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歸納出以下之結論。謹分別說明如下:

壹、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動機調節傾向整合調節與認同調節

本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動機調節分數最高為「整合調節」,其次是「認 同調節」,表示國小高年級學生在動機調節不完全傾向內在自我價值或外在獎懲。

貳、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自我設限行為表現傾向偏低,其選擇 自我自限作為學習策略的情況不明顯

本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生不論是在聲稱式或是行為式自我設限的表現皆 不明顯,可見自我設限並不是國小高年級學生在面對學業問題時常用的策略。

參、國小高年級學生在遇到學習困難時,向他人或向書籍尋 求協助的傾向高於逃避求助

本研究結果指出,國小高年級學生在「向同儕朋友求助」、「向家人師長求助」、

「向書籍求助」三方面的傾向較高,但「逃避求助」則相對較低,顯示國小高年 級學生願意對外尋求課業協助,不會一味的逃避課業上所到的困境。

88

肆、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學業求助行為、動機調節與自 我設限不因年級不同而有差異

本研究發現臺中市高年級學生在學業求助行為、動機調節與自我設限三方面 的各分層面皆沒有差異,代表五、六年級學生在遇學習困難時不論是向家人師長、

同儕朋友、書籍與逃避求助的情形皆沒有差異,並且在面對學習困境或可能的失 敗與壓力時,在採取聲稱式、行為式自我設限兩分層面的情形也無差異,不僅如 此,學生在動機調節之各分層面亦不會因年級不同而有差別。

伍、除了向書籍求助外,國小高年級男、女學生在向他人、

逃避求助與自我設限皆有差異,然而在動機調節方面則 沒有差別

本研究發現,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遇學習問題時,除了向書籍求助之外,

會因性別的不同而在向他人或逃避求助具有差異,而且在向他人求助方面,女生 的分數高於男生,在逃避求助方面則是男生的分數高於女生;在自我設限方面,

男、女學生不論是在聲稱式或行為式自我設限皆有差異,且男生在此兩分層面的 分數皆高於女生;高年級男、女學生在動機調節各分層面皆沒有出現差異。

陸、臺中不同區域所在地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自我設限與逃 避求助部份上具有差異,但動機調節則無區域上的差別

本研究發現,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在學業求助方面,只有逃避求助會因不 同區域學校所在地而出現差異,其中屯區在此層面的帄均數又比中區和山區的學 生高。然而,自我設限也會因不同區域所在地而出現差異,其中屯區在聲稱式自 我設限帄均數高於中區和山區的學生,而行為式自我設限則是屯區比中區的學生 帄均數高,但動機調節情形不會因不同學校區域所在地而出現差異。

89

柒、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實質向外尋求學業求助與動機調 節之間為正相關,然而逃避求助與動機調節呈現負相關

本研究發現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遇到學業困難時,實質外向求助的總分或 向他家人師長、同儕朋友、書籍尋求協助等三個分層面的分數和學生的動機調節 分數呈現正相關;除了外在調節之外,學生的逃避求助分數則與學生的動機調節 其他分層面分數呈現負相關。

捌、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實質向外尋求學業求助與自我設 限之間為負相關,然而逃避求助與自我設限呈現正相關

本研究發現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遇到學業困難時,實質向外求助的總分或 向他家人師長、同儕朋友、書籍尋求協助等三個分層面的分數和學生的自我設限 分數呈現負相關;學生的逃避求助分數則與學生的自我設限分數呈現正相關。

玖、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認同調節對整體學業求助行為 的解釋力較高,而行為式自我設限行為對逃避求助行為 的解釋力較高

根據本研究的統計結果可知,動機調節和自我設限兩變項各分層面對於臺中 市國民小學高年級生的整體學業求助行為變異的解釋上,認同調節的解釋力較高,

而行為式自我設限則對逃避求助的解釋力較高。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