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界定

本節針對 Mosston 教學光譜、互惠式教學形式、包含式教學形式、標準卡、

時敘、學習效果和扯鈴教學等七個名詞提出概念性及操作性定義。

一、Mosston教學光譜

Mosston於1966年出版「體育教學」一書,書中介紹教學光譜分為兩個群集,

前五式即A至E式又稱「再製式」(Reproduction),為直接教學法,是以教師為 主的群集;後六式即F至K式又稱「生產式」(Production),為間接教學法,是 以學習者為主的群集(周宏室,2005)。本研究所探討的是互惠式(C式)和包 含式(E式)二種教學形式,並探討這二種教學形式在學習效果上之差異。

(一)互惠式教學形式

互惠式教學形式是指以教師(Teacher)、觀察者(Observer)、動作者

(Doer)三元素組成的教學形態,教師事先設計好活動動作的內容和動作 的標準,在時敘中監督、觀察、回饋觀察者的行為表現,並直接與觀察者 溝通意見,不糾正動作者的動作,抑制與動作者於活動時的互動關係。動 作者須依教師所設計的活動做動作,以及接受觀察者的回饋來修正動作;

觀察者須依教師所設計的標準給予動作者回饋,並與教師溝通意見。當動 作者完成動作後便與觀察者交換角色。當二者皆完成動作時,即開始另一 時敘(周宏室,2005)。本研究係指將Mosston教學光譜中的互惠式教學形 式應用於四週八節的扯鈴教學中,讓教師可在教學活動中觀察學生的互動 學習情況,並適當的給予回饋。

(二)包含式教學形式

包含式教學形式是指教學活動設計中允許多種不同的執行標準,對教師 來說,其是希望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參與學習活動,而且都能在從事活動中獲 得成功的滿足。對學習者來說,允許他或她自己評估來決定自己所要參與活 動的標準,這種標準對他們來說,也許是一種成就,也許是一種自我挑戰(周 宏室,2005)。本研究係指將Mosston教學光譜中的包含式教學形式應用於四 週八節的扯鈴教學中,讓學生依造自己的能力挑戰不同的關卡,藉以了解自 我能力及挑戰自我極限為目標。

二、標準卡

標準卡是Mosston教學光譜中互惠式、自測式、包含式教學形式的特點。教 師於教材準備時先設計好提供給學習者使用,讓學習者於活動時有所依據。其內 容包括五個部分:1.活動內容的描述,也就是分析活動整個程序。2.找出學習者

於活動時可能會發生困擾的部分。3.使用圖片或程序舉例說明活動的內容。

4.提供觀察者給予口語行為回饋的範例。5.提示觀察者的角色(周宏室,2005)。

本研究所採用的是互惠式的單一標準卡和包含式的多重標準卡。

三、時敘

時敘是在教學過程中,某一段時間內,對教師與學習者間之互動,乃至達成 同一目標情形之敘述,也是教學的最小單元。而一節課可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之 時敘。亦即時敘=結構(教學形式、教學策略與教學技巧)+內容(學習活動內 容)(周宏室,2005)。本研究之時敘是指互惠式教學節課教案(如附錄十)及 包含式教學節課教案(如附錄十一)中的教學最小單元。

四、學習效果

學習效果乃是指學生在教學後完成教學目標的程度(黃志成,2004)。

而本研究中所謂的學習效果是指研究對象經過四週八節課的扯鈴教學實驗之 後,互惠式(C)與包含式(E)兩種教學形式的前測與後測成績之間的差異 比較而言。亦指本研究測驗中所獲得的認知、主觀技能及情意的測驗成績(分 數),前後測成績差異愈大表示學習的效果愈好。

五、扯鈴教學

扯鈴,古稱:「抖空竹」、「抖空鐘」或「抖空箏」, 是流行於北方的一種 傳統兒戲(戴佩琪,2006)。本研究採用的扯鈴教學是參考學校體育教材教法 與評量(教育部,1997)與其他相關扯鈴教學相關資料後,加上研究者實際 教學經驗編制而成之四週八節的扯鈴教學活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