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種變項的理財素養表現 二、

由上述探討中發現,整體而言,年輕人的理財知識普遍不高,但若進一步 去瞭解,會發現仍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存在於不同特性的族群之間。理財文盲不 僅是普遍的現象,甚至在特定族群上所呈現的更是明顯(Chen & Volpe, 1998;

Lusardi et al., 2010)。

研究者整理出以下分別針對性別、年齡與年級、科系與接受理財教育經驗、

理財資源以及家庭背景等五面向,透過之前的研究結果來探討不同特性的族群,

其在理財素養表現上的差異。雖然國外許多研究也有針對種族的不同分析其理 財素養的差異,但由於台灣的種族並不像美國來的複雜,其差異也不那麼明顯,

在本研究中暫不做討論,往後研究也可以進一步對於各族群的素養表現做分 析。

(一)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不同面向的知識上所表現的理財素養不同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理財素養的表現上,研究結果並不太一致。有研究發 現,男性的理財素養表現較好(Chen & Volpe, 1998; FINRA, 2013)。Lusardi 等 人(2010)甚至提出,儘管現今女性大多已取得大學文憑,也更積極地投入工 作,但理財素養仍很低。然而,也有研究指出,女性在測驗中所呈現的理財素 養分數較男性高(Mandell, 2008;馮佩君、林國均,2014)。

不過,若更進一步去看,男性與女性在不同面向的知識程度表現上有所不 同,如男性對保險和個人貸款較瞭解,而女性則是在整體財務管理上較擅長

(Danes & Hira, 1987)。因此不同研究所著重的面向或是研究主題的差別,均可 能使不同性別有不同的表現。

(二)大學生的年級越高,其理財素養表現越好

研究顯示,較年長的受試者,在其所研究的面向中知識程度相對較高(Chen

& Volpe, 1998; Danes & Hira, 1987; FINRA, 2013)。其來自於年紀越大,就越需 要及越有動力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Danes & Hira, 1987)。

除此之外,學生的年級也會對理財素養造成不同的影響。Mandell(2008)

在 Jump$tart 聯盟對高中生及大學生所做的調查中發現,理財素養會隨著年級越

17

高而逐年增加,因此大學生表現比高中生好。這可能來自於,能上大學的學生 其在學業上也大多較有天賦,並且將其才能呈現在入學考試上。此外,大學生 在使用金融工具上,也比高中生有更多的經驗。Chen 和 Volpe(1998)在十年 前的研究就有相同的發現,年級越低的受試者,有較低的理財素養。國內黃麗 婷(2010)也發現年級與大學生理財素養程度具備正向關係。馮佩君與林國均

(2014)亦指出越高年級的警察大學學生其理財分數也越高。因此,期待在本 研究中年級越高的學生在理財素養上會有較好表現。

(三)大學生的科系與接受理財教育經驗對其理財素養的表現較無直接關係 Chen 和 Volpe(1998)指出非商學系的學生在理財知識的程度較低。然而,

Jump$tart 聯盟透過「理財問題的解決能力」來測量大學生的理財素養,而非針 對理財知識的擁有,結果發現那些學習量化研究的學生,如科學、社會科學、

工程,比起學經濟或是商科的學生,在測驗中表現較好(Mandell, 2008)。此結 果,雖然與一般我們所認為的觀念不太一致,認為透過教育會提昇我們的知識 及素養。但是 Mandell 進一步推論因大學所學除了主修科系以外,重要的是如 何研究和解決問題,而這兩種技能,相較於認識金融商品與規則,才是作最佳 理財決策的關鍵。

此外,Mandell 也發現有在高中或大學上過經濟課的學生理財素養分數高於 平均水準,另上過財務或會計課的人更高,最高的是實際在高中已有玩過股票 的學生。因此學生的科系及是否上過理財相關的課程,未必會與理財素養的分 數有直接的關係,重點在於學生是否在過去的學習經驗當中,有學到促進知識 及做決策的能力,這可再進一步去探討。

(四)大學生擁有較多理財資源,則有較好的理財素養

Chen 和 Volpe(1998)指出有較高個人收入的大學生比起那些較低收入的 大學生,在理財知識上有較高的答對率。FINRA(2013)也發現收入較低的年 輕世代其理財素養表現較好的僅有 17%,而收入較高的則有 35%,表示收入較 低的年輕世代其理財素養水準相當的低。黃麗婷(2010)也指出理財素養及格 與否與每月可理財金額存在顯著相關,而可運用理財金額在 5,000 到 10,000 者

18

其理財素養程度也較高。根據上述研究之結果推論在本研究中所對應之學生一 個月生活費,若越高,則理財素養得分將越高。

(五)大學生的家庭背景越好,其理財素養越高

Mandell(2008)指出學生家長的學歷和收入越高,學生的素養分數也會越 高。Lusardi 等人(2010)也發現,年輕人的理財知識深受家庭背景因素影響。

受試者的媽媽如果有大學畢業,則受試者對通貨膨脹會比較瞭解;此外,若受 試者的雙親在年輕時就有投資股票或退休儲蓄的經驗,則這些受試者會就有分 散風險的概念。因此理財知識會由父母親那代,傳遞到小孩這代。推論為學生 的家庭背景越好,會有較寬鬆的資源去探索學習,抑或是父母在理財資源上給 予較多教導或討論。本研究也將進一步去驗證家庭背景的高低,是否對於大學 生的理財素養表現也有類似的結果。

根據上述文獻探討,不同特性、背景的學生在其理財素養上均呈現出差異。

因此本研究欲對台灣大學生的狀況作探討,希冀能使台灣的理財教育針對不同 特性的大學生有所調整或補足,以更符合其需求。本研究將選取性別、年級、

一個月生活費、雙親的學歷及雙親之職業等背景變項,進一步驗證與分析這些 背景變項對於我國大學生的理財素養是否也具有同樣的影響與結果。

19

理財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