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倫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組織(howarth, 1995),以及所有正式或非正式言語互動和所有種類的文字紀錄 (Potter & Wetherell, 1987),並涵蓋了所有人們為了建立認同與實踐,所使用的語 言和社會語言:包括行為、互動、評價、認知、信念以及在適當的時間空間使用 物器、工具和技術(Gee, 2014)。

所有的說話內容,都是由最簡單的單詞、語句所構成,因為透過修辭、語句 連接、譬喻和敘述語氣等複雜的過程,才具有了抽象意涵,成為一個在特定社會 文化脈絡下的意義系統(Van Djik,1985)。由此 Hajer(1995)認為,論述分析是去分 析在這些文本被賦予意義過程中,被製造、再製以及轉換的整體想法、概念與類 別。另外,還要去分析這些語言與社會語言的意義,如何形塑人們了解自己與他 人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影響他們在政治中的活動(Howarth, 1995)。從以上 文獻可了解,在進行論述分析時,研究者關心的不僅是研究對象「講了什麼」也 就是語句本身表面的內容而已,還關注在研究對象是「如何陳述」這些故事,從 研究對象的字詞選擇、堆疊、修辭方式、停頓點和轉折語氣等,去了解語句和語 句間的關聯性和結構性,以及這些語句與社會權力間的互動關係。

第三節 研究倫理

隨著近年研究倫理的建置化,使研究倫理成為一個新的研究規範,然而研究 倫理的規章僅在形式主義上有所的規範,如知情同意書等。事實上,研究倫理還 存在於研究者自身對於研究內容的反身性思考(戴伯芬,2014)。因此,研究者 除了將研究倫理形式上必要的知情同意書放在第一小節「保護研究參與者權益」

做說明,在第二小節將闡述自身對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研究過程與分析狀況進行 反身性思考。

一、保護研究參與者權益

實證主義下的傳統訪談強調標準化流程,將訪談當作一個刺激-反應的過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訪談只是一個「行為」而非「互動」,而研究對象僅僅是過程中的「客體」,即 使擁有有回答的權力,亦不一定能夠準確地表達自我。因此,本研究並不採取上 述之傳統訪談,本研究所界定之深度訪談定義更貼近於Mishler(1986)提出的,是 一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在對談裡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研究者應將訪談的情境、社 會文化的脈絡納入研究過程與分析的考量。

除了基於研究倫理、保護研究對象之權利的理由之外,依照 Mishler(1986) 的定義,研究之訪談情境應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應是一互為主體的信任關係,

而非主體與客體、研究與被研究的關係。因此在深度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將主 動讓研究對象先了解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目的和問題,在確保雙方都了解這份研 究後才開始進行訪談,並期望能創造一能讓研究對象感到自在能夠侃侃而談的訪 談空間,例如咖啡廳、公園一隅或校園美麗的角落,期望能與研究對象建立良好 的信任關係。

研究者在進行訪談之前,會將本研究的「訪談大綱」和「研究參與者知情同 意書」以郵寄或電子郵寄之方式,讓研究對象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訪談之內容並瞭 解自身權益,訪談當天口頭說明,讓研究對象了解這份研究透的目的,保證研究 對象之個資與任何訪談內容不會外流,並且在論文的呈現上會以匿名、取綽號的 方式處理。本研究之「訪談大綱」與「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放在附錄一和附 錄二。

二、反身性:「我」與這份研究

在研究進行開始前,研究者必須先將對本研究題目進行反身性的分析,諸如:

研究者自身的性別、興趣、偏好、成長背景、社會經歷等,任何可能影響研究者 對本研究題目之因素梳理,並且在進行訪談與研究分析時能有所覺察。首先,為 什麼我想做舞蹈班的題目呢?第一個想到的理由,就是我是一個很愛看表演的人。

而上大學之後也嘗試加入社團學舞,因此這篇論文對我而言,是延續高中、大學 時期興趣而展開的研究。或許是因為對舞蹈的興趣與些許舞經歷,加上文獻的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梳,使我能在訪談進行時能較快理解受訪者說的話,能有即時的回應並繼續深入 討論。因為不流於嚴肅的一問一答,也比較容易塑造良好的訪談氛圍。

然而,因為我並非舞蹈班出身,對於舞蹈班實際的狀況,僅能透過深度訪談 得到一個稍微具體的圖像。曾經想過是否能有機會在本研究進行期間,到學校舞 蹈班做實際的觀察,但礙於研究倫理與時間的限制而未能做到。為了補足這項限 制,研究者在訪談問題中多問了舞蹈班的上課教室環境的問題,但仍未能全然彌 補缺乏實際田野的不足。

回顧本研究的訪談歷程,前兩次的訪談,並未如我預計中的順利。在訪談時,

我發現到這兩名與年齡與我較相近的受訪者,可能出於好奇自己受訪資料最終分 析的結果與用途,或者因為出於想幫助我完成這份研究的心態,會想知道我的研 究問題希望導向的結果。然而,我的研究並沒有預設的答案,也無意在資料收集 完成之前,就預設了要將研究結果導向哪個方向。因此我意識到必須在訪談前後 詢問受訪者對這份研究是否有疑問或好奇,以避免前述之狀況。

到第三次以後的訪談,我會在訪談前更簡單的再說明一次我的研究題目,會 對研究題目感到好奇的受訪者,在這時候就會提出她們的疑問。訪談後,也會再 次詢問受訪者對訪談過程的想法和疑問,或是會分享一些我的研究到訪談當天為 止的觀察與發現。在這分享研究歷程的對話中,有三名受訪者甚至詢問是否能來 聽我的論文發表,還有想看我的論文分析結果。我發現這樣做,受訪者更能夠不 再只是「受訪者」,而是真正的「研究參與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