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竹縣發展概況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頁 57-64)

第三章 新竹縣半城化現象分析

第一節 新竹縣發展概況

圖 7 新竹縣地圖

資料來源:http://www.bp.ntu.edu.tw/cpis/cprpts/Hsinchu_county/html/city.htm

壹、計畫源起

綜合發展計畫為縣轄區域內之長期發展的具體指導計畫,有了良好的計畫才 能夠有秩序、有效率地發展。因此,於民國七十五年全國行政會議決定,由內政 部會同台灣省政府,協助各縣市積極辦理,於七十六年研訂「縣市綜合發展計畫 實施要點」,及「推動縣市綜合發展計畫之工作計畫」,並陸續辦理各縣市綜合發 展計畫。

目前新竹縣尚未依中央所頒『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實施要點』規定辦理全縣綜 合發展計畫。而新竹都會區鄰近的苗栗縣於民國八十年已完成綜合發展計畫,桃 園縣綜合發展計畫業於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完成規劃,新竹市也於民國八十六年 完成規劃。由於桃竹苗傳統上即因地緣文化結為一體,新竹縣市又因科學園區的 發展,已躍居區域的產業龍頭,而未來台灣高速鐵路的竣工與桃園航空城的發展,

均對桃竹苗的發展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因此,無論由區域發展、文化發展、產業 發展的面向著眼,為縣之百年大計亟思籌劃,規劃一未來之長期綜合發展計畫,

實為一刻不容緩之事。

貳、未來發展定位與構想

位居「台北-新竹」發展軸戰略位置的新竹縣,在面對高度競爭的區域發展態 勢,不僅要和島內其他城市建立良性的地方發展聯盟關係,更要在環境永續經營 的基礎上,採取「生態城市」的規劃策略,逐步實踐好的「世界城市」之美麗夢 想。至於,要如何促使此一遠景早日實現的要訣,即在建立一套開放民主的都市 經理機制,不斷汲取好的城市意象經驗,及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才 能在草根文化與草根民主的基礎上,順利地與全球化趨勢接合,並重新塑造具有 創造性、想像性的地方空間。

本計畫重新界定出未來發展的首要定位:永續經營的全球城市-區域 ~既靈活 創新且充滿地方自主性的北台灣生態、文化、科技、休閒城鎮網絡,子定位:

圖 8 新竹縣未來發展定位體系

而在前述的全縣總發展定位及子定位之下,為因應本文的發展及需要,將針 對產業及交通作定位:

一、產業定位

新竹縣未來的產業發展應配合新竹科學城的發展計畫,以強化台北-新竹間 高科技走廊,建立沿高速公路的資訊產業動脈;科學園區以及新竹工業區鄰近的 農業鄉鎮,則做為高科技產業再生產的後勤基地,營造科技創新氛圍;客家丘陵

地帶以發展生態與休閒農業為主,結合客家地域文化,建立具有特色的文化農園;

推動傳統工礦業的轉型與再發展,活化原來地方的產業特色;山地鄉則推動原住 民經濟文化自治,發展部落生態與文化觀光。

二、交通運輸定位

隨著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擴張,以及新竹科學城發展目標下,

新竹縣儼然成為國家科技發展重地,另一方面,經濟部推出的智慧園區設置計畫,

致使更多業者更有意願聚集而來,且普遍集中在北部第二高速公路沿線,即新竹 關西往北延伸至桃園龍潭一帶,目前已逐漸形成本縣境內之「科技走廊」。

然而,配合兩條高速公路的運輸優勢,以及新竹縣產業轉型與既有之高科技 產業環境,兩者相輔相成之效應,將持續吸引台北、桃園兩都會區產業往南擴充 發展。未來,隨著農地陸續釋出,更將促使自湖口-竹北-新竹市-竹南產業走 廊,以及新竹市—竹東—關西—龍潭科技走廊快速發展,進而形成一區域發展走 廊。

目前,新竹縣境內主要發展核心為-竹東、竹北、湖口等地區,故而形成一 多核心之產業發展型態,未來在政府政策及重大建設計畫引導下,將提昇新竹縣 在學術研究、科技產業及生活環境層面之品質,以及帶動更頻繁的社會經濟活動。

基於此種環境條件、交通現況及發展課題與對策,本計畫擬定之交通運輸發 展定位及構想如下:

(一)發展高效率、省能源、低污染之運輸系統。

(二)以鐵公路為主要聯外運輸系統。

(三)重視交通需求管理制度。

(四)發展具地方特色之景觀道路。

参、未來空間發展架構

考量新竹都會區整體空間及北部區域的未來發展趨勢,基於新竹縣本身的潛 力與限制條件,為了引導全縣逐漸朝向良性的都市成長,新竹縣未來的空間發展

架構應朝向雙核心、四個區帶、六個發展軸的模式,於現有之高科技發展核心區

(新竹科學園區及周邊地區)之外,以六家高鐵特定區計畫為核心,發展竹北地 區為新竹都會區的副都市核心,其他外圍地區則可劃分為縱貫產業轉型帶、科技 發展後勤帶、西濱陽光休閒帶、自然生態觀光帶,並以北台灣高科技走廊發展軸、

竹北-湖口-新豐發展軸、竹北-新埔-關西發展軸、竹北-芎林-橫山-尖石發展軸、竹 東-五峰發展軸、寶山-北埔-峨眉發展軸貫穿之。此空間發展模式說明如下圖:

圖 9 空間發展架構概念圖 一、成長核心

運用六家高鐵特定區的開發優勢,強化竹北地區的空間機能,打通聯外交通 運輸網,轉化竹北地區為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發展核心之外的新興都會核心(副 都心),建立新竹都會區的雙子城。

(一)高科技發展核心區

1.新竹科學園區及周邊地區為引領新竹都會區邁向全球化的火車頭,屬於高科 技產業發展的中心地帶,範圍包括新竹科學園區及竹東鎮頭重埔及二重、三

重地區,並逐漸接合鄰近的新竹交流道附近地區及新竹市頭前溪南岸的空間 發展。

2.空間機能為高科技生產,以及相關聯的工商服務業、住宅、休閒、地方型消 費。

(二)新竹副都心

1.六家高鐵特定區為此副都市中心的擴散發展中心,並逐漸接合竹北斗崙、竹 北舊市區、六家地區、芎林鄉西側。

2.主要空間機能為國際展覽、會議、金融、購物、都會休閒、工商服務等新型 態的商業活動,以及都市公共服務,以滿足新竹都會區的產業成長及消費需 求。

3.目前主要的土地發展計畫內容包括六家高鐵特定區、台大竹北校區及醫學中 心、縣立體育館,而為了提昇地區的空間機能層級,未來應增加都會休閒空 間(例如運動休閒主題館、科技娛樂未來館)、國際級的專業展覽及會議空 間、區域級文化展演空間,以及其他相關之服務性設施(住宿及周邊設施)。

肆、鄉鎮市發展定位

一、發展分區

(一) 新竹都會西北地區(竹北市、湖口鄉、新豐鄉)

(二) 新竹都會東北地區(關西鎮、新埔鎮)

(三) 新竹都會東南地區(竹東鎮、芎林鄉、橫山鄉、北埔鄉、峨眉鄉、寶山鄉)

(四) 原住民地區(尖石鄉、五峰鄉)

發展分區以都市的天然邊界為基礎,考量新竹都會區的產經發展趨勢、歷史 條件、人文特性,以及各鄉鎮市的發展潛力與限制,都會發展核心的外圍又可劃 分為四個發展分區。

1.縱貫產業轉型帶

範圍包括竹北市西區、湖口鄉、新豐鄉,發展方向為高科技生產、傳統產

業轉型。

2.科技發展後勤帶

範圍包括新埔鎮、關西鎮、寶山鄉、北埔鄉、峨眉鄉、竹東鎮東區、芎林 鄉、橫山鄉平原及丘陵地區,發展方向為居住、平原及丘陵有機農業、客家文 化休閒、都會近郊渡假休閒(主題遊樂園區、高爾夫、休閒農場)。

3.西濱陽光休閒帶

範圍包括新豐鄉、竹北市西濱沿岸地區,發展方向為海岸生態保育、休閒漁 業、都會休閒。

4.自然生態觀光帶

範圍包括尖石鄉、五峰鄉、關西鎮金錦地區、橫山鄉山坡地、竹東鎮軟橋 以東,發展方向為原住民文化觀光、自然生態觀光、山地有機休閒農業、山地 生態保育。

二、發展軸線

未來,在雙發展核心的擴散效應下,參考交通運輸走廊發展趨勢,可預期新 竹縣的都市成長將沿著已經成形的北台灣高科技走廊發展軸,以及由雙發展核心 向外輻射延伸的五個發展軸線,進行下一波的都會空間再結構。

(一)北台灣高科技走廊發展軸

本發展軸為全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來源,屬於北台灣高科技產業聚集的首 要地區,也是台灣科技島發展的骨幹,主要係以省道台一線、縱貫鐵路、中山 高及北二高,串聯台北、桃園、新竹、苗栗等地高科技產業。

(二)竹北-湖口-新豐發展軸

本發展軸屬於再工業化、濱海休閒、有機農業的軸線,透過濱海快速道路、

台一省道、高鐵橋下景觀道路、縣道 117 拓寬改善等交通建設,打通六家高鐵 特定區與新竹工業區、竹北、湖口、新豐地區的交通運輸網路,擴大竹北新都 心的發展效應。

(三)竹北-新埔-關西發展軸

本發展軸屬於文化活化保存、有機休閒農業的軸線,透過主要動線縣道118 全線打通,以地方空間營造、文化活化、社區參與、有機休閒農業引領各項計 畫,帶動新埔、關西台地與鳳山溪間的土地再發展。

(四)竹北-芎林-橫山-尖石發展軸

本發展軸屬於區域型公共設施、山坡地有機休閒農業、內灣鐵道文化保存、

原住民文化活化的軸線,透過主要動線縣道 120 的串聯,帶動鳳山溪與頭前溪 之間丘陵地、谷地、平原的轉型。

(五)竹東-五峰發展軸

本發展軸屬於高科技、產業後勤支援(工商服務、住宅、休閒、購物)、

舊市區再發展、內灣鐵道轉型及文化保存、區域公共服務、原住民文化活化的 軸線,透過主要動線縣道122、內灣鐵道的串聯,進一步帶動頭前溪南岸地區的 再工業化,提昇生活環境品質,以及塑造地方空間特質。

(六)寶山-北埔-峨眉發展軸

本發展軸屬於產業後勤支援(住宅、休閒、農業生產)、有機休閒農業、

地方文化活化的軸線,未來可透過丘陵地的景觀道路與新竹都會核心區串聯,

以及透過台三省道與竹東鎮地方中心銜接,轉化成為具有地方文化內涵的都會 近郊景觀聚落,以及休閒觀光據點。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頁 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