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商業生態系統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2

第三節 商業生態系統

Tansley(1935)首度提出「生態系統」之概念,是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範 圍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 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整體。Tansley(1935)強調,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 (holistic)的概念,不能把生物與其特定的自然環境分開,生物和環境形成了一 個自然系統,其有自己的結構,並能維持能量與物質循環的動態平衡,使系統處 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如果環境因素變化,生態系統有自我調節與恢復的功能,恢 復生態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Moore(1993)引用生態學中「生態系統」之概念,於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 首度提出「商業生態系統」(business ecosystem)一詞,認為人類社會的組織、運 作和生態學意義上的生態系統極為類似。Moore(1993)描述商業生態系是一種在 生產、客戶服務與創新上既競爭又合作的「跨產業」組織群。在他的研究中將商 業生態系統定義為:一種含括相互鏈結的組織群的「動態的結構」。商業生態系 透過自我組織、突現以及共同演化來幫助組織適應環境。Moore(1993)也強調整 體觀點(holistic view),以整體中的「系統」為分析單位,探討系統中的物種(廠 商)與環境、以及系統中不同物種(廠商)間的交互關係(inter-relationship)。

Moore(1993)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路資訊經濟的迅速發展,新技術、管制 放鬆和消費者行為改變不斷地開啟著新的競爭領域,行業界限日益模糊甚至消 失,傳統以 「產業」(industry)來描述廠商的關鍵環境並制定競爭策略,已無法準 確描繪出企業所處的動盪環境。其建議,應以 「商業生態系統」來取代「產業」之概 念,因為現今許多經濟活動,都不是在單一產業下進行,而是跨產業的。而 Moore(1993)所指的「商業生態系統」,就是由組織或個人所組成的經濟聯合體,

其成員包括了核心企業、顧客、供應商、主要生產者、競爭者、以及其他的利害

(self-renewal or death)。在每一個階段中,企業各有不同的競爭以及合作上 的挑戰,並應該採取不同的管理行動。表 3 中列出 Moore 於 1993 年對於商業生

擴張(Expansion)

與供應商和合夥人共同合

領導(Leadership)

對未來提出一個使人信服

(Self-renewal)

與創新者合作,以將新的

資料來源:James F. Moore,1993, Predators and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93, Vol. 71 Issue 3, p75-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4

Gossain & Kandiah(1998)引用 Moore 商業生態系統的觀念,點出了資訊科技對 商業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廠商如何運用 Internet 來建構其商業生態系統。兩 位作者認為,由於 Internet 所創造的網路資訊環境,使組織之間得以跨越藩籬 進而產生高度連結性(connectivity),因此企業應善用資訊科技,結合供應商 (suppliers)以及夥伴(partners)建立新的商業生態系統,共同為顧客創造新的 價值。Gossain & Kandiah(1998)也認為,傳統的價值鏈無法確實描述商業生態 系統,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 傳統價值鏈並未強調企業與其他各角色之間的「共生關係」(symbiotic relationship):傳統價值鏈中將每一項價值活動,視為依照順序逐步「附 加」上去的,屬線性的概念;在商業生態系統中,則必須透過企業與顧客、

供應商、及夥伴之間的高度合作,攜手創造出單憑本身的能力無法創造出 來的價值,屬非線性的概念。

二、 傳統價值鏈無法描述企業對應各角色之「不固定關係」(fluid

relationship):在商業生態系統中,企業與顧客、供應商、及夥伴之關係 將更形緊密(但結構鬆散),且不斷變化,這使得客戶、夥伴、與供應商的 角色越來越模糊,這是傳統價值鏈架構下所無法分析描繪的。因此在面臨 不固定的關係下,商業生態系統將比傳統的價值鏈分析更能提供一個有效 的分析架構。

Iansiti & Levien(2004)在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發表了”Strategy As Ecology”一文,並於同年出版《The Key Stone Advantage》一書。兩位作者認 為,在了解企業網絡時,生態學上的生態系統會比其他的網絡型態能提供更有效 的類比。就像企業網絡一般,生態系統的特徵是由許許多多鬆散互聯的參與者 (loosely interconnected participants),他們都仰賴彼此,才能夠互相提供 正面影響、確保生存,彼此也具有共同的命運(share a common fate)。假如生 態系統很健全,那麼各個物種就會茁壯興旺;若是生態系統不健全,各個物種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5

會受到極深的傷害。在此同時,也跟企業生態系一般,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全性也 可能會很快地便由盛轉衰。

Iansiti & Levien(2004)也針對商業生態系統中的不同角色與應對策略進行描 繪。兩位作者由生態系統的概念延伸,認為網絡中不同的成員會扮演特定的角 色,且各自的重要性也不盡相同。而藉由確認出生態系統中各個成員的角色,並 且使得這些角色與生態系統產生關聯,將使商業生態系統概念變得更加具體而確 實。這三個角色分別為「樞紐」(keystone)、「支配者」(dominator)、與「利基者」

(niche player)。表 4 列舉了商業生態系統中各種不同的角色以及策略作為。

首先,「樞紐者」在商業生態系統中建立平台,提供「利基者」所需要的各種資源,

為「利基者」創造許多生存空間,並妥善照顧眾多 「利基者」的利益,以維持整個商 業生態系統的健康,達成多贏局面。在此狀況下,參與此生態系統的利基廠商得 以蓬勃發展,「物種多樣性」得以維持,因應環境變動的能力也將增強。兩位作者 認為,「樞紐策略」將是具有主導地位廠商的最佳策略。

另外,有些具有主導地位的廠商,選擇扮演 「支配者」(dominators)的角色,其主 要透過「垂直整合」或「水平整合」之方式,跨足某些「利基者」從事的業務,將其納 入本身的業務範圍,並由公司內部自行創造價值,同時獲取自己所創造出來的價 值。「支配者」與「樞紐者」很不相同的是,「支配者」通常透過垂直或水平整合方 式,攫取 「利基者」的機會,不留生存空間給「利基者」,而「樞紐者」則進力創造生 存空間給「利基者」。

資料來源:Macro Iansiti & Ray Levien, 2004, The Key Stone Advantage, p.142

Iansiti & Levien(2004)也提到,無論一家公司在商業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角色 或只是專注於窄小的利基,在界定執行策略時,都必須對網絡環境中競爭態勢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7

三項基礎有所了解。第一項基礎是架構,他定義了企業劃定科技、產品與組織之 間疆界的方式;第二項是基礎是整合,它可以有效地界定組織跨越上述疆界時該 如何攜手合作、分享各自的能力與科技元件的方式;第三項基礎則是市場管理,

它會型塑出讓組織得以跨越以上疆界完成交易的方法,並且提供在主導企業網絡 的複雜市場脈動中,有效經營事業的竅門。以下將分別詳述商業生態系統三大競 爭基礎之內涵:

1. 架構(Architecture):企業劃定科技、產品與組織疆界的方式,包含從內在 的心理藍圖到外在的經驗與行動。商業生態系統的具體架構通常以「平台」

形式呈現,亦即讓某生態系統成員可透過許多連結點或介面,所取得的一連 串問題解決方案。平台為構成生態系統基礎之功能的體現,透過共同的介面,

經過包裝而呈現在生態系統成員的面前。生態系統成員進而利用上述介面,

作為開發自身產品的工具組合之用,更將之視為是自己創造價值過程的起 點。因此,平台就是樞紐企業用以與其身處之生態系統共享價值的「一套功 能與服務」。

2. 整合(Integration):所謂整合能力,就是指組之廣納不同能力(無論是內生 或外來者)所帶來之影響的本領。此能力會對關鍵企業流程帶來衝擊、促使創 新與日常作業有所改變,並且將所有新舊能力加以融合。而組織的整合過程 應該與其架構之限制相輔相成,若有核心團隊主其事,那麼跨越幾個緊密鍵 結的介面所進行之設計作業就會獲致最佳成果。

3. 市場管理(Market Operation):多數身處生態系統的企業,都必須仰賴各式 各樣複雜的市場,並將其視為基本的經營必要條件。許多樞紐策略都涉及一 個(或更多個)以上市場的設計與運作,因此對幾乎所有經營活動(從供應鏈、

配銷、研究發展,乃至於產品設計…等等)來說,市場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一 環,包含在科技應用、流程與機制之完善設計與管理。

自 1990 年代末期網路熱潮以來,「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即成為學術界與 實務界極為熱衷的研究與討論議題。在眾多的研究中,學者們對於經營模式,有 不同的研究取向與焦點,也因此而有不同的看法。對經營模式的分析多半由其組 成要素開始,而後提出自己的定義。以下依時間順序列出各家學者對經營模式的 定義與組成要素。

表 5 經營模式定義之整理 Timmer

(1998)

定義 一種產品、服務、以及資訊流的「架構」

(architecture)。

組成

定義 描述了交易的內容(content)、結構(structure)、

以及統治方式(governance),這些交易是為了掌握 Magretta

(2002) Chesbrough &

Rosenbloom(2002)

定義 將科技上的潛力轉換為顧客價值的過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