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學生學習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原住民學生學習相關研究

環,可提供學校教育更 多的資源與協助,值得 各校重視。

上述五篇論文從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研究議題、研究結論及建議上來分 析可以知道,不外乎從文化、家庭等來探討,到目前為止筆者尚未看到任何研 究是以「教師的觀點」來看學生的「學習問題」。筆者曾任教於蘭嶼某國小,面 對學生學習上的問題,深切渴望知道,當達悟學生在學習上有問題的時候,教 師是怎麼看待,教師會採用什麼樣的方法,解決學生學習問題,以增進學習成 效。因此,本研究試圖從教師的觀點看學生學習的問題為研究的主軸,期冀對 達悟學生的學習有所的幫助。

第三節 原住民學生學習相關研究

台灣原住民傳統的教育,基本上是以整個部落為場域,以生活技能做為引 導,以前輩父兄為師長的進行終身學習教育,透過各式各樣的歲時祭儀、生命 禮俗、禁忌系統或樂舞的傳唱,達成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孫大川,2000)。台 灣的教育,長期以國家意識形態灌輸,形成自給自足的原住民族群文化,與學 校教育存有疏離現象。當「學校」與「社區」形成兩個不連續的文化介面,原 住民兒童在學校接觸到不同於其母文化的知識,或與生活經驗低度關聯的「知 識」時,缺乏考量原住民的文化背景情況下,容易造成原住民學生學習的問題。

壹、原住民地區學生學習問題

原住民學童進入學校的主流教育中,因為其本身長期生長於非主流文化 中,必須面對主流與非主流文化間的差異及衍生問題的挑戰,造成原住民學生

的學習問題,形成學生的低成就現象。

一、學校因素

在原住民傳統的社會中並沒有正式的學習機構,生活上的學習就是教育。

在現在的學校場域中,學習的課程雖然已經添加了「原住民鄉土教材」,但是,

絕大多數的課程內容,還是以主流社會的觀點來書寫,原住民學生所學習的也 是主流文化的內涵,與其自身文化有所疏離,學校課程造成許多原住民學生的 學習問題。在師資方面,偏遠地區教師流動性高,蔡素卿(1979)認為離島的孩 子,一樣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但是都市裡的孩子都有優秀的正式老師指導;

而在文化不利地區的離島孩子,卻常遇到經驗及專業知識不足的代課老師,加 上流動率高,往往形成學校的學習環境難以掌握。就以台東地區而言,偏遠地 區的學校教師流動率每年約在百分之三十到五十之間(李基興,1996),蘭嶼地 區每年平均 52.7%的流動率,也高於台東其他地區(黃玉娟,2004)。教師流動率 高,常會影響教學品質。在經常的異動下,教師的過客心態,很容易因為學生 的程度差異而上課敷衍了事。合格教師流動率高,迫使學生常去適應不同教師 的教法。在蘭嶼大部份的啟蒙教育是從小學開始,起步較晚,小學教師的流動 性大,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上難以銜接,小學畢業生各方面基本能力普遍不足,

國中階段要為日後升學或就業做準備,基本能力的培養是不容忽視的(簡鴻模,

2004)。李家同(2006)指出,如果小學的基礎沒有打好,國中教育就沒有辦法跟 得上了,而功課不好的孩子多數來自弱勢家庭,他們卻一直沒有受到社會的重 視。原住民學校教師對於原住民文化缺乏基本認識,在缺乏對不同文化的認識 及影響下,產生對原住民學生刻板印象,因而容易對教學產生負面影響(吳天 泰,1996)。原住民學校大多是小型學校,教師常常需要兼任很多行政工作,以 致於影響教師的正常教學。

在學校設備方面,原住民教育問題不僅僅是因為物質性教育資源的貧乏,

更是因為政治因素、文化性教育資源的不利所致(謝小岑、利革拉樂‧阿烏 1994)。黃木蘭(1997)研究也指出,發現原住民學校教育經費分布不平均,人事

費以外的經常支出比率太少,造成教育資本門支出,完全靠上級單位補助,而 補助款分配又因人為因素干預,補助款未能夠發揮應有的效果。而小班小校太 多,造成單位教育成本比一般大型學校要來得高。

二、家庭因素

(一)家長的價值觀

原住民家長不重視教育,家長教育程度低,不懂教材,不過問子女的功課,

家長職業不穩定,經常為了生計而勞碌奔波,父母的管教態度有偏差,導致往 往無力關心子女的學習,這些都會影響原住民學習的因素。(吳天泰,1996;陳 枝烈 1997:197;林淑華,1997)。

父母的教育程度低,父親低社經地位,有較多的單親家庭、手足人數較多,

影響對課業學習及學業成就(張善楠、黃毅志,1999)。在教養方式方面,原住 民學生家長典型的表現是「口頭表達關心,缺乏實質協助」,由於,家長教育程 度低,家長即使想關心子女,也不知該從何處著力,難以提供實質協助(譚光鼎,

2001)。

綜上所述,原住民家長對孩子的課業受限於家長本身的教育程度,雖在口 頭上表現關心子女的教育,卻缺乏實質的協助,雖有心參與子女學習,也心有 餘而力不足,影響對孩子的教育。而蘭嶼地區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否存在著 同樣的問題,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核心議題。

(二)親師溝通

親師溝通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的歷程,親師溝通良窳是影響原住民 學生學業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親師溝通良好,有利於形成對孩子的一股 支持力量,孩子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自然能夠自我約束。Clark(1999)談到 孩子在學校發生問題,老師和家長如果在平時就能夠建立一個培育孩子學習和 發展合作的關係,彼此有了互信的基礎,一旦孩子在學校有了事情,親師就能

共同分攤責任,化解不必要的衝突。親師溝通有正面的價值和促進學習成長的 效用,對孩子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周淑惠(1998)在以北市某國小五年甲班為例 所作的親師個案研究中,就發現在親師溝通暢通良好的情況,孩子的表現較為 優秀、穩定。

而親師溝通的管道,趙聖秋(1998)的研究指出學校人員認為學校與家庭間 溝通聯繫的方式以「電話為第一優先」,而家長認為「家庭聯絡簿」為第一優先。

原住民家長親師互動類型主要為:家庭聯絡簿、電話、面對面溝通等三種方式,

尤以聯絡簿最常被使用(顏如玉 1998;陳俊雄 2002;周耀昌 1995:63)。蔡曉玲 (2000)歸納親子互動的方式包含顯性和隱性兩方面。顯性的互動包括:1.語言。

2.文字。3.會議與活動的辦理。隱性的互動則是 1.透過兒童。2.透過申訴管道。

3.透過比較與要求。4.透過文化與儀式。

綜合上述文獻歸納親師溝通的管道,包括:聯絡簿、親師懇談會、聯誼會、

家庭訪視、班刊、電話訪問、園遊會等。最常使用而且被認為最有效的是「書 寫聯絡」與「電話溝通」。蘭嶼地區學校教育在親師之間溝通的方式是本研究所 要探究的議題之一。

在一般的教育體系中,社會期待家長對小孩教育的成功負責,因此家長扮 演了小孩的第一位教師,對於小孩的課業、行為都必須加以教導、關心(Pappas,

1997)。國外許多研究指出,少數非主流文化的族群由於本身文化、語言、思想、

習慣的差異,常使得學校與社區、家長在溝通互動上產生許多的困難(Fradd,

1992;Papps,1997)。劉貞蘭和許添明(1999)發現原住民家長並不會因為他們的 社經背景與教育程度較低,而不重視子女的教育,反而希望子女的教育成就比 他們高。但是,由於自己與學校人員價值觀及語言等差異,造成雙方溝通與互 動的困難。

任職於原住民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因為對原住民文化缺 少基本認識,常造成親師溝通不易。因此,教師想要與家長互動良好,必須先 瞭解當地文化,並且運用符合當地文化脈絡的策略將可使親師溝通順暢(吳天

泰,1998)。本研究是透過訪談任教於蘭嶼之教師,以瞭解親師溝通的方式對於 學童學習的影響情形。

(三)對家長的引導

民國 83 年 10 月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主要取法於日本的 振興運動,英美國家的社區建築及社區設計概念,把地方的自然資源、環境資 源等結合地方的人力資源、文化資源,活化地方。其意涵是利用各種方法,凝 聚社區居民的共識,透過大家的共同參與,來規畫社區願景,期冀能提昇社區 中居民意識和自主的能力(翁政凱,2004)。

筆者認為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引入家長及社區的力量,讓家長與學校共同 成長,為學生學習而努力,以期盼提升教育績效。當社區充滿活力,社區居民 自然而然就會動起來,若學校及教職員可以善用此機會或資源,必可帶動當地 居民對教育的省思,進而發起教育活動,願意為學校做承諾及重視子女的教育,

亦當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貳、原住民學生的學習 一、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型態

學習係指因經驗或練習而使個體在知識或行為上,產生持久改變的歷程。

認知心理學家注重認知的改變和訊息的處理,他們認為學習是內在心理活動,

不以直接觀察;行為心理學家則是強調學習的外在行為結果,較注重環境因素 對個體行為的影響(朱敬先,1997)。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注重合作與分享的高 脈絡文化的特性,比較強調觀察與模仿的學習特性和主流社會學校強調分析理 解、獨立競爭、成就取向的學習氣氛是不相同的(陳枝烈,1997)。

蔡中涵(1996)認為原住民文化中,抽象概念比較少,常具體的對事物做最 直接的表達,對哲理的看法也有一定的思考模式。對於一個不確定的事物就會 拿另一個具體的東西來做比喻或描述。郭玉婷(2001)研究以北縣原住民鄉的泰 雅族國中為對象,分析他們在理化科目的學習特質和文化背景的關係,發現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