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合作學習

二、 合作學習的教學

Johnson等人(1989)與黃政傑等人(1996)認為合作學習有六項與傳統教 學不同的特質,茲簡述如下:

(一) 異質分組

依學生的學習能力、性別、種族及社經背景等將學生分配到不同的 小組中,彼此互相指導相互學習。

(二) 積極互賴

按學習活動的性質,將工作中舉凡不同種類與應在不同時間進行之項 目,在人與人之間及事與事之間妥善調配,多人參與工作時尤須密切配 合。

(三) 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

合作學習的成效繫於團體內成員之間的互動性,透過小組成員間的 相互溝通、協助、鼓勵、分享資訊或挑戰彼此的推理與結論等等活動,

組內學生可以相互助長彼此學習的成功。

(四) 鑑別個人學習績效

合作學習由小組共同學習,每一位學生都應該盡到學習的責任,評 鑑時,合作學習的成就評量是以團體表現來計算分數的,但學生必須個 別表現成果。

(五) 人際技巧:學習合作小組必須有下列的人際和小團體技巧:

1、彼此認識並互相信任。

2、正確無誤的進行溝通。

3、相互接納且相互支持。

4、能建設性的解決問題。

(六) 團體歷程

團體歷程意指藉由團體活動以達到預定目標的歷程,須定期檢視小 組的運作狀況及其目標達成度。分析小組工作上的困難與問題並給予回 饋。

綜合以上,可歸納出合作學習中幾個基本要素:積極的相互依賴,強調 個人績效與小組目標,重視組間合作技巧及團體歷程等。合作學習小組與傳 統小組的差別也在於這些要素,由表 1 的比較中可看出來,合作學習團體

為異質性分組,成員之間高度互賴、彼此支持,重視團體及個人的表現及工

資料來源:合作學習(21頁),黃政傑、林佩璇,1996,台北:五南。

黃詠仁(2006)及林靜萍(2005)的研究指出,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 自然科學習氣氛,提供學生語言互動的機會,促進同儕間面對面互動和正向 相依,增進彼此的友誼及學生之探究技能、學習態度與科學概念之發展。學 生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更能瞭解合作學習的真諦,亦即社會技巧有進步。

能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助於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使學業成就進步。

另外,根據Johnson, R. T.等人(1985,1986)的文獻指出,利用電腦 進行合作學習(Computer-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更有下列的優點:

(一) 具有傳統電腦教學之個別化、適性化以及彈性化的優點。

(二) 學生因為與同儕互動增加,更有利於於社會化。

(三) 學生角色由被動的接受者,變成意見的提供者,使學習者在學習的 過程中居於主動的地位。

的互動,學生對於新的知識概念的接受度較高。 成就區分法(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 簡稱S.T.A.D.)、團 體探究(Group Investigation,簡稱G.I.)、共同學習(Learning Together,

簡稱L.T.)、拼圖式學習(Jigsaw)及拼圖式學習第二代(Jigsaw II)等 方法:

(一)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on;簡稱 S.T.A.D.)由 Slavin

(1978)所發展的,它是最容易實施的一種方法,因為它所使用的內容、

標準和評鑑均和傳統方法沒有太大的差異。S.T.A.D. 有五個構成要素:

其一是全班授課,教師介紹教材內容。其二為分組學習,教師學習依學 生的能力水準、性別或其他社會背景、心理等特質,將學生作異質性分 組,以同儕指導的形式一起學習以精熟單元教材。第三是實施測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