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演進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5-49)

第三章 台灣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概況

第三節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演進

次,高溫測試的目的除了做一般電性功能測試外,還利用高溫(大約是攝 氏90±3℃)以檢測IC 工作速度的劣化,分類出IC的存取時間及可靠度等問 題。

7. 雷射刻碼(Laser Mark):在半導體IC通過以上測試的產品將會在進行雷射刻 碼,雷射刻碼機主要是利用雷射將生產公司的名稱、標誌(Logo)、IC 型 號製造批號或日期等,刻於IC封裝的膠體上主要目的在標明半導體IC其相 關資訊以利辨別產品。

8. 外觀檢查(Outlook Inspection):藉由機器或人工檢視半導體IC其極性、腳 型、平坦度、正印、膠體、色澤及錫渣等狀況,以確保品質並針對發現有 缺陷產品作其原因追蹤及改善,並以作為客戶端的產品外觀品質確認。

9. 最終檢驗(Final Quality Control, FQC):做完雷射印碼後即必須針對IC 做最 終檢驗。最終檢驗的目的是檢驗測試完畢之IC品質是否合乎產品的出貨要 求。

10. 烘烤包裝(Baking/Packing):在進行包裝前,將IC 置於烘烤爐內進行烘烤 2至12 小時(依客戶要求),其主要目的則是去除水份。

11. 出貨檢驗(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OQC):為確保客戶收貨時外箱標籤內 容和箱內的成品IC相符合,故須進行出貨檢驗。檢驗項目包括出貨箱 數、標籤內容等,於確認無誤後即將完測委測品送至庫房等待客戶指示 出貨。

一、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沿革

台灣半導體產業自1966 年開始由半導體製程後段的封裝製造切入,目前 經過40 多年的歷練,其間產生了聯華電子、台積電、華邦電子、台灣光罩等 上下游知名公司,到了1990 年初期,眾多廠商競相設立六吋晶圓廠,國內半 導體產業才開始蓬勃發展起來。尤其自1990 年代多家半導體晶圓製造廠陸續 成立,不僅帶動IC設計、半導體封裝測試等產業之成長,相關產業如晶圓材 料、設備、化學品、光罩等也在產業串聯下而興起,使得近年來台灣已成為 全世界第二大製造中心。台灣半導體產業成功,絕對是一連串「創新」所帶 來的成果,例如,台灣在全球獨具特色的半導體產業垂直分工體系,甚至獨 步全球的專業晶圓代工廠模式就是「創新性」的代表例證,以下將回顧台灣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史,將台灣半導體產業整體發展歷程概分為下列四個階 段:

(一) 從播種到成林萌芽期 (1964 年~1974 年)

1964 年國立交通大學成立半導體實驗室,將半導體課程列為主要教學重 點,這半導體實驗室成立開啟我國半導體技術人才之養成,諸多交大所培養 的人才對我國半導體產業有重要的影響,且有許多重要貢獻的領導研發人才 也出至於交大,也因有這交大半導體實驗室這重要關鍵,使得我國半導體產 業得以順利發展的。1966年美商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s)在高雄設廠,

從事於電晶體的封裝,並為台灣引進半導體的封裝技術,也揭開了台灣半導 體封裝產業。也因這個開端陸續有外商如德州儀器、飛利浦建元電子等在台 設廠,其著眼點在於台灣低廉的勞工但也為台灣引進半導體的封裝、測試及 品管技術,使台灣半導體封裝產業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在1969 年首家由國人 自營的環宇電子公司成立,其後於1973 年又成立了萬邦電子。其整體發展而 言,在這一階段由外商公司設立裝配廠並將其技術引進台灣,讓半導體封裝 測試產業在台灣奠立了其初步基礎,並開啟了今後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之里 程碑。

(二) 半導體產業技術引進及自立成長期(1974 年~1998 年)

1974年,世界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正方興未艾,對於其它相關產業的影響

力也逐漸增強,但我國在當時並未形成所謂的半導體製造產業。政府為使國 內電子業的發展,能持續且逐漸朝技術密集方向轉型,經多方評估研究與籌 劃後,乃成立電子工業研究中心(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所前身),並接受經濟部 之委託,推動「半導體積體電路專案計畫」,開啟了往後數十年台灣在世界 半導體的重要地位,其設置半導體示範工廠,選擇美國RCA公司為技術引進 的 對 象 , 建 立7.0um CMOS 技 術 , 並 與 美 國 IMR(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search)公司合作,引進光罩製作技術,開啟了台灣 IC自主技術的序幕。

1977 年工研院電子研究所示範工廠落成,開始試製積體電路,開啟了台 灣積體電路自主技術研發的序幕。1979年進入電子工業第二階段發展計畫,

在此期間,擁有完善基礎設施的新竹工業園區成立,更促進了高科技的發 展。電子所衍生的聯華電子成立於1982 年正式生產4吋晶圓,成為台灣第一 家IC 製造廠商,證明台灣有量產IC 產品的能力。在這段期間由於電子研究 所的成立,培養了眾多人才,其後都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精英,並衍生許 多成就非凡的公司。

而科技發展方案的具體作為之一則是在1981 年成立了新竹科學園區,在 優惠政策鼓勵下,IC 設計公司連接成立,下游電腦產業也蓬勃發展。1983 開始的超大型IC 計劃順利完成,1987 年工研院電子所再度衍生六吋晶圓超 大型半導體製程技術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以及1988 年衍生之國 內第一家專業光罩廠商─台灣光罩公司,奠定台灣在IC 代工與光罩設計的基 礎。產業體系的雛型於焉成形, 台灣IC 產業的發展,在最初的前15 年是靠 後段的封裝、測試作為產業的發展主軸;之後的15 年則因陸續建立不少四 吋、五吋及六吋晶圓廠,逐步由後段向前段發展。

1990年初期,在眾多六吋廠陸續成立運轉後,國內半導體產業才開始蓬 勃發展起來。1993年~1998年間全球半導體市場在熱絡景氣帶動下,更興起了 八吋廠的投資熱潮,在1994年工研院電子所衍生成立世界先進公司(為台灣第 一座 DRAM 八吋晶圓廠)之帶動下,建立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次微米技術與記 憶體IC 設計開發的能力。國內十八座以上的八吋晶圓廠亦陸續投入。廠商帶 來的高獲利又吸引了更多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前仆後繼地投入。在半導體製造 業的帶動下,半導體週邊相關產業也因而蓬勃發展。而除了國內的半導體產

業內或業外廠商的積極參與外,國際級的相關大廠,亦開始積極投入台灣市 場,為台灣半導體產業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燦爛歲月,更將台灣半導體產業推 向國際舞台。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巨大市場的吸引、產業政策的鼓舞、產值的 持續擴大,形成高密度群完整之產業結構更鼓舞了台灣半導體的後續發展並 行進而躍上國際舞台。

(三) 半導體產業的擴張期 (1998年以後)

1996~199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遭受不景氣衝擊,但台灣廠商由於產品結構 均勻分佈,半導體產值反而獲得相當幅度的成長。尤其是半導體晶圓代工的 領域,在台積電與聯華電子的領軍下,佔有全球六成以上的市場,進而引領 半導體產業進入策略聯盟與專業分工的時代。2000年為因應全球SoC風潮,

工研院成立系統晶片(SoC)技術中心,結合四十家廠商,成立SoC 推動聯盟以 建構台灣矽智產(Silicon IP)的產生、流通與應用環境,使台灣半導體產業朝創 新導向發展。

2005年~2010年,台灣全島將投入兩兆以上的經費從事IC晶圓廠的建設,

並在國內、外廠商間的技術合作與策略聯盟,使半導體廠商進入一個既競爭 又合作的時代。台灣半導體之發展重心已由勞動密集、附加價值較低的組裝 產業,轉移至高科技與高附加價值的製造與設計業。因而帶動今後台灣半導 體成長的關鍵已由「成本優勢」走向「創新導向」,設計與研發技術的提 昇、擴大利基、擬定競爭策略,才能讓台灣有更具競爭力及更多樣化的資源 來支撐未來台灣半導體的成長。政府的角色亦應由實際的參與者轉為積極的 輔助者。而工研院經濟中心等單位,持續進行半導體產業研究,提供成分、

即時的產業情報訊息,亦發揮極大的參謀作用。

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科技更上層樓,12吋晶圓將已逐漸取代8吋晶圓並 發展至18吋。經過多年努力,台灣已是世界數位科技經濟中最重要的基地之 一,建立了世界舉足輕重的電子產業地位。然而未來將面對的卻是更嚴峻的 挑戰,台灣高科技產業更應以無盡的努力和奮鬥來面對變化莫測的未來,在 技術發展、產業投資、市場開拓上需在創新上再作重大突破,才能維持過去 的高速成長。台灣因為其產業特性及政府支持目前仍是全球最積極發展半導 體產業的地區。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