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討2000年與2016年年輕選民投票行為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探討2000年與2016年年輕選民投票行為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探討 2000 年與 2016 年年輕選民投票行為 Voting behavior of young generation in Taiwan: the cases of 2000 and 2016 elections.. 指導教授:蔡中民 博士 研究生:鍾繼翌 撰. 中華民國一零五年十二月.

(2) 中文摘要 本研究欲透過 2000 年及 2016 年兩次總統選舉中,探討在不同的成長背 景、環境脈絡底下,這兩個不同世代在投票行為上有何差異並進行對照。本 研究透過「政治世代」的概念將 2000 年和 2016 年時具有投票權 20 至 29 歲 的年輕人劃分為兩個不同的世代,分別為「改革開放世代(G1)」以及「政黨 輪替世代(G2)」,並透過「政黨認同」、「候選人評價」、「網路使用時間」以及 「認同意識」四個不同的面向來測量年輕選民的「投票與否」和「投票抉 擇」上有何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在「改革開放世代(G1)」中,政黨支持中立者、候選人 評價有差異者、有使用網路者以及認同意識一致者較傾向去投票,但在模型 中都不顯著;投票抉擇部分,選民傾向投給自己認同的政黨、投給候選人評 價會顯著影響選民投票抉擇、有使用網路的選民傾向投給民進黨、認同台灣 意識的選民傾向投給民進黨,但只有候選人評價在模型中顯著。 在「改革開放世代(G1)」中,政黨支持中立者、候選人評價有差異者、 有使用網路者以及認同意識一致者較傾向去投票,但只有候選人評價在模型 中顯著;投票抉擇部分,選民傾向投給自己認同的政黨,候選人評價會顯著 影響選民投票抉擇,前兩項在統計中都顯著,有使用網路的選民傾向投給民 進黨、認同台灣意識的選民傾向投給民進黨,在模型中不顯著。. 關鍵字:政治世代、政黨認同、候選人評價、網路、認同意識。.

(3)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in voting behavior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generations in different growth contexts and contexts. And dividing young people from 20 to 29 years old when 2000 and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aiwan. The first generation named "the gener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1)",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named "the generation of parties alternate (G2) ". And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oting or not" and "voting choice" among young voters through four different approaches: "party identity", "candidate evaluation", "internet using time" and "identity aware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G1, the parties who support the neutrality and the candidates who have different evaluation have the tendency to use the Internet and agree with the consensus, but they are not significant in the model; Voters choose to vote for their own political parties, vote for the candidate evaluation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voter choice, there are voters tend to vote for the use of the network to the DPP, Taiwan's voters agree with the DPP tend to vote, But only candidate evaluation is significant in the model. In the G1, the parties who support the neutrality and the candidate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hose who use the Internet and those who agree with the identity are more likely to vote, but only the candidate evaluation is significant in the model; Voters tend to vote for their own political parties, the candidate evaluation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voter choice, the first two are significant in the statistics, the use of the network tend to vote for the DPP voters, Taiwan-aware voters tend to vote To the DPP, in the model is not significant.. Keywords: political generation, party identity, candidate evaluation, network, identity awareness..

(4)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2. 文獻檢閱與理論觀點.................................................................................... 5 第一節. 第三章. 第四章. 政治世代 ...................................................................................... 5. 一、. 世代與政治世代 ...................................................................... 5. 二、. 政治社會化 .............................................................................. 6. 三、. 政治世代的區分 ...................................................................... 7. 四、. 小結 .......................................................................................... 9. 第二節. 投票行為理論 ............................................................................ 11. 第三節. 不同世代年輕人投票態度與行為之討論 ................................ 13. 一、. 改革開放世代(G1)成長環境與特質..................................... 13. 二、. 政黨輪替世代(G2)成長環境與特質..................................... 15. 三、. 小結與研究假設 .................................................................... 19. 研究方法與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5.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界定 ........................................................................ 26. 一、. 2000 年問卷使用: ............................................................... 26. 二、. 2016 年問卷使用: ............................................................... 27.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28 第一節. 不同世代的投票行為差異 ........................................................ 28. 一、. 資料處理 ................................................................................ 29. 二、. 不同世代的投票行為分析 .................................................... 31. 第二節. 政黨認同影響投票行為 ............................................................ 33 I.

(5) 一、. 資料處理 ................................................................................ 33. 二、. 政黨認同描述性分析 ............................................................ 34. 三、. 政黨認同影響投票行為之分析 ............................................ 35. 四、. 小結 ........................................................................................ 37. 第三節. 候選人評價影響投票行為 ........................................................ 38. 一、. 資料處理 ................................................................................ 38. 二、. 候選人評價描述性分析 ........................................................ 39. 三、. 候選人評價影響投票行為之分析 ........................................ 40. 四、. 小結 ........................................................................................ 41. 第四節. 網路使用時間影響投票行為 .................................................... 42. 一、. 資料處理 ................................................................................ 42. 二、. 網路使用時間描述性分析 .................................................... 43. 三、. 網路使用時間與投票行為之分析 ........................................ 43. 四、. 小結 ........................................................................................ 45. 第五節. 第五章. 認同意識影響投票行為 ............................................................ 46. 一、. 資料處理 ................................................................................ 46. 二、. 認同意識描述性分析 ............................................................ 47. 三、. 認同意識與投票行為之分析 ................................................ 49. 四、. 小結 ........................................................................................ 51. 第六節. 交叉分析小結 ............................................................................ 52. 第七節. 不同世代投票行為之模型建構 ................................................ 52. 一、. 不同世代投票與否之勝算對數模型 .................................... 53. 二、. 不同世代投票抉擇之勝算對數模型 .................................... 57. 結論.............................................................................................................. 61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發現 ........................................................................ 61 II.

(6) 一、. 改革該放世代(G1)年輕選民的投票行為............................. 61. 二、. 政黨輪替世代(G2)年輕選民的投票行為............................. 63. 三、. 不同世代年輕選民的投票行為 ............................................ 6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建議 ................................................................ 69. 一、. 研究資料與調查方法之限制 ................................................ 69. 二、. 問卷題項與研究操作化之限制 ............................................ 69. 參考文獻 .................................................................................................................... 72 中文部分 .................................................................................................... 72 英文部分 .................................................................................................... 84. 圖次 圖 二—1 改革開放世代與政黨輪替世代的定義方式............................ 10 圖 三—1 研究架構圖................................................................................ 26. 表次 表 二—1 世代區分之相關研究.................................................................. 9 表 二—2 投票行為理論............................................................................ 13 表 四—1 中介變數測量題項表................................................................. 29 表 四—2 依變數測量題項表.................................................................... 30 表 四—3 不同世代投票與否描述性分析................................................. 31 表 四—4 不同世代投票抉擇之描述性分析............................................. 32 表 四—5 政黨認同測量題表..................................................................... 34 表 四—6 不同世代政黨認同強度描述性分析......................................... 34 表 四—7 不同世代政黨認同方向描述性分析........................................ 35 表 四—8 政黨認同強度與投票與否交叉分析......................................... 36 表 四—9 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交叉分析................................................. 37 III.

(7) 表 四—10 候選人評價測量題表............................................................... 38 表 四—11 不同世代候選人評價差異 ....................................................... 39 表 四—12 不同世代候選人評價有無差異............................................... 39 表 四—13 候選人評價有無差異與投票與否之交叉分析....................... 40 表 四—14 候選人評價分數與投票抉擇之交叉分析............................... 41 表 四—15 網路使用時間測量題表........................................................... 43 表 四—16 不同世代網路使用時間........................................................... 43 表 四—17 網路使用時間與投票與否之交叉分析................................... 44 表 四—18 網路使用時間與投票抉擇之交叉分析................................... 45 表 四—19 認同意識測量題表................................................................... 46 表 四—20 不同世代認同意識程度........................................................... 48 表 四—21 不同世代認同意識一致/背離程度 ......................................... 48 表 四—22 不同世代認同意識(台灣/中國) ............................................... 49 表 四—23 認同意識與投票與否之交叉分析........................................... 50 表 四—24 認同意識與投票抉擇之交叉分析........................................... 51 表 四—25 投票與否勝算對數模型:2000-2016 ..................................... 56 表 四—28 不同世代投票抉擇之勝算對數模型(泛藍、泛綠) ................ 60. IV.

(8)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欲透過 2000 年及 2016 年兩次總統選舉中,探討在不同的成長背 景、環境脈絡底下,影響當時年輕人的投票態度和行為上的因素為何?而這 兩個不同世代在投票態度和行為上是否具有差異。本章先以研究背景及動機 為開端,接續描述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16 年總統選舉,不光只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誕生,同時也是台灣歷 史上第三次的政黨輪替,象徵著台灣邁入民主鞏固的重要里程碑。而在這一 次的選舉中,民進黨再次奪回執政權,讓我們聯想到 2000 年總統選舉民進黨 第一次終結國民黨在台灣連續 55 年的統治。對我們來說,2000 年和 2016 年 這兩次的總統選舉造成政黨輪替意義非凡,有些共同點卻又存在著微妙的差 異。 而其中年輕人的政治參與更是研究者想要觀察的對象,傳統的研究認為 年輕人政治冷感,對政治事務了解較少,相對投票與否較低(Conway, 1985)。2000 年以前在政治環境相對保守嚴謹的政治氛圍下,僅有野百合學 運。而在 1996 年起開放總統民選,台灣踏上民主發展的歷程,2000 年也就 是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社會運動也逐漸發生蓬勃發展,2008 年野草莓學運之 後,反媒體壟斷運動、反高學費運動、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等學生運動越來 越活躍。發起和號召的領袖也都是年輕一代的學生居多,透過新傳播媒體將 自己關心的議題快速地分享散播,台灣新世代的年輕人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政 治參與模式。 不同的環境世代,造就了年輕人不同的參與模式。從以往的政治冷漠到 主動參與政治,走上街頭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和立場。更積極的去推動將投. 1.

(9) 票年齡下修至 18 歲1。尤其是「首投族」(首次有投票權的族群)在政黨傾向 尚未穩固,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被影響,改變參與政治行為的潛力。 國內外有相當豐富的研究在探討年輕人的投票行為,年輕人的投票行為 和態度較為搖擺不定(William,2007)使年輕人的選票成為勝選的關鍵之一。 政治傾向較為模糊的「首投族」,經常是研究者關心的對象。Kaid(2007)等 人也探討過不同的政治消息來源,會影響年輕選民和年長選民的的政治資訊 功效(political information efficacy),而特定的競選訊息,會加強年輕選民的 政治資訊功效,政治資訊功效也影響著他們的投票與否(Kaid, McKinney, & Tedesco, 2007)。相較於年長的選民,使候選人更有機去影響年輕選民的投票 決定。 在幾次選決中我們看見候選人越來越重視年輕選票,盧武鉉 2002 年的 南韓總統大選(Han, 2008)、歐巴馬在 2008 年的美國總統大選(Robertson, 2009)候選人紛紛推出主打年輕人的選舉策略。在台灣 2000 年的總統選舉中 可見當時的候選人都有精心設計自己的專屬網站(宋楚瑜、連戰、陳水扁), 且越來越多年輕人透過網路關心政治議題、2008 年社群網站發起,讓年輕人 的政治參與呈現新興的方式(吳承恩,2013)。 2000 年和 2016 年的總統選舉中,民進黨獲得執政者的角色,造就了政 黨輪替。而 2000 年是台灣邁入民選總統後首次政黨輪替,2016 年第三次政 黨和平輪替,象徵台灣選民對於民主實踐的進步。.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這兩次特別的選舉經驗中,我們用來檢視這兩個不同世代年輕人的政治 參與行為,年輕人總是充滿熱血,願意接收新的資訊與知識,對於環境的敏 感度及適應能力超出其他年齡層的彈性。其所接受到的不同政治社會化過. 1. 公投修法 投票年齡下修到 18 歲:http://goo.gl/OZvA9S 2.

(10) 程,展現在投票行為以及政治參與的表現上。 如同上述,年輕人的政治態度改變,源自於其成長的政治社會化過程, 若能了解型塑該世代及其影響投票決定的因素,便可以掌握這群世代的政治 偏好,對於候選人能提出更有效的政治策略來吸引選票。此外,年輕人較有 彈性去吸收和接受新的政治資訊,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不斷形塑自己的政治 態度,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穩固。 傳統研究認為「政黨認同」是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但隨著時間的變 遷,科技進步,伴隨著政黨功能衰退(Beck 1984; Craig1985; Gant and Luttbeg 1991; Nie et al. 1976)。不僅美國如此,Dalton 與 Wattenberg(2000)指出, 無論是競選動員、組織教育、政府運作等功能,政黨在西方後工業化民主國 家的地位已逐漸消褪。即使民眾認同政黨的比例有減少跡象,但是政黨認同 仍舊是影響民眾投票行為的重要因素(Bartel, 2000)。 科技網路的變革,使得選民參與政治的成本減低,而 2008 年社群網站 的興起,更是一波政治參與改變的高峰,民眾不須透過政黨、主流媒體即可 蒐集、篩選自己想要的政治資訊,網路低成本的政治參與無論對於候選人或 選民都是一大變革,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政治人物紛紛透過網路快速竄紅,民 眾更容易去透過網路蒐集候選人的資訊,對於候選人的人格特質、形象等更 能影響新一代選民的投票決定。在近幾年來也看到許多突破既有政黨版圖的 政治素人,憑藉著個人魅力獲選,如商人出生的川普(Donald Trump) 在 2016 年勝選美國總統 以及 2014 年台大外科醫師柯文哲 以無黨身分參選台 北市長勝選,屢屢應證了新選舉時代來臨,候選人特質逐漸取代政黨因素, 成為選民考量的重要依據。 而隨著世代的變遷,媒體環境以及政府政策的改變都會影響選民內在的 想法,進而在外在的行為中做出改變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有鑒於此,研究 者認為年輕人的政治參與,在這兩次政黨輪替的行為模式中有所不同,這兩 3.

(11) 個不同的世代區分為 1970-1980 出生的改革開放世代(G1),以及 1986-1996 年 出生的政黨輪替世代(G2)。本研究將使用民意調查資料分析之方式,了解兩 個不同世代年輕人的投票態度與行為上的差異。希望能夠釐清影響年輕人投 票行為的因素為何,進而對照出兩次選舉中年輕人投票的微妙差異。本次的 研究問題如下: 研究問題:改革開放世代(G1)在「投票與否」與「投票抉擇」的行為 上,與政黨輪替世代(G2)兩者間有無差異?. 4.

(12) 第二章. 文獻檢閱與理論觀點. 本章透過文獻回顧的方式,在第一節探討世代以及政治世代的定義,再 依照之前學者專家針對世代的區分方式,提出本研究區分改革開放世代(G1) 和政黨輪替世代(G2)的依據。第二節則是描述研究投票行為的理論學派,並 加以描述影響投票行為的因素。在第三小節分別描述 G1 與 G2 所經歷的世代 環境背景,最後再加以討論 G1 與 G2 兩個不同世代投票行為上的差異,並提 出假設。. 第一節 政治世代 為了比較兩個不同世代在投票行為上的差異,首先描述「世代」以及 「政治世代」的定義,以及之前學者研究和區分方式,再針對本次研究想討 論的世代變遷加以描述。再來,討論政治社會化的過程及其對於投票行為的 影響,藉此能勾勒出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不同世代所經歷的政治事件、 大環境影響該世代的政治態度,進而展現在該世代的投票行為上。最後再加 以描述研究者如何區分的政治世代及其因素。. 一、. 世代與政治世代 綜合諸多學者對於「世代」的定義為:由於出生年代與成長背景的不. 同,導致各世代及群的價值觀、偏好、態度與行為,明顯呈現出與其他世代 不同的形態。世代的劃分不盡相同,國外的學者以二次世界大戰來區分,傳 統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後續也有社會學者分出 X、Y、Z 等不同世代及該 世代的特質。(Kupperschmidt, 2000;Santos & Cox, 2000;Weston, 2001; Hansford, 2002)。 此外,國內近期形成一種新的世代劃分法,此種劃分方式是以個人出生 年分(民國)的十位數,判斷一個人所屬的世代族群。例如民國五○年代出生 者即稱之為五年級生,六○年代出生者則為六年級生(諸承明,2001;呂星 5.

(13) 蕙,2001)。此種方式由於簡易方便,因此在時下廣為流行。 何謂政治世代?意謂人們會因為經歷不同的重要事件,而影響到接下來 人生的抉擇與對事物的判斷,不同年齡群體或出生世代的政治態度或政治價 值,以及政治參與或政治行為的差異。這個群體在該時段內的政治信仰與行 為模式(例如政黨偏好)固化,即使隨著該群體年齡增長也不會改變(Sears and Valentino 1997)。 也就是說,不同的政治世代會影響到人們對於政治的態度,進而在投票 行為上產生差異,而通常政治世代的差異距離來自於政治與社會劇烈變遷 (陳光輝,2010)。換言之,不同的世代經驗到不同的重大歷史事件,其對於 政治的理解、政黨的認同以及投票行為之原因皆會產生改變。. 二、. 政治社會化 在政治社會化過程的研究領域當中,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將會接觸到許多政治社會化機構,當中除了家庭、學校、 媒體環境、工作場所、個是非政治組織及宗教團體等機構,都會影響一個人 的政治態度型塑。 由於人們在態度形成期所經歷的重要事件在後續的人生階段持續地產生 影響。出生於不同時代背景的人們,因其在態度形成期時的重大經驗差異, 導致了他們在政治態度上的明顯差異,而形成了政治世代 (Mannheim, 1972: 119; Jennings, 1987:368 ) 。亦即,一個世代是由一群在態度形成期受到同樣 關鍵事件影響的人們所組成。隨著時間演進,不同的關鍵事件發生影響了不 同政治世代的形成。一般而言,多數研究者所指涉的態度形成期是在青春期 後期至青年期前期這段時間(Mannheim,1972;Inglehart,1981;Sears and Levy,2003)。 一個人從出生便在家庭中成長,所受到的政治資訊是最直接的影響,但 相較而言政治資訊的來源較為單一、沒有選擇性。綜觀社會學者研究教育與 6.

(14) 政治社會化的相關研究發現,「教育」對於一個人政治社會化的型塑更為多 元,在學校透過師長、同儕之間所接觸到的政治更豐富,且透過教育的方式 訓練出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從國中開始(約 12 歲)個人的政治態度逐漸形 塑,且隨著心智成長逐漸穩固(蔡璧煌 1994;黃瑞秋,2008;余俐薇, 2007)。 在不同的時代所接觸到的政治環境影響一個人政治社會化的過程,接受 不同政治社會化造就其對於政治態度的型塑。因此,政治環境也就是該時空 背景下所經歷的政治事件、經濟狀況、媒體使用習慣等因素,會影響一個人 的政治態度,進而影響其投票行為。. 三、. 政治世代的區分 政治世代的區分在歷年研究中主要依照歷史事件或政治事件為區分依. 據,並做垂直比較相同世代中,不同年齡層的差異,如吳乃德(1999)調查 台灣世代的政黨認同差異,認為年輕選民為成長於八○年代末的台灣政治自由 化前後之族群;當時約莫為 20 歲到 30 歲之間;游清鑫與蕭怡靖(2007)依 據台灣選民「1992 年取得選舉權與否」作為台灣新選民之操作型定義,亦即 「後九二世代」以及「前九二世代」之兩個世代;林于弘(2015)所認定的 年輕選民為台灣解嚴之後出生之族群,為 1987 年後出生者;周軒逸與周繼祥 (2012)將年輕族群設定為年滿 20 歲具有投票資格之大學生;包正豪 (2009)認為年輕選民的界定為 20 歲到 29 歲者。 以往對於年輕人的投票行為研究發現年輕選民比較容易投給民進黨(吳 乃德 1999);陳陸輝(2000)以跨政治世代的政黨認同之變化,其研究發現 到對於本省第一代之選民(民國 38 年前到台灣的人民)而言,新的政黨較不 具吸引力,影響其認同國民黨之主要因素為「中國人」的身分認同感;而本 省第二代選民對於新的政黨支持度較低,其比較偏好「統獨立場」來選擇其 認同之政黨。另外本省第三代選民則比較容易支持新的政黨,其更為偏好 7.

(15) 「獨立立場」以及「台灣人」的身分認同感來影響其認同之政黨;吳重禮與 許文賓(2003)研究結果顯示,年輕選民具有政黨認同的比例較高,且為獨 立選民者的比較低。其中 20 歲到 29 歲之年輕選民比較偏好認同民進黨,30 歲到 39 歲之選民比較偏好認同親民黨,而在 40 歲到 59 歲之年長選民則是比 較偏好認同國民黨。 陳光輝(2010)比較兩個世代大學生的民主經驗與民主價值,對照 1991 年和 2001 年的大學生在政治議題、民主態度的差異發現,有較多民主經驗的 年輕世代大學生其民主價值程度反較年長世代大學生為低。進一步分析發 現,此差異是導因於年長世代的大學生處於民主化高峰期,受到學運當時社 會中民主訴求之影響,因而形塑出較高程度的民主價值。 林宗弘(2015)參考先前的世代政治文獻(Rigger, 2006)、熊瑞梅等 (2010)分析臺灣戰後世代公民參與,以及 Bhatti et al.(2012)對歐洲議會 選民的分類,以 15 年為間隔區分五個政治世代: (1)中國認同或大陸移民世代(-1935):1949 年時已成年的第一代大 陸外省移民、或是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成長而遭受歧視者,導致有較強的中國 認同。 (2)政權交接或白色恐怖世代(1936-1945):在青少年到成年時期經 歷過國民政府政權交接,以及白色恐怖國家暴力,導致有較強的臺灣認同; 然而,前述兩個世代在政治態度上可能較為權威與保守。 (3)經濟起飛或威權統治世代(1946-1960):缺乏白色恐怖記憶,在 成長過程中獲益於經濟起飛,卻因為威權統治使其政治參與遭到壓抑,導致 較偏向自由民主價值。 (4)民主轉型或學運衝擊世代(1961-1975):在國小與國中時期受到 較強的中華文化民族主義教育影響,但是在邁入成年前後的政治社會化過程 中,卻經歷民主轉型與蓬勃社會運動的學運世代,導致模糊的雙重認同與較 8.

(16) 強的自由民主價值。 (5)政黨輪替或網路傳播世代(1976-1990):青少年與成年時期經歷 本土化教育改革與政黨輪替、受到兩岸經貿開放與中國崛起的經濟與社會衝 擊、以及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影響,導致較強的臺灣認同。 表 二—1 世代區分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吳乃德. 年代 1999. 認為年輕選民為成長於八○年代末的台灣政治 自由化前後之族群,為 20 歲到 30 歲之間。. 吳重禮與許文賓. 2003. 年輕選民的界定為 20 歲到 29 歲者。. 游清鑫與蕭怡靖. 2007. 依據台灣選民「1992 年取得選舉權與否」作 為台灣新選民之操作型定義。. 包正豪. 2009. 年輕選民的界定為 20 歲到 29 歲者。. 陳光輝. 2010. 20 歲到 24 歲的選民為年輕選民之代表。. 周軒逸與周繼祥. 2012. 年滿 20 歲具有投票資格之大學生。. 林宗弘. 2015. 從 1935 年起,每 15 年為一個依據區分世 代。. 林于弘. 2015. 年輕選民為台灣解嚴之後出生之族群,為 1987 年後出生者。.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對於「年輕人」在歲數上的界定,除了透過政治事件區分前後,再來就 是依照歲數「20 到 29」歲選民最常被定義為「年輕選民」。主要討論到世代 差異通常還是以青年與壯年、老年等不同年齡層的政治參與行為做對照的研 究居多;而本研究欲進行的是水平的比較。對照不同時代中相同年齡層的投 票行為差異。. 四、. 小結 綜合參考之前學者專家的研究以及對於世代的切割方式,研究者欲觀察. 的研究對象為 2000 年及 2016 年總統大選時,20 歲至 29 歲的年輕選民。 2000 年及 2016 年總統大選在台灣的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樣是由 9.

(17) 國民黨轉變為民進黨執政,且兩次翻轉的時間相隔 16 年,符合上述林宗弘 (2015)對於世代區分的定義,相隔 16 年較能看出完整世代的差異。 以 2000 年 20-29 歲的年輕選民為例,其出生年份為 1970 至 1980 年之 間,依據政治社會化的理論,1970 年代出生的選民會受到 1982 年(國中 12 歲開始)至 2000 年之間的歷史事件等大環境因素影響其政治態度,並在 2000 年總統大選中展現其投票行為,研究者將這個世代命名為改革開放世代 (G1)。 而 2016 年 20-29 歲的年輕選民,其出生年份為 1986 至 1996 年之間, 依據政治社會化的理論,1986 年代出生的選民會受到 1998 年(國中 12 歲開 始)至 2016 年之間的歷史事件等大環境因素影響其政治態度,並在 2016 年 總統大選中展現其投票行為,研究者將這個世代命名為政黨輪替世代(G2), 詳細區分方式請見下圖 2-1。 圖 二—1 改革開放世代與政黨輪替世代的定義方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繪製 2000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的陳水扁結束了國民黨長達 55 年的執 政。而 2008 年,在陳水扁總統執政 8 年後,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當選總 統,則為國民黨贏回執政權,並完成中華民國第二次政黨輪替。2016 年民進黨 的蔡英文,奪回政權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同時也造就了第三次政黨 輪替,讓台灣確定民主鞏固的完成。 10.

(18) 在這段期間,也發生了許多影響政治歷史的重大事件;每件事情對於每個 世代的解讀、意義和價值層面皆會有所不同,也會影響到當個世代對於政治的 態度(盛杏湲,2002;陳陸輝,2000),並進而影響其對政黨之認同與投票行 為。只是台灣目前的政治態度,依舊以政治世代為主要影響要素(王靖興、孫 天龍,2005)。. 第二節. 投票行為理論. 投票行為理論有四大主流之學派,其包含「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哥倫比亞學派」(Columbia School)、 「密西根學派」(Michigan School)與「理性選擇學派」(rational choice)(張佑宗,2006),分別於下列 分述之。 (一)芝加哥學派 此為生態學研究之途徑(Ecological Approach)。此學派為依據全面性的 資料針對各個選區投票率進行投票行為之探討。將政治體系視為一有機體, 具有自我調節與大環境做互動的特性。運用在政治學中即指個體的政治行為 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如其所處的社會經濟條件、人口結構、選舉制度、選 民與政黨體系的互動等等(盛杏湲,1986:24;游盈隆 1996:320-321)。 (二)哥倫比亞學派 此為社會學研究之途徑(Sociological Approach),主要是以個體的社會 背景特徵來解釋個體行為,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等(Lazarsfeld et al. 1948;Campbell et al. 1960;Wolfinger & Rosenstone 1980),而用有高度 「政治同質性」(political homogeneity)之成員彼此間的政治態度會有相似之 傾向(Berelson et al., 1954; Huckfeldt et al., 2000)。支持此學派之學者大多都 採用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探究影響選民投票行為之影響因素為何,其選民會 根據個人社會特徵之考量,決定其政治社會的偏好,此也可用於解釋選民的 投票行為。 11.

(19) 吳重禮與許文賓(2003)也提出此學派會根據選民的個人社會特徵影響 其政治偏好,而個人社會特徵包含了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種族(省籍)以 及宗教等變項。 (三)密西根學派 此為社會心理學研究之途徑(Socio-psychological Approach),主要是以 個體的心理因素來解釋個體行為,如政黨認同、政治立場、對候選人的評 價、政治興趣等(Campbell et al., 1960)。根據 Campbell 學者(1960)提出密 西根模型理論,其認為政黨認同為心理層面之認知,即便在各種情況之下, 選民的政黨認同也不會輕易的改變,產生變化,亦即政黨認同為主要影響選 民投票行為之影響因素。之後 Campbell、Converse 與 Miller Stokes(1960) 在《美國選民》(The American Voter,1960)提出了「漏斗狀的因果模型」來 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此模型認為隨著愈接近選舉時間,影響選民投票的因 素就會愈來愈集中,包括長時間累積下來的政治態度,如政黨認同;而短時 間的因素可能來自突發的歷史事件或是每一次不同的選舉環境有所影響。後 續的政治相關研究也都支持此學派之理論。 (四)理性選擇學派 此為經濟學研究之途徑(Economic Approach),則是以經濟學的角度出 發,假定選民的投票行為是理性的,會考量「成本—效益」作為判斷的標 準,當效益當時,行為者才會採取行動,反之則不會(Downs, 1957;Riker, 1973)。此學派的首要假設為理性的選民會考量到其投票所替自己帶來的成本 和效益進行評估,倘若效益大於成本時,則會比較傾向出現投票之行為,反 之,效益小於成本時,則比較不會偏向出現投票之行為。亦即選民會依據不 同候選人之政策對其產生之效益,再進一步選擇對其最有利之人選。. 12.

(20) 表 二—2 投票行為理論 學派. 研究途徑. 芝加哥學派. 理論意涵. 生態學研究途徑. 依據全面性的資料針對各個選區投 票率進行投票行為探討。. 哥倫比亞學派. 社會學研究途徑. 採用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探究影響 選民投票行為之影響因素為何。. 密西根學派. 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 政黨認同為主要影響選民投票行為 之影響因素。. 理性選擇學派. 經濟學研究途徑. 選民會依據不同候選人之政策對其 產生之效益,再進一步選擇對其最 有利之人選。.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三節. 不同世代年輕人投票態度與行為之討論. 接下來分述改革開放世代(G1)與政黨輪替世代(G2)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 的歷史事件、經濟狀況以及媒體環境等縱觀論述,在描述這樣時代下年輕選 民所具有的特質,最後在陳述這樣政治世代下成長的選民,其投票態度與行 為有何差異。. 一、. 改革開放世代(G1)成長環境與特質 (一)背景 詹嘉雯(2007)提出 1970 年代後半段起,台灣經歷三個時期,分別為. 1977 年至 1985 年的威權體制鬆動期、1986 年至 1998 年的民主轉型的啟動 期,以及 1990 年後至現今的民年主轉型的推動期,並認為台灣的政治體制已 成功地轉型成為具有包容性與競爭性的民主政權。 轉型的過程中,台灣為了緩和 1970 年至 1980 年期間等各種外交挫敗與 挫折,如被迫退出聯合國等重要事件,讓台灣在 1980 年開始積極地向外(如 13.

(21) 美國)爭取支持,企圖促使台灣政治民主化,爭取國際間的認同。 而在經濟方面,也從農業發展為主體進展到勞動工業,進而再發展以電 子為主的經濟體,讓台灣成為世界的電子工業有名的國家。臺灣經濟起飛與 南韓,香港及新加坡和稱為亞洲四小龍。隨著台灣政治策略的開放與自由 化,社會運動與政治運動的蓬勃發展,各政黨林立,此都成為台灣民主轉型 之重要力量。 (二)蔣經國執政 1982-1987 蔣經國由 1978 年 3 月台灣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第六任中華民國總統。蔣 經國執政時期一直在推動政治本土化,強調政治、經濟與社會等層面皆以台 灣為基礎核心進行發展,另一方面,也在政治部門廣納台灣人加入,將台灣 新生代政治菁英納入國民黨內。並在 1980 年代開啟中央民意選舉之大門,為 台灣民選政治揭開序幕(羅俐雯,2003)。 另外,在蔣經國執政結束前一年,1987 年 7 月 14 日宣布解除長達 38 年 的戒嚴,並於 1987 年 8 月開放大陸探親,同時成為台灣自由化改革之關鍵, 為兩岸關係(薛化元,2008)。 (三)李登輝執政 1988-2000 李登輝於 1988 開始擔任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 統,在台灣執政長達 12 年。在李登輝執政初期,為配合 1987 年解嚴之政 策,推行解除報禁與黨禁,並終結萬年國會,讓國會定期改選,奠定台灣民 主政治之基礎。宣布終止動戡時期、廢止臨時條款,確立兩岸政治不同的政 治體系。在經濟層面,倡導經濟自由,鬆綁企業相關政策,讓台灣成為高科 技代工產業之重鎮,帶領台灣創造經濟奇蹟。 簡言之自 1988 年後台灣已從國民黨的一黨獨大進步到多政黨政治,並 在 2000 年時達到台灣政治史上第一次民選總統的政黨輪替,此階段為台灣邁 向民主自由國家的重要一步(羅俐雯,2003)。 14.

(22) (四) 改革開放世代(G1)年輕人的特質 1982 至 2000 年這 18 年之間,被隨著解嚴等改革開放蓬勃發展,但在民 進黨合法成立之下,台灣從國民黨一黨獨大,轉變為藍綠對抗。他們在政黨 認同的方向較為明確,非藍即綠,與 G2 世代相比沒有多元的政黨提供不同 的選擇,也因此較少中間選民。但是在各項議題上仍屈就保守,尤其面對中 國的打壓讓台完民眾在台灣認同意識上,如「台獨」、「台灣人」的認同較為 保守中立。 因應著 1987 年解除解嚴、1988 年宣布解除報禁,但台灣人民處於長期 的戒嚴過程中,要讓台灣社會達到真正地言論自由尚需一段時間調適。因 此,1970 年至 1980 年出生之年輕人則隨著言論自由的發展,開始接觸到各 種多元傳播媒體,如電視、廣播等媒介,藉此擴展其眼界與思想,進一步促 進台灣民主之發展性與多元性(賴祥蔚,2005)。但是透過網路來蒐集、發布 政治資訊的行為還不普遍,長時間使用網路的年輕人被冠上「宅男、宅女2」 的封號,活在自己的世界不關心日常生活與外界資訊,沉溺在虛擬空間。. 二、. 政黨輪替世代(G2)成長環境與特質 (一)背景 經歷了 1987 年解嚴之後台灣政治開始強調在地化,隨著 1991 年廢除動. 員戡亂臨時條款以及國民大會全面改選外,對台灣民主越來越開放 1996 年台 灣人民不為大陸的威脅恫嚇,首次完成總統直選,第一任民選總統誕生。 李登輝於 1997 年主導「精實案」,縮減六十萬兵力至三十八萬。1998 年 中華民國第四屆立法委員、直轄市長、議員選舉。中國國民黨以四成六的票. 「宅男」最初的定義即從御宅族的連用法而來。御宅族的定義為單指熱衷於次文化的 人,但現在被誤用為熱衷動畫、漫畫或電腦遊戲(軟宅男)及電腦硬體、電腦進階技巧(硬宅 男)的人。 「宅男」的原意就是男性御宅族,女性則稱「宅女」 。但是隨著人們使用, 「宅」這個 字的定義,已經被人直接聯想到中文字「宅=家」的用法,因此現在大部份的人使用宅男或宅女 這個字眼,一般而言是指不善與人相處,或是整天待在家生活圈只有自己,使用上大多還是為 貶意。http://www.twword.com/wiki/%E5%AE%85%E7%94%B7 15 2.

(23) 數獲得 123 席成為國會最大黨,而在 2000 年選舉出象徵台灣在地化,主打 「台灣之子」的候選人陳水扁成為總統,也是台灣里史上第一次的和平政黨 輪替,也造就執政黨與國會多數黨對立的分立政府。 (二)陳水扁執政 2000-2008 民進黨執政的過程中,強調台灣獨立的色彩濃厚,與具有中國情結的國 民黨切割,2003 通過公民投票法使台灣人民參與政治更進一步,2004 年總統 選舉前夕,民進黨發起 228 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以及 319 槍擊案中媒體資 訊傳播,快速的動員、凝聚選民的情緒,讓陳水扁以些微差距贏得 2004 年總 統連任。 但在 2006 年爆發紅衫軍倒扁運動,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於台灣 發起政治訴求運動:要求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應為國務機要費案、其親信及 家人相關的諸多弊案負責,並主動下台。 隨這世界貿易的趨勢,中國於 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 華民國 2002 年以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加入。民進黨執政期間也並非完全 不與中國大陸交流,於 2001 年實施小三通,2003 年通過兩岸春節包機直 航,分隔 54 年後,中華民國民航包機首次合法降落中國大陸地區。 而教育方面,2001 年開始施行九年一貫課程將臺灣境內國民小學與國民 中學兩學校層級課程中的科目與內容,以教科書為主軸來做九年一貫的銜 接,新增本土意識、愛國意識及文化世界觀、環保世界觀。並於 2002 年廢除 聯考,實行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並採用推甄等多元入學管道。 傳播媒體方面,網路發展進化由於早前的 70 後世代與 80 後世代透過 BBS、部落格、YAHOO、 MSN 等逐漸發展出次文化語言,如火星文、注音 文、表情符號等網絡語言。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部落格(無名小站)、論壇、社群(批踢踢、巴 哈姆特電玩資訊站、Mobile01)、搜尋引擎(Yahoo!奇摩、PCHOME、蕃薯 16.

(24) 藤、MSN、Youtube)、線上遊戲、網路爆紅、網友、鄉民等大量興起。 (三)馬英九執政 2008-2016 陳水扁的時代過去,2008 年總統選舉中,由當時人氣勝高的國民黨候選 人馬英九當選總統,造就台灣政治史上第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奪回執政 權。 在國民黨執政期間,強調與大陸在經濟上的連結,但是敏感的議題往往 讓人聯想到政治考量,在 2008 年台灣與大陸交流協會(海峽交流基金會、海 峽兩岸關係協會)雙方高層會談(江陳會談)在台灣舉行,會談期間警察單位對 此江陳會談進行集會遊行之民眾在執行維安工作時,造成對人民的基本人權 之種種侵犯,與集會遊行法對於集會自由的種種限制,激起野草莓運動的誕 生, 學運的氛圍越來越鼓譟,2013 洪仲丘事件舉辦白衫軍運動。促成在 8 月 6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軍事審判法》修正案。2014 太陽花學運,要求逐條審 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大批學生佔領立法院。3 月 23 日晚間,學生 等示威者由立法院移動至行政院,並佔領大樓,隔日清晨警方動用保警等驅 離。 2014 年 11 月地方首長、縣議員選舉中,傳統的政治版圖大翻盤,國民 黨大敗,也為 2016 年政黨輪替埋下伏筆。2016 年立法委員選舉暨總統選舉 造就了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蔡英文當選總統,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女性 總統,同時民進黨也拿下國會多數,成為國會首次政黨輪替。 經濟方面,2007 年至 2012 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國民黨政府於 2009 年 春節前夕發行振興經濟每人新台幣 3600 元的消費券。2008 年國民黨政府強 調以兩岸開放、擴大建設方式達到經濟成長率 6%目標。但截至同年七月為 止,政府調漲瓦斯、電費及在通膨時推出擴大內需等措施,加之國際通膨經 濟衰退雙危機,中華民國與全球一樣面臨整體經濟危機及經濟負成長。 17.

(25) 因應少子化與資源整合的趨勢,多所國立、市立大學相繼併校(國立台 中科技大學、台北市立大學、國立屏東大學),以及私立大學、學院因招生人 數不足,經營不善而停辦(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 傳播媒體方面,網路隨著時代越來越進步發達年輕人主要的政治參與來 自網路,Facebook、PPT 等各大論壇是現今年輕人接收政治資訊的主要管 道。2008 年網路社群發起,在 2010 年的五都選舉中,網路社群成為網路競 選強而有力的平台(吳承恩,2013)。 Daily view 在 2014 年的數據也顯示九合一選舉中,六都的當選人,台北 柯文哲、新北朱立倫、桃園鄭文燦、台中林佳龍、台南賴清德、高雄陳菊, 通通是臉書粉絲較多的一方 。臉書粉絲團人數似乎也間接代表了候選人的得 票率。網路使接收政治資訊的成本降低,而社群網站又將年輕人的政治參與 推向另一個高峰,幾乎所有的社會運動皆從社群網站中發起,透過快速的傳 播和動員造就了社會運動的發展。 (四) 政黨輪替世代(G2)年輕人的特質 在 1998 年至 2016 年這段期間,短短的 18 年出現了三次政黨輪替,政 治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活動,而是與你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民眾的政 治效能感提升,認為自己是有能力參與並改變政治,三次的政黨輪替後發現 而政黨認同的強度和忠誠度不如從前。 藍綠版圖鬆動政黨影響力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有獨特訴求的小黨因應而 生,像是以環保、和平、社會正義為共同訴求的「綠黨3」,與號召青年強調 改革與年輕世代訴求的「時代力量4」等年輕政黨,漸漸在台灣的政壇上嶄露. 綠黨(Green Party):1996 年一月,台灣社會運動界多個團體,為了凝聚力量,爭取真 正來自社運的政治發言空間,成立了綠黨。同年三月發起「廢物利用、資源回收專案」 , 於全 國推出十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社運界的政治代理人,並且於 2012 立委選舉中拿到 23 萬政黨票, 正式成為台灣前五大黨。Http://www.greenparty.org.tw/about 4 時代力量(New Power Party)創黨宣言:「在臺灣的每個人都享有生而為人的基本尊嚴, 追求夢想、保護幸福的平等地位,作為一個國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參與政治、自主決定的權 利, 『時代力量』追求一個人人都嚮往、引以為傲的臺灣!」https://goo.gl/ec4UNF 18 3.

(26) 頭角,也獲得年輕選民的青睞。 而傳播媒體方面,1988 年解除報禁之後,媒體產業蓬勃發展,報紙、電 視、廣播在不同領域大放異彩,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突破傳播的限制,更 即時更全面的資訊流串,而隨著 2008 年起社群網站 facebook 興起、智慧型 手機普及,網路更是全面性的改變接收訊息的方式,多元的傳播管道讓非主 流的媒體得以用小成本宣傳自己的理念,社運、學運透故社群網站發起號 召,小黨透過網路資訊的傳播得以冒出頭,2015 年成立的時代力量在 2016 年立委選舉中獲得五個席次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經過多次政黨輪替後,台灣獨立的聲浪越發響亮,台灣人對於大陸的威 嚇也感到習以為常,言論自由且網路的匿名性讓年輕人更勇於表達自己的立 場,科技進步與網路發達對政治環境的影響非常顯著。. 三、. 小結與研究假設 如前述,一個人的投票行為會受到他所成長的背景家庭因素等,塑造其. 價值觀進而影響他的投票行為,接下來研究者分節探究不同因素造就 G1 和 G2 兩個不同世代對於投票行為的影響,以及對照 G1、G2 投票行為上所產生 的差異。最後再針對不同時期年輕人的投票行為差異提出假設。 (一) 投票與否與投票抉擇 首先,本研究認為不同的世代在其投票與否,與投票抉擇上會有所不同, 並且 G2 的年輕人透過網路接收政治資訊的成本降低,對於政治更願意親近, 因此 G2 世代年輕人比 G1 世代更有意願去投票,在 G1 世代中經過國民黨八年 的執政,國民黨在 2016 年選舉中不夠團結,加上蔡英文的清新勢力吸引許多中 立選民的票,因此相較 G1 在 G2 世代中的年輕人更團結把票投給民進黨。 假設一:政黨輪替世代(G2)年輕人比改革開放世代(G1)的年輕人有較高的投票 意願並較傾向將選票投給民進黨。. 19.

(27) (二) 政黨認同 改革開放世代(G1)的年輕人在政治方面,雖然已經解嚴,開放組織政黨, 而國民黨秉持著長期執政的優勢,一直都是執政黨。劉義周(1968)針對 1968 年 立委選舉前後選民政黨認同的分布變化情形發現,國內有實質政治影響力的合 法政黨僅有國民黨而已,民進黨雖然當年立委選舉前已經成立,但卻未為當局 合法承認。縱使民進黨承襲「黨外」勢力之組織整合,就當時的時空背景下, 願意表態支持民進黨(黨外)的人數時數有限,對研究分析結果不具影響力。 而隨著時間的演進後續的研究探討台灣政治環境變遷,民進黨合法後不但 選民比例增加,政黨認同對於投票抉擇的影響亦有顯著(何思因,1994)。陳陸 輝(2000)以政治世代的角度切入選民政黨認同的變遷,得到民進黨認同者比例 持續成長,而國民黨認同者比例穩定的結論。至於政黨認同於投票抉擇關係依 然顯著。 相對於政黨輪替世代(G2),政治環境劇烈變遷,2004 年國親兩黨整合卻依 然敗給民進黨,與 2008 年國民黨再度執政等重大政治事件。導致台灣政治體系 的劇烈變動,勢必對台灣選民的政黨認同有所影響。盛杏湲(2009)和陳光輝 (2009)的研究中均發現,縱使國內政治快速變化,但仍有三分之二的選民既有 的政黨認同方向不變。陳陸輝與陳映男(2013)發現:1996、2000 及 2004 年 的三個總統選舉年,「年輕選民」曾是幫助泛綠政黨取得執政權的重要支持力 量,然而此一趨勢在 2008 年及 2012 年後消失。 在 G1 時期政黨認同強弱程度對於投票意願有影響,並且政黨認同的對象 (方向)也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決定。而在 G2 世代下,政黨弱化成政黨認同強弱程 度對於投票與否的影響較 G1 弱,許多年輕的小黨孕育而生,因此對於傳統藍 綠政黨認同的對象(方向)也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決定也較弱。針對上述觀點本研 究提出假設: 假設二:政黨偏向越強烈越會去投票,會將選票投給自己認同的政黨,並且改 20.

(28) 革開放世代(G1)的年輕人受政黨認同的影響比政黨輪替世代(G2)年輕 人大。. (三) 候選人評價 在 G1 世代中政黨認同對於年輕人的投票行為有很大的影響,相對於政 黨輪替世代(G2)成長的過程中(1998-2016)他們所面臨的是資訊爆炸,越來越 多年輕人透過網路關心政治議題(吳承恩,2013)。 年輕人以網路作為主要政治消息來源,不必倚賴政黨或是主流媒體(報 紙、電視)的資訊,這樣的情況造成政黨的效果削弱,投票抉擇在不再完全依 靠政黨認同。 也是因為獲得政治資訊的成本降低,民眾可以直接接觸到候選人的臉書 粉絲團進行互動,候選人的人格特質更能直接展現給民眾認識,選民對於候 選人的喜好更能直接影響投票行為。 在本研究認為對於候選人之間的評價有差異才會去投票,但若對於各個候 選人評價相同或是差異很小時,則選民的投票意願會降低,並且而對於候選人 評價高於其他候選人時,越傾向投給該候選人。而在 G2 世代下,對於候選人 評價差異的程度對於投票與否的影響較 G1 強,對不同候選人的評價分數高低 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決定也較 G1 強。針對上述觀點本研究提出假設: 假設三:候選人評價差異越大越會去投票,選民會投給評價高的候選人,並且 政黨輪替世代(G2)的年輕人受候選人評價的影響比改革開放世代(G1) 年輕人大。. (四) 網路使用時間 在 G1 世代的傳播媒體方面,雖然已有候選人開始建立自己的競選網 站,台灣網路的普及率雖然高達七成,但是民眾尚未建立從網路獲取選舉資 21.

(29) 訊的習慣,且在選舉期間選民造訪競選網站的人數低,因此候選人利用網站 進行宣傳的時機尚未成熟(王嵩音 2010)。主要還是透過傳統主流媒介、政黨 進行政治資訊的傳播。 而 G2 成長的過程中,歷經 2008 年網路社群發起使網路競選創造新的高 峰,在 2010 年的五都選舉中,網路社群成為網路競強調「雙向互動」、「建立 關係」的社群網站自此成為選戰的另一個主軸(吳承恩,2013)。Facebook 在 選戰中扮演重要角色(Robertson, et al., 2009)。透過「雙向互動」、「建立關 係」的傳播方式,網路提供低成本的資訊流通平台,對於候選人及選民的政 治活動都提供了新的面向,小黨或無黨派的候選人透過網路平台崛起,也利 用網路上的高人氣成功取代許多舊勢力的政治版圖5。 而選民隨著網路普及與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等,在 2016 年的總統選舉當 中,國民黨在網路競選應用上大輸給民進黨6。民進黨不但組織「媒體創意中 心」7針對媒體文宣的內容主打三個主要族群「年輕人、中間選民、客家 人」。數位時代雜誌引用民進黨媒體創意中心主任李厚慶表示8,這幾年的公 民運動反映出的是大家更願意參與公共議題,這其實是因為智慧型手機更為 普遍,讓大家可以隨時隨地在參與,而不是只有回家開電腦才會看到那些訊 息。「如果沒有這樣的話,主流媒體就還是電視,我們就無法把做的這些東西 藉由它們的平台播出來。」上網不再需要繁複程序只要打開手機就可以收到 最新的資訊,隨時隨地更新資訊,透過更多元的的管道接收訊息,政治議題 不再遙不可及,越來越多因應網路崛起的政府溝通平台興起9,選民可以在網. 動腦新聞(2016)社群行銷成選舉利器!從網路大數據看立委選戰: https://goo.gl/FMsfVi。 網路文章(2016)中媒觀察「為何蔡英文、林昶佐選贏了?他們做到國民黨做不到的事情」 : https://goo.gl/hBgAIp ,Pingwest。 7 總統大選報導特派小組(2016) 蔡英文的選戰策略:網路空戰到近身肉搏戰缺一不可: https://goo.gl/XXLQ2u。 8 張鐵志、顏理謙(2016)一場改變歷史的選戰行銷:這些創意、設計、 網路人,把小英送進總 統府,數位時代,(264):https://goo.gl/T80m06 。 9 國家發展委員會:http://join.gov.tw/sitemap. 國家發展委員會提供「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 台」 ,該網站有四大服務「提點子」 、「眾開講」、 「來監督」 、「找首長」 ,民眾對於公共議題不再 22 5 6.

(30) 路上比達自己的意見,參與政治的成本降低,相對意願也會跟著提高。 本研究認為,在 G1 世代使用網路關心選舉資訊的人比 G2 少,並且透 過網路關心政治議題的時間越長,表示對政治議題興趣高並且投票意願越較 高,而民進黨在網路的選舉文宣表現得比國民黨優秀,這也會造成較常使用 網路的選民,會比較傾向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如下: 假設四:網路使用時間越長越會去投票,網路使用時間越常越會將選票投給民 進黨的候選人,並且在政黨輪替世代(G2)的年輕人受網路使用時間的 影響比改革開放世代(G1)年輕人大。. (五) 認同意識 就台灣的族群與認同問題,許多研究顯示與選民所經歷的歷史及背景有關 (王甫昌,1993;1997a;2003;吳乃德,1993a,張茂桂 1993),台灣的族群運 動與台灣的民主化同時發展,使族群認同與政黨發組織發展相互結合的情況。 展現在「本省/黨外/民進黨」對抗「外省/執政/國民黨」的氛圍,許多研究都指 出族群與政黨支持有顯著關係(王甫昌,1993;1997a;2003;吳乃德,1993a; 1993b;耿曙、陳陸輝,2003a;陳陸輝,2000;陳義彥、盛杏湲,2003),黨外 訴諸本省人悲情弱勢以爭取民眾支持,而在 2000 年政黨輪替後,本省人與外省 人的優劣勢互換,台灣的族群認同也在其間發生變化(王甫昌,2002;吳乃德, 2002),尤其在開放兩岸交流及中國崛起之後,面對大陸武力威脅及經濟吸引, 兩岸關係也成為影響台灣政治與認同的另一個新變數(耿曙、陳陸輝,2003b; 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8)。 本研究將「台灣人/中國人認同」及「統獨立場」兩個題目建立新變數 「認同意識」的指標,主要的原因在於這兩個變數,正好捕捉到近年來台灣主. 需要透過官僚程序,複雜的公文流程才能向執政者反映意見,只需要上網並號召有共識的民眾 一同聯署,就可以將該議題納入審議。 23.

(31) 體意識與中國意識抗衡中,最重要的兩個爭論點:「台灣人 VS.中國人」、「台灣 獨立 VS.中國統一」。希望透過以統獨立場與族群認同交叉成為的新變數「認同 意識」,並且認同意識高的比例在 G2 世代比 G1 世代高,而認同意識越一致(越 高或越低)則越會去投票。並且,越支持獨立且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選民越傾向 支持民進黨。並且 G2 的認同意識會比 G1 高,影響力也較大。 假設五:認同意識越一致則越會去投票,認同意識越偏向台灣認同則越會投給 民進黨候選人,並且政黨輪替世代(G2)的年輕人受認同意識的影響比改 革開放世代(G1)年輕人大。. 24.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內容之安排,依照過去文獻以及針對本研究與探究之主題, 在政治態度上分為「政黨認同」與「候選人特質」為自變數,而環境部分則 使用「網路使用時間」與「認同意識」作為自變數。中介變數則為「政黨輪 替世代」以及「改革開放世代」。而在投票行為上分別由「投票與否」以及 「投票抉擇」為依變數。並對照在 G1、G2 不同時代中的環境氛圍是否影響 其投票行為,而兩個世代之間是否有差異。 研究架構圖(圖三-1)內容之分析解釋,概略可分為以下要點: 一、首先在在「改革開放世代」(G1)與「政黨輪替世代」(G2)在「投票 與否」、「投票抉擇」有何差異。 二、解釋「政黨認同」對於在「改革開放世代」(G1)與「政黨輪替世 代」(G2)在「投票與否」與「投票抉擇」中有何差異。 三、解釋「候選人評價」對於在「改革開放世代」(G1)與「政黨輪替世 代」(G2)在「投票與否」與「投票抉擇」中有何差異。 四、解釋「網路使用時間」對於在「改革開放世代」(G1)與「政黨輪替 世代」(G2)在「投票與否」與「投票抉擇」中有何差異。 五、解釋「認同意識」對於在「改革開放世代」(G1)與「政黨輪替世 代」(G2)在「投票與否」與「投票抉擇」中有何差異。. 25.

(33) 圖 三—1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繪製. 第二節 一、. 資料來源與界定. 2000 年問卷使用: 2000 年的資料庫選用「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SRAD),由黃秀端所主持的「公元二千年總統大選選民投票行為研究」 (E89064)10計畫,調查期間為 2000 年 6 月到 11 月之間。「跨公元二千年總 統大選選民投票行為研究」面訪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經社背景變項), 政治預存傾向(政治信任、民主態度),政黨態度(政黨認同,政黨形象), 候選人評價,議題立場,投票抉擇,投票或不投票原因等部份。 以台灣地區具有國籍、設有戶籍、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具有選舉權的公民 為調查訪問之母體。包括軍事單位、醫院、療養院、學校、職訓中心、宿 舍、監獄等機構內之居民。因此,調查主要憑藉內政部戶政司之戶籍資料電. 10. 本文採用「公元二千年總統大選選民投票行為研究」 (E89064) 【原始數據】。該計畫. 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黃秀端教授所發起,「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執行調 查計畫,調查期間由 1999-08-01 至 2000-12-31,詳細資料請參閱: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 調查研究資料庫 https://srda.sinica.edu.tw。doi:10.6141/TW-SRDA-E89064-1 。 26.

(34) 子檔案中年滿二十歲以上之合格選民為抽樣清冊。採取較複雜的多階段抽樣 法(mutiple stage sampling),依照「抽取率與單位大小成比例」(propabilities proportional to sizes,簡稱 PPS)的原則,結合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等 距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等抽樣方法。最終樣本數為 1,409 案。. 二、. 2016 年問卷使用: 2016 年的資料採用由黃紀所主持的:2012 年至 2016 年「台灣選舉與. 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2016 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11, 調查期間為總統選舉後 2016 年 1 月 17 日至 2016 年 4 月 28 日。 問卷中包括個人基本特徵、社經背景資料、政治媒介、政治動員與政治 涉入、施政表現、政治效能感與政治信任、經濟評估、民主認知、政治知 識、投票參與、候選人能力、政治分歧、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政黨認同、 政黨形象、選舉過程、政治態度等面向。 採用訪員面對面訪問(face to face interview)受訪者的方式蒐集資料。 訪問樣本分為獨立樣本及追蹤樣本,獨立樣本實際進行訪問的對象以設籍於 台灣地區且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具有選舉權的公民為調查訪問之母群。依「抽 取率與單位大小成比例」之 PPS 原則,總計獨立樣本成功 1,690 份問卷。. 11. 2016 年的資料則選用:「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4/4):2016 年總. 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TEDS2016) ,該計畫由黃紀教授所發起,「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 究中心」執行調查計畫,調查期間由 2016 年 1 月 17 日至 2016 年 4 月 28 日,詳細資料請參 閱:http://teds.nccu.edu.tw/。. 作者在此感謝東吳大學政治系以及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有工作人員在民調資 料工作上所付出的時間精力,也感謝「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及「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計 畫推動委員會與其內部的執行團隊(包括工作小組、研究助理、督導與所有訪員) ,因為有 他們用心地設計問卷、蒐集樣本及編譯內容,本研究才有機會使用到這一項具公信力與完整 性的資料庫,本研究在資料運用、詮釋或討論上有任何疏漏,相關責任一概由作者自行承 擔。 27.

(3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本章為研究資料的分析與數據結果的討論,在分析程序部分,首先以描 述性統計的方式呈現自變數分布的樣貌,再以交叉表的方式呈現自變數與依 變數之間的關聯性,最後在利用各節的分析結果綜合討論與檢證研究假設。 而社會科學欲進行量化研究,在其觀察的不只會單一變數,希望能夠透 過變數與變數之間相互影響與關係來討論何種因素才為影響一變數的最大原 因,因此,本階段以交叉分析的方式解釋不同自變數(包含:政黨認同、選人 評價、網路使用時間、認同意識分數)與依變數(包含:投票與否、投票抉擇) 之間的關係。 透過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以下簡稱 x²)來評判該變數與一變數 之間是否具有統計上的關聯,而在統計上,若採雙尾檢定中 p 值小於 0.05 時,我們就可以說這兩個變數之間具有統計上的顯著關係。一旦測出兩者具 有關聯性後,再以 Cramer’s V 係數來估算變數間的關聯性強度。Cramer’s V 係數的強弱範圍是介於 0 和 1 之間(0 代表沒有任何關聯,1 代表關聯性最 強),假如數值越大,則越代表兩個變數有相當程度的關聯(莊文忠,2011; 羅清俊,2010)。. 第一節 不同世代的投票行為差異 在 2000 年總統選舉中,共有五位參選人,分別是一號無黨籍宋楚瑜、 張昭雄;二號國民黨籍連戰、蕭萬長;三號新黨籍李敖、馮滬祥;四號無黨 籍許信良、朱惠良,以及五號民進黨籍陳水扁、呂秀蓮,當年總統選戰相當 激烈,全國投票率高達 82.69%。在本研究選用之樣本中共有 1409 個觀察 值,其中本研究界定之 20-29 歲年輕選民共有 216 位(15.33%)。 2016 年總統選舉時,總共有三組候選人分別是一號國民黨籍朱立倫、王 如玄;二號民進黨籍蔡英文、陳建仁以及三號親民黨籍的宋楚瑜搭配民國黨 28.

(36) 徐欣瑩,2016 年總統選舉全國投票率為 66.27%。在本研究選用之樣本中共有 1690 個觀察值,其中本研究界定之 20-29 歲年輕選民共有 264 位(15.62%)。. 一、. 資料處理 資料處理部分,先描述本研究使用的中介變數以及依變數合併兩份不同. 年度的資料及重新編碼的方式。 (一) 中介變數 研究者通常會因研究主題之設定,在自變數與依變數間導入特定意義的 「中介變數」,這設定通常會導致原先遵循正常狀況下所推導出的結果產生一 定程度的變化,故「中介變數」又有「干擾變數」之稱;此外,中介變項既 不屬於實驗中可以事前操縱的自變項,亦不屬於可直接觀察的依變項,而是 一種假設性概念,用來說明自變項與依變項間內在的變化歷程,也就是說, 如果中介變數的確會在自變數與依變數之間產生干擾,其數值之變化就會明 顯影響到自變數與依變數間的關係,譬如變數的強度與方向(莊文忠, 2011;羅清俊,2010) 本研究依相關文獻理論作為基礎,採用世代差異之分析方式,進行兩個 不同世代的觀察,「改革開放世代」採用 2000 年資料庫中,(year:受訪者出 生年次),並換算成 2000 年時年齡為 20 至 29 歲的年輕人。「政黨輪替世代」 則採用 2016 年資料庫中,(S1:請問您是民國幾年出生的),並換算成 2016 年時年齡為 20 至 29 歲的年輕人。 表 四—1 中介變數測量題項表 選民 界定. 2000 year:受訪者出生年次. 2016 S1:請問您是民國幾年. 變數編碼. 出生的. 齡為 20 至 29 歲的年. 換算成選舉年時的年 輕人。. 資料來源:黃秀端(2003)、黃紀(2016)。. 29.

(37) (二) 依變數 「依變數」意指研究中受到討論與記錄的變數,它與另一個影響其結果 狀態的「自變數」間存在著相對應之關係,透過因果關聯性來說明,即自變 數就是研究假定的「因」,而依變數就是研究假定的「果」,常理來看,依變 數會隨自變數的改變產生變化,它的結果是可受推測的(羅清俊 2010;莊文 忠 2011)。本研究欲探究世代背景對於投票行為的影響,而投票行為又可以 分為「投票與否」(投不投?)以及「投票抉擇」(投給誰?)兩個面向,下表四 —2 為針對依變數的描述和整理。 表 四—3 依變數測量題項表. 投票 意願. 2000 vote1:這一次的總統大 選,您有沒有去投票?. 2016 J1:在這一次(1 月 16 日)舉行 的總統大選 中,有很多人去 投 票,也有很多人因各種 原 因沒有去投票,請 問您有沒 有去投票. 投票. Vote:請問在此次總統. J1a:請問您投票給哪. 2000 年:. 抉擇. 大選中,您投票給哪一 組候選人?. 一組候選人?. 1. 2. 3. 4. 5.. 1.有 2.沒有. 宋楚瑜、張昭雄 連戰、蕭萬長 李敖、馮滬祥 許信良、朱惠良 陳水扁、呂秀蓮. 2016 年: 1. 朱立倫、王如玄 2. 蔡英文、陳建仁 3. 宋楚瑜、徐欣瑩 資料來源:黃秀端(2003)、黃紀(2016)。. 30.

(38) 二、. 不同世代的投票行為分析. (一) 不同世代投票與否描述性分析 首先,針對 G1 和 G2 不同世代的投票意願進行描述性分析,可以發現表 四—3 中在 G1 世代中的年輕人有 214 位,其中有 87.9%人表示有去投票, 12.1%的人表示沒有去投票,對照 G2 世代中的年輕人有 264 位,其中有 76.5% 人表示有去投票,23.5%的人表示沒有去投票。本研究假設 G2 世代的年輕人投 票與否會比 G1 世代的年輕人高,對照樣本中的總投票率可見,在 2000 年「公 元二千年總統大選選民投票行為研究」樣本中,G1 世代年輕人的投票率比全體 的投票率低 5.2%【即(87.9-93.1)*100%】。而 2016 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 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2016 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樣本中,G2 世代 年輕人的投票率比全體的投票率低 8.1%【即(76.5-84.6)*100%】。 但考慮願意接受民調的人通常都較有較高的政治參與意願,因此投票率也 較高,若將年輕人的投票率對照當年度由中央選舉委員會所公布的投票率資訊 可知,在 2000 年全國的總投票率為 82.69%,G1 世代年輕人的投票率比全體的 投票率高 5.21%【即(87.9-82.69)*100%】。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 2016 年的總 統選舉投票率為 66.27%,而 G2 世代年輕人的投票率比全體的投票率高 10.23% 【即(76.5-66.27)*100%】。符合本研究預期,本研究假設新世代的年輕人 G2 因為政治環境等因素的改變,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會使他們更熱衷於投票。 表 四—4 不同世代投票與否描述性分析 世代 投票意願. G1 次數. G2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有. 188. 87.9. 202. 76.5. 沒有. 26. 12.1. 62. 23.5. 總和. 214. 100.0. 264. 100.0. 資料來源:黃秀端(2003)、黃紀(2016)。. 31.

(39) (二) 不同世代投票抉擇描述性分析 針對 G1 和 G2 同世代的投票抉擇進行描述性分析,可以發現在表四—5 顯 示 G1 世代中的年輕人有 216 位,扣除遺漏值後有 172 位選民,其中有 42.4%人 表示有投票給宋楚瑜,11.6%的人表投票給連戰,0.6%人表示有投票給許信 良,最多人表示有投票給陳水扁(45.3%),另外在此次樣本中 2000 年的選舉, 20 至 29 歲的年輕選民沒有人表示投票給李敖。由於李敖(0 票)和許信良(1 票)的 得票數太少,故納入遺漏值避免影響研究分析。 在 G2 世代中的年輕人有 264 位,扣除遺漏值後有 171 位選民,其中有 15.0%人表示有投票給朱立倫,超過半數的年輕民表示投票給蔡英文(72.7%), 12.3%人表示有投票給宋楚瑜。 在投票抉擇方面,G1 世代有 45.3%的年輕選民將選票投給民進黨的候選 人,而 G2 世代則有高達 72.7 的年輕選民將選票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如本研 究假設 G2 世代比 G1 世代更傾向將選票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符合本研究預 期。 表 四—6 不同世代投票抉擇之描述性分析 世代 投票抉擇. G1 次數. G2.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宋楚瑜. 73. 42.4. 朱立倫. 28. 15.0. 連戰. 20. 11.6. 蔡英文. 136. 72.7. 李敖. 0. 0.0. 宋楚瑜. 23. 12.3. 許信良. 1. 0.6. 陳水扁. 78. 45.3. 總和. 172. 100. 總和. 171. 100.0. 資料來源:黃秀端(2003)、黃紀(2016)。. 32.

(40) 第二節 一、. 政黨認同影響投票行為. 資料處理 政黨支持強度的部分,在 2000 年問卷中編碼為「某政黨支持者」、「通. 常站在鈄政黨這一邊」以及「中立或其他」,而在 2016 的問卷由連續題組 (Q1a、Q1b、Q1c)創造新變數「Party:政黨偏向」,其編碼將強度分為五類 「強烈」、「普通」、「有一點」、「稍微」、「中立與其他」,故本研究統整新的編 碼為三分類「1.支持(強烈、普通)」、「2.稍微支持(有一點、稍微)」以及「3.中 立或其他」。 在政黨認同的方向部分,政黨認同與政黨支持在學術上的解釋有差異, 但由於本研究欲合併兩筆不同的資料來源,因此在 2000 年的問卷中僅有「政 黨支持」的題項,故本研究在此整理為政黨認同以便於不同世代的資料對 照。此外,由於歷經 16 年間前後有許多政黨消長,且本研究僅探討 20 歲到 29 歲的年輕人,為了能夠符合當時的社會氛圍與情勢,在變數處理上有些許 差異。2000 年總統選舉期間,年輕人主要支持的四個政黨為國民黨、民進 黨、新黨以及親民黨。當時有五組候選人出來競選,而有三組候選人是以無 黨身分參選(宋楚瑜、李敖、許信良)。而親民黨則是在 2000 年總統選舉之後 才成立(2000/3/31)。 經過 16 年的演進,2016 年總統選舉,在年輕人心目中「新黨」不再佔 有一席之地,取而代之的是「時代力量」、「綠黨」等新興的小政黨崛起,在 考量數據的影響後,在 2016 的資料中增加「時代力量」,而第三組候選人為 親民黨宋楚瑜與民國黨徐欣瑩,但在 2016 年 20-19 歲選民樣本中,沒有人支 持民國黨,故「新黨」與「民國黨」不納入分析。. 33.

(41) 表 四—7 政黨認同測量題表 2000 Sptparty:目前國內聽 到的政黨,分別是國民 黨、民進黨、新黨、親 民黨:國內這幾個主要 政黨,各有各的支持 者,請問您是哪一黨的 支持者?. 2016 Party:政黨偏向。 連量續題組 Q1a、 Q1b、Q1c。. 變數編碼. 政黨 認同. Sptparty:目前國內聽 到的政黨,分別是國民. Partyid:政黨認同。. 2000 年 1.國民黨. 方向. 黨、民進黨、新黨、親 民黨:國內這幾個主要 政黨,各有各的支持. 政黨 認同 強度. 為統整研究分析,將 強度分為三個層次。 1.支持(強烈、普通) 2.稍微支持(有一點、 稍微) 3.中立或其他. 2.民進黨 3.新黨 4.親民黨. 者,請問您是哪一黨的 支持者?. 2016 年 1.國民黨 2.民進黨 3.親民黨 4.時代力量. 資料來源:黃秀端(2003)、黃紀(2016)。. 二、. 政黨認同描述性分析 表四—8 中顯示,G1 世代年輕人對於政黨支持的強度強烈的有 51.9%、. 稍微支持的有 16.7%、中立或其他則有 31.5%。而 G2 世代年輕選民的黨支持 強烈的有 31.2%、稍微支持的有 28.0%、中立或其他則有 40.9%。 表 四—9 不同世代政黨認同強度描述性分析 G1 次數. G2.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支持. 112. 51.9. 82. 31.1. 稍微支持. 36. 16.7. 74. 28.0. 中立或其他. 68. 31.5. 108. 40.9. 總和. 216. 100.0. 264. 100.0. 資料來源:黃秀端(2003)、黃紀(2016)。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Let f being a Morse function on a smooth compact manifold M (In his paper, the result can be generalized to non-compact cases in certain ways, but we assume the compactness

To stimulate creativity, smart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logical reasoning in students, drama and ar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More able students and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may furth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pop music, cartoons, movies, television, etc.) in post-war Hong Kong to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