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貳、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整合行銷產業概況

一、整合行銷之定義

整合行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MC)最早的觀念可以回溯 至 1989 年,美國廣告代理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y;

4As)提出的定義4

「整合行銷傳播是一種從事行銷傳播計畫的概念,確認一份完整透徹的傳播 計畫有其附加價值存在。這個計畫應評估不同的傳播技能-例如廣告、直接行銷、

促銷活動及公共關係-在策略思考中所扮演的角色,並透過天衣無縫的整合,提 供清晰且一致的訊息,發揮最大的傳播效益。」 美國廣告代理協會的早期定義 強調廣告應該與其他訊息來源整合以達到最大的傳播效果,且提供的訊息必須符 合一致性。

更深入有關於 IMC 的相關觀念研究從 1991 年才開始萌芽,在由 4As 資助美 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中,麥迪爾學院(Medill School)提出對 IMC 的定義為「管理所 有顧客或對象所能接觸到關於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來源,以達成銷售以及維護客戶 忠誠的過程」。而劉美琪(1991)認為此定義除承接之前所述的使用不同傳播技能 之外,重要的是加入客戶端的概念,包括(1)影響行為(2)由現有及潛在顧客出發(3) 達成綜效(4)建立關係。

科羅拉多大學的教授 Duncan(1992)修正 IMC 的定義,將整合行銷的觀念提升 到組織策略運用的層次,注重企業本身而非品牌:「IMC 是策略性地控制或影響 所有相關的訊息,鼓勵企業組織與消費者及利益關係人的雙向對話,藉以創造互

4 資料來源:4As 官方網站 http://www.aaaa.org/Pages/default.aspx

洪淑宜(1996)則認為 Schultz 和 Tannenbaum 以及北卡羅萊納大學的 Lauterborn 於 1993 年對整合行銷傳播的定義提出更深的看法,他們認為「IMC 主要是在討 何種形式或方法發展。」(Duncan & Moriarty, 1997)

綜合上述,隨著消費市場與型態轉變,IMC 的定義有不同深度與廣度,而本 研究將整合行銷傳播定義為「以消費者為中心,整合各種形式的傳播管道,並以 接觸管理、訊息管理、關係建立與顧客關係管理等工具傳送訊息與評估結果,並 隨時根據評估的結果不斷修正傳播管道,以達到行銷目的之傳播模式。」

二、整合行銷與傳統行銷的差異

Don E. Schultz 於「整合行銷傳播」(Schultz, 1994)書中第一章的標題宣告 整合行銷的時代來臨。整合行銷的基礎是以消費者為導向,因此他主張 4P(Product, Price, Place, and Promotion;4P)的觀念應該被 4C(Consumer, Cost, Convenience, and Communication;4C)所取代。整合行銷傳播強調行銷與傳播皆不可偏廢,擬定 行銷策略不能忽略傳播效果,傳播注重的是溝通,發展策略的同時先以接觸管理

配(place)、價格(price)、推廣 (promotion)來滿足顧客的需求,這四個基本決定通 成被稱為行銷組合或是行銷 4P,如表 2-1 所示:

表 2-1 企業的行銷活動5

產品決策 (Product)

定義產品的基本利益;設計、開發與測試新產品;修改現有的產品; (Promotion)

決定推廣的目標;各種推廣工具的使用與預算;選擇廣告媒體與訴

 消費者(Consumer):把產品(product)先擱在一邊,趕緊研究消費者的需求 (consumer wants and needs),不要再賣你所能製造的產品,而是要賣消費者確 定想購買的產品。

 成本(Cost):暫時忘掉定價策略(price),先瞭解消費者要滿足其需要與欲求所 須付出的成本。成本不再只是末端的售價,去消費所花費的時間、售後服務 等都是消費者的成本考量因素。

 便利性(Convenience):忘掉通路策略(place),應該思考消費者購買的方便性。

 溝通(Communication):忘掉促銷(promotion),重要的是溝通。

以顧客與潛在顧客為導向的整合行銷傳播為基本理論,其架構如下:

圖 2-1 IMC 整合行銷傳播7

6 資料來源:Don E. Schultz, Stanley Tannenbaum, Robert F. Lauterborn 著 吳怡國,錢大慧,林建宏 譯 「整合行銷傳播:21 世紀企業決勝關鍵」P.20-22 滾石文化 2004

7資料來源:Don E. Schultz, Heidi Schultz IMC- The Next Generation McGraw-Hill, 2004

1.界定顧客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三、台灣整合行銷產業規模

台灣廣告產業在 1970 年代開始蓬勃發展,廣告量大增,廣告代理業可分為

「綜合廣告代理業」,「專營電視廣告的媒體代理」,「房地產廣告代理」,其中以 組織健全、規模完善的有 20 逾家8

1980 年中期政府鬆綁外資限制,越來越多跨國廣告代理集團進軍台灣,壓 縮本土廣告公司的發展空間。1990 年代末期,廣告業為因應消費市場的變化及 顧客的需求差異,除原本的媒體代理功能外,另外還增加「市場調查」、「公共關 係」、「活動執行」、「品牌管理」等服務項目,使得廣告業轉型成整合行銷公司。

根據動腦雜誌的 2010 台灣公關公司大調查發現9,只提供一種服務項目的傳 統媒體代理幾乎不存在,即使規模在小,也同樣提供整合行銷的服務。從附錄一 可得知台灣整體整合行銷產業,約有六十家整合行銷公司,而每一間公司平均資 本額是 594 萬元,員工數僅 17 人。

大型廣告公司因垂直整合的關係,併購中型廣告代理業者,形成大者集團化,

擁有廣大的資源。即使如此台灣廣告產業也有愈來愈多「小者明星」的現象,這 些公司的創辦者通常多曾是外資廣告集團的重要幹部成員,在離開外資廣告集團 後自創公司,利用原本累積的人脈和小型菁英團隊(4~15 人)的彈性與大型廣告 公司競爭。

從 2004 年開始,台灣的總廣告量逐年衰退,歷經了 2008 的金融風暴一直 到 2010 才有回升的跡象。但跟 2004 年比起來,整體廣告量還是縮水近 123 億新 台幣,近幾年廣告總量變化如圖 2-2 所示:

8 資料來源:MBAtics&蔣受傑整理,2009/06/04 http://www.mbatics.com/2009/06/blog-post.html

9 資料來源:動腦雜誌編輯部, NO.417 2011.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圖 2-2 2003 - 2010 年台灣總廣告量10

雖然整體廣告市場萎縮,但網路廣告市場卻成長快速,成為低預算廣告主的 首選傳播媒介,取代傳統的傳播工具,如電視或廣播等。根據台北市網際網路廣 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nternet Advertising and Media Association of Taipei, IAMA)資料 顯示(如表 2-2 所示),2010 年國內整體網路廣告市場規模達到新台幣 85.51 億元,

相較於 2009 年的 69.88 億元,年增率達 22.36%,其中網站廣告達到 52.68 億元,

成長 28.26%,佔整體網路廣告市場總額的 62.51%,關鍵字廣告亦持續成長,市 場規模達到 26.64 億新台幣,成長 11.04%,也是帶動台灣整體網路廣告市場成長 的主要動力。

表 2-2 2007 - 2010 台灣網路市場規模11

10 資料來源:動腦網站 www.brain.com.tw

11 資料來源:IAMA 2010 年台灣網路廣告量統計暨 2011 預測報告,2011/03,本研究整理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網站廣告規模 33.56 38.94 41.07 52.68 關鍵字廣告規模 15.94 20.82 23.99 26.64 社群口碑行銷 N/A N/A 4.82 6.19 整體網路廣告市場規模 49.50 59.76 69.88 85.51 整體網路廣告市場成長率 N/A 20.72 16.95 22.36

單位:新台幣億元;%

劣勢(Weaknesses)

 業者規模普遍較小,資金規模不高,難以延伸經營戰線。

 獨資創業者多,於國內經營良好的業者,大多缺乏國際化經驗。

 本土整合行銷公司缺乏國際廣告行銷策略人才,形成進入國際市場的障礙。

 在資歷不足的情況,加上小型業者沒有提供足夠的訓練資源,人才的流動率 高,企業留不住人才。

機會(Opportunities)

 網際網路崛起,寬頻上網日益普及,民眾每日上網之時數增加,使得網路廣

威脅(Threats)

 受到新興媒體崛起及國內經濟成長趨緩之影響,傳統媒體廣告銷售額預期將

優勢(Strengths) 劣勢(Weaknesses)

 善用網路行銷資源,以低成本達成

機會(Opportunities) 威脅(Threats)

 更多網路廣告的需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確經營理念;(3)確立廣告事業的營運規模與特色;(4)讓廣告事業迅速建立學習 型組織體系;(5)重建全方位的廣告活動服務功能;(6)建全廣告業組織加強相互 間對話;(7)重建合理而透明化的廣告佣金制度;(8)加強消費者研究深耕廣告市 場;(9)共同努力開創本國品牌;(10)致力華文廣告市場放眼國際廣告;(11)改善 台灣廣告環境提昇廣告人尊嚴。

台灣廣告產業的發展趨勢,包括國際化經營、產業鏈結構改變、多元化專 業服務、當務之急人才培育(張寶誠,2006);而黃振家(2007)則認為台灣廣告 產業的首要之舉是需要創新的商業模式,並且台灣廣告產業的組織設計與架構,

需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特別是如何調整組織架構,重新設計新組織團隊,以 提供創新服務。

任何產業的產業鏈不外乎是由產品設計端、製造端、行銷端、通路端所組成,

以利潤極大化為最終目標,而利潤極大化的前提就是消費者願意購買,也就是有 沒有市場價值;整合行銷的價值在於動態的針對產品生命週期規劃出不同的管道 來接觸消費者,由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來回檢視產品在設計開發上是否能滿足甚 至創造出消費者的需求;不僅僅是文化創意產業,在所有產業鏈中,行銷端永遠 是最貼近消費者,最早瞭解消費者喜歡什麼、能接收什麼的產業鏈關鍵角色;胡 維萍、孫文琦、陳怡君、王君瑛(2001)也認為整合行銷理論導入異業整合將有 助於因應瞬息萬變的消費市場,由此可知,如果可以利用整合行銷的優勢在產業 鏈中扮演資源整合的角色,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13 資料來源: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http://www.cci.org.tw/cci/cci/index.php)

14 資料來源:經建會綜合計畫處,「創意經濟快速發展,經建會新聞稿 201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