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動機調節與求助行為之相關研究

本節從自我決定理論切入,探討動機調節的機制以及動機內化的相關論述,

瞭解動機調節的內涵、動類與相關研究,並剖析其與求助行為的相關情形。

壹、自我決定的動機調節機制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目前探討個體行為動機著 名的理論模型(Deci, 1975; Ryan & Deci, 2000)。有許多學者將之應用於資訊、衛生、

運動、教育、健康…等各領域組織行為發生原因的研究,並且有證據發現,內外 在動機與動機調節的概念可以有效地詮釋各領域行為發生的原因(Ryan & Deci, 2000; Deci & Ryan, 2008a )。

一、自我決定理論與內外在動機

Edward L. Deci 與Richard M. Ryan是首先提出自我決定理論的兩位學者,並 且在經過幾次的修正與更改後,最新的版本於2000年提出(Vallerand, 2001)。自我 決定理論主要在探討個人行為動機的自我決定過程,其理論內容指出人們內在的 成長傾向與先天的心理需求是自我動機(內在動機)、整合人格以及正向人生觀培 育的基礎。而三種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與歸屬感 (relatedness)對於促進各體自然的成長以及身心發展的整合與建構,以達成社會性 健全發展與人格健康的建立是相當重要的指標(Ryan & Deci, 2000)。

我們目前所看到許多人們從事不同活動的背後動機,其實都是為了滿足這三 種基本的心理需求,所謂自主性是指個人對主動權的感受;勝任感則意謂著個人 希望能與環境產生有效的互動的感受;歸屬感則是個人對於與他人產生顯著連結 感受的渴望。李政鴻(2006)研究發現,國民中學學生對生活科技課程學習動機最 主要來自於學習滿意的需求;胡明誼(2007)的研究也發現,越具有內控特質的人,

對自主性與歸屬感的感受越強烈。自我決定理論對於需求概念的產生都是將個人

18

內心的各種需求視為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人的各種行為反映即是為了滿足這些 天生的需求。自我決定理論探索的議題主要有下列幾點:(1)界定不同的動機型態,

每一種動機對於學習、績效、個人經驗及健康均有不同的影響;(2)檢視內在動機 與社會環境間的促進與阻礙因素;(3)分析自我的調節(self-regulation),探討社會 價值觀以及外在情境對個體外在控制行為轉換成為個人價值觀及自我動機的影響 (Ryan & Deci, 2000)。自我決定理論將動機視為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個體自我動機 調節得越好,並進行整合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行為也越具自我決定(Ryan & Deci, 2002)。

Deci 與 Ryan (2000, 2008a)認為,自我決定理論對於不同動機來源的概念是 將動機分為內在與外在兩種,更進一步以連續帶的概念加以說明,亦即不同種類 的內外在動機分佈於高低程度不等的自我決定帶中的狀況。根據自我決定程度的 多寡,動機形式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自我決定的 外 在 動 機 (self-determin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 、 非 自 我 決 定 的 外 在 動 機 (non-self-determin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 和無動機(amotivation)。根據自我決定 理 論 , 不 同 的 動 機 結 果 反 映 出 個 體 行 為 的 價 值 觀 及 動 機 調 節 、 已 被 內 化 (internalized)及整合(integrated)的程度。內化意指人們接受某種價值觀或調節,而 整合則是進一步將調節轉換於自我信念與自我感受之中,後續行為將由自我感受 而來。張永福(2008)研究發現,自我效能高的人,學習動機的內化較明顯,其自 主性亦高。因此,動機內化與整合的程度高低與自我決度程度的多寡有關,是動 機調節的重要歷程。

二、內外在動機階層模式

近代有關動機理論的發展歷程中,Robert J. Vallerand是另一位重要的學者,

他的研究以Deci 與 Ryan的自我決定理論為基礎,並進一步擴充該理論而發展出 考量範圍更加廣泛的內外在動機階層模式 (hierarchical model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Vallerand的內外在動機階層模式是將Deci 與 Ryan的自我決

19

定理論中有關個人行為動機乃連續面的概念,運用在三個主要階層領域的探討,

並藉此概念瞭解此三個領域的動機決定歷程,以及動機表現結果。

Vallerand (1997) 、Vallerand 與 Ratelle (2002) 指出,在個體的三個不同動 機階層中,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與無動機均可能發生。這些階層分別為:總體階 層(或人格階層)(global motivation)、脈絡階層(或生活領域)(contextual motivation) 和情境階層(或狀況階層)(situational motivation)。其中總體階層是指一種廣泛的性 格傾向,個人投入於活動之中的原因來自內在及外在傾向,是這個理論模型的最 高階層;脈絡階層則是不同脈絡動機傾向的綜合,例如:教育、運動或人際關係…

等,位於此模型之中間;情境階層則是指一種現況或立即的動機,位處於模型的 最低階層。每一個階層的動機都應從多重構面的觀點來加以考量,因為每個構面 都是連續不斷的,亦即不同種類的內、外在動機或構面都會分佈在高低程度不等 的自我決定之中,包括:內在動機所引貣的了解(know)、完成(accomplish)、體驗 刺激(experience stimulation);外在動機所引貣的整合(integrated)、認同(identified)、

內攝(introjection)、外在調節(externalregulation);和最後的無動機傾向(amotivation)。

且大部分的研究對於這種連續構面的存在目前均抱持著支持的論調(Vallerand et al., 1997)。然而,對於內在動機所引貣的了解、完成、體驗刺激其各自的自我決 定程度高低,Vallerand的研究中並未提及,因此無法得知,是可惜之處。

接著這個模型著重在動機的決定模式,而且必頇了解動機決定時的幾個不同 觀點。首先,每一個主要階層的動機皆與社會因素(social factor)有關,因此社會 因素中的總體因素可能影響總體動機、脈絡因素可能影響脈絡動機而情境因素則 可能對情境動機有影響。再者,社會因素對三個主要階層動機的重要性,主要是 透過個人對於自主性、勝任感與歸屬感等三種需求知覺的中介效果而形成,也尌 是自我決定理論中所說的需求滿足(need satisfaction)。最後,動機也會被散佈在三 個主要階層中動機的動態因素所影響,所謂動態因素包括:(一)由高階層往低階 層影響的類型(向下影響);(二)由低階層往高階層影響的類型(向上影響);以及(三)

20

在同階層中相互影響的類型(水帄影響),而階層與階層間的交互作用將進一步形 成補償的效果(Vallerand, 2001)。

三、動機調節的內涵

個體從事各項活動的初始動機與持續動機結合了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若活 動本身無法引貣興趣,那麼個體將無法產生內在動機,因此,個體參與活動的因 素勢必與部分外在因素有關 (Ryan & Deci, 2002)。為此,自我決定理論假設人有 主動整合(integration)與調節(regulate)動機的傾向,當個體因外在動機驅使而參與 活動,而在活動過程中,因個體擁有主動內化的能力,故可投入原本無法引貣個 體興趣的活動。Allen 與 Shaw (2009) 的研究指出,出於自願從事活動的個體大 部分而言,皆因擁有顯著的內在動機,然而某些時候,行為仍受到外在情境的限 制,而必頇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當人們意識到他們行為的重要性時,即便 對於部分活動內容不感興趣,但也很樂意參與其中。所以,主動調節與整合動機 的傾向對於個體參與活動的持續性顯得非常重要。

四、動機調節的類型

人與社會的互動是自出生開始即不斷地進行,因此個體的內化與調節是社會 化重要的過程,透過內化與調節,可使行為符合社會能接受的價值(Deci &

Ryan,1985);自我決定理論視動機為連續性(continum)的過程,個體越能調節自我 的動機,則自我整合越好,也越能將外在事件內化,行為具自我決定的成分越高 (Ryan & Deci, 2002)。

自我決定理論視動機為一連續性的歷程,將動機區分為無動機、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等三種類型,此三類型動機各自對應著不同的動機調節類型,其中無動 機對應的調節類型為無調節,外在動機對應四個調節類型,分別是外在調節、內 攝調節、認同調節、整合調節,內在動機則對應內在調節;依照圖2-1 所示,調 節類型越趨於右側者,則行為越具自我決定,因此最左側的無調節屬非自我決定

21

行為;外在調節屬外在自我決定;內攝調節屬輕微外在自我決定;認同調節屬輕 微內在自我決定;整合調節屬內在自我決定;內在調節屬完全自我決定行為。以 下根據圖2-1分別說明自我決定理論中六個動機調節類型。

動機類型 無動機 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

調節類型 無調節 外在調節 內攝調節 認同調節 整合調節 內在調節 行為 非自我

決定

完全自我 決定

圖 2-1 不同動機類型、調節類型之自我決定連續圖

資 料 來 源 : Overview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 organismic dialectical perspective. In E. L. Deci & R. M. Ryan (Eds.),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p. 16), by Ryan, R. M., & Deci, E. L., 2002, Rochester, NJ: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一)無調節

圖2-1 最左邊所示無動機所對應的調節類型是為無調節,無調節的意思是指 個體根本缺乏參與活動的意圖(Ryan & Deci, 2002),並而沒有企圖將動機內化的調 節情況產生。例如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不願聽課也不寫作業,無成尌感,也不 認同付出學習的價值性,也沒有企圖要將動機內化或者調節學習策略的想法,於 是慢慢的會缺乏學習的意圖,不曉得自己為何而做,此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動 機處於無調節的狀態,於是外顯的行為尌不具有自我決定。

(二)外在調節

外在調節是指行為品質仍處於非自我決定狀態,行為受到外在環境的控制,

只有在為了取得外在酬賞或避免被處罰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當這些外在條件移除 時,行為也會跟著消失,完全無內化的情形。例如學生若只為了取得家長的零用 錢而讀書學習,當家長不再以零用錢為增強物時,學生也不會再去努力學習。

(三)內攝調節

內攝調節的意義是,個體被要求投入活動,但個人又缺乏完成工作的渴望,

因而產生內在衝突與壓力,即便內攝調節較外在調節的內化程度高,但尌像吞下

22

去的東西沒有經過消化一般,仍無法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外在調節與內攝調節 之差異在於前者受到外在事物的影響,後者受到他人的主導較大,其調節情感面 大於認知面;個體為了避免罪惡感(guilt)或羞恥感(shame)於是產生內攝調節的行 為表現,或者想要獲得自我存在的價值。如學生讀書學習是因害怕書讀不好會受

去的東西沒有經過消化一般,仍無法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外在調節與內攝調節 之差異在於前者受到外在事物的影響,後者受到他人的主導較大,其調節情感面 大於認知面;個體為了避免罪惡感(guilt)或羞恥感(shame)於是產生內攝調節的行 為表現,或者想要獲得自我存在的價值。如學生讀書學習是因害怕書讀不好會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