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敘說客家民歌

第二節 創作民歌

四、演唱方式、曲式,以及音組織

客家山歌常見的演唱方式以獨唱和對唱為最常見,演唱時常使用漣音、迴音、

碎音、滑音等裝飾音技巧。其曲式大致可分為一段體、兩段體及三段體,其中以兩 段體占大多數,分析其曲式,大概可分為AA(ab+ab)、AA'(ab+a1b1)、AB(aa1+bc)、

AB(ab+cd)共四類。在拍式部分則多以二四拍與四四拍等偶數拍為主。62

客家山歌的音組織結構,依照學者許常惠的統計,包括有四聲、五聲、六聲,

及七聲音階共四種,主要以五聲音階為主,另外還有五聲缺一音的四聲,或是五聲 加裝飾的六或七聲音階。依照楊佈光的調查,在調式方面包括徵調、角調、羽調、

宮調、商調等,其中以徵調式居多。

第二節 創作民歌

「創作民歌」通常指作者可考之近人所創作的新民歌。以客家語創作的新民歌,

其創作受到一九八○年代興起的「還我母語運動」之影響甚大。當時,客家文化受 到政治、經濟、社會等之大環境因素所忽略,而有被邊緣化的現象,甚至面臨消失 的危機。於是,社會上掀起一股「爭取權益、維護尊嚴」的客家本土意識風潮。一 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客家風雲雜誌》之策劃下,客家團體以及政界人士 結合起來,在臺北市街頭發起了「還我母語」萬人遊行活動。這個遊行的主要訴求

62 楊兆禎,《臺灣客家系民歌》(臺北市:百科文化,1982),頁 17-18、46-48。

33

為:「開放客語廣播電視節目,實施雙語教育、建立平等語言政策,修改廣電法第 三十條的方言限制條款保障條款。」此次活動在當時引起了社會和學界的廣泛重視 及討論,臺灣的客家本土意識也因此而逐漸抬頭。

隨著客家本土意識的逐漸抬頭,各地的客家雜誌、客家團體、電臺,以及政府 專責客家事務的單位紛紛設立。其中,以二○○一年六月二十四日「行政院客家委 員會」的成立,以及二○○三年七月一日「客家電視臺」的開播,最具指標性的意 義。「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後,對於客家的語言、藝術、文化、觀光活動、學 術研究等方面的推展不遺餘力。「客家電視臺」也讓客家族群有了自己的專屬的電 視媒體平臺,透過節目中對各地客家文化的介紹及報導,除了讓臺灣各地的客家人 可以進行交流,更能讓非客籍之人士,藉此認識臺灣的客家文化。

在客家本土意識覺醒的風潮影響下,民間開始興起一股客家音樂的創作風潮,

政府公部門也陸續舉辦各類型的客家歌曲創作比賽。例如:由新竹縣文化局主辦,

於一九九七年開始至今的「客家新曲獎」比賽,旨在於發掘、鼓勵優秀藝文人才,

讓新的客家詞曲能夠兼具傳承與開拓的精神。63該活動每年舉辦歌曲創作甄選比賽,

獎項分為「最佳客家創新歌曲獎」、「最佳客家創新山歌詞獎」以及「客家音樂特殊 貢獻獎」共三類。

全國性的音樂創作比賽則以行政院新聞局所主辦的「金曲獎」最具代表性,該 獎項係源於一九八六年新聞局廣電處所舉辦的「好歌大家唱」活動,其目的在於徵 選優良詞曲創作,並藉以鼓勵臺灣音樂市場與音樂創作人。近年來隨著本土文化意 識逐漸抬頭,在二○○一年將「非流行音樂類」改稱為「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 二○○三年,把「最佳方言男、女演唱人獎」取消,增設「最佳臺語男演唱人獎」、

「最佳臺語女演唱人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最佳原住民語演唱人獎」及「最

63新竹縣文化局所發佈之「二○一○年新竹縣客家新曲獎獎勵實施計畫」,2011 年 7 月 1 日:取自 新竹縣文化局網站http://www.hchcc.gov.tw/files/2010 新曲獎簡章全版-new1-970331(3).doc。

34

35 術系西畫組。大學時期因機緣走上音樂創作之路,在1990 年以〈Made in Taiwan〉獲得第五屆「青 春之星」東南亞暨全國總冠軍及最佳編曲獎。隔年的〈問卜歌〉,則獲得第九屆「大學城」歌唱比 攻讀社會學碩士,1996 年獲得學位後返國。1999 年加入交工樂隊並擔任歌詞創作,2000 年以音 樂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與林生祥、陳冠宇共同獲得第11 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05 Andy Bennett 著、孫憶南譯,《流行音樂的文化》(臺北市:書林出版社,2004),頁 27。

78饒舌(Rap)係運用人聲的自然韻律特質來說唱歌詞,為嘻哈(Hip Hop)文化中的音樂元素之一。

80科技(Techno)源自於德國實驗樂團「發電廠」(Kraftwerk)在 1970 年代初期對電子音樂所做的 實驗。隨後,該團作品中的聲音與樂段,被美國底特律的非裔美國DJ 拿至酒吧作為舞曲混音使 用之素材,由於此類曲風之音樂素材皆以電子合成器所產生,故被稱為科技(Techno)。見 Andy Bennett 著、孫憶南譯,前引書,頁 242。

36

結合西洋的流行音樂手法,創作屬於他們的客家流行音樂。

此外,也有作曲家以客家民歌為元素進行創作者

例如:呂錦明的〈義民禮讚〉

混聲合唱作品;81徐松榮的〈月光華華〉、〈火車四角無四方〉、〈遽遽睡〉、〈阿啾箭〉

等童聲合唱曲;82沈錦堂的〈露水〉、〈秋思〉等聲樂作品。83他們靈活運用了西洋 作曲手法,賦予客家民歌全新的風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