,如此坦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 外公青年時期

圖 2 外公外婆結婚初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 外公外婆結婚囍帖

圖 4 緬甸時期家族出遊照(前排圖左起為大阿姨、二舅、母親、鄰 居;後排圖左起為外婆、外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5 緬甸時期家族照 I(前排左起為大舅、二舅、三舅、二阿姨、母親;後排 左起為外公、外婆)

圖 6 泰國出遊照(圖左起為外婆、二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7 緬甸時期家族照 II(前排為大舅;中排圖左至右為外婆、外公;

後排圖左至右為二舅、母親、小阿姨、大阿姨、三舅)

圖 8 母親於緬甸麵店工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9 家族於 1992 年在台北清真寺(圖左至右為小舅、三舅、母親、

大舅媽、大舅、外婆、外公、二舅、大阿姨)

圖 10 家族於 1996 年住家聚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1 外公於 2000 年北海岸出遊

圖 12 二舅於 1991 年台灣梨山出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3 二舅於 2013 年美國休士頓回教墓園下葬 I

圖 14 筆者 2014 年再訪外公之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未來學者欲繼續發展台灣穆斯林研究,可從上述兩議題(泰緬雲南裔穆斯林的 移民縮影、台灣穆斯林的生根)下手處理,是台灣多元移民社會的重要拼圖。

在文學筆法上,也可以跳脫第一人稱的敘事觀點,用全知觀點更能增色,讓 故事更豐富。台灣穆斯林研究稀少,故事書寫也較零星。筆者以泰緬雲南裔穆斯 林移民第三代的觀點,用台灣在地的語言,書寫一個在台灣長大的穆斯林所看到 的故事,僅是自然寫出成長經驗,為台灣穆斯林書寫開創一個新的角度。部分讀 者感覺筆者所描寫的家庭故事,除了宗教活動外,並未和台灣其他家庭有多大的 不同。筆者認為,「沒有多大不同」可能是文化部分融入的自然現象,不能因為 是穆斯林家庭,就預設其生活方式與當地民族截然不同。當然,「沒有多大不同」

背後的文化脈絡也值得探究,或許是移入的民族不同,或是移入已一段時間。本 作品書寫自己家庭,也是探究台灣穆斯林文化的觀點之一。如有志者欲繼續書寫,

不管是從穆斯林的視角、非穆斯林的視野,或不同穆斯林移民族群的比較觀點切 入,都會讓台灣穆斯林研究與書寫更完整且多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于嘉明(2009)。〈在台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族群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民族 學系碩士論文。

于嘉明(2014)。〈多元共生下的當代台灣穆斯林社群〉。國立政治大學民族 學系博士論文。

于嘉明、包修平、徐立真、高磊、張中復、楊慧娟、趙秋蒂、趙錫麟著,

趙錫麟、張中復主編(2019)。《主命的傳承與延續-回教在台灣的發揚 和展望》。台北:政大出版社。

白壽彝(2000)。《中國回教小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伊瑪目腦威‧葉哈雅編著,艾乃斯‧馬風德譯(1980)。《利雅德聖訓集》。

出版社不詳。

吉松久美子著,涂華忠譯(2008)。〈雲南回族入緬商路與移居點考-以 19 世 紀末至 20 世紀初為中心〉。《回族研究》,2:10-18。

衣若芬(2015)。〈「文圖學」與東亞文化:1920-3 年代虎標永安堂藥品的報紙 廣告〉。《臺大東亞文化研究》,3:161-195。

李毓真譯(2018)。《托拉雅之樹》。台北:木馬文化出版。(原書:Claudel, P.

[2016]. L'arbre du pays Toraja. Paris: Stock.)

林淇瀁(2013)。〈台灣報導文學書寫策略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期 刊》,23:97-121。

林長寬(2013)。〈台灣伊斯蘭何去何從:現代漢語穆斯林遷徙(Hijrah)之困 境〉。《新世紀宗教研究》,12(1):1-54。

周瑞海(2006)。《中國回族抗日救亡史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施君蘭(2001)。〈荒野掀春風-五〇年代《野風》雜誌創業的故事〉。國立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所碩士論文。

姜雯(2018)。〈囹圄城:東南亞在台移工報導文學書寫〉。國立政治大學傳播 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洪玉儒(2006)。〈美國台灣移民政策的現狀〉。《中興史學》,12:153-196。

徐立哲(2019)。〈三次暫停:吳松蔚的籃球夢-多媒體報導文學創作論述〉。國 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馬堅譯(1997)。《古蘭經中文講解》。麥地那:沙烏地阿拉伯聖城麥地納法 赫德國王古蘭經印製廠印出版。

馬仲剛譯註(2000)。《古蘭經簡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馬孝棋(2011)。〈殯葬文化對宗教意識與族群認同的影響-以台灣北部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馬超賢譯註(2016)。《古蘭經暨中文譯註》。台北。

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明磻編(1980)。《現實的探索─ 報導文學討論集》。台北:東大。

陳善捷(1983)。《圖書館資源:如何研究與撰寫論文》。台北:華泰出版 社。

陳鴻瑜(2016)。《緬甸史》。新北:臺灣商務出版。

張淑美、謝昌任(2005)。〈台灣地區生死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分析〉。《生死學 研究期刊》,2,1-44。

黃宗潔(2006)。〈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綺玟(2004)。〈剪一葉風霜-高美地區菸葉之流變〉。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 院新聞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雲南省編輯組編(1986)。《雲南回族社會歷史調查(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 社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 學》。台北:正中書局。

彭家發(1986)。《特寫寫作》。台北:商務書局。

彭小妍編(1998)。《楊逵全集》,第 9 卷,《詩文卷》上冊。台南:文化保 存籌備處。

散伊德.薩比格(2004)。《伊斯蘭教法》上冊,下冊修正本。出版地不詳:

穆斯林青年翻譯組。

楊鴻台(1997)。《死亡社會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楊啟辰、楊華(1999)。《中國穆斯林的禮儀禮俗》。銀川:寧夏人民出版 社。

戴定國(1996)。〈全人教育實驗學校深度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

戴定國(1996)。〈全人教育實驗學校深度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