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下列各項建議,以供體育教師及後續研究者之 參考。

一、有關體育教學上的建議

(一)本研究發現在互惠式與包含式教學形式之間,其認知、技能與情意方面沒 有達到顯著差異,表示不管哪種教學形式都能提高學生在扯鈴的學習效 果,建議往後的教學者在進行扯鈴教學時,若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社會化 與同儕互動關係者,可採用互惠式教學法,但須注意的是因兩人一組,學 生在上課過程中會比較容易吵鬧或分心,教師在班級管理上要多加用心注 意,且教師須注意觀察者給予動作者的回饋是否清楚與正確,適時給予指 正;若教師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的成功經驗及個別差異者,可採用包含式 教學法,但需注意多重標準卡的設計,難度若是設計不當,會有造成學生 不想挑戰或是覺得無趣的現象,建議教師可依照學生的程度適時的調整動 作的難易度,好讓學生能夠從教學中享受於挑戰自我的樂趣。

(二)本次的研究場地以研究者任教學校的排球場為教學實驗地點,在學生的包 含式多重標準卡回答上覺得活動的場地太小,且進行拋鈴等動作時,學生 的距離也無法有效的拉開,增加了練習的危險性及限制了學生的練習機 會,建議往後教學者可以選擇合適的室內場館或是寬敞的室外空間,增加 學習者練習的機會,對於教學實驗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二、有關後續研究方面的建議

(一)本研究是針對五年級學生設計一套八個扯鈴基礎動作,進行二種教學形式 的學習效果差異比較,在兩個班的技能進步上雖呈現顯著的差異,但在性 別及兩種形式之間並為未有顯著差異,建議往後日後若從事相關研究時,

可選取已具有扯鈴基礎能力的學習者,並且提高技能動作難度,或是探究 不同能力程度學生之學習效果來加以深入探討及研究。

(二)本研究發現接受互惠式教學的觀察者在教學實驗期間,在給予動作者回饋 上,大多時間仍仰賴老師在旁提醒與指導,如此一來可能會影響互惠式教 學的學習效果,會造成此現象可能是因為互惠式教學不經由教師直接給予 動作者回饋,相較於傳統式體育教學由教師直接給動作者回饋的方式不 同,建議往後的教學者在進行正式實驗教學前,可先以非實驗教學項目進 行至少兩週四節課以上的互惠式教學,讓學生可以習慣互相觀察與回饋的 模式,日後進行正式實驗教學時,將可降低影響互惠式教學的學習效果的 因素。

(三)本研究在發現包含式教學的多重標準卡上問題回答上,發現大部分的學生 第一到八張的回答都大同小異,另外程度中下的學生對問題較無法思考及 回答,因此建議往後研究者可提供不一樣方向讓學生思考回答,或是也可 利用畫圖、訪談等方式來解決此問題。

(四)本研究為量化的研究方法,無法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的感受,建議往後若 有意做相關研究時,可加入質性的研究如參與觀察、訪談等方法,採用質 量並重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的層面加深加廣,提高學術研究的價值性。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一顧、張德銳(2006)。臨床視導對國小實習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師大 學報,51(2),219-236。

于 新(2007)。經典的童年遊戲-抖空竹。長壽,10,60。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宗進(1995)。Mosston’s三種教學形式之教學效果比較研究—以羽球反手發短 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王宗進(1999)。不同教學法教學時間、教師教學行為之探討。1999 年國際大專 體育科技與資訊研討會報告書,211-235。

王建臺(1998)。國小體育課程改革的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5(4),130-136。

石昌益(1998)。Mosston命令式、練習式與互惠式對羽球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向薇潔、張博能(2004)。體育課程教學正常化之探討。休閒運動期刊,3,130-136。

吳佳玲(2007)。Mosston 互惠式與包含式教學對在國小游泳教學效果之比較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與學習實務。臺北市:知城。

吳俊生(2008)。合作學習策略在嘉義縣國民小學扯鈴教學學習成就及互動行為 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萬福(1989)。論學校體育的教學法。國民體育季刊,18(3),9-11。

吳萬福(1992)。體育教學的心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吳騰達(1999)。宋江陣在國民小學傳承現況與展望。臺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 論文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李坤展(2002)。扯鈴在臺灣的文化傳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臺中市。

李坤崇(2008)。情意教學目標分類及其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70,114-119。

李勝雄(1996)。以有效教學論點探討不同教學法對標槍學習成就之影響。八十 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專刊。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

李勝雄(1997)。不同教學法對師院男女新生體適能發展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

10,405-419。

李興隆(2010)。命令式與互惠式運用於籃球教學效果之研究。海峽兩岸體育研 就學報,4(1)。

托月娥(2008)。互惠式排球教學法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宏室(2005)。Mosston(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四版)。臺 北市:師大書苑。

周冠玲(2004)Mosston 命令式、練習式和互惠式教學在國小舞蹈教學效果之比 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房瑞文(1997)。Mosston(摩斯登)練習式、互惠式教學效果的比較-以國小 籃球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季福(2006)旋轉乾坤~扯鈴創新玩法。屏縣教育季刊,28,24-28。

林華駿(2005)。放空鐘~扯鈴。屏師體育,9,204-211。

林本源(2002)。編製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體育學院,桃園縣。

施登堯(2000)。準實驗設計。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 編),學校體育教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教育部。

洪嘉文(2003)。學校體育之未來展望。學校體育,75,3-4。

高志強(2003)。摩斯登教學光譜中命令式、練習式、互惠式教學果之比較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教育部(1997)。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十五)其他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行政院體育司發展民俗體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臺北市:教 育部。

梁炎泉(2000)。扯鈴講授大綱。教育部辦理「學校民俗體育輔導員暨種子教師 培訓」研習手冊。臺東市: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許義雄(譯)(2000)。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D. L Gallahue,1996)

陳五洲(譯)(2003)。運動研究法。臺中市:華格那。(J. R. Thomas& J. K. Nelson, 1985)

陳文榮(2002)。Mosston 教學光譜應用於羽球教學之探討-以臺南市國小資源 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玉枝(1994)。體育課學生行為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0,111-122。

陳玉枝(1999)。臺灣地區國民小學體育教學現況分析。邁進二十一世紀我國國 小體育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手冊。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

陳明德(1999)。國小鄉土民俗藝陣之推廣。臺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陳垣翰(2006)。Mosston命令式、練習式和互惠式教學在國小巧固球教學效果 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春蓮(2003)。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2,141-157。

陳美卿(2006)。Mosston包含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羽球學習效果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英豪、吳裕益(1997)。測驗與評量(三版)。高雄市:復文。

陳淑珍(2002)。電腦網頁教學對扯鈴運動技能學習效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陳藝文(1999)。臺北市國民小學傳統雜技社團活動推展現況調查分析。東師體 育,6,108-123。

黃月嬋(1998)。有效體育教學。載於許義雄(主編),運動教育與人文情(下)

--課程與教學篇,125-137。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明月(2008)。扯鈴訓練對雙胞胎兒童手眼協調反應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黃志成(2004)。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羽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進益(2001)。Mosston命令式、練習式、互惠式教學形式對高職學生排球低 手發球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葉菁華(2007)。Mosston命令式與互惠式教學效果之探討-以國小第二學習階 段新式健身操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健康、運動與休閒學術研討會學術專刊,

250-257。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

葉菁華(2008)。Mosston命令式和互惠式教學在國小體操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葉憲清(1994)。體育教學評鑑。國民體育季刊,23(3),129。

廖達鵬(1995)。民俗體育-扯鈴。國民體育季刊,24(3),85-91。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6)。民俗體育教學手冊。臺北市:臺灣省國民 學校教師研習會。

鄧正忠(1999)。Mosston’s直接教學形式對網球技術教學效果之研究。宜蘭技 術學報,2,83-98。

蔡宗信(1995)。民俗體育範疇與特性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4(3),68-77。

蔡宗信(1997)。國民中小學民俗體育運動團隊之分析。臺南:供學社。

蔡貞雄(2000)。體育教師的教學效能。國民體育季刊,29(4),42-51。

劉德山(2008)。練習式教學法與互惠式教學法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者高爾夫球

劉德山(2008)。練習式教學法與互惠式教學法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者高爾夫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