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步驟

本節針對研究流程、使用工具者訓練、實驗教學地點與日期、實驗器材及實 驗控制逐一說明。

一、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3-5-1所示,研究者根據研究動機及背景,產生研究目的及 問題,進而蒐集相關資訊擬定研究計畫。在實施教學前,將全部研究工具準備齊 全,並隨機抽取五年級二個班級,將其定為五年A班和五年B班,分別施以四週 八節課的互惠式和包含式二種不同的教學形式的扯鈴教學。在全部的測量工具均 準備齊全後,便進行認知評量、技能主觀評量和情意評量之前測,接著進行四週 八節課的扯鈴實驗教學,並將整個教學過程加以錄影,藉此來分析教師行為符合 程度,並作為教師自我檢討改進之參考。之後再以相同的研究工具進行認知評 量、技能主觀評量和情意評量之後測,最後將所得到的前、後測資料進行統計分 析比較。

圖 3-5-1 實驗流程圖 蒐集相關文獻及資料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 研究背景、研究動機

建立研究架構

編修研究工具

前測:認知評量、技能主觀評量、情意評量

扯鈴教學 教師行為檢核表

八節課 包含式扯鈴教學 八節課

互惠式扯鈴教學

資料處理

後測:認知評量、技能主觀評量、情意評量

歸納與討論結果

撰寫結論與建議

二、使用工具者的訓練

(一)教師行為檢核表之觀察員訓練

在進行實驗教學前,商請本校一位體育教師(體育系科系畢業)及研究者 本人為觀察員。首先頇釐清兩種不同教學形式的要點,並解釋教師行為檢核表 中的各類目,再逐一回答觀察員的各種疑問,直到所有問題澄清。進一步藉由 研究者的兩節試敎教學影片,與觀察員商討記錄方式,以確定觀察員對於教學 形式要點的了解及檢核表使用上的熟練性。採用陳玉枝(1994)之信度公式來 檢測信度,公式如下:

贊成(同意)次數

信度= × 100 贊成(同意)次數+未贊成(不同意)次數

以非實驗班級進行試教,將過程錄影後,經由兩位觀察員依據檢核表進行教 學行為檢核,其結果為互惠式教學形式分別為 93%和 89%,平均為 91%;包含 式教學形式為 90%和 87%;平均為 89%。其摘要表如表 3-5-1:

表 3-5-1 教師行為檢核分析摘要表 觀察員

教學形式 觀察員甲 觀察員乙 平均

互惠式教學 93% 89% 91%

包含式教學 90% 87% 89%

依據 Siedentop(1991)認為信度在.80 以上是可被接受的。從表 3-5-1 可看 出兩種教學形式的平均數皆以高於.80,所以本研究之教師行為即符合實驗設計 之要求,表示教學者有足夠能力實施互惠式及包含式教學形式教學。為了檢測教 學者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是否仍符合教學形式之要求,分別在第三節(99.05.31)

形式分別為 88%和 89%;包含式教學形式為 86%和 87%,兩種教學形式的平均 數仍高於.80,表示教學者的實驗教學中的行為符合實驗設計之要求,其摘要表 如表 3-5-2:

表 3-5-2 第三節與第六節課之教師行為檢核分析摘要表 節數

教學形式 第三節課 第六節課

互惠式教學 88% 89%

包含式教學 86% 87%

(二)技能主觀評量評分員

本研究聘請兩位曾身為扯鈴選手及具有扯鈴教學經驗的老師擔任評分 員,其學經歷如表3-5-3。首先將評分表交給評分員細讀,並將評分標準加以說 明,再逐一回答評分員的各種問題,直到所有的問題澄清,以確定評分員使用 技能主觀評量的熟練性。

在信度方面,請兩位評分員於實驗前觀看研究者事前拍攝非實驗班級學生之 主觀技能測驗影片兩次並給予評分,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先檢測評分員間信度,其 相關係數達.996,顯示兩評分員間的評分標準具一致性,接著再進行評分員內在 信度檢測,兩位評分員前後測驗相關係數分別達.996及.989,顯示兩位評分員個 人前後評分標準皆具一致性,兩位評分員通過信度一致性檢測後,即開始進行實 驗班級的技能主觀評量評分工作;在效度方面,以接受過扯鈴教學且成績優異之 學生男女生各二人與扯鈴動作生手男女生各二人,將測驗所得分數的平均數進行 獨立樣本t考驗,求出兩者差異達顯著水準(p<.05),表示本研究工具之構念效 度良好。

表 3-5-3 主觀技能評分員簡歷一覽表

姓名 性別 學經歷 現職

陳志偉 男

國立臺北師院體育系畢業

大學階段曾擔任體育表演會扯鈴節 目表演成員

桃園縣國小教師、

臺北縣國小扯鈴 育樂營指導教師 吳凰如 女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 98 級畢業 大學階段曾擔任體育表演會扯鈴節 目負責人

臺北縣國小扯鈴 育樂營指導教師

(三)扯鈴認知評量試卷與體育課情意量表之施測老師

研究者親自到接受實驗教學的二個班級進行前、後測,以方便在評量時向 研究參與之學生進行指導與說明。

三、實驗教學地點與日期

(一)實驗教學地點

實驗教學地點:臺北縣某國小排球場,其活動場所及攝影機架設位置 如圖 3-5-2 所示。

圖 3-5-2 實驗教學地點場地圖

學生上課地點

攝影機

攝影機

(二)實驗日期

四、實驗器材:

(一)攝影機:SONY DCR-PC105 NTSC 攝影機2台,用以拍攝教師在互惠式 與包含式之教學行為,並據此來檢測教師行符合程度。此外,

也用來拍攝受試者技能主觀評量的前、後測。

(二)扯鈴30組、小扯鈴30組

(三)扯鈴認知評量試卷

(四)扯鈴技能主觀評量評分表

(五)體育課情意量表

(六)教師行為檢核表

(七)互惠式(C)教學節課教案、單一標準卡(C1~C8)

(八)包含式(E)教學節課教案、多重標準卡(E1~E8)

五、實驗控制:

(一)實驗過程中之教學內容與情境控制,皆由研究者親自處理,以防止誤差 產生。

(二)進行各項測驗時,每個場地均固定由一位教師協助測驗進行,以減少人 為誤差。

(三)實驗期間除了授課時讓學生從事扯鈴技能之練習外,其餘時間嚴格要求 學生不另外作任何有關扯鈴技能之練習與討論。

(四)本研究因上課場地限制,故無法按照各班功課表上的體育課進行教學,

而頇另外調課來進行教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