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學效能與創意教學行為

雖然關於創意教學行為的研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但多數以探究創意教學的 歷程及成果為主,討論創意教學相關因素的研究數量較少,談論教學效能與創意 教學之相關的研究更是少有。

由第二節第一段的資料中,可以知道教師教學行為會受到教師教學信念影 響,而陳淑琴(2007)整理相關研究資料發現,教師的教學信念會影響教學行為,

然後造成教學效能上的差異。其實探討教學效能取向中的教學策略、教學互動等,

皆屬於教師教學行為的ㄧ部份,所以教學效能其實就是在評價教師教學行為是否 有效的結果,Peter(1993)便提到教師教學行為的不同,會影響學生是否能達到 學習目標,即教學效能。

而反過來,教學行為也會受到教學效能的影響,王秀惠(2002)的研究結果 便發現,教師教學行為取向強度會因教學效能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因為教師有省 思活動,當評量後發現教學成效不彰,教師便可能會調整教學的策略及方式,以 期待下次的教學具有效能。所以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間是具有顯著相關性的。

何種教學行為最具有教學效能呢?這個問題應該很難有定論,但從各方的研 究結果中,可以知道創意教學確實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就是教師 教學效能。吳雪華(2005)的研究提到,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具有高 度的相關性,方江隆(2006)的研究也發現,國小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 能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所以當教師能運用創新的能力,展現出創意的教學行為時,

則其教學效能較佳。

影響教師創意教學行為的因素很多,其中林碧芳(2003)在研究創意教學自 我效能感與創意教學行為之結構時,發現教師的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會透過創意 教學內在動機間接影響創意教學行為,所以當教師對於自己從事創意教學具有十 足的把握時,便較有可能採用創意教學行為,這就如同前面提到,教師教學信念 會影響其教學行為的情形一樣,因為教師相信創意教學能提升教學效能,所以願 意且能夠展現出更多的創意教學行為。

陳靜文(2003)的研究結果發現,臺北市國小初任教師之教學省思與教學效 能有正相關,也就是當教師的教學省思程度越高,則其教學效能表現越高。而林 偉文(2006)的研究則提出教師的教學省思行為是教師對教學的自我回饋歷程,

當教師有越高的教學省思行為,則其也會有越高的創新教學行為。所以教師若能 透過教學省思了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或缺失,並進而修正,則能使未來的教學更 加成功、提高教學效能,而這個「修正自我」的過程,就是在考驗教師能否在教

學中加入新的元素,也就是教師的創意教學行為。

既然高教學效能的教師更能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省思,在省思後也就會更 願意在教學中進行創新,所以研究者認為教學效能較高的教師能表現出較多的創 意教學行為,而當教師實施創意教學行為後,發現其有助於提升教學效能,將會 更增強其表現創意教學行為的動機。本研究假設教師教學效能及創意教學行為是 具有正相關的。

而高禎檀(2004)的研究發現教師創造力人格特質對教學效能具有預測作用,

態度積極樂觀、能嘗試求變的教師,其教學效能表現也較佳,葉怡伶(2007)的 研究則發現教師創意人格特質與創意教學行為有高度相關,既然教學效能及創意 教學行為兩者皆會受到教師創造力人格特質所影響,則教師教學效能與創意教學 行為間可能也具有相關性。

參考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資料,發現高效能的教師對於工作投入、充滿熱情、

積極且願意自主學習,而簡嘉誠(2000)的研究指出,積極性是創造力人格特質 中很重要一環,會影響人在工作中進行創新的意願,也會影響創新的績效。而教 師的教學信念會影響其創意教學行為的表現,所以當教師在實施創意教學後能有 效地提升教學效能,就會更願意表現出更多的創意教學行為。

根據上述文獻探討結果,本研究假設教師教學效能與創意教學行為間具相關 性,且教學效能較高的教師會展現出較多的創意教學行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