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卷題項與研究操作化之限制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建議

二、 問卷題項與研究操作化之限制

(一) 樣本中 20 至 29 歲年輕人數量太少

本研究欲探討不同世代年輕人的投票行為,但是在兩年度的樣本中若只

70

將年輕人限定在 20 至 29 歲的話,樣本相對比較少。2000 年的問卷中 20 至 29 歲年輕人有 216 位占全體樣本的「15.3%」,而 2016 問卷當中 20 至 29 歲 年輕人有 264 位占全體樣本的「15.6%」。本研究原先打算將投票抉擇的部分 以多元勝算對數模型的方式,探討三位候選人之間的差異,但實際操作中若 扣除遺漏值後能夠分析的樣本非常少,在統計模型上解釋力也不足,故將三 位候選人合併為「泛藍」和「泛綠」的總統候選人。在 2000 總統選舉中,若 以三位候選人來操作,可以討論宋楚瑜與連戰之間的棄保效應,然而合併為

「泛藍」後很多細節就沒有討論到略顯可惜。

(二) 科技進步時代改變問卷內容調整

本研究想討論 2016 年隨著大環境的變化改變選民參與政治的方式進而影 響選民的投票行為,尤其著重在網路崛起之後對於候選人與選民而言都提供了 更多元的互動平台,並且年輕人善用網路來獲取政治資訊的趨勢隨著智慧型手 機以及社群網站的普及越顯發達,但在本研究中針對網路使用部分,僅採用

「在選舉期間利用網路關心選舉資訊的時間」這個題項,在 2000 年問卷中以頻 率為編碼分為「經常、偶爾、很少、從不」而在 2016 年的問卷則是詳細的以時 間為單位分為「1 三十分鐘以下、2 三十至六十分鐘、3 六十分鐘到九十分鐘、

4 九十分鐘到一百二十分鐘、5 超過一百二十分鐘、6 偶爾注意、7 完全不注 意」。本研究針對程度重新編碼,但可能無法真實的呈現選民的回應。

另外由於本研究使用政治學術機構所測量的問卷,其在媒體(報紙、電 視、廣播)所測量的題項較為少量且單一,而隨著時間的轉變有些關於「網路使 用和政治參與」的題目在 2000 年中並沒有出現,也讓研究者在比較上無法全面 對照,建議後續研究可參考傳播方面的問卷,並透過其他文獻資料統整來回應 網路在不同世代中對於投票行為影響的議題。

(三) 同世代不同年齡層的對照

本研究僅針對不同世代(改革開放世代 G1、政黨輪替世代 G2)相同年齡層

71

(20 至 29 歲)的年輕選民做比較,略為狹隘。建議後續研究者除了在橫貫面向中 的比較討論外,亦可加入縱貫的面向的比較,討論同一個世代中不同年齡層選 民的投票行為,透過比較當時整體的選舉氛圍,比較基礎也更宏觀且多元。

亦可加入在 2000 年中原本 20 至 29 歲的年輕選民,到了 2016 年總統大選 時已經成長為 36 至 45 歲,其投票行為是否如「世代效果(Cohort/Generational Effect) 」理論中,行為模式因其成長背景而固定,依舊如同 2000 時一樣?亦 或是「生命週期效果 (Life Cycle Effect)」隨著年齡的增長投票行為因而改變。

提供兩個不同的面相供後續研究者可以更多元的討論年輕選民的投票行為變 化。

7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世榮、張文賢(2013)。統計學導論(7 版)。台北:華泰書局。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論與經驗的探討,載於《族群關 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台北:業強。

王甫昌(1997)。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載於《民主的鞏固或崩 潰: 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 地區性差異模 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 11-74。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柏耀(2004)。經濟評估與投票抉擇:以 2001 年立委選舉為例。選舉研究,

11(1),171-195。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 年台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 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1-52。

王嵩音(2010)。台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傳統媒介 vs 新媒介。傳播與管理研究,10(1),3-35。

73

王靖興、孫天龍(2005)。臺灣民眾民主政治評價影響因素之分析。臺灣民主 季刊,2(3),55-79。

包正豪(2009a)。政黨認同者等於政黨鐵票?2000-2008 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 抉擇之跨時性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40,67-89。

包正豪(2009b)。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以 1996、2000、2004、2008 等四屆 總統選舉為例。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 年總統選 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 148–175。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9,〈兩岸關係大事記〉,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

http://www.mac.gov.tw/mlpolicy/cschrono/scmain.htm。檢索日期:2016 年 12 月 20 日。

何明修(2015)。為何台灣社運變得如此強大?,上網日期 2016 年 12 月 07 日,檢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917-opinion-taiwan-hemingxiu-03/。

何思因(1994)。台灣地區選民政黨偏好的變遷:1989-1992。選舉研究,

1(1), 39-52。

余俐薇(2007)。國民中學學生政治知識與民主政治態度之關係-以台中縣后里 鄉國中學生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

74

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台北:業強。

吳乃德(1993)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74: 33-61。

吳乃德(1999)。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型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 灣社會學研究,3,1-23。

吳乃德(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 灣社會學》,4: 75-118。

吳承恩(2013)。社群媒體行銷在 2012 總統選戰中之應用與比較-以 Facebook 粉絲團及 Plurk 噗浪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吳重禮、 崔曉倩(2010)。族群、賦權與選舉評價-2004 年與 2008 年總統選舉 省籍差異的實證分析。臺灣民主季刊 ,7(4),137-182。

吳重禮、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以二○○一年台 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決定因素為例。政治科學論叢,18,101-140。

吳樂楊(2013)。臺灣青年政治冷漠現象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青年研究,

11,93-97。

呂星蕙(2001)。高科技產業新新人類福利知覺與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工作 價值觀為干擾變項,碩士論文,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75

李功勤(2011)。蔣經國主政時代的政治精英(1972-1988)-以行政院內閣成員為 例。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2,153-207。

李靜婷(2010)。台灣地區政治世代認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政治系。

周軒逸、周繼祥(2012)。手機政治簡訊的廣告效果之探索性研究:臺灣北部 五所大學生的試驗。政治科學論叢,54,71-120。

林于弘(2015)。台灣年輕選民的不投票行為。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 理系。

林宗弘(2015)。再探台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應用,1995-201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2),395– 436。

林哲揚(2016)。臺灣年輕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公共 行政學系。

林聖庭(2012)。社群網站很政治:以單純曝光效果探討社群網站使用對政治 參與的影響,中華傳播學會網站。2016 年 10 月 8 日,取自:Http:

//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

P_ID=1431&P_YEAR=2012

林聰吉、游清鑫(2009)。政黨形象與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1996-2008 年總統

76

選舉的實證分析。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 年總統選 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 148–175。

林瓊珠(2012)。穩定與變動: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 之分析。選舉研究,19(1),97-127。

林繼文(2015)。論述如何框限選擇?條件式統獨偏好對 2012 年台灣總統選舉 的影響。政治科學論叢,63,55-90。

邱育琤、徐永明(2004)。「新」政府,「舊」官僚?:中央政黨輪替與行政菁 英的流動。公共行政學報,12,1-10。

邱楷恩(2013)。「草莓世代」的建構與想像。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學 系。

俞振華、林啟耀(2013)。解析台灣民眾統獨偏好:一個兩難又不確定的選 擇。臺灣政治學刊,17(2),165-230。

施純純、徐永明(2002)。報紙議題、事件與民意的流動:以台灣 2000 年總統 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6,241-285。

洪雅慧(2001)。候選人網站「資訊提供」與「使用可親近性」之滿意度比較-以公元 2000 年總統大選為例,廣告學研究,17,83-104。

胡佛(1998)。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書局。

77

孫式武(1997)。選舉與政治認知:傳播媒體對民主政治的影響。新聞學研 究,54,189-209。

徐火炎(1993)。選民的政黨政治價值取向、政黨認同與黨派投票抉擇:第二 屆國大代表選舉選民的投票行為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 及社會科學,3(2),144-166。

徐永明、 林昌平(2009)。「南方政治」的再檢驗:總統選票的分量迴歸分 析。選舉研究,16(1),1-35。

徐明珠(2001)。站在大學入學考試變革的轉捩點上。教育文化,1(7),153-160。

留淑芳、洪小雯(2009)。台灣高等教育評鑑指標策略群組。工程科技與教育 學刊,6(2),149-165。

耿曙、陳陸輝(2003)日常語言、族群意識與政黨認同:台灣 2001 立委選舉 的個案分析。2003 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世局變動中的台灣政治」學 術研討會,12 月 13-14 日,台北:東吳大學。

高恆信、李美枝(2000)。台灣地區人民之省籍、黨籍與政治意識型態在政治 群體認同中的糾結。本土心理學研究,13,231-276。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台灣 2004 年總統選舉為分析

78

對象。東吳政治學報,22,121-159。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 桂等著,台北:業強。

張傳賢(2012)。政黨認同、負面資訊的競爭與選民投票抉擇:2010 年五都選 舉的實證研究。選舉研究,19(2),37-70。

盛杏湲(1986)。國民黨與黨外中央後援會選舉競爭之研究。台北:桂冠圖書 公司。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年代的分析。選 舉研究,9(1),41-80。

盛杏湲(2009)。經濟與福利議題對台灣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2008 年總統選 舉的探索。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 年總統選舉:論 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 209-234。

盛治仁(2001)。台灣兩千年總統選舉投票行為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盛治仁(2003)。台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黨輪替前後的比 較。選舉研究,10(1)。115-169。

莊文忠(2011)。Ciaran Acton。 SPSS 在社會科學的應用(SPSS for Social Scientists),台北:五南。

79

莊伯仲、鄭自隆(1996)競選文宣新媒介--台灣政治性資訊網路現況研究 (1995),廣告學研究,7,85-119。

許志嘉(2003)。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2,83-112。

陳光輝(2009)。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受訪者藍綠支持的維持與變動,臺灣 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計畫(TEDS2008L)學術研討會,01 月 17-18 日,台 北: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

陳光輝(2009)。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受訪者藍綠支持的維持與變動,臺灣 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計畫(TEDS2008L)學術研討會,01 月 17-18 日,台 北: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