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理財行為的意義 壹、

消費經濟學家已針對理財行為投入了近 30 年的研究,因此在各種不同背景 情境下所做的理財行為研究也越臻豐富(Xiao,2008)。然而這些研究所著重的 理財行為其定義為何?

Fitzsimmons、Hira、Bauer 與 Hafstrom(1993)以家庭資源管理(Family resource management)當中的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來呈現理財行為,

並引用 Deacon 與 Firebaugh 對家庭資源管理的定義,將其解釋為「計畫和執行 資源的運用來符合需求」。他們發展出的理財量表,呈現兩個要素:不好的行為

(有六個變項)及好的行為(四個變項)。這些行為包含:規劃金錢的運用、列 出花費的流向、評估花費的依據、使用已列出的預算等四項。

Hilgert 等人(2003)將理財行為界定為金錢管理活動,並著重在現金流管 理、信用管理、儲蓄及投資等四面向去探討,其中共呈現了 18 項理財行為(範 圍涵蓋基本到複雜的技巧)以及對 13 項金融產品的擁有,上述行為及產品被結 合在四大類別中被測量。他們也發現,理財行為是有階段性的,例如,那些被 金錢限制住的人,會投入現金流管理以及取得信用,但卻不會儲蓄和投資。

FINRA(2014)針對理財能力(Financial capability)給予明確的定義,其 指出理財能力係為與資源管理、理財決策相關的各種行為,因此可透過收支平 衡、事前規劃、對理財商品的管理以及對理財知識的掌握等面向來展現理財能 力。由於此研究主要著重受試者實際在生活上的狀況,不但廣義的包含理財素 養,亦可被視為是理財行為。

Xiao(2008)也做出較詳細清楚的定義,認為理財行為是任何與金錢管理 相關的人類行為,普遍的理財行為包括現金、信用、儲蓄行為等。此外,為了

20

更適當的定義理財行為,也透過以下四個議題來進一步釐清:

一、 我們著重的是行為或是結果?

我們常將行為和結果混淆,然而行為並非結果,他們只是影響結果的部份 原因之一(Ajzen & Fishbein, 1980)。而 Xiao(2008)認為許多理財教育計畫多 著重在增加儲蓄和減少債務,這是正向理財行為的結果。結果的產生(如儲蓄 增加)來自於一個人的行為(如固定儲蓄)加上在不同情境中的其他因素所影 響,不過行為卻會導致結果的產生。

二、 個別行為或是行為類別?

個別行為是個人表現的特定行為,如用現金購物。有許多理財行為常以行 為類別來定義,或是說一組個別行為。譬如金錢管理是一個抽象的行為,需要 一組個別行動來描述,如回顧每月帳單、紀錄每月收支等。有時,個別行為並 不屬於標的行為類別。如用現金購物可代表金錢管理行為,也可能只是代表一 個人的習慣,和金錢管理無關。

三、 標的行為的測量方式

(一)定義行為要素

要適當的定義行為,應該要有四種基本要素:行動、標的、內容和時間(Ajzen

& Fishbein, 1980)。根據不同研究的目的,在這四種元素上會有特定的細節。例 如儲蓄行為(一個行為的分類/種類)可能是短期或一次性的行動,把一些錢存 在帳戶中來當作買禮物的錢,或是一個長期為了退休金(401k 計畫)而履行的 存錢(內容)。此外,儲蓄是存在帳戶裡還是股票市場(標的)。儲蓄行為是固 定的或是偶發的(時間)

(二)測量方式

行為可以用不同方式來測量(Ajzen & Fishbein, 1980):

1.雙變項:是否有做

2.多重選擇:你的付款方式是哪一種?現金、信用卡、支票、電子帳戶、其他 3.量化行為的程度或範圍:如你每個月付多少錢在退休金上?

4.行為頻率:如你使用信用卡的頻率?幾乎每天、一週、一個月、一年、緊急時

21

根據研究問題的標的行為,可用特定的測量方式。如果目的是要鼓勵勞工 參與 401 退休儲蓄計畫,雙變項(參加與否)較為適當。但如果是要鼓勵勞工 增加對 401 計畫的投入,就需要設有投入範圍或實際投入數量的多重選擇。

四、 自述或是直接觀察?

測量人類行為,最理想的資料蒐集方式是直接觀察,但事實上,這不常見

(Ajzen & Fishbein, 1980)。在許多情況中,直接觀察是不太可能的,而以自述 的方式來取代。自述的好處是,他們在許多案例中是必要的,而且不用花多心 力、時間和金錢,也可用來對特定的目標、內容或時間蒐集資訊。如果自述行 為可以被實際、所觀察的行為來做驗證會更好。例如我們會要求消費者陳述,

你有遲繳你的信用卡帳單超過 60 天以上?而後進一步用信用報告來驗證受試者 回答的準確性。

Xiao(2008)對理財行為的概念提供較完整的解釋,然而相較於理財素養,

有大量的文獻與資料對其提出各種具體的定義,卻較少有學者能夠特別為理財 行為直接界定其概念。尤其在國內,僅有金管會(2008)針對理財行為有較明 確的定義,其認為理財行為係在金融管理上採取有效或正確的決策及行為。因 此研究者推論其可能來自於理財行為的範圍較廣,不僅有實際行動,也包含決 策等層面較為多樣化,難以納入完整測量。而在後面的相關文獻也發現,大學 生僅管自認有理財行為,但卻少有真正將其落實在實際生活中(FINRA, 2013)。

綜合上述,本研究以曾永清(2005,2013)對理財行為的看法作為定義,其認 為由於大學生實際參與投資理財的行為並不多,因此狹義來說理財行為是指運 用理財知能,對理財商品、國內外金融市場、金融指標與環境的熟稔程度而言。

而本研究以上述對理財行為的解釋為基礎,以及曾永清(2013)針對理財 行為所分析出來的三個面向,將商品熟悉度、理財興趣度、未來生活影響代表 實際的理財行為。因此本研究所欲測量的理財行為,係以「大學生理財素養問 卷」第一部份「基本資料」中關於理財行為的三道題目來探討大學生的理財行 為表現。商品熟悉度是以大學生對投資商品的熟悉程度來表示;理財興趣度是 以大學生對理財知識的興趣程度來表示;未來生活影響則是以大學生認為理財 投資對未來生活影響的態度來作測量。

22

理財行為的相關研究 貳、

整體理財行為現況 一、

Jump$tart 聯盟透過不同類型的理財行為(分為信用卡使用情形、其他債務、

儲蓄與投資行為、報稅方式等四項),來探討其與大學生理財素養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大學生的理財行為比高中生較多,因為前者為法定成年,可使用不 同的金融產品,包括信用卡、各種債務、還有需報稅。而幾乎 2/3 的大學生在 高中畢業之後,大一結束之前的期間,開始使用信用卡,顯示大一是大學生選 擇使用信用卡的時候(Mandell, 2008)。

FINRA(2014)以 2012 年 NFCS 的調查,進一步分析年輕世代在理財行為 上的表現,其研究結果呈現如下:

1. 收支平衡:有 23%的年輕世代(18-34 歲)入不敷出,且有 31%的人尚有醫 療費未繳。

2. 事先規劃:有 33%的人有預留緊急預備金,有退休帳戶的占四成,但就沒有 年長的世代來的在意。然而在願意承擔投資風險的態度上,不同世代普遍都 不高,但年輕一輩則為其中較能接受的一代,反映出其年紀與潛能較容易於 股票市場的衝擊中復原。

3. 理財產品的管理:年輕世代中沒有銀行帳戶或是以非銀行借貸的比例是較高 的一群,而傾向以非傳統的服務。在信用卡行為方面,年輕世代與 X 世代

(35-49 歲)在使用信用卡上均花費較多的成本(如最小額付款、逾期或超 過額度的費用、以及預借現金)。雖然年輕世代的貸款較少,然而有三成以 上(36%)的人有學貸。年輕人也傾向使用較新型的付款方式,如預付借記 卡、行動付款等。

O’Neill 和 Xiao(2003)透過線上測驗「理財健檢(Financial Fitness Quiz)」

所提供之 20 道題目,來調查 2001 年及 2002 年受試者的理財行為。兩年的調查 均發現,受試者幾乎都有用來繳帳單的銀行帳戶,也幾乎都有足夠的錢來支付 每月開銷;然來,較少有受試者會列出包含日期及金額的理財目標,也鮮少人 已列好遺囑。而受試者在 2001 年與 2002 年理財行為的平均分數上各是 67 分與 6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