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創造力的研究(Creativity)

當我作曲時,我完全被一個「靈魂」所控制,並默寫出其賦予的音樂。 貝多芬

在森林王子的書、印度偵探小說《基姆》(Kim)和兩本普克山精靈的書中都有我的精靈的 影子。而我連走路都小心翼翼地,深怕他消失。但我知道他並沒有離開或消失,且一直在我 的左右。因為,當那些書完成時,他們說自己就像是水龍頭一下子關起來那一剎那,在水管 裡還有重而有勁的衝力…..當你的精靈接手工作時,千萬別思考。讓他領著你,等待,並照著 做(p.162)。 英國作家吉卜寧(Kipling)

在西元前,古希臘哲學家便開始談論與創造力有關的看法。例如:Plato 認 為人是一個容器,盛裝希臘繆斯女神(Muse)(掌管詩人、藝術家等的創意靈感、

文泉等之女神)所賦予的靈感,接著將靈感流瀉完成不朽的創作。即便至今,有 許多創作者也都會用繆斯來形容其創作的靈感,像貝多芬、吉卜寧都表達出自己 在創作時,亦步亦趨緊跟著精靈流瀉於創作之中。Aristotle 則認為靈感是人類內 心深處心智運作的結果,並非來自神的介入,個人發揮靈感使曠世著作得以產 生。然而,無論是個人或神所賦予的力量觀點,創造力都被披上一層神秘的袈裟。

爾後的幾世紀,創造力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經常與天才、才能、獨創性、想像 力等概念一起被探討。到 18 世紀末學者才體認到創造力應獨立自成一個研究體 系,致力朝此目標努力;又過了150 年,創造力才抽離前述的混淆概念,從一個 心理概念變成一門研究體系(Albert & Runco, 1999)。雖說如此,但是當時以創造 力為主題的研究仍是相當的少,所以,Guilford(1950)在擔任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y Assignment, APA )理事長的致辭演說中,就呼籲學者關切創

造力的重要性,於此,創造力的研究大約從 1950 年開始逐漸興起(Sternberg &

Lubart, 1996)。從 1950 年至今,創造力的研究已過半個世紀,學者對於創造力的 定義與衡量卻仍然沒有一定的共識,因此存在許多不同的研究取向,這些研究都 試圖以不同角度來瞭解創造力的運作,這也突顯出創造力是一個相當複雜、具有 多重面向的心理構念,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闡釋創造力的風貌。在此,本研究將依 序闡述何謂創造力、創造力的研究取向及創造力的衡量方式。

一、創造力的定義

創造力的定義本身就是一個研究議題,學者們至今對此議題仍存在爭論 (Lubart, 2003)。像 Ambile(1983)認為創造力是個人創作具(1)新穎性(novel),(2) 實 用性(useful)的作品能力。Csiksentmihalyi(1996)認為創造力不僅是個人的心智活 動展現,而是個人思維與社會文化互動之結果,因而提出創造力的系統模式,該 理論模式認為創造力是領域(domain)(例如:資訊系統領域,提供一套抽象的規則 和步驟)、學門(field) (領域內的專家)和個人(individual person)交互作用的結果。

奠基於Ambile(1983)和 Csiksentmihalyi(1996)的創造力系統模式,Ford(1996)認為 (1)創造力是個人完成作品的特性,具創意性的產品是包含個人表達自己的構 想、對自己作品的判斷等過程。(2)創造力是由領域內的專家對作品的主觀判斷,

評估作品是否具有新穎性、價值。(3)創造力是具有領域特定性(domain-specific),

隨領域不同而有不同的標準,在同一領域中,也會依時間的變動有差異。因此,

創造力是具有領域特定性,對特定行動的結果之新穎性、價值的主觀評價(Ford, 1996)。由上所述,Ford(1996)對創造力的定義,除了包括 Amabile(1983)新穎、

實用之條件外,還強調創造力的時空、領域特定性,更臻精確完整,爾後,一些 學者亦採用Ford(1996)對創造力的定義(如:Tierney & Farmer, 2002 等)。因此,

本研究沿用Ford(1996)之觀點,將創造力定義為:個人在特定領域內,製作一項 具有新穎性、實用性的成果能力。

二、創造力的研究取向

在創造力的研究上,過去學者用許多不同的觀點切入瞭解創造力,有些學者

以人格特質、認知因素等單一觀點,有些學者則結合兩種以上的因素研究創造 力,因此,也造就多樣化的創造力研究取向。Sternberg & Lubart (1996)回溯過去 學者們的創造力研究,認為其大抵可分成兩大類:一元論(unidisciplinary)和多元 論(multidisciplinary),兩種類型的研究取向又包含許多不同的子類別研究取向,

茲分述如下:

(一) 一元論(unidisciplinary)

此類型的學者在創造力的研究,往往都以自己為本位,傾向將所看見的部份 視為整體,亦稱為單一專業式研究,例如:創作者的人格特質、創造性思考歷程 等。一元論的研究取向只瞭解創造力之一隅,有些能相輔相成,增進創造力的認 識,有些則使創造力成為研究孤兒。這類的研究包含 (1)神祕研究取向(mystical origins):認為創造力是謎樣的、(2)實用研究取向(pragmatic approaches):較著重 於啟發創造力、 (3)心理動力研究取向(psychodynamic approaches):主張創造力 與 意 識 有 關 、(4)著重以紙筆測驗衡量創造力的心理計量取向(psychometric approaches)、(5)探討創造力思考歷程的認知取向(cognitive approaches)、(6)從社 會 環 境 或 個 人 的 人 格 特 質 來 研 究 創 造 力 的 社 會 人 格 取 向(social-personality approaches)等共六種研究取向,各類的研究取向整理如表 2-1。

表2-1、一元論的研究取向

研究取向 敘述 研究學者釋例

神祕取向 認為人類的創造行為是由於神的介入得以 完成。

Plato 實用取向 著重在創造力的開發,例如腦力激盪法等。 De Bono

心理動力取向 認為創造力是來自潛意識、現實意識。 Freud、Kris(1952) 心理計量取向 以紙筆測驗進行創造力的研究。 Torrance

認知取向 研究焦點在創造性思考的心理表徵和歷程。 Finke et al (1992) 社會人格取向 認為人格特質、動機和社會文化環境是創造

力的來源。

Amabile(1983)、

Barron(1968)等

資料來源:Sternberg & Lubart (1996)

(二)多元論(multidisciplinary)

此類型的研究學者認為創造力並不是單一(single)、一元(unitary)的概念 (Barron & Harrington, 1981),若採用單一觀點,將使創造力的全貌扭曲。就好比 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人,認為象就好比一根柱子,摸到象鼻的人,覺得象是類 似巨蟒的動物。因此,隨著創造力的研究發展,近20 年來有許多學者開始試圖 整合多元的因素,像是動機因素、情感因素、知識與能力、人格特質、認知因素 等來瞭解創造力,故滙合取向的創造力研究逐漸發展而成。採取滙合觀點的學 者,包含Gruber(1981)的演化系統模式(evolving-systems model)、Amabile (1983) 的創造力成分模式(componential model)、Woodman & Schoenfeldt (1990)的互動觀 點(interactionist model)、Sternberg & Lubart(1991)投資理論觀(investment theory)、

Csiksentmihalyi (1996)系統觀點(systems model)、Ford(1996)的個人創意行動理論 (theory of individual creative action)等,各種研究取向整理如表 2-2。

表2-2、多元論的研究取向

Schoenfeldt (1990) 投資理論觀 認為創造力由心智能力、知識、思考形

態、人格、動機和環境因素滙合而成。

Sternberg &

Lubart(1991)

資料來源:Sternberg & Lubart (1996)、Woodman & Schoenfeldt (1990)、Ciskszentmihalyi (1996)、

Ford(1996)。

三、創造力的衡量

承如前述,創造力沒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定義,且創造力的研究取向又相當 分歧,因而創造力的衡量方式也大相逕庭。Hocevar & Bachelor(1981)整理過去學 者用來衡量創造力的工具,認為創造力之衡量可分成七大類:(1)擴散式思考測 驗(tests of divergent thinking) , (2) 態 度 和 興 趣 量 表 (attitude and interest inventories),(3)人格特質量表(personality inventories),(4)傳記量表(biographical inventories),(5)他人評定(nominations),(6)產品判斷(judgments of products),(7) 名 人 研 究(the study of eminent people) , (8) 創 意 活 動 和 成 就 的 自 陳 法 (self-reported)。本研究將各種衡量方法的概述,以及衡量量表釋例整理在下表 2-3。

表2-3、創造力的衡量方法

Guilford Battery、Torrance Tests、

TTCT*、Criticism of divergent thinking tests(Treffinger et al.,1971) 態 度 和 興 趣

Guilford-Zimmerman Interest Inventory(1963)、Preconscious Activity Scale(Hollan & Baird, 1968)、Runner Studies of Attitudinal Patterns 的一系列相關量表

Personality Inventory、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NEO Five Factor Personality Inventory、Projective Tests、Rorschach Inkblot Test 傳記量表 認為一個人現在的行為乃

基於過去經驗。故以傳記量 表評估個人的創意才能。

Alpha Biographical Inventory (創造力行為研究機構, 1968) Biographical Inventory

(Schaefer, 1970) 他人評定 由社會脈絡中一或多位主

(e.g., Yamamoto, 1963; Nelson, 1963;Specher, 1964)

產品判斷 從受測者完成的任務成果、

產品、專利權、技術報告等 進行評核。

以流暢性、適應性、原創性標準來 判斷產品或成果(Foster, 1971) 名人研究 研究得獎過的作家、科學家

等知名人物的創作表現。

Institute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nd research(IPAR)等

自陳法 讓受測者依據自己的情況,

勾選或回答問項。

Starkweather Creativity Test(1971)、

Ideal Pupil Checklist (Torrance, 1975)

* TTCT(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orrance, 1966) 資料來源:Hocevar & Bachelor(1981)

上述七類衡量工具各自有其不適用之處,像名人研究法,僅限於名人的創意 表現行為。他人評定法、產品判斷兩種方法,時常會有評定者不能區別創造力和 其他特質(例如:原創性等)的情況產生。因此,名人研究法、他人評定法、產品 判斷,並不適合被用來衡量個人的創造力。

擴散思考測驗、傳記量表、態度和興趣量表、人格特質量表四者是最佳的創 造力衡量方法,不過,僅能用來預測,不能直接衡量個人的創造力。例如:較常 以擴散式思考的人,相較於非擴散式思考者,較有可能會有創意表現產生,但並 不能保證他們具有絕對創意的行為,只能預測而已。

Hocevar & Bachelor(1981)認為自陳法是最直接、簡單,且最佳的衡量工具。

因此,本研究的創造力衡量方式,將採用自陳法,由受測者自行評估其能產生具 創意、實用性作品之行為表現程度。而在後續章節中,本研究將交互使用創意表 現(creative performance)、創造力(creativity)兩種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