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求助行為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分三節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為求助行為及其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動 機調節與求助行為之相關研究;第三節為自我設限與求助行為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求助行為及其相關研究

壹、求助行為的內涵與發展

當學生遇到具挑戰性的任務且無法獨力完成時,無可避免的需要求助,學生 很在意他們的求助行為,有些只是在必要時求助,有些則因為過度依賴而不願沒 有旁人協助的情況下獨力完成。通常遇到困難的問題,老師和同儕是學生較常尋 助的對象,在尋助過程中,再慢慢發展和獨立有關聯的期待,學生的責任感在當 中越來越增加 (Newman, 2002)。在學校中除了向老師或同儕學習,也有所謂拒絕 求助者。當老師著重在競爭活動上,以便分出學生的等級高低或聰明程度,有些 學生為了掩飾較差的能力而避免請求協助。

Bandura (1986)與 Schunk (1994)曾提出,求助行為是一個重要的自我調節學 習策略。且自我調節學習策略應包括有以下三個歷程:即觀察、判斷及反應。所 以,使用自我調節策略的學習者,面對學習任務時,會謹慎的觀察自己對尋求協 助的需求性,當他們覺得課業困難時,能判斷該找誰當他們的協助者,以提供支 援,有利於繼續學習的歷程。然而,基於自尊或其他因素,過度的協助對學習者 本身而言,卻是負面的影響。

Anderson 與 Messick (1974)提出,當學生需要幫助時會從成人或同儕去尋求 幫助,而得到更好的學習狀況與更精熟技巧的能力。此與學童是否具備傳達需求 的能力有關。他們將需求訊息反映出來,才能獲得協助。若當學生對任務有困難 時,有的選擇不接受幫助。有的學生獲得幫助,即使成功,他並不認為是努力或 競爭的結果,這時,他沒有產生成尌感,而且不會轉移於其他任務的表現。所以

10

過度的協助(overhelp)對內在動機而言是負面的,可能阻斷自己解決困難的動機與 能力。所以,學者們不斷的想探究,什麼因素造成年輕學生在面臨挑戰時卻願意 捨棄天生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變得消極且不願面對問題?學校教師或教育環境 是否鼓勵學生輕易的放棄努力而立刻去尋求協助?根據Nelson-Le Gall (1981) 與 Newman (1994)認為,求助的行為的主要目的尋求獨立,而非尋求問題的解決或標 準答案。因此,當學生面臨學業瓶頸時,決定向更有知識或更高學問的個體尋求 協助時,此行為呈現出一種成熟的策略選擇與判斷。所以,求助行為是一種避免 未來失敗的可能策略,透過持續努力直到任務成功,並增進長期的學習精熟度和 獨立性。所以,他認為適當求助行為的展現,是一種成熟的自我調節學習的策略。

Karabenick (1998) 認為學習者在遇到無法解決課業上的問題、或是不能完全 明白教師授課內容時,他們的選擇往往不是堅持尌是放棄。堅持尌會尋求協助,

放棄則會選擇逃避求助,而求助對象通常是同儕、老師、朋友或其他可以提供幫 助的人。Zimmerman(1990)也認為,求助行為是自我調節策略理論中頗為重要的 一項,涵蓋認知、後設認知、動機、及行動控制等不同層面。近年來,對求助行 為的相關研究,國內外學者均拋卻以往的負面觀點,逐漸把求助行為視為個體在 解決問題與促進學習精熟時,所採取適應性學習行為的ㄧ種策略,是正向的行為 表徵(彭淑玲,2004;劉靜宜,2004;Nelson-Le Gall,1985;Newman,1991)。

總之,合適的求助行為是一種獨特的自我調節學習策略,是學習動機內化的 重要歷程。學習者面對學習任務出現困難時,往往不知所措,但懂得自我調節的 人,會經由學習動機的自我調節,謹慎地評估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協助,並判斷如 何求助,以及向誰求助,可以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支援,解決目前的困境並且繼續 學習。學生若能透過求助行為解決學業困境,從別人的協助中參與並管理自己的 學習活動與歷程,也能瞭解問題協助者提供的解決方式,提供未來遭遇相同問題 時選擇問題解決方式的參考,此同時也結合了自我和他人的動機調節過程,是一 種重要的學習體驗。

11

貳、求助行為的分類

根據Nelson-Le Gall(1981)的研究,他把求助行為分成二種不同的求助類型:分 別為執行性求助(executive help-seeking)與工具性求助(instrumental help-seeking)。

他認為求助行為是一種過度的依賴他人的行為表現,是為了努力追求精熟且獨立 自主,同時也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技能發展。因此,根據求助行為的尋求動機,把 執行性求助定義為是學習者會直接詢問他人問題以獲取直接的答案,此種行徑只 能獲得短暫的解決方式,之後問題再呈現時,學習者依然需再次面對相同的問題 再次求助;所以,個體遭遇困難時若能藉由尋求協助,且獨立完成工作,那麼,

透過協助者的從旁輔助,個人的精熟程度與解決能力增加的程度,是有其長期性 發展價值的(彭淑玲,2004)。Nelson-Le Gall(1981)認為,把學業求助行為視為過度 依賴的看法並不正確;把學業求助看成是學習動機,也不完備。他認為,求助行 為的產生是一種動機轉換的行為結果,按照求助者的目的,將求助行為分為三大 類 , 包 括 : 執 行 性 求 助 (executive help-seeking ) 、 工 具 性 求 助 (instrumental help-seeking) 與逃避求助(avoidable seeking)。執行性求助也稱為非適應性求助,

指學生面對自己應該解決的問題時,卻尋求別人替他完成;而工具性求助也稱適 應性求助,指學生藉由尋求他人協助的力量,解決學習問題並實現學習目標。運 用工具性求助技巧的學生,在該屬於自己獨立解決問題時,不會尋求別人的幫助,

但是在真正需要幫助時又能勇於尋求協助。因此,工具性求助代表的是一種能幫 助學生解決問題、實現目標並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問題解決行為 (Arbreton, 1998)。第三種類型逃避求助,係指學生雖然需要幫助卻不主動求助。

與前者執行性求助相較則顯現過度的依賴,對學業成尌的提昇沒有幫助,執行性 求助與逃避求助這兩類型被視為學業求助的無能行為,而只有前述「工具性求助」

才能促進理解與學習(Warr & Downing, 2000)。

Nelson-Le Gall (1981) 將求助行為區分為執行性與工具性求助行為兩類之後,

陸續有許多學者針對求助行為提出不同的意涵與類型。Nadler (1998) 則將學生遇

12

到學習困難時所採用的求助行為分為二種,第一種是自主性(autonomous)的求助 行為,第二種是依賴性(dependent)的求助行為。所謂的「自主性的求助行為」係 指,學生主動向外尋求協助,以增加其課業問題解決能力;「依賴性的求助行為」

則是學生為了減少、甚至逃避解決問題的辛苦,因為他們不想耗費太多的時間及 精力在學業問題,而只要求協助者直接解決問題。「自主性求助行為」的目的乃 在經由求助的過程,從協助者的幫助或教導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對「依賴性求 助行為」來說,尋求協助的本身即是目的,其目的在問題的立刻解決,並非有心 想要增進自身能力,因此,依賴性求助行為對學習並無法產生太多的助益。由此 可知,Nalder 提出的自主性求助,其主要目的在於透過尋求他人協助,教導自己 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方法,學生靠自己來解決問題,所以在學習歷程中學生是 主動的,其概念接近於工具性求助;而依賴性求助行為則只求他人幫忙將問題解 決,不管是否增進自身能力,跟執行性求助相似。

除此之外,Arbreton (1998) 將求助行為分為:(一)工具性求助(instrumental help-seeking);(二)過度性求助(excessive help-seeking);(三)執行性求助(executive help-seeking)(四)逃避求助(avoidance of help-seeking)。其中,過度性求助是只為求 助而求助,即便學生可以獨自解決問題,他同樣希望求助於別人幫其解決問題。

此求助行為顯然不同於工具性求助及執行性求助。除此之外,Butler (1998) 認為,

求助行為包含下列四個類型:(一)自主性求助(autonomous help-seeking);(二)執行 性求助(executive help-seeking);(三)逃避-隱蔽性求助(avoidant-covert help-seeking);

(四)逃避求助(avoidance of help-seeking)。其中逃避-隱蔽性求助指的是,學生隱瞞 其逃避求助的事實不欲為人知,因此,有別於逃避求助。而根據 Warr 與 Downing (2000) 的說法,將學業求助分成人際求助(Interpersonal Help-seeking)及書籍尋 助(Written Help-seeking)。另外,劉靜宜(2004)研究中將求助行為分成:(一)積極 向書籍求助;(二)積極向同儕求助;(三)積極向父母、師長求助; (四)積極向補習 求助。茲將國內外對於求助行為分類的研究整理如表 2-1 所述。

13

Nelson-Le Gall(1981) 1.執行性求助 2. 工具性求助

Arbreton(1998) 1.工具性求助 2.過度性求助

14

參、求助行為的相關研究

近幾年來有關求助行為方面的學術研究發現,學生的背景變項如性別、年級、

社經地位等與學生的學業求助行為有關。整理如下:

一、性別與求助行為

有研究發現,學生的性別與學業求助行為有關且存在差異。蕭素玲(2002)以 高中生課業求助為研究主題,結果發現應用工具性求助行為分面,男生顯著高於 女生,而執行性求助行為方面,女生則顯著高於男生。胡宜青(2006)探討有關執 行性求助與迴避性求助的英文閱讀學習歷程,結果發現男生在兩類型的求助皆顯 著高於女生。Ryan 與 Pintrich (1997)的研究發現,女生比男生的求助行為更多,

其可能原因是傳統對女性刻板印象,認為求助行為是一種依賴他人的行為。Good、

Slaving、Harel 與 Emerson(1987)發現,帅稚園到國民小學階段的學童當中,男生 比女生較常發問,而這種藉由發問以解決問題的求助行為到了國中時期卻變成女 生較男生常用。

也有些研究發現,男女生的求助行為並無顯著差異。Vander Meij (1988) 研究 發現,國民小學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生的學業求助行為並無性別差異;周立勳(1996) 研究指出,國民小學學童在學業學習方面使用尋助策略的可能性較高,但求助行 為不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劉靜宜(2004)以高中生學習動機為研究,結果發現求 助行為並不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Good 等人(1987)指出,高中與大學階段,學業

也有些研究發現,男女生的求助行為並無顯著差異。Vander Meij (1988) 研究 發現,國民小學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生的學業求助行為並無性別差異;周立勳(1996) 研究指出,國民小學學童在學業學習方面使用尋助策略的可能性較高,但求助行 為不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劉靜宜(2004)以高中生學習動機為研究,結果發現求 助行為並不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Good 等人(1987)指出,高中與大學階段,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