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行政區地理概述

第三章 東勢地區的人文概況

第一節 各行政區地理概述

茲將本地區所屬之各行政區的歷史沿革,分別說明如下:

一、東勢區

本地區舊稱「寮下」,日治之後改為「東勢角」,光復後改為「東勢鎮」。本地 區在未開發前原為荒埔地,是原住民「泰雅族」(Atayal)與「拍宰海族」(Pazeh)

90「樸仔籬社群」(Poali)之「大馬璘社」(Papatakan)所在地。一九六二年(明‧

永曆十五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設置一府二縣,此地區隸屬於「天興縣」。一九六 五年,改稱為「天興州」,當時本地區仍未見有漢人入墾。

有關本地區客家移民入墾的記錄,始於一七四七年(清‧乾隆十二年)。91隨後 在一七六一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廣東籍的客籍移民大舉入墾,其中以劉、張、

陳、黃、林等五姓最盛。92一七七○年(清‧乾隆三十五年),知縣成履泰奉命開辦 軍工寮,砍伐樟木作為造船之用。於是,他召集了百餘名木匠來到東勢地區,入山 設寮並從事伐木製材工作。至此,東勢始有「匠寮」或「枋寮」之首稱。93現今在 東勢區中寧里匠寮巷建有於一七七五年(清‧乾隆四十年)興建的「巧聖先師廟」, 便是用來奉祀木匠業祖師爺魯班公。一七七五年(清‧乾隆四十年)廣東潮州府大 埔縣墾首劉啟東和其弟劉啟成,偕同巫良基、何福興、曾安榮等人,從石岡越過大 甲溪入墾於此。一七八五年(清‧乾隆五十年)逐漸形成「東勢街角」。清嘉慶初 葉,漢人移墾的人數漸增,再發展形成街肆,時稱「匠寮街」。又因為漢人移民先

90「拍宰海族」,又名「巴宰族」、「巴則海族」。為臺灣平埔族原住民。其中以「岸裡社群」最為強 大,原本分布於今臺中市之豐原區、神岡區、后里區等較靠近內陸的區域,

91 臺中縣志編纂委員會大事紀《臺中縣志》卷首‧(臺中縣:臺中縣政府,1989),頁 36。

92 石慶得總編纂,《續修東勢鎮志》(臺中縣:臺中縣東勢鎮公所,2010),頁 26。

93「匠寮」意即「木匠的工寮」。「枋寮」原為「枋料」,「枋」即「木材」之意。因木工之眷屬居住 於工寮下方的地區,故後來又稱為「寮下」。

41

開墾葫蘆墩(今豐原)、石岡(硿)仔、土牛等村莊聚落,而指本地區在其東邊方 向之入山角落為「東勢角」,乃得此名。94

一八八七年(清‧光緒十三年),清廷在臺灣建立行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

他先於匠寮街設置「東勢角撫墾局」。此時,本地已成為樟腦木材工業之集散市場。

一八九五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人開始統治臺灣。一八九八年(日‧明治 三十一年)設立「東勢角公學校」,即今東勢國小前身。一九○三年(日‧明治三 十六年),設臺中廳東勢角支廳;一九二○年(日‧大正九年),日人簡化地名,省 去「東勢角」之「角」,而稱為「臺中州東勢庄」,之後改稱為「東勢街」。戰後,

改制為「東勢鎮」。95二○一○年(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臺中縣市合併 後改制為「臺中市東勢區」,現轄有二十五里(如圖2.2)。

圖3-2

(取自東勢區公所網站http://www.tungshih.gov.tw/1-2.asp,上網日期:2011 年 2 月 28 日)

94 資料來源:東勢區公所網站 http://www.tungshih.taichung.gov.tw/1-1.asp,上網日期:2011 年 2 月 28 日。

95 廖忠俊《臺灣鄉鎮舊地名考釋》(臺北市:允晨文化,2008),頁 160-162。

42

二、新社區

此地舊稱「新社仔」,位於臺中市中部偏東,即臺中盆地之外圍臺地平頂。本 地區早期為「拍宰海族」之「樸仔籬社群」所在地,該社群原位於現今豐原市朴子 里一帶,因客籍漢人移民勢力的進逼,而逐漸東遷至「石岡仔」(今石岡區),以及 東南方之「樸仔籬山頂社」,亦即現今新社區之高低位河階一帶。根據記載,一八 三三年(清‧道光十三年)有廣東籍人士杜行修,率領五十壯男經大墩、三櫃城、

大坑(皆在今臺中市境內),到達本區,為漢人到達新社之始。但事實上原住民於 清嘉慶年間,內遷到新社轄區各地後,不久即有漢人進入與他們做買賣,並稱該地 原住民聚落為「新番社」,簡稱「新社」,此為「新社」地名的起源。此地區早年入 墾之移民以廣東客籍人士最多,為臺中市第二大客家聚落。96

一八五○年(清‧道光三十年),彰化地區戴萬生等人響應「太平天國」而起 義,沿海居民於是紛紛入山避難,大舉遷入本地,並與原住民劃地而居,本地因而 逐漸發展。平亂後,彰化縣衙門派兵到「東勢角」設治,始設「東勢角」、「石岡」

及「新社」三區。一八八七年(清‧光緒十三年)臺灣建省後,改隸屬「臺灣縣捒 東上堡」。一八九五年(日‧明治二十八年),日本統治臺灣,隔年改隸為「臺中縣 捒東上堡」(指在貓霧捒之東,即今之東勢、石岡、新社、和平等區)。一九二○年

(日‧大正九年),改稱為「臺中州東勢郡新社庄」。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 再改制為「新社鄉」。97二○一○年(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臺中縣市合 併後改稱「臺中市新社區」,現轄有十三村。(參照圖3.3)

96資料來源:新社區公所網站http://www.xinshe.taichung.gov.tw/about.asp,上網日期:2011 年 2 月 28 日。

97廖忠俊,前引書,頁171-172。

(取

44

一七一一年(清‧康熙五十年),廣東大埔縣人士劉元龍來臺,首先於嘉義縣 柳宰坑一帶拓墾,至其子劉永萬、劉永順兄弟始移墾石岡仔。另有饒平縣人士劉廷 魁、黃可文等人,從員林北上入墾。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元年),有饒平縣人林 仕泰於崁仔腳(位於現雲林縣虎尾鎮)一帶開墾。一七六一年(清‧乾隆二十六年), 清廷在今日土牛村築有十九個土牛立碑劃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因為大批移民湧 至,墾務與日俱進,大埔縣人曾安泰、何福興、巫良基等人乃自「貓羅堡丁臺莊」

率眾入墾,而建立了「石岡仔」。98當時的平埔族人在難以抵擋漢族文化的同化下,

若非接受漢化,就必須被迫遷移別處。在清道光年間,「社寮角社」位於沙連敦一 帶之原住民,即隨著「岸裡大社」之族人開始遷移至現今埔里地區,並使得本地的 原住民部落逐漸式微。99

一八八七年(清‧光緒十三年)臺灣建省後,隸屬「臺灣縣捒東上堡」。一八 九五年,(日‧明治二十八年)日人首設「臺灣民政支部」,旋將民政支部改為臺中 縣,下設辦務署。本區屬於「臺中縣葫蘆墩辦務署栜東上堡」轄域,而置石崗區庄 長,轄有石崗仔庄、先塘坪、社寮角、土牛及朴仔口庄等。一九○二年(日‧明治 三十四年),日人廢三縣三廳及辦務署制,並改縣為廳。一九二○年(日‧大正九 年),日人實施地名簡化,將「仔」字省略,改稱為「臺中州東勢郡石岡庄」。一九 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改制為「臺中縣石岡鄉」。100二○一○年(民國九十九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臺中縣市合併改稱「臺中市石岡區」,現轄有十村(如圖3.4)。

98石岡區早期之移民以潮州人為主,尤以大埔縣籍所佔比例最高,與鄰近之東勢區雷同。鄉人姓氏 分布以劉、黃、林、張姓等所佔比例最高,因此形成今日石岡區仍以上述四大姓氏為主流的現象。

99 資料來源:石岡區公所網站 http://www.shihkang.taichung.gov.tw/about.asp,上網日期:2011 年 2 月28 日。

100 廖忠俊,前引書,頁 173-174。

45

圖3-4

(取自石岡區公所網站http://www.shihkang.taichung.gov.tw/about.asp,上網日期:2011 年 2 月 28 日)

四、和平區

本地位於臺中市東北部,東北與宜蘭縣山地大同鄉、南澳鄉隔界;東和花蓮縣 山地秀林鄉相鄰,西接東勢區、新社區;南臨南投縣仁愛鄉、國姓鄉;北與苗栗縣 泰安鄉、卓蘭鎮,以及新竹縣尖石鄉接壤。本區主要在中央山脈深山,而與南投、

宜蘭和花蓮等鄰縣交界,同時也是臺中市所有轄區中面積最大者。但若與東勢、新 社、石岡等地區相比,本地屬於較晚開發的區域(如圖 3.5)。

本地在清代光緒之前,鄉域屬「界外番社」,為原住民泰雅族之「北勢群」、「南 勢群」的生活地。一八八七年(清‧光緒十三年),臺灣正式行省,首任巡撫劉銘 傳繼續推行「開山撫番」之政策,並設置「東勢角撫墾局」統轄。一八九五年(清‧

光緒二十一年)日本統治臺灣後,於一八九六年(日‧明治二十九年),設「東勢 角撫墾署」與「東勢角支廳」管轄。一九二○年(日‧大正九年)改隸屬「臺中州 東勢郡」,為不設街庄「番」地。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改制為「和平鄉」,

46

隸屬臺中縣管轄。二○一○年(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臺中縣市合併後 改稱臺中市和平區,現轄有八里。101

本地現有人口約一萬二千多人,多為泰雅族居民。現今,有將近四千名族人分 佈於區內之達觀、自由、南勢、博愛、平等、梨山等六里。本地在日治時代僅有少 數的閩、客人士居住於西側的平地地區。戰後,由於本地氣候適於溫帶蔬果種植,

並獲得政府的大力輔導推廣,故使得外來開墾耕種的閩、客族群日益增多,大多定 居於中坑村及天輪村。之後,又有參與中橫公路開闢工程的榮民留下定居,多數定 居於梨山村、平等村等地。因而,使得本地的人口族群漸趨多元化。102

圖3-5

(取自和平區公所網站http://www.heping.taichung.gov.tw/heping_02.asp,上網日期:2011 年 2 月 28 日)

101 廖忠俊,前引書,頁 174-175。

102 資料來源:和平區公所網站http://www.heping.taichung.gov.tw/heping_03.asp,上網日期:2011 年 2 月 28 日。

4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