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晤談大綱、POE 學習單、科學學習 興趣量表、教學學習單。工具的發展及內容如下:

一、晤談大綱

(一)設計晤談大綱

根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研究者配合本教學單元之概念架構(圖3-3),

將相關概念主題所明述之概念分類(表3-1)編寫晤談大綱,以作為訪談 之依據。

表3-1「動物的身體和運動」概念內容一覽表 概念主題 命題陳述

1.動物外形 與特徵

1-1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有不同的外形特徵。

1-2動物的身體構造有不同的名稱。

1-3不同種類的動物,身體構造不相同。

2.動物的運 動方式

2-1不同種類的動物,運動方式不一樣。

2-2生活在不同環境的動物,會有不一樣的運動方式。

2-3不同的運動方式,運用的身體部位會不相同。

2-4相同的運動方式,運用的身體特徵可能不同。

2-5人類有些發明和創作是模仿動物的運動構造。

38

(二)、晤談內容及流程

晤談內容依據教學單元概念設計,採半結構晤談方式來進行,並經 具科教背景的教授及二位資深自然教師進行專家效度。進行晤談時除根 據晤談大綱外,學生的POE學習單、有關課堂情形的教學記錄與晤談者 的回應,均可能是研究者進行晤談時之題目。

流程的進行分為三部分,首先在教學前,研究者先依據「動物的身 體和運動概念個別晤談大綱」(表3-2)進行晤談,以瞭解學生對此單元

39

40

教學中則依學生在POE學習單上的預測、解釋、答題情況及教學現 場狀況予以訪談,瞭解學生心中的想法。教學後,除了晤談大綱之問題 外,再依據學生在美感經驗作品的表現及教學研究日誌進行訪問,瞭解 應用美感經驗融入教學對學生的影響,讓學生用口語回答補充文字敘述 不足的部份及小組作品的相關理念,再次確認學生想法與意見。此晤談 重點除了在瞭解學生於教學前後相關概念的轉變,並希望知道融入美感 經驗的教學活動是否能讓學生更加仔細觀察並欣賞生活周遭環境的變 化。

二、

POE

學習單

POE學習單依據本單元教學內容設計編製。教學過程中,請學生先 依自己想法寫下其預測及其理由,老師引導學生藉由討論、觀察、參考 資料等方式來查證,請學生觀察結果並比較與預測之間的差異,學生再 將包含增加、改變後的解釋記錄下來。為避免學生所呈現出的概念與研 究者所解讀的學生概念產生了誤差,因此在POE教學活動單元結束之後,

針對學生所填答的POE學習單,實施個別晤談,以口語回答補充文字敘 述之不足。

三、學生科學學習興趣問卷

本問卷是參考黃志賢(2003)在指導教授高慧蓮老師及國科會科學 本質研究小組成員,共同開發完成的科學學習興趣量表(如附錄一),

其目的是在實施美感經驗引入POE教學策略後,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是 否改變。此問卷最後總體 Cronbach’s alpha 高達0.831,因此顯示本研究 使用的問卷有相當良好的可信度。其科學學習興趣問卷包括對科學的態 度、學習氣氛、學習困難、學習投入及學習參與五個細目,其細目與問 卷題號對照如表3-3說明。

41

表3-3 中年級兒童科學學習興趣問卷項目細目要點 項次 科學學習興趣量表細目 題號

1 對科學的態度 3,4,8,18,24,26 2 學習氣氛 1,7,11,19,20 3 學習困難 2,5,6,9,17 4 學習投入 10,12,13,21,23 5 學習參與 14,15,16,22,25

四、美感經驗學習單

對於美感經驗的詮釋,一般均認為是屬於藝術人文領域或社會人文 領域的範疇,因此本研究經由想像、創作的美學視角,設計學習單讓學 生以繪畫、童詩及創作方式來呈現其對科學活動的感觸,希望學生在教 學過程中,透過對教材教法產生的移情作用,進而想像、創作出富美感 的作品,用以詮釋另一種科學課程之美感。

五、教師的省思札記

研究者之省思札記,一方面用以記錄上課時的教學情形,在每次教 學課程後透過觀看錄音、錄影,記錄下課堂上的關鍵時刻,用以回憶課 堂間不及捕捉之對話或事件,提供追溯學生概念改變歷程或科學態度展 現的機會;另一方面則記錄自我教學省思,希望藉由回顧教學事件、成 果、發現、遭遇的困難及教學設計流程、學生反應等方面,提供研究者 反思的機會,以做為改進教學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