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創作論述

第五節、 創作困境:理想的實現

15 蘇珊·朗格(Susanne Katherina Langer),美國的心靈哲學家及藝術哲學家。第一位女性在哲學 以學術為其事業,也是位無論在大眾或專業首位被認可的女性美國哲學家。

詞連接起來使用,那麼某物也就用連接起來的方法得以表達。」(Susanne. K. Langer,

1991:40)──符號用來代表某種詞或記號,組成這些符號的目的便是用來表達。語 一種語言。」(Susanne. K. Langer,1991:41)也就是說,音樂的組成沒有固定 的「組合」,所以就算我們能夠透過音樂來理解一些概念,音樂終究不是一種語言。

「語言對於描繪這種感受,實在太貧乏了。」(Susanne. K. Langer17)因此,

出現了「藝術」這樣的表達方式。音樂雖然不能成為語言,但它是一種情感的符號──

Langer,1991:38)

音樂對於情感的表現來說其實已經很足夠,也很適合了。「我們叫作『音樂』的 音調結構,與人類的情感形式──增強與減弱,流動與休止,衝突與解決,以及加速、

抑制、極度興奮、平緩和微妙的激發,夢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邏輯上有著驚人的一 致。」(Susanne. K. Langer,1991:36)不需要「詞」這樣的語言符號也可以很 好地表達出創作者欲表現的情感概念。只是對於更細部的情感理念,或許就沒辦法單

K. Langer,1991:237)

我們是如此地依賴文字語言,即使它無法確實地描繪出情感,作為推理符號(藝

(Susanne. K. Langer,1991:168)

因此,在讓聽眾欣賞《Dream Walker》這個故事篇章之前,創作者要先成為事 前說書人,說明創作的各項背景及理念,才讓聽眾聆聽完五首歌曲。除了理解到創作 者的理念之外,或許能在音樂流動的情緒,依照自己的個人情感經驗與背景,說出屬 於自己的故事。

在討論到 Pink Floyd 的《The Wall》時,它的故事進行,與許多反烏托邦的文 學內容以及宗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專輯裡的這座「牆」,可能是 Pink 為了保護自己 所建造的堡壘,也可能是各種社會壓迫或家庭壓力,所形成阻撓 Pink 前進的壁壘。

只是在經歷過了許多自我的懷疑,以及各種想法和行為上的矛盾後,Pink 終究要離 開這座保護著也限制著自己的這座高牆。

在第二章第二節討論概念專輯的部分,首次提到了「反烏托邦」的概念。「一個 無法實現的理想國度」(Thomas More,2003:iii)──是烏托邦的本質。烏托邦是 一個不存在的國家、或體制、或社會,或各種規範。現實之中並不會有絕對完美的制 國的上綱原則。(Thomas More,2003:iii)

19 柏拉圖(Plato),古希臘哲學家。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三人一起被稱為「希 臘三哲」

20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古希臘哲學家,是柏拉圖的學生、也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

等、博愛」的浪漫情操。(Thomas More,2003:xiii)

許多反烏托邦的作品都是以上述烏托邦的基本型態與概念作為的新作品本身雛

(Dahrendorf21,轉引自George Kateb22,1986:12)

在關於烏托邦的思考中,總是有著僵固和薄弱的結果。它們共同的缺點 是空洞。生活中的血性、溫暖與事實,大部分都是缺乏的;在這種思考 中,沒有具有個性的個人,而只有一般化了的人民。(H‧G‧威爾斯23, 轉引自George Kateb,1986:13)

21 拉爾夫‧達蘭道夫(Dahrendorf),德國社會學家。引文內容引自〈由烏托邦來看社會分析的新方 向〉(Out of Utopia: Toward a Reorientation of Sociological Analysis)。

22 George Kateb, William Nelson Cromwell Professor of Politics, Emeritu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23 H‧G‧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最偉大的烏托邦作家之一。引文內容引自《現代烏托 邦》(A Modern Utopia)

格的變化等等。(George Kateb,1986:16)

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個影視與文學作品的探討中,其實都可以發現,這些作品的觀 點與理念,都與上述引文 Kateb George 所描述的「共同看法」的,巧妙的吻合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2011 年上映的《鐘點戰》(In Time)即是一部反烏托邦的電影:每個人的壽命 從 25 歲起化為時間,必須工作來賺取時間以維持性命,時間愈多代表壽命愈長,更 代表地位愈崇高與富裕。這樣看似公平的制度實際上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 25 歲 起就不再改變的外貌──可能造成倫理的混亂;漸漸經操作而發展出來的「時區」形 成了最外圍的貧民區以及最市區的上流社會新格林威治區──為了維持一定的死亡率,

不斷地哄抬貧民區的民生必需品的價格(時間)成為了維持平衡的手段。這些都是隱 藏在烏托邦內部的重大問題。

2005 年上映的《絕地再生》(The Island),看似在討論複製人所造成的倫理問 題,實際上也是反烏托邦主題的作品:為了提供本尊器官等需求而被集中在一起的複 製人,在製造完成的同時被灌輸各種設定好的記憶,並深信自己是因汙染而滅絕的人 類,最後的倖存者,運氣好便可以經過抽選往 The Island 這個世外桃源──事實上則 是通往死亡的道路。「逃離假象」與「追求永生」,都是反烏托邦時常的討論議題。

另一個以反烏托邦為主題的動畫《心靈判官》(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

則藉由劇情以及設定非常明確地指出烏托邦社會的種種破綻:利用心靈指數(サイコ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6%E5%BD%A2%E7%9B%91%E7%8B%B1

是以典型的「反烏托邦」作為故事主題,由《記憶傳承人》(The Giver)、《歷史刺繡 人》(Gathering Blue)、《森林傳信人》(Messenger),和《我兒佳比》(Son)組成 反烏托邦的四個故事。這四個故事並非各自獨立,而是在相同的時空且相同的一群人,

而《Dream Walker》也想要呈現這樣反烏托邦的概念。我們總是向現實妥協,

也在遇到困境時為了保護自己而選擇逃避。這樣看似安穩的人生道路實際上卻讓我們

只是比較不同的是,《Dream Walker》的故事是有明確結局的,而結局就是本 創作計畫想要傳達的訊息:面對現實才能夠繼續前進;實踐想像才能大步向前。

《Dream Walker》不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並不是為了限制聽眾的想像力,只是為 了傳達創作者的理念,或許將結局封閉住能更清楚地表達創作者的積極面:勇於想像,

才能過著想像中的生活。至於讓聽眾編織自己的故事部分,便是在之後的事情了。

《Dream Walker》是一部包含五首歌,以「夢」為主題的概念專輯──化身為 Dream Walker,創作者用〈Night Dream〉以及〈Day Dream〉作為理念抒發的 兩大主題:「面對現實」,以及「實踐想像」。而故事主角一直沉浸在這兩種夢裡面,

因此故事叫《Dream Walker》,主角本身也叫 Dream Walker,一個遊走在夢與夢 之間的人,夢遊者。

五首歌分別敘述了睡前、睡夢、夢遊、白日夢,以及夢醒的狀態與過程,順序為

〈The Lullaby〉、〈Night Dream〉、〈Dream Walker〉、〈Day Dream〉,以及〈Good Day〉。〈The Lullaby〉作為《Dream Walker》的序曲,描述進入夢境前的狀態;〈Night Dream〉作為《Dream Walker》的首部曲,則是敘述在進入夢境之後,一場惡夢的 進行;〈Dream Walker〉作為《Dream Walker》的間奏曲,描述夢遊者游走在〈Night Dream〉和〈Day Dream〉兩種夢間,呈現夢境從惡夢,過渡到白日夢的過程;〈Day Dream〉作為《Dream Walker》的二部曲,則是在敘述從惡夢醒來之後,開始白日 夢的進行;作為《Dream Walker》的終曲,描述停止惡夢以及白日夢之後,豁然開 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