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兩岸科技產業現況與相關政策

6.2 IC 產業

6.2.1 台灣 IC 產業現況

「點矽成金」是經常用來形容積體電路產業(IC)的一句成語;這句話,除 了代表其在技術上的先進之外,也同時說明了積體電路的經濟價值。

2000 年我國 IC 產業產值達 7,144 億台幣,成長率為 68.7﹪,遠高於全球半 導體市場的成長率。其中,尤以 IC 製造業高達 76.9﹪的成長率最為亮眼,代工 產業更有 111.3﹪的超水準演出。至於其他不論 IC 設計、IC 封裝、IC 測試等子 產業,在 2000 年的成長率也分別有 55.3﹪、48.4﹪、52.6﹪,均遠高於全球相關 產業的成長幅度。垂直分工之產業結構是我國 IC 產業與國外最大之不同點。然 而,在快速變遷之產業環境,以及日益擴大之資本設備投資額下,我國獨特之專 業分工模式,確實符合了產業趨勢需求。國際大廠多以設計、製造、封裝、測試,

甚至系統產品等上下游垂直整合方式經營,而國內上、下游水平分工的經營型 態,確實與眾不同。

表 6-8 我國 IC 產業重要指標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00/99 產業產值 1,882 2,479 2,834 4,235 7,144 68.7%

IC 設計業 218 363 469 742 1,152 55.3%

IC 製造業 1,256 1,532 1,694 2,649 4,686 76.9%

代工值 560 842 938 1,404 2,966 111.3%

IC 封裝業 358 478 540 659 978 48.4%

國資封裝業 252 362 420 549 838 52.6%

IC 測試業 50 106 131 185 328 77.3%

產品產值 914 1,053 1,225 1,987 2,872 44.5%

內銷比例(%) 39.5 47.0 49.7 54.7 53.9 - 市場值 2,036 2,355 2,744 3,457 5,065 46.5%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2001/03) 單位:億台幣 以我們最異於國際同業的專業分工體系而言,截至 2000 年底為止,國內計 有 140 家的 IC 設計公司、8 家晶圓材料業者、4 家光罩公司、16 家晶圓製造公

司、48 家封裝公司、37 家測試業者、13 家導線架生產廠商…等等。如此龐大且 綿密之週邊相互支援體系,其實是除美、日之外,他國所沒有的。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2001/03)

圖 6-7 我國 IC 產業結構(2000 年) 二、IC 設計業

近幾年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潛力明星可以說是 IC 設計業!以創新取向、智 慧型產業為其特色的設計業,無論就其產品毛利率、資本週轉率、資本報酬率以 及平均每名員工產值等方面看來,均高於其他 IC 下游產業。儘管 IC 設計產業發 展至今佔全球半導體產值的比重還不及一成,但放眼看任一半導體環節產業,卻 鮮少能像設計業一樣呈現高達兩位數字的年複合成長率,而且廠商家數依然呈現 快速增長。

2000 年我國 IC 設計業家數有 140 家,其中有 111 家為專業 IC 設計公司,

其餘則涵括外商在台設計部門,以及晶圓廠和系統公司之設計部門。整體而言,

設計業已成為半導體創業的熱門標的,2000 年有十餘家新興之專業 IC 設計公司 陸續成立,尤其在景氣減緩的下半年最多新公司成立,這些新增的專業設計公司 涵蓋快閃記憶體、多媒體和無線通訊(如 Bluetooth)等過去國內業者較少涉獵 的領域。

表 6-9 我國專業 IC 設計業重要指標

聯發和新秀晶豪成長幅度最為亮麗。其中,威盛和聯發已名列百億元俱樂部,國 內營業規模超越 50 億台幣的設計公司更有五家,顯示我國 IC 設計業除「小而美」

公司專攻利基型產品外,IC 設計公司朝向大型化發展亦顯現成效,至少有 3-4 家台灣設計業者可擠入全球前二十大設計業榜單中,顯現我國 IC 設計業者在國 際舞台的影響力逐年增加。

三、IC 製造業

全球 IC 產業景氣自 1999 年開始復甦後,於 2000 年達景氣高峰,整體 IC 市 場值達 1769 億美元(WSTS,2000),較 1999 年成長 36%,回顧 2000 年上半年,

在下游電子市場強烈需求的帶動下,IDM 廠大幅釋放訂單、晶圓代工產能滿載、

DRAM 價格向上攀升,全球 IC 業者籠罩在一片歡欣鼓舞聲的同時,緊跟著 2000 年第三季電腦大廠紛紛發布獲利警訊、手機出貨量不如預期的壓力之下,全球 IC 市場亦在眾人的驚呼中迅速反轉。

國內 IC 製造業部分,則在 IDM 委外代工比例的提昇、產能利用率的提高、

代工價格的上漲、DRAM 製程微縮效應及投資效應顯現的帶動下,具備 77%的 高成長率,產值則達 4,686 億台幣,而代工業務部分,更有高達 111%的超高成 長率表現,成為帶領我國 IC 製造業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國內之 IC 製造業者,在 2000 年的經營表現上,較 1999 年為優異,除了在營收 上的成長之外,在獲利方面亦由 1999 年的 21.1%上揚至 2000 年的 33.1%

表 6-11 IC 製造業平均獲利率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毛 利 率 57.0 % 38.7 % 24.8 % 24.9% 31.4% 41.1 淨 利 率 47.3 % 31.5 % 23.5 % 9.5% 21.1% 33.1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2001/04)

由於 1999 年底聯電的五合一以及 2000 年中台積電購併世大及德碁,加上從 設計業者轉型成 IDM 廠商的矽統,至 2000 年底,我國 IC 製造公司自 1999 年的 21 家減少為 16 家,涵蓋代工(Foundry,如台積電、聯電)、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如旺宏、華邦等)、以及記憶體(Memory,如力晶、茂德、南亞等) 公司,而代工與記憶體是我國 IC 製造業兩大支柱,此兩大業務所佔國內 IC 製造 業營收的比重達 95%,故不單影響我國 IC 製造業生態,更左右下游產業之景氣 生機。

由於代工業者的購併案件,大幅增加我國代工業者產能,再加上半導體市場 於 2000 年景氣到達高峰,IDM 廠大幅釋放訂單的趨勢下,使得台積電及聯電分 別有 127%及 92%之高成長率,在 2000 年蟬連我國 IC 製造業之一、二名,華邦 排名第三,仍為國內最大之 IDM 廠商,第四名部分則有較大之變化,在 2000 年 Sharp 宣佈退出 Mask ROM 市場後,旺宏便成為全球最大的 Mask ROM 供應商,

在 Mask ROM 訂單的挹助之下,再加上 Flash 產品之斬獲,使得旺宏在 2000 年 營收成長率上,有高達 94%之成長率,排名上,亦超越茂矽、茂德而成為第四名,

另外,由於 2000 年矽統的 8 吋晶圓廠開始運轉,使得矽統亦於 2000 年正式由 Fabless 業者轉型為 IDM 廠商,雖然其晶圓廠運轉的不順遂造成矽統在 2000 年 營收出現負成長之情形,展望未來,在其晶圓廠之運轉上趨於穩定之後,應能有 較好之表現。

表 6-12 1999 年我國 IC 製造業營業額排名

2000 排名

1999

排名 公司 2000 營收 (億台幣)

1999 營收 (億台幣)

00 / 99 成長率 (%)

1 1 台積電 1,662.3 731.3 127 2 2 聯電集團 1,050.9 546.3 92 3 3 華邦 480.2 310.0 55 4 6 旺宏 322.4 166.1 94 5 4 茂矽 268.9 198.0 36 6 5 茂德 207.0 182.5 13 7 7 世界先進 193.5 130.3 49 8 8 力晶 190.4 107.0 78 9 10 南亞 149.7 92.7 61 10 - 矽統 78.3 108.4 -28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2001/03)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2001/03)

圖 6-8 我國晶圓代工全球佔有率 四、IC 封裝業

2000 年全球 IC 產業表現亮麗,相較 1999 年大幅成長 39%。而我國 IC 產業 的優異表現更為耀眼產業產值成長 68.7%,其中以晶圓代工業成長 110.8%最為 可觀,使得下游封裝業的營收也大幅成長。

2000 年封裝業前五大廠商排名,依序為日月光、矽品、華泰、日月欣、超 豐,與 1999 年的排名相同。前五大廠的產值集中度則由 1999 年的 72.9%進一步 提高為 75.4%,大者恒大的產業特性表露無遺。日月光以 BGA 封裝型態為主力,

蟬聯龍頭寶座;矽品則致力於集團化的組織重整,除了投資鑫成外,並將從事邏 輯測試的矽豐合併成為新竹分公司,封裝位居第二席次;華泰朝 EMS 方向發展 並至菲律賓設廠,封裝表現仍位居第三;日月欣是日月光集團 1999 年 7 月購併 摩托羅拉中壢廠後所成立的新公司,以接摩托羅拉訂單為主,排名第四;超豐則 以傳統的低階封裝型態專攻設計業市場維持第五名席次(請參考表 8-26)。

表 6-13 前五大封裝廠產值集中度

排 名 1999 年 2000 年

1 日月光 日月光

2 矽 品 矽 品

3 華 泰 華 泰

4 日月欣 日月欣

5 超 豐 超 豐

前五大廠商集中度 72.9% 75.4%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2001/04) 五、IC 測試業

1999 年全球 IC 產業復甦,DRAM 供需漸趨平衡,合約價格有利可圖,下半 年甚至幾次因為供給不足,引發現貨市場價格飆漲;國內 DRAM 測試價格因而 能夠調漲,使以記憶體測試為主的我國測試業,終能走出陰霾。2000 年全球 IC 產業景氣轉佳,在國內、外前段設計、製造業者的大舉委外下,測試業出現難得 的榮景。但是 2000 年第四季起景氣又轉差,致使 2001 年測試業的景氣再蒙上陰 影。持續的產業觀察能夠讓我們對於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有更清楚地認識。

表 6-14 我國測試業總體指標

年度 項目 1999 2000

測試業廠商數 (家) 33 37

測試業營業額 (億台幣) 185 238 營業額成長率 (%) 41.2 77.3 佔整體 IC 產業產值比重 (%) 4.3 4.6 測試業員工總數 (人) 7,389 12,800 研發費用佔營業額比重 (%) 7.4 2.6 資本支出佔營業額比重 (%) 117.4 87.5

外銷比重 (%) 38.9 39.6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 (2001/04)

2000 年我國前五大測試公司集中度由 1999 年的 57.4%再向上攀升為 62.1%,主要原因 2000 年下半年半導體景氣逐漸轉差,接單集中在一線大廠所 致。前五大廠商排名中前三大名次與 1999 年相同,位居第一的是以邏輯測試為 主的福雷;以承接母公司記憶體 IC 訂單為主的南茂,穩居第二;以記憶體 IC 測 試為主的聯測,排名第三位;而從事預燒、邏輯與記憶體測試的京元電子則由 1999 年的第五名躍升為 2000 年的第四名;轉型為專業邏輯測試廠的矽豐於 2000 年 12 月 30 日被矽品合併成為矽品新竹分公司,排名第五名 (請參考表 8-35)。

表 6-15 我國前五大 IC 測試公司

排 名 1999 年 2000 年

1 福 雷 福 雷

2 南 茂 南 茂

3 聯 測 聯 測

4 矽 豐 京 元

5 京 元 矽 品

前五大廠商集中度 57.4% 62.1%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