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創意教學

本節先介紹當代的創造力理論,接著說明教學行為、創意教學行為的意義,

及創意教學行為的內涵與取向,並歸納整理出近年來國內與創意教學相關之研究 及研究結果。

一、創造力

雖然創造力是現在相當受關注的議題,但由於創造力本身的複雜性,使各方 學者對創造力有著不同的看法及見解,陳龍安(2006)整理各家的看法後,就教 學與訓練的觀點來介紹創造力。

(一)創造是一種能力

創造包含了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及精進力幾種基本能力,可以 透過工具的測驗或評量者的觀察瞭解。

(二)創造是一種歷程

創造的重點在自意念萌生前至形成概念的整個階段,著重思考的歷程,而非 思考的類別,如:Parnes(1967)提出的 CPS(creative problem solving)模式,包 括發現事實、發現問題、發現構想、發現解決方案、接受所發現的解決方案這五 個階段。

(三)創造是一種人格特質

具創造力的人擁有某些特別的人格特質,如:幽默、自信、獨立等,Williams

(1970)便認為具創造力者在情意方面有好奇、冒險、挑戰、想像等心理特質。

雖然因研究的觀點不同而對創造力有不同的定義,但學者們多數都同意創造 力的產生是取決於多重因素的聚集(Gruber,1988),而隨著時代演變,創造力理論

也有所改變,以下針對當代的創造力理論深入探討:

(ㄧ)Amabile 的脈絡理論

Amabile(1983)認為創造力是透過個人特徵、認知能力與社會環境連結後的 行為來概念化,而創造力的產生須在領域相關技能、創造力相關技能及內在動機 間交互作用,三者的交集越大,則個體的創造力越高,如圖 2-2。

圖 2-2 Amabile 的創造力脈絡理論

資料來源: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by Amabile, 1983,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二)Sternberg 的投資理論

Sternberg 是以經濟學「買低賣高」的投資觀點來解釋創造力,認為創造力是 個人運用自身有的六項資源:智慧、知識、思考形態、人格、動機及環境脈絡,

在創意市場中「買低賣高」。「買低」是指主動追求別人不知道或將之丟棄但具有 成長潛力的想法,「賣高」則是說當想法或產品已經很有價值、賺很多錢後,就要 放手賣掉以進行新的創造。(Sternberg& Lubart,1995)

(三)Simonton 的環境影響理論

Simonton(1984)藉由研究歷史上的天才,發現社會文化等大環境因素對天才 的影響。他認為創造力除了創造的個人、創造的過程、創造的產出、創造的環境 等四要素外,還包括個體發展因素及個體所處的社會文化因素。Simonton(1990)

提出了一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架構,如圖 2-3。

環境

(文化、政治、社會、經濟變項)

個人 他者

行為的影響

行為 交互作用影響

個體×情境 橫斷面與縱貫面影響

歸因的影響

(領導者、創造者、模範、名人) 歸因 (追隨者、欣賞者、讚賞者)

圖 2-3 Simonton 創造力環境影響論

資料來源:Psychology, science,&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ometry, by Simonton, 1990,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四)Gardner 的互動理論

Gardner(1983)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腦存在語文、數學、空間、肢體、

音樂、人際、內省、自然八種形式的智能,而他對創造力同樣抱持著多元的觀點。

Gardner(1993)認為創造力是有脈絡可循的,會受到創作者、其他人及工作這三 大要素交互作用的影響,如圖 2-4:

其他人 工作 (孩童與大師)

(孩童時期:家人、同伴)

(成年時期:領域中的競爭對手、評判者、支持者)

(領域/訓練中的相關象 徵系統)

個體

圖 2-4 Gardner 的創造力互動理論

資料來源: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in practice (p.112), by H. Gardner, 1993, New York: Basic Books.

(五)Csikzentimihalyi 的系統觀點

Csikzentimihalyi(1996)認為創造力不是單純在人腦中發生的,是個人思維和 社會文化互動的結果,是系統性的現象,會受到個體、領域及學門三者的影響,

如圖 2-5。

提供選 擇標準

刺激新變異 領域知識 中的變異 選擇新

變異

傳遞領域 知識

社會 學門

個人背景 個體 文化

領域

興趣/動機

圖 2-5 Csikzentimihalyi 的創造力系統觀點

資料來源: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by Csikzentimihalyi, 1996,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二、教學行為

自兒童開始就學後,學校就佔了其生活中相當大的比例,因為相處的時間長,

所以學校裡的教師對兒童自然便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教師除了成為兒童可能仿 效、學習的對象,其所表現出的教學行為和態度,更會影響一個班級營造出的學 習型態和氣氛。

孔子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要如何傳道、如何授業、如何 解惑,就會依教師採用何種教學行為而有所不同。王美華(2005)認為教學行為 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互動的一切語言或非語言行為,黃天長(1998)

則認為教學行為包含外顯行為及內在思想觀念兩部分,師生互動、教學技巧、實 施策略等都屬於教師教學行為的一部分。

盧美貴(1987)整理國外學者針對教師教室行為做出的分類:

(一)Adorno 的分類

1. 民主型:教師能與學生打成一片,上課時鼓勵學生發言及表達個人意見,

誘導而不強制學生,並盡量做到全班參與。

2. 權威型:教師嚴肅而保守,強調教師的權威,要求學生接受自己的命令,

沒有酌商的空間。

3. 放任型:教師本性隨和,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隨意活動,講課時不重條理及 秩序,很少參與班上的活動,與學生較少接觸。

(二)Kraf 的分類

1. 教師中心型:凡事以教師的想法、做法為主,是最簡便、機械又為人熟知 的方式,能快速地解決問題。

2. 學生中心型:凡事以學生的想法、做法為主,可以使學生對教師的反抗減 至最少。

3. 師生交互型:透過師生溝通,讓班上每個人都能參與活動,加強學生的自 我觀念。

(三)Blairs, Jones 和 Simpson 的分類

將Adorno 提出的權威型教師又細分為嚴厲專制型及開明專制型兩種。

1. 嚴厲專制型:教師不相信學生,採用嚴加管教的方式,很少獎勵學生。

2. 開明專制型:教師會獎勵學生,雖然不覺得自己是權威者,但卻常暗示學 生要服從其管勵的方法。

雖然分類的名稱不同,但上述這些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發現過度強調權威的 教師,會造成學生依賴、學習態度被動;過度放任的教師,則會造成學生缺乏團 體精神、情緒不穩定,各方面的表現都較為差;而民主型的教師因為師生間能溝 通、互動,學生感覺到溫暖,較能自律、自動向學,班級相處的氣氛融洽。

郭生玉(1975)的研究發現,教師的權威行為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如:

獎勵制度,而教師的關懷行為,則可以減少學生的學習困擾,所以教師應要能配 合教學目標、學生差異及教室情境的不同,適時地運用權威與關懷兩種行為,而 不要過度偏重或強調其中一種。盧美貴(1987)也提出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 異,彈性運用、表現出不同的教學行為,才能讓學生在優良的環境中,進行更有 效的學習,而不能夠一成不變,即所謂「因材施教」。

綜觀與教學行為相關之研究,有許多都是在探討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 關係,王美華(2005)的研究結果便發現,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有顯著相 關,且教師的教學信念能有效地預測教學行為,莊婷媜(2007)的個案研究中,

整理出個案教師的五個教學信念及八種教學行為,相互對應後發現兩者間的相 關,如:個人教師希望能讓學生主動學習,所以在教學上就會安排讓學生動手操 作的課程,可見教師的教學信念會影響教學行為。

但張玉倫、陳淑敏(2004)在研究幼教老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時,卻獲得 完全相反的結果,經過實際的觀察及訪談後,他們發現幼教老師的教學信念及其 表現出的教學行為並不一致,如:認為幼兒能主動學習,但卻不斷地主導著教學 方向。兩人歸納後,認為這是與未將所學理論內化為個人教學信念及缺乏深入的 教學省思有關。透過整理相關的文獻中,張玉倫及陳淑敏就發現較為傳統的教師 在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上表現一致,但是當教師的教學信念開始脫離傳統,便容 易出現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表現不一致的問題,這或許是因為教師在傳統和創新 的轉銜點間,很容易產生衝突,造成想法和實際行為出現落差,需要靠時間及經 驗去調整、修正,尋求一個平衡點。

三、創意教學行為的意義

traditional teaching

創造性教學 creative teaching

創造思考教學 teaching for creativity 教學理念 教師的任務是教學生

續表 2-6

教學要項 傳統教學 traditional teaching

創造性教學 creative teaching

創造思考教學 teaching for creativity 師生角色 以教師為主、單向 教師主導教授者、引

導,學生配合

激發者、助長者,師 生互動

教材教具 教科書、黑板、粉筆 多樣化教材 多樣化教材

教學評量 紙筆評量、標準答案 多元評量、標準答案 多元評量、非標準答 案

引自: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第 99 頁),陳龍安著,2006,臺北:

心理出版社。

所以創造性教學及創造思考教學都是教師能運用多元、活潑的教學方式,兩 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進行創造思考教學的教師,除了希望能幫助學生學習外,

還希望能透過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創造思考能力。本研究探討的為 教師之創意教學,即上述提到的「創造性教學」,因考量創造性教學用詞感覺較為 艱深,且較不常被使用,所以本研究改用「創意教學」,是要了解教師如何在教學 中運用創意幫助學生學習。

李麗香(2003)提到「創意教學」是教師創造力的表現,是教師經過創造思 考後的成果,許多國內學者也賦予創意教學不同的定義,以下分項說明如表 2-7:

表 2-7 國內學者對創意教學的定義

研究者 創意教學的定義

賈馥茗(1973) 創意教學是指教師能夠因時制宜、變化教學的方式。

毛連塭(1997) 創意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學具有創造性,能使教學生動、活潑、

多變化。

邱珍琬(2000) 創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情境中,可以有靈活、彈性又能激起 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方式。

續表 2-7

研究者 創意教學的定義

研究者 創意教學的定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