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途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欲探究舞蹈班女孩如何去接受與處理舞蹈教育過程中正式與非正式 課程所接收到的訊息;舞蹈教育本身所塑造的「舞者認同」如何去影響舞蹈班女 孩看待外在社會對於身體規訓的觀感和評論,以此作為追求特定身體意象的動力;

還期望能細究不同舞蹈類型中所形塑的「舞者認同」是否也有著多元的樣貌?為 回答以上研究問題,本研究將以質性研究深度訪談的方法進行。本章在第一節「研 究途徑」為採用質性研究深度訪談的理由進行說明,第二節「研究設計與歷程」

將說明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研究倫理與資料分析的方 式。

第一節 研究途徑

一、後結構女性主義

一份研究將如何進行與可能的研究結果,深深的受到研究者本身所認知、體 會與探索世界的觀點所影響,因此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前,得對研究者在本 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論(methodology)進行說明。

本研究以後結構女性主義方法論(feminist poststructuralism)作為研究途徑,

至於什麼是後結構女性主義,就得先從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談起。結構主義不 同意人是一個理性的主體,認為真正主導人的行為的是社會結構這個客觀的存在,

包括文化是真正主導人的行為,包括我們的語言、文化、環境等(蘇永明,2015)。

後結構主義則反對結構主義對於結構本身的權威性,一方面和後現代主義一樣,

質疑社會的中絕對真理(logos)存在的單一性(unity)和二元論(dichotomy)

中所隱含著男尊女卑的意涵,強調去中心化,以達到多元化、開放性與尊重差異 的理念(莊子秀,2000)。此外,後結構主義主張人的主體性(subjectivity)是 以語言(language)作為材料,可能以政治、經濟或社會等形式被建構(constructed)

出來(Weedom,1994,白曉紅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最早提出「女性主義的後結構主義」概念的 Chris Weedom(1994,白曉紅 譯)認為,後結構女性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差異在於女性主義不同意後結構主義 語言是性別中立的假設,以及後結構理論論述建構過程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李淑菁(2010)認為後結構女性主義的研究途徑,以微觀權力的觀點,打破 類別化理論(categorization theories)的權力二元論,能提供一種更細緻探索人與 文化、社會、權力、知識與認同間複雜性的工具。雖然後結構女性主義理論本身 的定義廣泛,但不同的後結構女性主義理論家都強調「論述」(discourse)的重 要,認為論述是組成社會結構的單位,也是一種文化產物。而本研究因依循後結 構女性主義的研究途徑,選擇以以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與論述分析來進行。

二、質性研究在本研究的重要性

質性研究的特色在於能更加深入了解研究對象的生命經驗。由於質性研究關 注於研究對象自身如何去詮釋這些經驗、如何根據這些經驗去建構對世界的理解 與想像以及如何從自身的觀點來理解自己在經驗中的行為,所以以文字敘事的形 式描寫研究發現(Bogdan & Biklen, 1998)。

除了質性研究本身具有的優點之外,研究者認為質性研究適合作為本研究之 研究方法的原因有二。一方面,Belenky(1997)曾提過,女性建構知識的方式有別 於男性的「視覺」(vision)與「論述」(discourse),更善於或習慣運用「聲音」(voice) 或「閒聊」(gossip)的方式來建構對於自我、他人和社會的認知,由於本研究之 研究對象為女性,為了能貼近研究對象真實的感受,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在本研 究中別具意義。二來,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牽涉到研究對象中學時期之身體意象與 認同的形塑歷程,比起透過問卷設計,讓研究對象在短時間內勾選研究者根據本 研究問題之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所設計之問卷選項的倉促,透過 深度訪談的方法,讓研究對象能在訪談過程中,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並更專注的 去回顧這段經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歷程

一、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曾有中學舞蹈班經歷的女性,由於研究定義的中學舞蹈 班女學生,包含了只唸了國中舞蹈班、高中即改唸普通高中的,也有國中高中都 念舞蹈班,但到了大專院校則改唸非舞蹈科系的,還有一路從國中、高中一直到 大學都在舞蹈教育的體制中的。研究者本預計根據這三種不同程度的舞蹈班經歷,

作為「立意抽樣」的考量,分別找四名受訪者,並預計訪談十二名(或以上)的 受訪者。研究者找尋訪談對象的方式為從身邊朋友找尋有舞蹈班經驗的舞者,並 在訪談後詢問對方是否有符合研究對象身分、保有聯絡方式並可能有受訪意願的 中學舞蹈班同學。

而在訪談展開後,研究者分別透過兩種管道找尋受訪者,一種是透過朋友介 紹,另一種則是在網路公開徵求。研究者分別透過三位分處不同年齡層、生活圈 的朋友介紹了多名有意願的受訪者,最後時間能彼此配合、順利完成訪談的有六 名。在網路公開徵求的部分,研究者是在手機遊戲「傳說對決」的LINE 網路社 群中貼出公告,這是一個號稱僅招收女性、並有著多達300 多名女性玩家的遊戲 討論社群,在徵得社群管理員的同意後在此公開徵求受訪者。張貼的公告在短期 間內就有四人回應,但僅有兩名順利完成訪問,另外兩名受訪者則在透過 LINE 接洽過程中突然失去聯絡。

另外,研究者曾於2015 年 6 月至 7 月間進行與本研究相關之前導研究,期 間訪問了三位分別具有不同程度舞蹈班和跳舞經驗的受訪者:小魚、曉彤和瑄瑄。

經同意後,研究者將沿用當時的訪談資料與本研究展開後所受訪之八名受訪者之 訪談資料一同進行分析。另外,研究者雖於今年3 月初時邀請一名現任的中學舞 蹈班術科教師接受訪談,但獲得願意受訪的回應時已經是5 月底,已到即將論文 收尾的時期,未能採訪到這名老師,真的非常可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受訪者基本資料

經由上述之抽樣歷程,研究者總共訪問了11 名受訪者。研究者原本預計依 照以下三種不同程度中學舞蹈班經歷:「僅有國中念舞蹈班」、「國、高中舞蹈 班,大學非舞蹈科」與「國、高中舞蹈班,大學為舞蹈科」作為立意抽樣的條件,

每組至少4 名,預計訪問 12 名以上的受訪者,以讓相同程度舞蹈班經歷的受訪 者間的訪談資料能互相對話、比較,並且了解舞蹈班經歷程度的差異是否影響其 身體意象與認同的建立。然而,在實際找尋受訪者過程,才了解到舞蹈班經歷並 非僅有此三種類型的程度。

另外,由於有的受訪者為高中舞蹈班在學學生,雖目前規劃畢業繼續走舞蹈 系,但仍尚且不能將之完全歸類在「高中舞蹈班」或「高中舞蹈班,大學舞蹈科」

的分類當中,研究者因此將原來立意抽樣中的「大學是否繼續念舞蹈系」的條件 刪除,僅作為不同程度的參考。最後在本研究的11 名受訪者當中,就有八種不 同程度的中學舞蹈班經歷。依據不同的經歷和受訪者人數整理成表3-1。

3-1

舞蹈班經歷表

舞蹈班經歷 人數

國中舞蹈班(校內舞社) 1

國中舞蹈班 2

國中舞蹈班+高中舞蹈班+大學舞蹈系 2 國中舞蹈班(校內舞社)+高中舞蹈班+大學舞蹈系 1

高中舞蹈班+大學舞蹈科 2

國中舞蹈班(變相資優班)+高中舞蹈班+大學非舞蹈科 1

高中舞蹈班(在學中) 1

高中舞蹈班(高二轉學普通科) 1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20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先前文獻探討中,研究者所忽略的是台灣的「中學舞蹈班」並非都是設立 在一般以普通科學生為主的國民中學和高級中學中,私立高職也有舞蹈班(科)。

私立高職對學生的術科訓練和升學目標都與一般中學舞蹈班一致,差異在於入學 管道、學校成員組成上。

研究者在找尋受訪者時發現到,受人際網絡的地域性限制,受訪者皆以台灣 中部、北部地區的舞蹈班女學生為主,所以研究者在訪問階段後期又透過了不同 朋友,邀請到曾就讀台灣南部私立高職舞蹈班的美美與小芳接受訪問。在訪問完 第11 名受訪者後,在地域限制上的平衡和研究者所預計以「不同程度舞蹈班經 歷」為立意抽樣標準的條件滿足下,所收集資料已達到一定的訪談飽和度,故以 此11 名受訪者之深度訪談資料作為本研究分析的依據。

三、半結構式深度訪談

研究者透過爬梳中學舞蹈教育相關的第二手資料,並以自身在芭蕾短期補習 班田野進行約半年的參與觀察之所見所聞為為輔,在對舞蹈訓練有一個初步的概 念後,設計出訪談大綱。以此大綱為基礎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在保持訪談互動 之彈性的同時,也能確保不離題,並能從未列在訪談大綱中的對話內容找出更能 深入研究問題的觀察與切入點。

在設計訪談大綱的部分,研究者將請研究對象回顧中學時期的經歷,敘述就 讀舞蹈班時期的印象、對明顯與潛在的身體規訓的看法及感受,以及如何去追求 特定的身體形象。透過認識她們對過去班級規約和班級氛圍的看法、說明學舞歷 程的態度以及如何訴說對於舞蹈的熱情、舞蹈知識以及對自己身體的感受,來了 解一名舞蹈班女孩對自身作為「舞者」的身分認同以及身體規訓之間的關連性。

除此之外,研究對象之現況和如何認知舞蹈教育歷程對人生的影響,也是本研究 所欲探究的問題,並期望能從中挖掘出本研究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訪談大綱將分為「自介、現況與自我認同」、「中學舞蹈班回顧」和「未來 展望與規劃」三大部分,以下為本研究之訪談大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自介、現況與自我認同

(一)自介、現況與自我認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