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鄉村城市化相關研究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頁 38-45)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二節 鄉村城市化相關研究

壹、帶狀走廊之發展沿革

帶狀走廊是指都市化和大都市的發展的一種特殊類型。在亞洲地區從事都市 研究三十年的都市社會學者麥吉(T. G. McGee, 1991)提出衍生型大都會區理論 (EMR, 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主張研究亞洲的都市化,應以「地帶」

(region-based) 而非「城市」(City-Based)為基礎,在亞洲的國家,諸如日本、南韓、

台灣、印度、越南、中國、泰國與印尼,許多區域演化後呈現 (a) 在核心城市之 間,有一個混合農業與非農業活動的帶狀走廊,(b) 除了人口由農村往都市遷移 外,仍有大量在地人口(In Situ Population)存在該走廊或所謂的農村之中。分析層 次:為解釋該空間經濟的特質,城鄉混合都市化理論認為社會變遷,交易、技術 進步與全球化會影響此都市化類型的發展。在區域與全球的辯證 (Local-Global Dialectics)思考下,人口、商品、資本和資訊的區域、國家與國際移動,構成城鄉 混合的帶狀走廊可以是發生在區域、國家與國際之間。此衍生型大都會區理論,

以台灣西部走廊的沿線發展最為明顯。台灣工業化和都市化發展的過程,固然有 城鄉發展的落差,但卻沒有像西方國家的許多城市產生所得分配的不平均發展,

和農工混合形態發展很有關係。

貳、城市化驅動機制

一、農村富裕勞動力迫切謀生需求使他們積極向非農產業轉移

農民及其社區組織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活力是他們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原動 力。中國大陸不斷深化的經濟體制改革使生產力逐步釋放,生產要素越來越得到 合理配置,促使經濟迅速增長,城鎮興旺。政府為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問 題,不斷提升他們的生活水準,同時又要避免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遷移,湧向城市,

先後幫助農民發展“五小工業”、鄉鎮企業。1980 年代初,紹興縣政府廣泛宣傳“無 工不富”的道理,製訂各種政策措施,積極扶持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使它

們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當地農民本來就有從事工商業的道統,開放意識和市場 競爭意識較強,又與上海市保持著密切社會經濟聯繫,新政策使資金、技術和勞 動力等生產要素不斷向擁有豐富土地資源的農村地區流動,所以能在較大程度上 滿足農民就業的需求。

二、國家引導農民就地發展工業,走非城市化的工業化發展道路

該政策對農村發展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的作用。政府為避免農村發展倚 賴國家投資和增加城市建設負擔,在1980 年代採取「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

的,分散的農村工業化政策,積極支持農民發展鄉鎮企業,就地吸收農村勞動力;

並倡導在鄉村建設小城鎮。然而,因為各村、鎮興辦鄉鎮企業在前,發展小城鎮 在后,各地的建設規劃和區域整治規劃滯后,造成鄉鎮企業佈局和城鎮無序發展。

參、鄉村城鎮化之勞動力轉移

一、中國大陸勞動力流動與經濟發展

以大陸為案例說明─正如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大陸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亦具 有明顯的二元經濟結構,農業部門擁有許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至於工業部門則 因為中共計劃經濟的傾斜性發展政策,而大量存在著「低度就業」的情況。然而 這種二元結構的形成除了與天賦自然環境的差異有關,更重要的是其深受具中國 特色的政治與社會制度所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度加深,巨大的城鄉結構差異 提供極大的誘因牽引農村勞動力從農村流向城市,或從內陸落後地區流往沿海發 達地區。在流動的過程中,社會關係網絡即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提供流入異地 的勞動力有了就業的管道與訊息以及暫時的安身之處。然而這樣關係網卻也在地 主居民集體排外的歧視行為下,導致整體的城鄉二元結構進一步分化為城鄉中分 別存在的兩個子結構,彼此既為著各自的即得利益而排除異己,而其間又存在著 互動與競爭的關係。

勞動力的配置最容易受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環境的影響,因此當 勞動力在經濟結構或者是空間層面中發生流動的同時,其間必然隱含著經濟轉型 的特色。從勞動力流動的表現解釋經濟發展的差異時,相當有助於吾人探究中國 大陸於制度上的變化與解釋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同。因此本文將勞動力流動視為 一種檢視經濟發展的指標,企圖藉由量的空間性與結構性流動,乃進而發現省區 經濟發展在本質上的差異(彭少宏,2003),因此像台灣此類型開發中的國家,勞 動力的流動顯示當地區域發展的現象。

肆、半城市化現象的判別指標體系

一、廣東省半城市化地區的判別指標體系

半城市化地區與城市化地區以及鄉村地區的區別,顯著地體現下社會、經濟、

景觀、管理體制等多個方面,可以從架構、變化、景觀和體制等 4 個層面的指標 體系來進行識別和區分圖,是以廣東省東莞市之研究指出(鄭艷婷、劉盛和、陳 田,2003),如下圖所示。

圖 5 廣東省半城市化地區的判別指標體系 半城市化地區指標體系

結構層面 變化層面 景觀層面 體制層面(定性描述)

經濟結構 人口結構 土地利用結 就

業結構 經濟變化 人口變化 投資變化 空間變化 建設用地聚集 三廢處理率 土地利用混染

基礎設施覆蓋 戶籍制度 行政制度 農村管理體

土地制度

除了與全球關係鏈結的存在以外,在這些逐漸形成的都市區域中,透過了投 資、生產與技術移轉的空間流動,區域中新的城市關係,像是網絡城市的建構一 樣,則是在這個生產聚集的環境下形構了新的發展趨勢。專業生產單元藉由地方 產業空間的聚集,產生了許多所謂的「地方產業群(local industrial cluster)」,它在 都市區域扮演著重要的城市分工角色,以及建構一套完整的生產空間體系(參考圖 6)。

珠江三角洲

汕尾市

珠寶手飾 加工 (海豐縣)

中山市

燈飾(古鎮) 五金(小欖鎮) 休閒服裝(沙溪鎮) 紅木傢俱(大涌鎮)

澄海市 玩具 (鳳翔街道)

雲浮市

石材 (雲城區)

梅州市

電聲設備 (豐順縣)

潮州市 食品加工(庵埠鎮) 不銹鋼器具(彩塘鎮) 陶瓷(風溪鎮)

高要市

小五金 (金利鎮)

江門市

機車及零件(蓬江區) 不銹鋼器具(新會區)

東莞市

傢俱(厚街鎮) 電腦及周邊(清溪鎮) 服裝(虎門鎮) 針織服裝(大涌鎮)

花都市

皮革皮具 (獅岭鎮)

佛山市

針織(張槎鎮) 陶瓷(石灣鎮)

南海市

鋁材(大瀝) 內衣(鹽步區) 製鞋(平洲區) 布絨玩具(官窯鎮)

順德市

家具(樂從鎮) 花卉(陳村鎮) 木工機械(倫教鎮)

廣東省

圖 6 廣東省部分專業鎮及特色產業的分佈圖

註:圖中括號內文字係指當地生產的區位

資料來源:簡博秀(2004)

二、台灣半城市化現象的判別選定

本研究主要以國外相關半城市化地區概念為基礎,並提出判別半城市化地區 的指標體系,此四項指標為有影響半城區城市化現象之指標(葉舜贊等,2005)。分 別為 1.非農戶人口 2.公路長度 3.總人口 4.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基於台灣科學園 區綠色矽島概念帶動整個西部之永續發展,因此,選定台灣本島三大具有相當規 模科學園區之都市為研究對象探討科學園區週遭半城化現象的區域發展,據以檢 討修正都市規劃概念。有鑒於此,本研究首先瞭解為何選定此類指標;藉由分析 新竹縣、台中縣和台南縣都市的半城市化現象發展來探討科學園區週遭鄉村城市 化區域發展,根據指標判斷分析三縣之市鄉鎮半城化現象如何分佈以圖呈現之,

其指標如下:

廣東省

珠江三角洲

1. 非農戶人口:

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高度非農化比例,人口稠集的傳統水稻種植區,耕 地很少勞動力大量剩餘,具有手工紡織和釀造等商品生產傳統,大部分剩餘勞動 力就地轉向非農產業,轉移至小工業發展,因此非農比例越高越趨於半城化現象。

透過農業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出水準,鼓勵扶持鄉村非農產業的發展。亞洲 地區許多部門眾多的非農產業迅速發展,而同一家庭內的各個成員也可以從事各 不相同的產業活動。由於農業從狹義的水稻種植擴展到菜蔬、水果和家禽的種養 殖業,服務業部門也相應地得到擴大,越來越多的女性勞動力參與到了非農產業 活動中。根據本文p16 表 3 可發現 McGee 對中國及東亞都市區域的研究分類,台 灣為第二類型。在過去30 年內,這些國家的區域經歷了快速的經濟變化,農業人 口和農產品在全國生產的比例下降,農業朝多元化發展,婦女勞力投入工業生產。

高密度的人口長期定居在一起,從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活動,而水稻種植等 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卻具有很大的季節變動性,因此在農閑季節必然有大量勞動 力需要尋找非農就業崗位。

亞洲地區 Desakota 區域是由原中心城市的工業向外擴散和鄉村地區非農產業 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亞洲的許多開發中國家,都曾製定過鼓勵城市產業向郊區 擴散的政策,工業向外擴散代表非農業人口增加,因此選定本指標為判別台灣半 城化現象指標之一。

2. 公路密度:

交通幹線影響下的建設用地,各種土地利用交錯布局,混雜情況突出,內外 交通網路密集,交通建設擴張,廣泛深入農村,運輸繁忙。農業發展多樣化,農 村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占大多數,婦女勞動力投入非農產業越來越多,發展紡織 小工業。

McGee 試圖描繪構成這一整個超大都市區域(mega-urban region)的重要面向-

(1)一般會有二個以上的大型都市透過交通道路的連結整合在一起;而(2)這個區域 包括有:主要的都市、邊緣都市的地區和具有城鄉土地混合使用的密集區沿著道

路的發展;(3)在區域內介於二個地點間的交通時間不會超過 3-4 個小時,甚至有 些地區少於這個交通時間;(4)在這個地區的鄉村經濟活動是多樣的,而且經濟活 動大多依賴在社會網絡上。因此,在這個整體環境描述下,Desakota 這個新區域 的經濟互動呈現了幾個特殊的外貌(簡博秀,2004);

密集的交通網使其與周遭地區的聯繫極為方便,使 Desakota 區域的人員和貨 物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遷移性。由於科學園區週遭地區交通發達,必有交流道網 絡,這些地區通常具有較好的道路、水運的基本設施,也協助了人口和商品的密 集流動,這些地區有著高度整合的「交易的環境(transactive environment)」,也就是 說擁有人口與商品的聚集流動和網絡組織,因此選定本指標為判別台灣半城化現 象指標之一。

3. 總人口:

密集人口的鄉村區域─這個區域發生在亞洲的許多國家,而且特別是對從事水 稻的農業活動而言的地區。都市密集帶─也就是 Desakota,即所謂的「城鄉化」。

其間混合了密集的農業和非農業活動,通常是延伸在一個介於大城市之間的走廊 上。

半城化區域是相當密集的人口、分散的農戶經營模式和以水稻種植為道統產 業。高密度的人口長期定居在一起,所有這些地區的最大特徵在於緊密的人口、

小型自有耕種的農業和普遍的水稻文化,其中包括了用水的管理和農藝的進行。

半城市化區域主要是以稠密的人聚集,人口遷移率會變大,並且當地之人口總量 會逐增加,,因此選定本指標為判別台灣半城化現象指標之一。

4. 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

國際勞力分工和全球經濟的擴張在這個地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它們建立了 一種情況-藉由准許和鼓勵他們的鄉村勞工投入為國家和國際的工業成長的考量 時,國家政府有責任為這個大量且便宜的勞工市場尋求不同的政策。台灣類型區 域區位正同樣經歷了國際勞力分工和全球經濟擴張的過程,而且在這些地區中的 最大城市和交通節點在這個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經濟展所以國民生產所得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頁 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