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反思與建議

第二節 反思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雖然舞蹈班女孩們最一開始學舞,可能是基於父母對於培養女性氣質的期望,

但經過多年來學舞的歷程,舞蹈班女孩因著不同的機遇、自身個性和對舞蹈的偏 好,而在學習舞蹈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舞者認同」。也能因為找到了舞者認同,

而能從一個被期待的客體,轉而在舞蹈中重新獲得主體性,也因此有了更多元發 展的可能。

第二節 反思與建議

一、研究限制

(一)僅能代表特定世代

雖在研究方法的章節,研究者提到本研究之受訪者已達到一定的飽和度。但 研究者發現本研究之受訪對象年齡介於17 歲到 26 歲之間,因本研究的研究樣本 與研究結果,僅能代表西元1991 年至 2000 年這個世代的舞蹈班女孩。

(二)缺乏實際的舞蹈班田野經驗

由於研究時間與研究倫理的限制,本研究僅以研究者自身求學經驗中對舞蹈 班學生的觀察、深度訪談來了解舞蹈班的生活樣貌。本研究若能有舞蹈班實際的 田野經驗來佐證這些研究分析的結果,能使這份研究更完整。

(三)認同與身體意象的分析較少心理學的觀點

研究者在身體意象與認同的分析上,傾向於以社會學的定義來進行。由於心 理學對身體意象與認同的理解與社會學有著差異,若能再以心理學的角度來進行 認同與身體意象的分析,會更能增加這份研究的深度。

二、給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針對特定世代的實證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前段研究限制所描述,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聚集在西元1991 至 2000 年這一 個世代的中學舞蹈班,而這一世代的舞蹈班也是現正就讀高中舞蹈班、大學舞蹈 系的一群。因在年齡層密集的狀況下,比較容易以這份研究的質性結果為基礎,

設計出一份量化的實證研究。

(二)多元文化觀點的舞蹈教育與認同的研究

近年來,高雄市的中華藝校(中華藝術學校,2016)以全額補助的獎學金吸 引原住民學生就讀藝術類科,其中也包含了舞蹈班。當原住民學生進入舞蹈班,

要面對的除舞蹈班規訓之外,還有文化認同上的差異。本研究以舞蹈教育中的認 同議題為關懷,而身處於多元族群共同生活的台灣,多元文化觀點的舞者認同研 究,也可是本研究未來可進一步探究的。

三、對舞蹈教育相關政策的建議

(一)體制內舞蹈教育的連貫性

根據本研究訪談資料,台灣體制內舞蹈班從國小、國中、高中職,一直到大 專院校的舞蹈系,在橫跨十幾年的體制內舞蹈教育,卻尚未有系統性的術科教學。

研究者建議體制內的舞蹈教育課程,至少在國中、高中至大學這三個學習階段的 課程系統化,並在學習階段跨階段的提供轉銜機制。

(二)體制外舞蹈教育的制度化

體制外的舞蹈教育,也就是舞蹈補習班(或稱舞社)在台灣的舞蹈教育扮演 了重要角色,是許多舞蹈班女孩第一次接觸舞蹈的環境,並且提供體制內舞蹈班 所不能滿足的、可自由選擇的舞蹈課程。然而,卻也有受訪者提到台灣的舞蹈補 習班良莠不齊,但劣質的師資難以被辨識出來。因此,研究者建議體制外的舞蹈 補習班,也能跟上目前立法院正推行的補教業實名制的腳步,至少讓師資的學經 歷透明化,以保障舞蹈補習班的品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甄選制度上不應過度重視學科

本研究發現在高中舞蹈班與大學舞蹈系的甄選上,對於學科成績較差的學生 較不利,甚至可能在術科成績較高的狀況下,因學科成績不佳而未能進入其所嚮 往的學校就讀。研究者認為,舞蹈是一藝術領域的技能,舞蹈班學生的舞蹈生涯 發展不應受到學科成績太多的限制,因此建議在甄選制度上降低學科成績的門檻 要求與分數比重。

本研究中所提出的政策建議,都是基於訪談資料所收集到舞蹈班學生以自身 需求、曾遭遇的困難與在舞蹈圈中觀察到的舞蹈教育困境。因此,研究者認為針 對舞蹈政策的建議,若能納入舞蹈班教師的意見會更恰當。由於許多舞蹈班教師 自身都是從舞蹈班學生、舞蹈系學生、舞蹈老師這樣一路走來,或許經過多種身 份的經歷後,能對政策有更多面向的見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Bounewitz, P.(孫智綺)(2002)。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

Joy Magezis(何穎怡)(2000)。女性研究自學讀本。台北市:女書文化。

Kathy Davis(張君玫)(1998)。重塑女體:美容手術的兩難。台北市:巨流。

Michel Foucault(尚衡)(1989)。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市:桂冠文化。

Michel Foucault(劉北成)(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市:桂冠 文化。

Simone de Beauvoir(陶鐵柱)(1949)。Le deuxieme sexe(第二性)。台北市:

貓頭鷹。

Stuart, O.(孫紀真)(1998)。天生舞者紐瑞耶夫。台北市:方智。

Wolf, N.(何修)(1992)。The Beauty Myth(美貌的神話)。台北市:自立晚 報。

Weedon, C.(白曉紅)(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桂冠:台北 市。

文華高中教學組(2017 年 2 月 10 日)。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課表。取自:

http://www.whsh.t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4/

白怡娟 (2007)。 美體社會學談什麼?。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5。

卡維波(2004)。 老化的媒體批評・弱智的女性主義。載於甯應斌(主編), 身 體政治與媒體批判。(頁 7-13)。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李宗芹 (2005)。 舞蹈治療-舞動身體潛入自我意象。美育,

144,頁 4-7。

李淑菁(2015)。性別教育:政策與實踐。台北市:學富文化。

李立亨(2000)。我的看舞隨身書。台北市:天下文化。

李曉蓉(1997)。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沮喪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孟金老師(2006 年 5 月 23 日)。我愛芭蕾--學科和舞蹈班【部落格文字資料】。

取自:http://blog.xuite.net/danceeve/twblog1/125328313-我愛芭蕾--學科和舞 蹈班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原作者:KATHRYN WOODWARD)。 韋 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7)

吳秀瑾(2006)。璐易思.瑪芮 vs. 茱蒂思.巴特勒——兩種女性主義社會建 構的身體觀。女學學誌,22,77-118。

柯裕棻(2003)。青春無法歸類。台北市:大塊文化。

施昱竹(2012)。舞動台灣─談嘻哈街舞自

1980

年代末期進入台灣後這

20

年來 的發展流變(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台北市。

徐瑋瑩(2011)。打造時代新女性:由日治時期學校身體教育探尋台灣近代舞蹈 藝術萌發的基礎[Creating Modern New Women: Exploring the Functions and Significances of Dance at Institu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Colonization]。台灣舞蹈研究(

6

),頁 72-111。

高雄市中華藝術學校(2015)。高雄市中華藝術學校

105

學年度獎助優秀清寒 原 住 民 學 生 獎 學 金 申 請 細 則 。 取 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徐如宜、黃煌權、陳亮諭(2007 年 2 月 1 日)。舞蹈班女生 就怕看到體重計。 聯合報。取自:http://city.udn.com/54543/2067690

徐紀(2005)。中國舞的教學方法與實踐。大連大學學報,

26,頁 101-102。

莊子秀(2000)。後現代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頁299-338)。台北市:女書文化。

張中煖(1997)。舞蹈班現況與問題之研究。藝術評論,

10(8

)。

張碧玲 (2006)。臺灣舞蹈教育發展之現況與前瞻。休閒運動期刊,

5,頁 63-70。

張瓊方(2002)。民俗舞蹈作品意象與表現之研究。朝陽學報,7,頁 111-123。

堀江令子(郭幼萱)(2008)。美女偏差值提升術。台北市:青文。

許峻彬(2007 年 2 月 1 日)。嚇!好多「紙片女孩」。聯合報。取自:

http://city.udn.com/54543/2067690#ixzz4iG4jCkDa

陳明莉(2010)。身體再思考:女人與老化。台北市:巨流文化。

陳雅評(2011)。解放與規訓――殖民現代性、認同政治、台灣早期現代舞中的 女性身體。戲劇學刊,

14,頁 7-40。

馮靖評(2003)。優美之代價—論規訓下女芭蕾舞者的性別化程式(未出版碩士 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馮偉才 (2006)。如何書寫中國女性史——從纏足開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97,

頁 121-127。

游美惠(2005)。身份認同與認同政治。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1,頁 58-61。

教 育 部 (2010 ) 。高 級 中 等 以 下 學 校 藝 術 才 能 班 設 立 標 準。 取 自 :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600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育部(2016)。臺灣北區

105

學年度高級中等校學年度高級中等校舞蹈班甄 選入學聯合術科測驗簡章。取自:http://www.fhsh.tp.edu.tw/dance105/

教育部(2016)。臺灣北區

105

學年度高級中等校學年度高級中等校舞蹈班甄 選入學聯合術科測驗簡章。取自:http://163.16.95.60/ftp/20160205105952.pdf

教育部(2016)。彰化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

105

學年度 舞蹈班甄選入學術科 測驗簡章。取自:http://www.lzsh.tc.edu.tw/Lizen-asp/files/105 彰化藝術高中 甄選入學舞蹈班術科測驗簡章.pdf

國 立 教 育 資 料 館 (2002 ) 。表 演 藝 術 教 育 各 類 藝 術 學 校 統 計。 取 自 : http://subject.naer.edu.tw/2d/art/pro/pro_0201.asp

須文宏(1997)。「民俗舞蹈」初探。「台灣土風舞四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台北市。

黃宗慧(2004)。主流性感標準與片面身體解放。載於甯應斌(主編),身體政 治與媒體批判。(頁11-13)。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溫馨媽媽(2017 年 1 月 4 日)。從小就跳這三種舞的女孩,長大之後氣質絕對 不輸劉詩詩【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imama.tw/doc154161/page1

楊綺儷 (2010)。純粹舞蹈身體的深層意涵。運動文化研究,

13,頁 23-51。

楊幸真 (2007)。 校園生活中的身體經驗與性別實作:一個民族誌的探究[An Ethnography of Adolescent Life in Schools: Issues of Gender Practices and Bodily Experiences]。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24),頁 103-133。 doi:

10.6255/jwgs.2007.24.103

靳晨瑄(2010)。舞者身體意象與飲食失調之關聯性。舞蹈教育(

10)

,頁100-1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舞蹈網(2016 年 5 月 28 日)。為什麼愛跳舞的女孩氣質不一樣。舞蹈網。取自:

http://wx.7399.com/xingqu/218730.html

歐建平(1996)。舞蹈美學鑑賞。台北市:洪葉文化。

羅東國中課務組(2016 年 9 月 6 日)。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班級課表。取自: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6771/post/40592/652323

顏學誠(2014)。教育與社會秩序:解析升學主義。教育實踐與研究,27(1),

頁121-143。

羅依倫(2011 年 9 月 6 日)。如果你的女人是跳舞的【部落格文字資料】。取 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 羅 依 倫 / 如 果 你 的 女 人 是 跳 舞 的 /10150301150283805

蕭君玲、鄭仕一 (2006)。中國舞蹈審美意象-原型•隱跡•象徵。大專體育

學刊,

8,頁 1-12。

蘇孟娟(2017 年 3 月 9 日)。文華高中舞蹈班

94

狂!全國賽

9

連霸。自由時報。

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99205

蘇永明 (2015)。 後結構主義的教育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頁 147-156。

英文部分

Bartky, S. L. (1990). Femininity and domination: Studi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oppress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Belenky, M., Clinchy, B.M., Goldberger, N. R., & Tarule, J.M. (1997). Women’s ways of kn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 New York: Basic Book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