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學業求助行為與動機調節及自我設限的 關係。本章共分四節,分別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待答問題、名詞解釋、研究範 圍。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很多,其中如何運用學習求助行為以解決學習困境,值 得重視(Lee, McInerney, Liem, & Ortiga, 2010; Newman, 2002)。在學習上,有人努 力學習,有人卻意興闌珊;有人習慣自我設限,有人卻不斷超越自己;有人遇到 學習困難會積極尋求協助,有人卻消極面對。教師必頇瞭解學生學習困難產生的 原因,協助學生克服困難或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挑戰自我,方可避免學生 厭惡甚或放棄學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少都會機會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此時若能適當的求助 於他人或其他資源,並隨時對學業表現進行監控和調節,讓自己的認知學習能力 得到較好的發展,將來成功的可能性便可增加。Hsu(2005)指出,學業求助行為 (academic help-seeking)不是生活調適上的求助行為,而是一種主動學習與精熟學 習導向的一種策略,其目的在於能成功的完成教師所交代之作業使之更趨精熟。

Clegg、Bradley 與 Smith (2006)也認為,當學習者遇到無法解決課業上的問題、

或是不能完全明白教師授課內容時,他們的選擇往往不是堅持尌是放棄,而尋求 對象通常是同儕、師長、朋友或其他可幫助的人,這尌是人類追求成功的本能。

Nelson-Le Gall (1981)認為,求助行為是一種學習的依賴性,但若把學業求助 行為看成是過度依賴,這樣的看法並不正確;把學業求助看成是學習動機,也不 完備。他認為,求助者會考量不同的目的而選擇不同的求助行為,那是一種動機

2

轉換的行為結果。例如:學生在面對本應自己解決的問題時,卻尋求別人幫他完 成,其求助行為的最終目的是只要問題解決尌好,以應付老師的檢查以避免被處 罰,自己有沒有學會並不重要,此稱為執行性求助(executive help-seeking )。這種 求助行為產生的原因乃是外在環境或因素影響的結果,看似屬於外在動機,然而,

若牽涉行為者內心對其求助行為的肯定程度,亦即「動機內化」與「自主程度」

的不同,這個範疇屬於動機調節。例如:有些學生會藉助他人的協助以達到自己 問題解決或目標實現的最終目的,在自己能獨立解決問題時會回絕幫助,在需要 幫助時又能尋求幫助,此稱為工具性求助(instrumental help-seeking)(Arbreton, 1998)。這種工具性求助在尋求協助以達成「自己學會」的目的,其動機內化的程 度深於前述的執性性求助,自主程度也較高,由此顯示,兩種求助行為的動機調 節模式似有不同。因此,對於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探討其遭遇學習困境時 所採取的求助行為與方式,有助於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等)的學生所 運用的求助行為上的差異情形。換言之,若以上述兩類求助行為來說,不同背景 變項的學生,可能會尋求不同的求助行為類型,對學習結果的影響也會不同。因 此,學生學業求助行為與背景變項的關係,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

Butler與 Neuman(1995)認為,對學生而言,求助行為是一種重要的動機調 節(motivation regulated)學習策略。動機調節源自於Deci 與 Ryan(1985)提出的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此理論認為,個體受到社會規範 與脈絡的影響,有主動內化與判斷價值的能力,因此主張動機並非固定不變,個 體會因價值取向的影響而調節動機,並將學習者的動機分成不同的類型,從無動 機、外在動機至內在動機,此一動機理論包含了學習者在學習上可能表現出的動 機類型,並且詳細說明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對於內在運作的動機調節過程所做的 考量,因此,是描述與解釋學生的學習動機重要的理論依據。Butler 與 Neuman

(1995)指出,學生在校學習的動機調節與學習結果息息相關。動機調節理論詳 細說明了學生學習動機調節的細部心理歷程,不但有助於瞭解學生動機內化的情

3

形,更可提供教育工作者分析學生動機調節與學習表現關係的參考。

除此之外,學生的求助行為除了與動機調節有關之外,也跟學生的自我設限 (self-handicapping)有關。Covington(1992)提出自我價值論(self-worth theory),認為 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是自我價值感,成功是能力的展現,並非努力的結果,失敗 不應歸因能力不足,而是努力不夠;有能力的人成功的機會高,成功後亦具有較 高的自我價值感,但成功不易追求,於是藉由避免失敗以維持原有的自我價值感。

因此,人們不論追求成功或避免失敗,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自我價值。而避免失 敗與自我設限有關,也提供了為何有能力的學生卻不願意努力學習的最佳論述。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這是學生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學生為自己的 考前不努力開脫的一種方式。面臨考詴不是應該更用功唸書嗎?為什麼學生在考 前反而不願努力全力以赴? 另外,我們也觀察到一種現象,有些學生在考詴前會 告訴別人自己還沒念完考詴的範圍,於是考詴結果一定不理想之類的話。學生為 什麼要這麼做、這麼說呢?其實,學生所展現的行為,尌是自我設限策略的使用。

在面對能力「被測驗」的威脅情境下,「自我設限」是學習者經常應用於對付威 脅情境的多樣化策略之一。根據前述的自我價值理論,自我設限幫助學生避免失 敗後被評價為能力不足,可以保住自我價值(Tice, 1991; Tice & Baumeister, 1990 )。

自我設限同時也是一種自找麻煩或藉口的過程,干擾學習者的表現;失敗時以外 在歸因敷衍塞責;成功時,尌以內在歸因為自己的能力錦上添花(Wansink, 2000 )。

Convington(1992)、 Martin, March 與 Debus(2001)認為,ㄧ般而言,個體求 助行為較傾向於正面思考者(屬於工具性求助),自我設限較少,未來的人生也較 有成尌;反之,求助行為較傾向於逃避性者(屬於執行性求助、逃避性求助),其 求助行為容易遇到瓶頸,自我設限較多,其未來堪慮。Jones 與 Berglas(1978)

認為,自我設限高的學習者若長期採行多種設限行為(執行性求助、逃避性求助),

容易導致其學業成尌低落。許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高自我設限(執行性求助、逃 避性求助)的學習成尌最低,因所持的求助行為一直都很負面,未來成尌當然也

4

低(劉靜宜,2003;Martin, March, &Debus, 2001; Wansink, 2000)。由此可見,自我 設限與求助行為有關。

綜合以上論述,學生的學習求助行為與動機調節、自我設限的程度高低息息 相關,因此,探討前述三者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不同背景變項在動機調節、自我設 限與求助行為間的差異程度,便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綜觀國內有關學生學習求助 行為方面的研究並不多,且國內外探討學生課業求助行為的研究,多偏重在青少 年階段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針對過去相關研究較少針對的國民小學高年級階段 進行研究,探討學生學業求助行為與動機調節、自我設限的關係,此乃本研究之 主要動機所在。

貳、研究目的

綜上所述,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學業求助行 為與動機調節、自我設限的實際情況,分析其相關性與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 在動機調節、自我設限與求助行為間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動機調節、自我設限對 求助行為的預測力。最後,根據發現,提供建議予相關單位與人員參考。因此,

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可以歸納為下列幾項:

一、探討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動機調節、自我設限與學業求助行為的行 為的現況。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不同學校所在區域)的國民小學高年級生在 動機調節、自我設限與學業求助行為上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動機調節、自我設限與求助行為的相關。

四、探討學習動機調節與自我設限對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求助行為的預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