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動員機制對國家安全維護應有作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地點及召集日期等資訊,提供後備軍人運用,依教育召集令之報到日時 報到,善盡國民兵役義務156。但便利資訊是兩面刃,如何在安全的前提 下,將資訊適度公開,又達到透過資訊化傳達動員訊息的功效,值得我 們深入研究。

三、克服資源不足

各國設置動員機制的目的,初衷均為克服戰時或緊急事變人、物力不 足的情形,也就是透過一個應變機制,整合國家總體資源,有效協調、

分配與應用,滿足軍事作戰與災害防救等任務需求。所以必須務實就資 源分配、獎懲法制、組織分工、國防教育等面向,持續彈性調整,克服 資源有限與不足的限制,維持有效且符合國情的動員機制,確保國家整 體安全。

第四節 動員機制對國家安全維護應有作為

因應未來戰爭,現有動員機制必須全面檢討,按照作戰需求,從運 作機制、組織編裝、任務編組、訓練模式、整體國力、科技趨勢等面向,

全面、務實的檢討,建立可侍備動員戰力,作為國家安全的後盾。

一、 因應防衛作戰節奏,加速動員機制

動員的速度,是未來防衛作戰與肆應非傳統威脅的成敗關鍵,建立 切合國行需要的動員制度,才能適時適地發揮整體國家力量與全民 總力,外抗強敵、內保百姓,維護國家安全。基此,各種加速動員 機制的可行方案,均值得研究,以強化動員應變能力。未來就動員 部隊人員上,除原本階級、專長、戶籍地結合外,應採 4 年甚至 8 年固定編組方式,並且賦予建制部隊主官平時聯絡掌握人員與動員 裝備責任,透過組織體系,平時即建立互助協調管道與默契,也更

156國防部(2017 年)。《106 年啟用「召集查詢」系統,可查詢年度教育召集日程》國防部網站 2017 年 2 月 15 日-http://www.mnd.gov.tw/Publish.aspx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能確保教育召集與動員演訓的訓練成果,持續累積與精進戰力。另 依國防報告書可知,回顧民國 80 年代初期,後備動員人力編組有 區分為動員部隊與管區後備軍人等編組,然時至今日,因為講求簡 政便民,許多原先立意良好的措施,都在溫水煮青蛙中,漸漸的被 取消掉了,若朝令不對,夕改又何妨,為了滿足立即動員、立即作 戰的動員政策指導,維護國家安全,有關依鄰、里、鄉、鎮等編組 的管區後備軍人相關制度,應重新檢討適合現今環境的方式恢復執 行,以確保全國各地面臨防衛作戰時,均有組織、有計畫、有能力 遂行自我防衛,對於動員人力支持作戰亦不虞匱乏。

二、 結合未來戰場景況,修訂動員編組

未來的作戰,就空間上,敵軍將不再是需要渡海換乘搶灘為主的渡 海作戰,而是直接將兵力快速投射到所望地點的越海作戰,戰場已 無法區分前線與後方,就時間上,必定是時間急迫,影響我動員編 成、臨戰訓練與應戰準備,第一時間作戰戰力有限,就戰力分配上,

現有海岸、城鄉、淺山要隘與站臺守備的編組與配比,確實需要依 照威脅調整,以滿足基本防衛需求。其次為加速動員編成,檢討各 後備部隊基幹員額,增加各後備旅、營現役或後備戰士人數,使其 具備足夠能力執行對建置內後備部隊人員連訪、物力申請、裝備維 管、計畫修訂、兵要調查等各項人、物力動員與戰備整備工作,達

「平時協力動員編成,戰時立即發揮戰力」之目標。另拋棄軍種本 位,依照我國所處戰略環境,確實檢討目前地面、海上、空中作戰 與民物力動員需求,調整部隊指揮體系,例如目前地面部隊依編制 型態概略區分常備與後備動員部隊兩大類,而多數部隊又分屬陸軍 司令部與後備指揮部,對於部隊訓練雖有一致準則計畫要求,但面 臨敵猝然攻擊,已經沒有時間進行磨合與默契培養,如將各後備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隊移轉陸軍,指揮權平戰時合一,就指揮管制、教育訓練與整體後 勤補給與常備部隊融合必能更臻完善。

三、 參考友邦備役制度,訂定合理訓期

依據動員機制,雖可以在短時間依計畫召集人員與裝備,迅速編成 龐大後備部隊,但良好充足的訓練才是戰力的泉源與士兵最大的福 利,依據料敵從寬的思維,與維護國家安全的立場,合理的後備部 隊訓期是可以討論的,由於我國久訓未戰,對於訓練的方向、強度 與時間,可以參考友邦作法,例如美軍的後備部隊官兵,平時參與 每月一個周末及每年兩周的集體訓練。但在近 13 年反恐戰爭下,

不斷需要動員後備部隊前往戰場,通常在 2、3 年前就會收到通知,

告知會被動員調防到海外,而開始加強人員準備及密集訓練,最後 的 6 至 8 個月更增加戰地訓練的需要及體格檢驗,通過最後集體測 試後才能調派至戰地。157依照兵役法施行法,教育召集或勤務召集 之範圍、人數、時日,由國防部按年度計畫實施,於退伍後八年內,

以四次為限,每次不超過二十日。但國防部得視軍事需要酌增年限、

次數及時間。158惟目前政府囿於民情,並使召訓義務更趨公平,已 自 104 年起調整為義務役後備軍人於退伍後 8 年內「召訓 2 次」為 原則。但比美軍平戰時為戰而訓的訓練強度,我國軍後備部隊的訓 期確實有提升的需要,至少應先調整至現行法令的上限,即 20 天,

並參考具實戰近年經驗國家訓練作法,以提升後備部隊戰力。

四、 全面檢討教育訓練,落實戰訓合一

在考量編組、訓練時間以及所需裝備後,考量敵情威脅,按照未來 作戰任務,全面檢討教育訓練的課程方向以及訓練內容,按照各部 隊類型與責任區編排符合實需的科目,準備訓練器材與操課訓場,

157張立平(2015 年)。憶往談今:美國陸軍退休二星少將張立平回憶錄,布克文化。頁 66

158(2014 年)。兵役法施行法,全國法規資料克。第 27 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並比照常備部隊,制定可行的測驗方式與合格標準,測考驗證部隊 戰力。另依作戰分區為主,增加後備部隊配合作戰區戰備演訓頻次,

在平時就將常備部隊與後備部隊共同編組執行戰備任務訓練,共同 檢討精進,以達到為戰而訓、為用而訓、戰訓合一的目標,確保後 備動員部隊人物力於戰時可以有效執行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另外 結合全民國防教育,建立個人自我防衛能力與體驗武器操作經驗,

鏈結學校教育與軍事訓練。以擴大訓練成效與合格戰鬥員基礎。

五、 應用資訊科技,持續創新動員作業

就我國 2016 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提到人物力動員資訊化,以強化 動員作業部分,確實是時代趨勢。就人力動員部分,資訊網路技術 可作為輔助傳遞訊息、服務後備軍人、爭取民眾支持等管道、就物 力動員部分,除可運用系統有效編管掌握所需物資供需、分配,亦 可考量結合作戰物力需求計算自動化,例如依防衛作戰阻絕需求結 合地理圖資系統(GIS)自動計算所需各式戰備阻材,提高作業效率與 精度,所節省人力時間,可投入訓練專注戰訓本務。此外,結合民 間資訊高手,善加運用民、物力,以白帽駭客腳色,協助檢測國家 關鍵基礎建設防護能力,逐次強化資安與新技術運用,確保國家在 網路空間立於不敗之地。

六、 依據國家能力限制,滿足動員需求

囿於國家經濟成長以及島嶼防衛獨立作戰,資源有限的現實狀況,

加上近年國家安全威脅的壓力急遽提升,現實狀況是我們必須務實 面對並克服資源不足限制,才能確保國家生存發展。就物力部分,

依據防衛作戰任務,務實檢討國內產能可獲得比例,不足部分以國 家力量,投注資源生產儲備,以滿足徵購徵用需求;就財力部分,

國防部長馮部長曾表示希望國防預算提升至GDP3%,而106年國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預算約佔GDP 2.05%,而對比以色列5.4%、新加坡3.2%159與我國 所處戰略環境挑戰,我國國防預算確實偏低。160

此外,基於美軍在13年反恐戰爭中的經驗可知,對於後備部隊的各 式裝備投資,並不遜於常備部隊,如此才能有效與常備部隊協調合 作,共同完成任務,所以就後備部隊的輕重兵器、化學、工兵、通 信、甚至個人裝備等籌購與補保體系建立,都應比照現役規劃與建 立,除了確保部隊戰力,不會發生有槍無彈或有人無裝等窘況外,

對於部隊的士氣也有一定的助益。另為簡化平時動員整備與戰時部 隊人裝合一流程,可以思考將部分個人裝備,交付納入固定編組之 屆退人員攜回,如遇教召訓練或作戰時期,無須透過分配提領手續,

同時也減少現役人員維管負擔。

七、 堅定自我防衛決心,落實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不是口號,也不見得是價廉,若要效高,就必須適當投入 資源,而參考各國動員機制成功關鍵因素,人民與企業是否支持是 重要因素。依104年我國國防報告書所述,我國安全挑戰計有中共 軍力快速擴張、島嶼主權與海洋權益衝突、國防資源緊縮、青壯年 人力偏低、災害防處與人道救援、多元頻密的網路攻擊、國防意識 挑戰等7項,上述挑戰與人、財、物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攸關國家 生存,是主政者最基本的職責,已涉及政治現實的問題,需要有智 慧、有能力、勇於說服人民支持,透過各種全民國防教育管道,獲 得全民共識,藉由各項施政與經建作為,充實國防資源,輔以相關 法令的制定與教育才能落實動員準備作為,始可期其成功。在美軍

159維基百科(2015 年)。《2015 年世界 15 大軍事支出國》https://zh.wikipedia.org/wiki/

159維基百科(2015 年)。《2015 年世界 15 大軍事支出國》https://zh.wikipedia.org/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