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2. 不同性別之六歲幼兒在坐式行為表現上是否有差異?

2-3. 不同教學模式之正常六歲幼兒在坐式行為表現是上否有差異?

2-4. 在三種情境(美勞創作、聽故事、認知課程)當中,六歲幼兒在坐式行 為表現上是否有差異?

2-5. 不同家長管教方式中的六歲幼兒在坐式行為表現上是否有差異?

3-1. 六歲幼兒在上課坐式行為之重要預測變項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 感覺統合

Ayres(1972)定義所謂感覺統合為「組織來自於身體和環境的感覺過 程,使身體能在環境之中有效的運用」,由身體各種感官刺激如視覺、聽 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促進神經系統學習組織及整合各種感覺輸入,

並能成熟運用肢體,以達成神經系統成熟發展之目標。本研究所定義之感 覺統合功能是根據Bundy 等人 (2002)提出之感覺統合理論架構為基礎。

2. 趴姿伸展(prone extension)/臥姿彎曲(supine flexion)

「趴姿伸展」與「臥姿彎曲」動作為「感覺統合臨床觀察測驗(clinical observations )」兩項評估項目,用以評估個案的肌肉張力與前庭本體覺功 能。本研究中「趴姿伸展」與「臥姿彎曲」動作功能的質的表現是觀測頭 部與胸部抬起時的高度,手與大腿是否離開地面,以及抬起時各部位是否 同時抬起,手腳是否等高或是開合搖晃;量的表現指的是動作維持的時 間。在本研究中將質的觀察部分(頭部、胸部、手部、腳部)以趴姿伸展及 臥姿彎曲動作質性評分表計分。

3. 坐式行為(Seat Behavior)

6

本研究中,坐式行為包含在座位中的行為(in-seat behavior)以及離座 行為,在座位上的行為分為兩個情況,一為幼兒維持在座位中,無論坐姿 如何,臀部都接觸到椅子或是地板;一為幼兒離開椅子或站起,但仍然維 持在座位中未離開。離座行為則指幼兒未經老師同意擅自離開自己應該所 處的位置,如:在教室內走動、奔跑或是離開教室。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姿勢動作的神經生理系統

壹、 感覺統合理論與趴姿伸展及臥姿彎曲動作

所謂的感覺統合為「組織來自身體及環境之感官刺激的過程,使身體 能在環境中有效率的運用,促使神經系統達到成熟發展的目標」這些感官 刺激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如對抗地心引力、頭部位置改變、直 線加速、減速、角加速度運動)、本體覺(肌肉出力狀態、關節的位置、肢 體姿勢感覺、關節的主動、被動動作、運動感)等(林巾凱,2010)。

根據Bundy 等人(2002)在最新修訂的感覺統合理論架構中,如圖 2-1,

將大腦的神經感覺整合行為分成七個向度:「姿勢動作」、「兩側整合動作 協調」、「感覺區辨」、「感覺調適」、「肢體感覺運用」、「注意力與活動量」

及「情緒行為及人際關係」,其中一個向度的功能產生問題,就會造成外 顯行為表現的異常。在本研究當中所探討的趴姿伸展及臥姿彎曲姿勢與坐 式行為之關連,即為感覺統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也就是「姿勢動 作」向度。

在姿勢動作發展中,趴姿伸展為軀幹伸直肌的作用,臥姿彎曲為軀幹 軀屈肌肉的作用,當幼兒剛學會坐著時需要軀幹伸直肌與屈曲肌之間良好 的交互作用才能維持,因此幼兒的趴姿伸展及臥姿彎曲動作能力的表現常 被視為是爬行或坐的基礎(廖華芳,2004),而隨著年齡長大這兩項能力與 日後維持坐姿的能力是否有相關,則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

8

圖2-1 感覺統合理論架構模式圖

資料來源:Bundy, Lane & Murray(2002) 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Vol. 2nd). philadelphia: FA Davis Company.

貳、 姿勢動作的神經生理系統

在「感覺統合臨床觀察測驗」中趴姿伸展與臥姿彎曲測驗是重要評估 項目,所代表的是姿勢動作的能力,Ayres 博士認為這個測驗是前庭—本 體覺功能的重要評估指標(Bundy et al., 2002)。趴姿伸展、臥姿彎曲動作的 神經生理系統與肌肉張力、姿勢動作之間彼此的關係為何?首先要由前庭 本體系統的神經傳導路徑來回顧。

在感覺統合中,姿勢動作主要的刺激來自於前庭感覺、本體感覺以及 視覺刺激,而本研究所探討的趴姿伸展、臥姿彎曲動作與坐姿肌肉張力和 前庭感覺與本體感覺較有關,因此以下分為兩段作說明,第一段敘述前庭 系統以及其路徑的重要性,第二段介紹本體感覺以及本體感覺對姿勢動作

9

的影響。

一、前庭系統(vestibular system) (一)內耳前庭(vestibule)構造

前庭系統包含位於兩側內耳上的接受器、傳達受器訊息至中樞神經系 統之周邊神經纖維及頭部空間位置與運動訊息之中樞連結。內耳構造包含 兩部分:骨性迷路(bony labyrinth)以及包含在其中的膜性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骨性迷路是指顳骨岩部內部許多的腔室,膜性迷路位於骨性迷 路的內面(盧榮昌,1990)。骨性迷路包含三個部分:前庭(vestibule)、耳蝸 (cochlea)和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膜性迷路則包括前庭內的橢圓囊 (utricle)和球囊(saccule)、耳蝸內的耳蝸管(cochlea duct),以及骨性半規管 內的膜性半規管(membranous semicircular canal),如圖 2-2 所示。

一般而言,內耳前庭在功能上又可分為靜態迷路(static labyrinth)與動 態迷路(kinetic labyrinth)。靜態迷路可偵查頭部的直線加速度和靜止時頭部 的方位,動態迷路則對頭部的旋轉和角加速有反應(馬大元, 2006)。

靜態迷路的受器包含上述的橢圓囊及球囊,內有相互垂直的平衡斑,

平衡斑由有系統性排列的毛細胞和耳石(otoliths)所組成,頭部傾斜導致耳 石的位移重量施加於纖毛上,就可以偵測頭部在三度空間中的運動或姿 勢。橢圓囊主要偵測水平方向的直線加速度、持續性動作,以及低頻的刺 激-靜止的頭部姿勢或是每秒低於 2 度的動作;球囊主要偵測垂直方向運 動、重變化及振動的刺激(汪宜霈,2009;Fisher & Bundy, 1989; Roberts, 1979;

Wilson, 1979)。

動態迷路中的三半規管,分為上半規管、後半規管和水平半規管,其 中有內淋巴液,彼此互相垂直,負責偵測頭部的角加速度或減速度的速率 及方向上的變化。在每一個半規管和橢圓囊接合處會膨大成壺腹

(mapulla),內有感覺受器,稱壺腹脊(crista ampullaris),可感覺頭部的運動,

尤其是在角加速度或減速度運動,當運動方向和某個半規管同平面時,會

10

造成最大的反應,半規管中內淋巴液的流動會引發兩邊耳朵纖毛往不同方 向擺動,因此內耳會將不同的神經衝動傳至腦部,與其他系統的感覺刺激 整合後再傳至適當的骨骼肌,以維持身體的平衡(汪宜霈,2009)。

綜合以上,可以知道這些受器能偵測地心引力及不同方向的重力刺 激,並轉換成神經訊號傳遞到腦部讓個體知道頭部的位置及方向上的改 變。這些各方面的刺激經由受器接收,化為訊號經由前庭神經傳導到前庭 神經核,前庭神經核位於腦幹之中,每側各有四個神經核:外側前庭核、

內側前庭核、上側前庭核、下側前庭核,這四個前庭核接受來自脊髓、小 腦、及視覺系統輸入的訊息,這些輸入的統整有助於偵測頭部動作及頭部 與重心的相對姿勢(Bundy et al., 2002)。只要個體不躺著接受地心引力時前 庭系統就可以偵測到,並讓個體產生肌肉張力。頭部位置改變或有任何速 度的變化也是透過前庭系統可以偵測到。因此前庭系統猶如個體的指南 針。因此當個體在維持趴姿伸展以及直立的坐姿時,透過前庭機制,就能 偵測到頭部平行於地面,或是垂直於地面,進而輸入至前庭核,以做出相 對的姿勢反應。

圖2-2 前庭系統之受器

資料來源:汪宜霈(2009) 。感覺統合。臺北市,五南。

11

(二)前庭和脊椎路徑(vestibulospinal tract)

感覺系統神經傳導路徑分為上行及下行路徑,其中下行路徑與興奮肌 肉群較有關聯,而趴姿、臥姿及坐姿需要運用到的伸肌張力主要由前庭—

脊椎路徑支配,因此以下只針對下行路徑作說明。

在前庭核與其他神經傳導路徑當中,對肌肉張力最有影響的路徑為前 庭—脊椎路徑,尤其是抗重力肌肉群,也就是頸部、軀幹以及腿的伸肌,

其又分為:外側前庭—脊椎路徑(lateral vestibulospinal tracts 簡稱 LVST)

以及內側—前庭脊椎路徑(medial vestibulospinal tracts 簡稱 MVST),前庭 核經由外側及內側前庭脊椎路徑將訊息投射至脊髓,這些路徑負責影響肌 肉張力以及連續性的姿勢調整(Bundy et al., 2002; Guyton & Hall,1996/

2005)。以下就這兩條路徑分述:

1.外側前庭-脊椎路徑(LVST):

此路徑會接收來自半規管、橢圓囊、球囊、前庭小腦連結及脊椎訊息,

並傳導至頸、腰、及薦部(sacral)脊髓的α以及γ神經元。α運動神經元 支配肌肉纖維,而γ運動神經元則投射至肌梭(muscle spindle),因此前 庭系統對於姿勢維持的肌肉、姿勢控制及穩定度有關鍵性的影響。由橢 圓囊和球囊的輸入傳導主要經由此路徑至肢體以及上軀幹的運動神經 元,引起支持性的姿勢反應(即張力性的姿勢伸直)。舉例來說,當幼兒 俯臥頭部由平行地面撐起至垂直地面角度時,前庭系統偵測到頭部角度 的改變,藉由此路徑傳導至四肢以及上軀幹的運動神經元,導致伸肌群 的興奮並抑制屈肌群,藉此維持趴姿伸展的姿勢;相反的,在仰臥彎曲 的時候,由前庭覺的輸入(特別是橢圓囊所引起的)則會誘發頸部和上軀 幹的翻正。

2.內側前庭-脊椎路徑(MVST):

此路徑接受來自小腦及皮膚與關節接受器的輸入訊息,路徑中的纖維投 射至脊髓頸部區域的屈肌及伸肌運動神經元,這些輸入有助維持頭部在

12

空間的姿勢穩定(Bundy et al., 2002)。來自半規管的訊息經由此路徑傳 出,造成兩側頸部和上軀幹肌肉的適當運動,具體的來說,瞬間或有角 度的頭部動作會刺激半規管而導致快速、瞬間的反應。

此二條前庭脊椎路徑對於支配抗重力肌肉的運動神經元具有強力的促 進作用,這些作用有助於局部肌伸張反射及加強身體與四肢的伸肌張力,

足以產生力量支撐身體抵抗重力與維持站立姿勢。馬大元(2006)歸納前庭 脊椎路徑之功能:1.促使同側上、下肢與脊柱伸肌之收縮,並抑制對側屈 肌之收縮。2.與維持直立的姿勢和平衡有關,這是由抗重力的伸肌所造成 的結果3.雖然不直接控制皮質的隨意動作,但在高技巧的動作整合中扮演

足以產生力量支撐身體抵抗重力與維持站立姿勢。馬大元(2006)歸納前庭 脊椎路徑之功能:1.促使同側上、下肢與脊柱伸肌之收縮,並抑制對側屈 肌之收縮。2.與維持直立的姿勢和平衡有關,這是由抗重力的伸肌所造成 的結果3.雖然不直接控制皮質的隨意動作,但在高技巧的動作整合中扮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