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工作壓力顧名思義是個人因工作關係而產生壓力,乃是從壓力的定 義衍生出來的。Frech(1974)等人認為:工作壓力是個人能力與工作要求;

或個人需求與工作環境之間不能適度配合所產生的一種狀態。也就是 說,工作壓力係指教師在從事與教學有關的工作時,對工作之負面感受 所產生的反應,而這些反應使教師感到困擾。即工作壓力是對壓力源所 產生的生理、心理反應及個人與環境互動後,所知覺到工作環境要求與 個人現有資源間的差距大小所造成。根據以上觀點,本研究的工作壓力 係指國民小學兼任組長之教師與工作環境互動歷程中,所產生具有威脅 性、壓迫性的身、心知覺一種被壓迫的感受或緊張狀態。而本研究的「工 作壓力」是指研究者自編之「國民小學組長與教師工作壓力感受問卷」

之得分,國民小學組長與教師在該問卷所得分數表示其壓力程度; 得分 愈高,表示兼任組長工作之教師所感受的工作壓力愈大;反之,則所感 受之壓力愈小。

二、因應策略

當需求與可用資源之間產生不平衡時,壓力自會因應而生,而應付 此不平衡之策略也將隨之而起。也就是當面臨工作壓力情境時,為避免 焦慮和受傷而在認知層面;或是行為層面;亦或兩者兼採之工作壓力的 因應方式,所以,因應是個體與環境互動時,在認知及行為上不斷地努

力,去處理對個人具有嚴重負荷的外在或內在特定要求。根據以上的觀 點,本研究所指的因應策略係指國民小學組長與教師在與工作環境互動 時,為避免內外在的工作負荷,而在認知及行為上所做的積極與消極的 努力,包括「問題取向」、「情緒取向」及「折衷取向」等三種因應策略。

而本研究的的因應策略係指研究者自編之「國民小學組長與教師因應策 略問卷」之得分,所得分數愈高,表示該因應策略層面的使用頻率愈高;

反之,則愈低。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依據上述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將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分 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

因為高雄市九十四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 87 所中,有 67 所是屬於超 過 25 班之大型學校,約佔總學校數的 77%,異於其他縣市學校規模之比 例,且研究者任教於高雄市之國民小學,故本研究係以九十四學年度現 任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之兼任各處室組長之教師為問卷主要調查之對象

(不包含校長、主任等行政主管人員),並採叢集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

為使研究結果更具學術價值,兼顧兼任組長與未兼任組長教師的工作壓 力與因應策略的差異性,故亦依學校規模所占百分比的 2 倍方式(見表 9),採叢集隨機抽樣抽取 200 名未兼組長工作之教師(級任與科任)為 問卷調查對象。在研究的廣度及深度方面以一般性、同質性為主,較無 法顧及樣本的個別特殊因素,因此本研究中特別輔以半結構式的訪談,

深入探討研究對象在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的差異,以補問卷調查之不足。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兼任組長教師知覺工作壓力的情形與面對 工作壓力時所採用的因應策略之現況,並藉以分析其相關性。所謂工作 壓力是指兼任組長教師在組長工作相關層面上所知覺到的壓力情形。因 應策略則是兼任組長教師在面對工作壓力上所採用的因應情形。至於背 景變項方面,依研究者所蒐集到的相關文獻之研究背景變項之類別,故 本研究僅探討兼任組長教師的性別、婚姻、年齡、服務年資、教育背景

(最高學歷)、(曾)任組長年資、學校規模等變項,至於在教師的工作 壓力來源及其所採用之因應策略的層面相當廣泛,而本研究在工作壓力 方面依所蒐集之相關文獻歸納後,故僅從「工作負荷」、「人際關係」、「決 策參與」、「工作肯定」與「專業知能」等五個因素來探討,而因應策略 亦僅從「問題取向」、「情緒取向」與「折衷取向」等三個層面去分析,

而其他變項則不在本研究探討的範圍內,無法兼顧所有層面,如組織目 標不明確、生理層面…等。因此,本研究為求得更深更廣的研究結果,

故特別將個人特質等中介變項也列入本研究的變項中,以增加研究的學 術價值。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教育部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頒布之細則第十七條規定如 下(教育部,2001b):十二班以下者,設教導、總務二處及輔導室或輔導 教師。教導處設教務、訓導二組,必要時得置資訊教師。十三班至二十 四班者,設教務、訓導、總務三處及輔導室或輔導教師。教務處設教學、

註冊、資訊三組;訓導處設訓育、體育、衛生三組;總務處設文書、事 務二組。二十五班以上者,設教務、訓導、總務三處及輔導室。教務處 設教學、註冊、設備、資訊四組;訓導處設訓育、生活教育、體育、衛 生四組;總務處設文書、事務、出納三組;輔導室得設輔導、資料二組。

六十班以上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直轄市、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 關得訂定辦法,充實行政人員。並於九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修訂,改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視需要於國民小學各處下設組辦事。

由以上法條可知,在國內所有的國民小學都設有組長之職,且必須 由教師來加以兼任,且每校最少有二人~十三人之組長職位需由教師加 以兼任。本章將針對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的理論及相關的研究加以 探究,共分為三節,分別為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因應策略 的理論與相關研究及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等。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意義與理論及其相關之研究加以探討 分析。

壹、壓力與工作壓力的意義

「壓力」( stress)一詞,原為工程學、力學之專門用語,用來表示物 體受到外力作用所產生的一種抗力(黃義良,1999)。在工程學,所謂壓 力,意指直接施予物體之任何外力;在力學,所謂壓力之操作型定義為 單位面積上所承受之力(蔡純姿,1998)。而 Cannon 首先將壓力的概念 應用在人的生理上,他認為:壓力是指個人受寒冷、缺乏氧氣及其他環 境壓力的影響,在最初或低度的壓力源下尚能抵擋,但是在高強度或持 續的生理壓力源下,則會產生妨害,長期下去會導致生物系統的崩潰(引 自江欣霓,2002),於是開啟了將壓力一詞應用於社會科學之門。

壓力等於是一個人身心力量所花費的程度,在個人所能接受的範圍 內,使用的身心力量可以累積更多能量,同時也使得個人的生活的滿意 度昇高(張宏文、邱文芳,1996)。Selye 是最早將壓力引進社會科學領 域加以研究的先驅,他指出:任何一種壓力都可以是良壓力,也可以是 劣壓力,就要看個人如何運用他面對的生活壓力而定。他認為:不同的 壓力刺激下引發的反應,都具有共同的性質-能引起恢復正常狀態的需 求;而壓力源對個體構成威脅時,個體必須耗費額外的生理或心理能量 予以因應(Selye , 1980)。此概念更明確的指出:壓力刺激不僅影響了個 體生理部分,亦造成個體心理的影響。

壓力的定義眾說紛紜,研究者根據國內外文獻整理壓力的定義中,

可將壓力歸納為三大類:

一、壓力是一種刺激型態:

壓力是普遍存在於人類之一種對內外在負向的刺激時,心理與生理 的反應,而壓力感受與刺激的強弱,也因個人特質與心理的中介歷程後,

而產生程度不一的結果。以下將國內外學者定義為壓力是一種刺激型態 整理如表 1:

由表 1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的定義中可知:這個論點取向偏重工程和 物理學領域的壓力定義,而虎克定律最能說明此一論點,即物體負荷力 超出了彈性限度,則永遠變形;反之,則將恢復原形,而物體不同,其 承受外力的彈性限度亦異。是故,此論點強調壓力產生的壓力源

(stressor),把外界的刺激視為壓力,是引發個體內在壓力反應的前導因 素。Burke & Weir (1980)認為:壓力是一種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內外在負 性的刺激;謝菊英(2002)也認為,壓力是個人在面對具有威脅性刺激 情境中,一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壓力是當 個體對周遭環境的改變或要求,知覺到具有威脅性、壓迫性,經由個人 特質與心理為中介歷程後,內心所產生消極與負面的感覺(黃義良,

1999)。

表 1 國內外學者定義壓力是一種刺激型態一覽表

年代 研究者 壓力的定義

1966 Lazarus 壓力是一種普遍存在於動物和人類的現象,它產生強烈及苦 惱的經驗,且明顯的對行為有極大的影響。

1975 Ivancevich 壓力是個人為適應週遭環境變化的一種反應。

1976 Cooper

& Marshall

壓力是表示環境因素衝擊於個人的直接影響及個人對於壓力 源的反應等現象。

1978 Cox 壓力是存在於個體所知覺的環境需求與所知覺的反應能力之 間的不平衡。

1979 Fineman 壓力是高度焦慮經驗的一種狀態。

1980 Mclean 壓力界定為一股力量,一旦形成會對個人產生重大的災禍,

這股來自外界的負擔可能會超重,進而造成無可挽救的傷害。

1980 Burke & Weir

壓力是一種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內外在負性的刺激。

1981 Pearlin 壓力並非壓力來源單獨作用,而是混合其他生活事件、自我 概念的結果。

1984 Kaplan & Stein

壓力係為一種由個體知覺環境的要求具威脅性,而引發生理 及心理緊張的狀態。

1995 張春興 壓力是個人在面對具有威脅性之刺激情境中,一時無法消除 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

1995 張春興 壓力是個人在面對具有威脅性之刺激情境中,一時無法消除 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