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並對教學策略予以彈性修改。

第四節 名詞解釋

為使本研究所使用的名稱意義明確,將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POE

教學策略

(Prediction, Observation, Explanation)

POE教學策略是在活動中採用預測、觀察、解釋三個步驟的教學策 略,要求學生於教學活動中針對所探究的對象,依據自己原有的先備 知識或生活經驗進行預測,然後藉由討論、觀察、參考資料來查證,再 對最後結果提出適當的解釋。

二、美感經驗

在Dewey(1934)《藝術即經驗》一書中,認為美感經驗是一種和 諧完滿的內在心理感受,且這樣的感受再次被提取時,美好的感覺仍能 持續。本研究所指的美感經驗即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透過教材教法產 生移情的交互作用,進而想像並創造出富美感的作品,最終並獲得愉悅 滿足的經驗。為瞭解學生對此教學活動之反應,研究者以回饋單供學生 勾選,並輔以訪談,以明白學生對美感經驗教學之想法。

三、學習成效

本研究探究之學習成效包含「學習興趣」及「概念學習」兩部分:

(一)學習興趣乃以高慧蓮(2002)所提之科學學習興趣為主,包括對 科學的態度、學習氣氛、學習困難、學習投入及學習參與五個面向 。

(二)概念學習係指

學生進行

POE

教學前後的概念比較,

分析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概念的變化及特色,並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程度、新舊經驗的聯 結,探究學生概念學習之情況。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四節進行相關文獻之探討分析,第一節概念改變之探究,敘 述概念、迷思概念及概念改變之意義;第二節 POE 教學策略之研究,簡 述 POE 教學策略的義涵及其相關理論基礎;第三節為動物概念之相關研 究,介紹在國小階段動物概念之相關研究及其迷思概念;第四節教學中 的美學理解應用,簡述西方美學的起源與發展,瞭解審美意識中的主、

客體關係,並從杜威美學觀點了解美感經驗之義涵,探討科學與美學之 關係及美感經驗在教學上的應用。

第一節 概念改變

一、概念的義涵

概念一詞在不同的領域,有其不同的定義。心理學的行為派學者認 為概念是一群能產生某特定反應的相似刺激,認知派學者則認為概念是 一種心智活動(王美芬、熊召弟,1995)。黃台珠(1984)強調概念是 人類思考和瞭解的工具,是學習的基本單位。歐陽鍾仁(1988)綜括概 念是一種認知過程的形成階層,在認知過程中,以思想的本質、觀點及 物體間的關係為其特徵,是個體能夠做比較、概括、抽象及理解的活動,

並以語言為其主要表達工具。郭重吉(1992)將概念動態化,強調概念 是學習者接受外來訊息後,再統整於原有知識或前期概念而建構發展出 來的結果,它會隨著個人的學習與成長不斷被修正而有所改變。王美芬 與賴阿福(1993)指出概念可依其獲得的範圍不同而定義為一件事或在 腦海中的影像,是一種屬性、法則,也可以說是交互作用或其他的抽象 意義。整體性來說概念是將事物以其相似點所集合而成的概括性抽象的

8

名詞。概念以簡單的定義來說,指的是將一系列的事物之中尋找其共通 的屬性或特徵的一種循序發展的心智活動,並且會隨著成長而有所修正、

改變(陳麗如,2006)。概念是個體瞭解、解釋、預測事件或系統的心 智表現。許多研究者將概念視為思考和理解的工具(Driver, 1989 ; Linder, 1993)。將之綜合歸納,可知概念具有以下特性(引自王玉龍,2006):

(一)概念是一種想法、一種符號。

(二)概念是多種事物累積而成,是一種概括性的結論。

(三)概念在經驗考驗下認為不合適時,就必須加以更新。

(四)概念具有「抽象性」、「文化性」、「結構性」等諸多特性。

(五) 概念是由人類所造,存在於人類心智之中,用於人類溝通之符號。

(六)概念是由眾多經驗形成的抽象想法。

總括而言,概念大多被界定是事件或物體的共同規則,它是一種動 態的表徵,也是人類學習知識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習得新知識與有意義 的學習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二、迷思概念

學生在正式學習某些科學概念前,常會以其日常生活的經驗來建構 屬於他們自己的先存概念,這些概念與科學家所持有的科學概念不同,

但對學生來說就如同真的一般,學生大多以為自己的解釋與看法是對的,

因此往往造成教學上的困難。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有偏 差的。根據 Gilbert和 Watts(1983)的觀點,大多數學生對自然現象所 抱持的看法、原則或信念,可能與課本或專家的看法、原則和信念有所 不同,如此觀點便稱為學生的迷思概念。

關於迷思概念的來源,綜合國內外專家王美芬、熊召弟(1995)、

黃寶鈿(1999)、Wandersee等人(1994)之看法,歸納出以下各項:(引 自陳淑筠,2002)

(一)家長對於迷思概念無法察覺。

(二)日常生活語言和隱喻。

9

(三)「只要教,就馬上會學到」的假設。

(四)「字和話語就可代表瞭解」的假設。

(五)文本呈現錯誤概念。

(六)過份強調講述法(來自家長的說明)。

(七)對自然的觀察和感覺。

(八)同儕文化。

(九)傳播媒體的影響。

(十)認知發展。

郭重吉(2001)認為在科學或其它領域裡,有許多的概念是以網狀 的關係存在的,學童不斷的學習成長,會從自身建構起自己的想法,慢 慢的增加概念、刪減概念或改變概念間的關聯。對原有概念的「不滿意」、

「不合理」是概念改變啟動的開始,因此透過教學設計製造學生概念衝 突的機會,將可藉此鬆動學生根深蒂固的迷思概念。

三、概念改變

Vosniadou(1994)提出概念改變的形式有二種:

(一)豐富化:就是將新的概念加入到現有的理論架構中使其知識更加 豐富。當概念的內容與已經存在的知識內容一致時,學生很容易就可以 接收新的知識,學習就很容易發生。

(二)修正:當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與其原有的架構不一致或受限於特 定理論時,則概念改變便不易發生,此時就需要修正。

而在什麼情形下,概念改變才會發生呢?Posner、Strike、Hewson &

Gertzog 曾於 1982 年提出概念改變的模式,其敘述概念改變的條件有:

1.學生對自己原有的概念感到不滿。

2.新的概念對學生而言是容易領悟的。

3.新的概念是合理的。

4.新的概念比原有的概念更有效。

Chi(1992)提出了「概念本體論」,認為所有的概念實體(entity)

10

可分為物質(matter)、過程(process)與心智狀態(mental state)三種 類;「物質」是含有特定屬性的東西,如紅色的太陽、有生命的東西、

固體等;「過程」指的是事件的發生,可能有序列性、有因果關係、也 可能只是機率問題,但它反映出自己特定的屬性,如水的三態變化;「心 智狀態」,則指情意的部份,如情緒或傾向。三種類別皆有其特殊的 屬性,類別之間的屬性,亦有明顯的區分且具有階層性(引自邱美虹,

2000)。概念改變應分為本體類別內的概念改變(或稱為概念改變)和 跨越本體類別間的概念改變(或稱為根本的概念改變)。類別內的概念 改變,指概念在同一本體樹內發生改變。概念在分枝架構上調整位置,

可視為信念的修正,改變的只是局部的變化,不需進行本體認知上的重 大改變。類別間的概念改變,則指概念在不同本體樹間發生改變,即指 科學概念從一個本體樹遷移到另一棵本體樹。

依建構論的觀點,學習是一種概念改變,其目的就是要使學生錯誤 的先存概念改變成科學家的概念,而應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和適當的教材 內容,將可避免學生迷思概念的產生。邱美虹(2000)指出兒童科學概 念上的學習困難,原因主要有下列四點:1.受到個人經驗的影響;2.概念 本身是抽象的;3.概念本身是複雜的;4.概念本身是微觀的。因此Posner 等人(1982)所建議的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包括(引自紀薰順,2010):

1.發展能使學生產生認知衝突的上課方式、範例、問題解決策略及實驗 過程。

2.診斷學生的錯誤概念,以確定學生抗拒概念改變的防衛行為。

3.發展一種策略以協助教師掌握干擾學生概念改變的行為。

4.以各種方式(如口語、圖畫、數字)協助學生將科學知識由一種形式 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5.發展評量技術以幫助教師追蹤學生概念改變的歷程。

楊凱悌、邱美虹、王子華(2009)指出有效的概念改變教材設計的 關鍵是在引起學生的先備知識後,再以衝突的產生來改變其概念結構或

11

心智模式,因此,從學童的教學前概念出發並讓學生產生概念衝突,將 有助於達到概念改變的目的。

迷思概念有時是來自於學童本身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由於其對週 遭生活天真浪漫的想法,使得兒童的世界總是充滿著新鮮、驚奇與樂趣。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固然應該要尊重兒童的迷思概念,但是在學習過程 中學習者若是產生迷思概念,不僅會造成學習者的學習困難,導致學習 成就低落,甚至會影響學習者往後的學習歷程。因此本研究在教學過程 中 以學生的先備概念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並利用影片、圖片、童詩等 不同媒材塑造不同的教學形式來感動學生,在教學方法、內容上去呈現 一個讓學生覺得新奇的教學環境,將概念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及個人意 義相連結,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教材教法產生移情的交互作用,

進而想像並創造出富美感的作品,並從中讓兒童學習到正確的科學概念,

以獲得愉悅滿足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