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卵胎生動物是生蛋的且像哺乳類動物一樣會喝母奶。

★卵胎生動物會依環境所需,來決定是生蛋還是生小動 物。

★卵生、卵胎生是母體供應營養,傳入卵內給胎兒。

★生殖就是交配的行為。

★有些動物會絕種的原因,是因為「生命週期 期短」、「餓死」。

★生命可以自然產生,不一定要靠生殖。

★神可以創造生命。

★複製羊是機器羊、是人工受精生下的羊、一生下來就 是成羊。

國小學童,對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又喜愛又好奇,卻也似懂 非懂,因此了解學童的迷思概念,儘早給予正確的學習方向,將更有助 於學童後續的學習歷程。

第四節 教學中之美學理解應用

一、美學的起源與發展

一般認為美學的建立者是德國哲學家和美學家鮑姆嘉通(Jexander Gottileb Baumganen ,1714-1762)。他於研究感性認識的理論中,使用了

「Aesthetica」這個術語,提出「Aesthetica」即是關於感性認識的學科,

25

其目的在通過感性認識來理解完善,這樣理解的完善也就是美。

美學成為一門獨立科學雖不過兩百多年,但美學思想卻和人類歷史 一樣古老,關於美學研究對象的爭論也是分歧很大,周來祥和周紀文

(2002) 認為至少有四種看法:

(一)美學是研究美的規律的科學:此派學者將研究重點擺放在現實美 上,認為現實美是藝術美的源頭,研究現實美,才能更好地研究藝術美。

(二)美學是研究藝術一般規律的科學:這派的美學家認為,美學就是 藝術理論,藝術的本質、特徵、規律、欣賞、批評等都是美學研究的對 象。

(三)美學是以美感經驗為中心,研究美和藝術的科學:他們認為美學 應包含美的哲學、審美心理學和藝術社會學,美的哲學是對美的本質與 審美對象作哲學性的探討,而審美心理學和藝術社會學則是將藝術作心 理或社會歷史的分析。

(四)美學是研究審美關係的科學:這一派的美學家以審美關係為中心,

把美、審美和藝術統一起來研究,它強調人類的審美實踐,利用人的本 質力量,在審美對象和審美主體間建立起關係。

以上美學對象的問題上,不能說某種看法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每 一種各有其合理的因素與論述。在周來祥和周紀文看來(2002),以審美 關係作為美學研究對象是比較合理的,因為以審美關係為軸心,不論是 自然美、藝術美、現實美或悲劇、喜劇等美學範疇都可概括在內,另外 也包括了人的美感與審美主客體之間的特定關係,即是將人與現實對象

(自然、社會)間的關係結合起來,因此說,審美關係是美學研究對象 的總和。

二、美感經驗

什麼是美感?汪信硯(1994)認為當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界的活 動中,總是會感到各式各樣美的事物和現象,人們會被這些客觀事物的 美所吸引,在凝視觀賞它的同時,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這種

26

特殊的心理活動,就是一種美感。

美感經驗概念的起點源於美學對審美的探討,早期希臘的美學觀念 中,就包含著美感經驗的學說:一為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淨化說」,認為 美感經驗是心靈淨化的結果;二為哥爾季亞斯的「幻覺說」,認為美感經 驗是心靈中幻覺的創造所產生,即客體能引發主體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三則為蘇格拉底的「模仿說」,認為藝術是透過對自然的模仿而呈現出美 的屬性。這三套學說是用理性客觀的論點來評判美的屬性的。但站在經 驗主義的立場,他們將美感偏重於人的各種非理性作用,如依賴直覺、

衝動、慾望、熱情等,是經由看、聽、觸摸的感官獲得感受,因此美感 經驗的產生,是透過感官經驗來引發審美主體內在情感的反應過程,美 感的判斷是來自於審美主體的主觀感受。

I﹒Kant 在 1790 年所著的[判斷力的批判]一書中,融合了理性與 感性的觀點,認為美感是想像力與理解力相互協調的自由活動,當審美 主體對審美對象有了理解與認識後,藉由主體的聯想與創造,心靈將產 生無私的滿足感(disinterested satisfaction),此美感經驗是超越現實利 益的感受,是一種心靈上滿足的快感;而美感經驗的判斷除了個人主觀 感外,更必須考慮社會文化的觀感,才能從事深度的反省與判斷,因此 美感並非單純地由感覺或判斷產生,而是經由兩者的交互作用所產生 的。

近代美學家也對美感經驗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較為人所知者如 E.Bullough 的「心理距離說」是一種關於審美態度的理論,他認為在美 感經驗中,我們一方面要將自我從實際生活裡跳出來,以免因為距離太 近,而被實用動機牽制,另一方面又不能超越現實太遠,因為距離太遠,

會看不真切,不知內涵,因此在審美的主、客體之間應保持一段心理距 離;而 T.Lipps 的「移情說」則主張當主體在觀賞藝術品並覺得美的時 候,也就是美感經驗產生的時刻,因為他已將自身的觀感移入這個藝術 品之中了;美感的源頭,不是來自外在的事物,而是主體本身的內心情

27

感、人格投射在外物上,審美欣賞就是自我欣賞,當我們把自己移到對 象中去,造成物我合而為一,並從中得到審美喜悅,此種現象即為移情

(李醒塵,1996) 。關於美感經驗的論述,由於深受當時社會文化脈絡 的影響,因此各學者依其自身存在的立場,各有不同的看法,本研究對 美感經驗的定義,是從現代教育家 Dewey 的美學觀點出發,因此下節將 對 Dewey 之美學理念做一闡述說明。

三、

Dewey

的美學觀

美的本質是什麼?美的本質存在何處?是什麼樣的對象會被認為是 美的?或是具備什麼條件,對象就會是美的?這些問題的答案實際上就 牽涉到美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般傳統美學可分為主觀派和客觀派;主 觀派認為要在審美主體中尋找美的本質,即是以人的主觀感受作為判斷 美的標準,客觀派則認為美的本質就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是內在於事物 本身,它們必須合乎某種條件、規則,才能算是美的事物。

杜威的美學思考是從對傳統美學的潛在信念的批判開始的,他摒棄 了傳統美學的基本方法,而從自然科學研究中引來經驗方法。經驗方法 是從事物本身出發來研究它們,找出當事物被經驗時所揭露出來的是什 麼;它並無任何特殊之處,它僅要求,所有的探索必須從自身所經驗到 的基本事實開始,探索是來自於疑惑、問題,而疑惑、問題又來自於人 所經驗到的事實,因此探索就是感受事實、介入事實、解釋事實和把握 事實。杜威將美學研究的重心從「什麼」移向「怎樣」,問題的核心不是 認識什麼、製作什麼、做什麼,而是怎樣認識、怎樣製作、怎樣做,將 對構成經驗元素的認識轉向對經驗過程的分析。“經驗”是杜威哲學 的 核心概念,它不是反省的結果,而是人們直接體驗到的活動,是人和環 境之間相互的作用與溝通(程孟輝,2000)。

杜威美學所研究的美感經驗,是進入經驗的事物,是經驗中的人和 被經驗的對象;他認為經驗是一個過程、一段經歷,是人與環境互動的 結果,人無時無刻都在形成經驗,而美感經驗與完整的經驗並不是種類

28

上不同,而是強度或程度上的不同;他認為美學研究的基本任務之一就 是去恢復美感經驗和日常生活經驗之間的連續性( Dewey, 1934, p.3),

從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美的性質,使日常生活中的經歷成為一個具有美感 的完整經驗。杜威相信,不論是科學研究、生產勞動、社會管理或是學 生學習、教師授課等等,只要是人的活動,就都有可能具有審美性質,

而富有審美性質的活動也必然是一種經驗,一種美感經驗。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美麗的,孕育其中的萬事萬物是充滿熱情且激勵 人心的。從美感經驗的觀點,科學教育應該努力去連結學生與科學觀念 中的美,以助長學生產生實質且強而有力的科學觀念學習,研究者藉由 建構杜威所提倡的美感經驗架構,設計能達成此目標的教學內容,希望 學生能以不同角度來看待世界,並且能對他們生活的世界感到興趣。

四、科學與美感的關係

Maslow 在需求理論中提到人類需求可分為為七階層,如下圖:

資料來源: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304 頁)

張春興,1994,台北:東華。

他提出人的需求滿足是階梯式的,是一個需求滿足後再追求下一個 自我

實現

美感的需求 認知與瞭解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情感與歸屬感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29

滿足,而人對於美感的需求層次高於認知與瞭解的層次,因此若能透過 美感經驗,讓學生產生美感的需求,就能利用美感經驗來引導產生認知 的學習。Maslow 認為美感經驗是人類的生存方式,是優美、自在與得心 應手的感覺,在美感活動中,個體是探索者也是創造者,他從中超越自 我、開發潛能,讓生命更豐富,讓未來更開闊。

汪信硯(1994)提到,科學美感的存在,即是因客體本身的特質能 引發科學探究者的美感認知,他認為科學美感的對象有三:一為科學研 究對象之美,即客體本身所具備的結構、形式或性質之美,例如自然美,

即是自然事物之美,以此作為經驗的現象,是人們處處都可以感受到的,

包括日月生星辰、青山綠水、蟲魚鳥獸等;二為科學理論之美,包含了 科學理論所描述的特定自然規律,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和科學理論化為數 學公式結構時,所具備的簡單、統一之美,如牛頓的第二運動定律 F=ma;

包括日月生星辰、青山綠水、蟲魚鳥獸等;二為科學理論之美,包含了 科學理論所描述的特定自然規律,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和科學理論化為數 學公式結構時,所具備的簡單、統一之美,如牛頓的第二運動定律 F=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