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中縣發展概況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頁 71-78)

第四章 台中縣半城化現象分析

第一節 台中縣發展概況

圖11 台中縣地圖

資料來源:www.arch.ncku.edu.tw/921/chrt/921data.htm

壹、計畫源起

台中縣位於臺灣省中部,東西寬94 公里,南北長 38 公里,土地總面積 約為 2051 平方公里,佔臺灣地區土地總面積 5.74%,全縣共分為二市五鎮 十四鄉,縣 治所在地為豐原市。

台中縣東屏中央山脈,西臨臺灣海峽,北接苗栗縣,南臨彰化縣、南 投縣,

腹地則有台中市,地勢大部份低平,因此有台中盆地之稱。

縣市綜合發展計畫為縣治區域內之短、中、長期發展的具體指導綱要計畫,

有了完善的計畫,整個縣才能夠有效率、有秩序地發展。因此,於民國七十五年 全國行政會議決定,由內政部會同省政府積極協助縣市擬定綜合發展計畫,並擬 定「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實施要點」及「推動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工作計畫」,陸續 辦理各縣市綜合發展計畫。

台中縣政府以往為了促進全縣各項的發展及提高縣民的福祉,各行政 部門也 曾擬定各種單項計畫來推行;但因各行政部門間缺少一個合理的綜 合發展計畫來 指導與協調,以致各單項計畫的擬定與實施,缺乏綜合性發 展目標的引導與評估 基準,易發生各行政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也較難以 發揮全縣整體發展之成效。

而且臺中縣目前正處於實質環境與社會、經濟 等各方面皆在迅速激烈變動的環境 中,未來宜如何因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合力創造一個健全的發展環境與有效提昇 全縣縣民的生活品質,實有賴於 一個內容詳密、落實且具前瞻性、整合性的縣綜 合發展計畫來加以指引與

推動。

此外,台中縣的幅員十分廣大,全縣鄉鎮市高達 21 個,在政治上,這 些鄉 鎮市具有相當的獨立性,可部份自行決定發展的方向與施政的步調, 但是在生活 上,無論是經濟、交通或者教育……等各方面,它們卻彼此息 息相關,在這種情 況下,如果各鄉鎮市的發展方向未能考慮到彼此的關係 ,將使鄉鎮市建設,成效 大打折扣,故即使僅從地方發展的觀點,亦需依 賴一個綜合考慮各種生活層面的 計畫來協調及定位各鄉鎮市的初步發展架

構與內容。

有鑑於擬定縣綜合發展計畫的急迫性,臺中縣政府乃委託臺灣省住宅 及都市 發展局規劃「臺中縣綜合發展計畫」,臺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透 過公開甄選後,

擬再委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協助規劃,預 計工作時期為二年。

貳、未來發展定位與構想

一、都會區之發展重心

因應都會區發展重心的移轉,調整發展角色近年來政府為緩和台北、高雄兩 都會區兩極化的發展,於台灣中部地區陸續投入興建台中港、台中港新市鎮、彰 濱工業區、彰濱遊樂區...等重大建設,台中港新市鎮之開發雖早已列為政府 重大建設方案,原計畫預估至民國八十五年此新市鎮可容納五十萬人,實際上至

民國八十三年,人口僅達二十餘萬人,開發上仍面臨諸多問題。彰濱工業區的開 闢,原擬引進技術性、知識性及資金密集型工業,以及其他下游工業,並結合台 中港開發,以改善民間企業到此投資意願低落之現象;但適逢國際經濟不景氣、

海峽兩岸政策之開放,南向東進政策之推動...等因素之影響,在開發上仍處 於緩慢狀況。彰濱遊樂區之開發現階段也因環境影響評估間題,暫緩開發。另麥 寮新市鎮、台塑六輕、麥寮工業港陸續的開發;在此兩種因素雙重影響下,台中 縣在台中都會區中所扮演之角色、地位,若在現況發展無法突破下,極有可能被 雲林麥寮地區所取代,因此如何善用現階段之優勢條件,突破現階段發展困境,

調整發展角色,為「台中縣綜合發展計畫」中的重要課題。

二、避免都會區發展兩極化之擴大

在實質發展下,台中縣市間已形成一關係密切的都會區,未來很有可能進行 縣市合併。但就目前縣、市的情況來看,縣市間發展方向卻不同,台中市未來發 展仍趨向於商業服務機能較強之城市,台中縣仍為以二級產業為主之農工縣份,

都會關係呈現兩極化發展。

目前在國家之都市發展政策,長期以來皆以鞏固現有的中心都市發展區為 主,以台北縣為例,長期以來台北縣的外圍鄉鎮被視為都會邊陲地區,從1970 年 代起,因應台北都會區的擴張蔓延,當時台北縣的邊緣鄉鎮陸續安置了核電廠、

水源保護區、國家公園、區域性垃圾場、污水處理廠、外移的軍事設施..等設施,

形成都會區不對稱的兩極化發展關係。

為避免此一前車之鑑,未來台中縣在都會區的發展中,無論是縣市合併或各 項社經、文化發展....等方面,皆應站在台中縣與台中市區域發展考量下為整體社 會及經濟面規劃,而不應僅是從政治性的角度來衡量,以避免台中縣淪為都會區 發展下之犧牲角色。

三、未來都會區發展的主要腹地

目前台中都會區的發展仍以台中市為中心,但在「均衡發展的都會生活圈」

之目標下,未來台中縣之發展,以台中市為中心的發展壓力,另在達到台中縣、

市均衡發展之目標。

参、未來空間發展架構

由於種種原因,使得以往台中都會區的發展顯得有些雜亂無章,形成各自為 政的局面,這種狀況已無法因應自由化下的競爭,整個都會區的發展方向有待重 新定位,都會結構更急需早日配合快速調整,以因應新時代的來臨,避免為潮流 所淹沒。在此前提下,本案規劃小組綜合各項發展資料及討論後,擬確立未來都 會區發展定位應朝向「臺灣營運中心」的角色邁進,所有的建設計畫應致力於有 助於此種角色的發展。依據相關資料顯示,欲為「地區性」甚至「區域性」的營 運中心得先有種種措施之配合。因應台中都會區之發展狀況,台中縣所採取之發 展在構想如下:

(一)都市體系方面

台中都會區之發展,建議以生活圈為基礎,做多軸、多核心發展。由於目前 台中都會區之發展,乃是以台中市為中心,呈輻射狀發展,故其發展重心完全集 中在台中市本身,再加上台中市本身之道路狹小,且發展腹地有限,加上人口、

交通等大量集結,造成台中市相當之負擔,故應於都會區中採多軸多核心之發展,

以減輕台中市因都會區發展集中所產生之負效應,並均衡都會區之發展。構想說 明如下: 1.多核:台中市為都會中心,豐原市、彰化市、南投市為次都會中心,

台中港特定區為發展中心,以此五都市為核心,各生活圈內之路網為枝幹,帶動 全面之發展。 2.多軸:目前之發展模式,乃是以台中市為中心,沿省道以輻射狀 發展軸之形態發展,計有台中-南投(台三線)、台中-彰化(台-乙),台中-台 中港特定區(台十二),台中-豐原(台三)等數個主要發展軸。未來都會區之發 展模式,建議由目前之輻射狀發展形態,改進成為網狀之發展形態,以均衡都會 區之發展,並減輕台中市因發展過於集中所造成之負擔。故應加強豐原-台中港 發展軸、台中港-彰化發展軸及彰化-南投發展軸等三發展軸,以強化各核心間 之聯絡。

圖12 台中都會區發展模式示意圖

資料來源:台中縣綜合發展計畫

(二)在土地使用方面

對於發展預測結果與現行都市計畫內容差距太大之都市,宜進行通盤檢討,

以調整土地使用與公有]施等內容之適宜性;如成長快速之都市,宜擴大其都市計 畫範圍。因應未來發展之潮流,重新檢討土地使用之類型,土地之開發與使用,

應兼土地及環境之負荷,都會之成長亦應有所規劃及節制。

(三)在交通運輸方面

配合台中都會區多核多軸之發展型態,且為減少台中市過度發展之負擔,其 路網型態需由原先之放射狀路網加強為網狀路網,並建立都會環狀快速道路系 統。且因應兩岸關係之發展,及未來國際化之趨勢,提高台中都會區國際交通可 及性,港口設施之加強及國際機場之興建勢在必行。為配合重大建設與都會區發 展,宜及早進行各交流道特定區、高鐵烏日車站及各快速道路系統交流道之規劃。

台中都會區在交通運輸方面之構想如下:

1.發展軸方面:

因應台中都會區未來之發展,現有之道路型態將不敷使用,故應改善台中 都會區現今輻射狀路網形態,配合多核多軸之發展,加強次都會中心間之路線,

擴增為以網狀道路為主之系統。再配合都市計畫擴大與通盤檢討,加強各地方

生活圈內市鄉鎮間道路系統連繫,構建成完整之棋盤狀聯絡路網。台中市內主 要道路應予以立體化,如建立各立體交叉口及鐵路地下化等。目前都會區之主 要發展軸有下列數條:

(1)快速道路系統:配合中山高速公路及中二高、西濱快速道路之興建,擬以快 速道路聯結,構成都會區之環狀快速道路系統,並設置系統交流道,以使各 快速道路間能相互聯結,並應規劃快速道路與未來都會區機場之聯絡。

(2)取道大安-大甲-外埔-后里-豐原-新社-太平-大里-烏日-大肚,建 之道路系統,與西濱、中二高、中山高等快速道路系統聯結,成為都會區外 環快速道路系統。

(3)取道台中港、台中港特定區、大雅、潭子至豐原,與西濱、中二高、中山高 等聯結,成為都會區中環快速道路系統。

(4)聯絡道路方面: 都會區內應加強聯結之區域,設置聯絡道路:豐原至東勢 聯絡道。台中市至大肚鄉聯絡道。台中市至烏日鄉聯絡道。

圖13 台中都會區道路系統發展示意圖

資料來源:台中縣綜合發展計畫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頁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