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問題導向學習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社會網路彼此之間互動關係同質之合作學習分組策略,並探討此一創新的合作學 習分組策略,是否有助於提升問題導向網路合作學習之學習成效、互動關係、團 體凝聚力與團體效能。

第二節 問題導向學習

壹、 問題導向學習的定義

1960 年代末期,任教於加拿大 McMaster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的 Barrows,秉持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將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PBL)應用於醫學教育。Barrows(1996)認為:醫學教育要求學 生具備醫學專業知識,在面對臨床案例時,也要能有效運用所學知識評估及解決 病患的問題。因此,他主張教師應採用「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 從實際問題中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藉由學生親自求證與實驗的操作,發現問題 的答案與解決方法,以增進臨床推理技巧(Eldredge, 2004;呂瑞蓮 2008;歐秋 坊,2012)。

Barrows(1996)認為問題導向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必須對自己的學習 負責,而教師的角色是促進者或引導者,學生透過學習知識及問題解決經驗中進 行自我導向學習,並且與其他成員學習團隊合作技能。Barrows 與 Tamblyn(1980)

認為問題導向學習是以問題作為學生學習的重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若遇到問 題,應先利用先備知識了解問題的實際狀況,並且透過學習新的知識及利用自我 的問題解決經驗促成自我學習,之後再應用新的知識,進一步去解決問題,並且 針對所學習到的問題解決方法進行整理與歸納。Delisle(1997)認為問題導向學 習係將學生置入實際問題情境中,以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 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並且學生可以透過解釋問題,蒐集相關資料,並建立可行 的解決方案,評估方案方式,建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吳清山(2001)認為問 題導向學習是一種另類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激勵者和觀察者的 角色,讓學生在真實世界環境中,以發生在生活中的實務問題為核心,鼓勵學生 進行小組討論,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Hmelo-Silver

(2004)認為問題導向學習是以學生為學習中心,教師扮演引導以及促進學習的 角色,未直接以知識傳授方式提供學習者所需的知識,以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在解決複雜的問題過程中,學生們必須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透過教師規劃之問 題導向學習步驟及輔助鷹架引導進行問題解決學習,進而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問題導向學習可以說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一種教學策 略,解決問題會引發學生自我導向學習的動機,學生透過主動的參與、討論與回 饋,並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新知識。而在此一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責任只是引 導與支持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並且提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重點,以鼓勵學生自 行解決問題,而非直接傳授或者直接提供問題解決方法(梁繼權、陳慶餘,1993)。 貳、 問題導向學習的內涵

問題導向學習在國外已實行多年,最早應用於醫學領域的教學上,目前則 是廣泛的應用在各領域,諸如法律、教育及工程等學科領域。Barrows(1996)

指出問題導向學習有以下幾個特徵(呂瑞蓮,2008):

1. 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ing Is Student-Centered):PBL 教學強調在教師的引導 下,學習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面對問題要知道如何收集問題的相關資訊,

並且要勇於追求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領域相關知識。

2. 小組合作學習(Learning Occurs in Small Student Groups):PBL 教學一般以合 作學習模式進行,將學生分組,每組人數約 5-9 人,藉由合作學習小組的互 動討論一起解題。

3. 教師是協助者與引導者(Teachers Are Facilitators or Guides):在 PBL 教學中,

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參與討論,而是提出適當的問題,並且在旁提供協 助與引導學習者正確解決問題的途徑。

4. 問題形成學習的焦點(Problems Form the Organizing Focus and Stimulus for Learning):PBL 以半結構問題為起點,問題可能透過文字、錄影帶、電腦動 畫等多元型態呈現,以引起學習者解題的動機,學習者必須從問題本身去思 考及取得解題的相關資訊及方法。

5. 問題成為發展解決技能的要素(Problems Are a Vehic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roblem- Solving Skills):學習者在面對來自於日常生活中複雜情境 的問題,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以便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各項解 題的技能,據此問題的本身通常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

6. 自 我 導 向 的 學 習 ( New Information Is Acquired Through Self-Directe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Learning):PBL 教學在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是引導協助的角色之下,完全 由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進度及解題過程,並且學習者透過對問題的主動探索 知識、討論、分析、辯證及批判反思學習內容,進而達到 PBL 教學的目標。

Hmelo-Silver(2004)認為問題導向學習可以促進學習者達到下列幾項目標:

1. 構建一個廣泛而靈活的知識基礎。

2. 制定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自我導向,終身學習的能力。

4. 成為有效的合作者。

5. 成為內在的動力去學習。

吳清山(2001)提到問題導向學習的優點歸納如下:

1. 激起學生學習動機: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藉由小組的討論互動,能激 起學生的參與感和成就感。

2. 培養高層次思考能力:教師確認或設計一個缺乏結構性的問題,學生透過小 組的討論,可激發出學生批判和創造思考的能力。

3. 強化學生後設認知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從界定問題、收集資訊、

分析資料、建立假設、提出建議解決方案、比較不同解決策略過程中,可以 訓練學生不斷反思學習的能力。

4. 真實情境應用:學生從問題解決的學習活動中,發展成為自我引導學習者的 能力,有助於其未來實際情境的應用,問題導向學習的目標是能力的學習,

而不是知識學習而已。

黃憲政(2008)整理歸納相關文獻提出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包括問題分析、

資料蒐集、綜合、摘要與反思評鑑等五個階段,而這些階段的問題導向學習教學 模式跟 Barrows(1985)提出的問題導向學習之教學模式相似,說明如下(Barrows,

1985;計惠卿、張杏妃,2001):

1. 問題分析階段:將學習者分成小組並進行合作學習,學習者依據個人的知識 背景及經驗,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分析,並建立初步解題概念,進而確認學 習議題及內容。

2. 資料蒐集階段:學習者開始蒐集解決問題的相關資料,包括各種書籍、期刊、

專家諮詢等,並進行自我導向學習,小組成員也必須互相討論與互相教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3. 綜合階段:學習者再聚會並對所獲得之資訊做評價。由實驗結果分析是否已 達成解決問題目標,若未獲得有效的解決方案,則繼續重複上述過程,若已 解決問題,則討論解決相似問題之通則。

4. 摘要階段:解決問題任務後,將學習的歷程及所學的相關知識作總結摘要。

5. 反思階段:學習者重新檢視問題解決的過程,並且進行自我評鑑與同儕評鑑。

而在問題導向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必須評估所得的知識來源,而後分析應 如何針對問題進行解決。

綜合上述文獻資料,問題導向學習之所以在各領域學科都能廣泛應用,主要 是因為問題導向學習可以建構學習者的相關知識、培養批判性思考及問題解決能 力。而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需依照一定的教學模式進行,解題的過程需考量問題 導向學習的特徵,以學習者為中心,並以問題形成學習的焦點,而教師扮演的是 協助、引導學習者進行解題的角色,讓學習者透過對問題的主動探索、討論、分 析、辯證及批判反思學習內容,以進行自我導向學習,進而達到 PBL 教學的目標。

參、 電腦支援問題導向網路合作學習之相關研究

隨著電腦網路科技的發達與便利,學校教育環境也逐漸改變傳統以教室為主 的學習模式,透過網路進行的學習活動,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並且發展出 嶄新的網路合作學習模式(Chan et al., 1992)。許多研究發現,網路合作學習具 有促進彼此互動的優勢,學習者透過網路的媒合,能有效促進互動討論,進而提 升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成效(Cannon,1993;林奇賢,2000)。

張俊彥、翁玉華(2000)的研究發現問題解決能力與其科學過程技能的表現 達到顯著差異,學生具有較好的問題解決能力,在學習成就、科學態度以及高層 次的思考能力的表現也會較好。柯明月(2002)的研究整合網路合作學習各項理 論、技術及觀念,包括網路鷹架理論、合作學習策略及問題導向為基礎的網際網 路合作學習環境,並設計適宜的網路合作學習活動,結果顯示具鷹架支援的問題 導向網路合作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學習者的互動、提升合作品質,進而提升學習 成效。易國良(2005)的研究指出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在網路合作學習環境或 是傳統教室合作學習環境都具有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效益,並且網路合作學習環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顯著優於傳統教室合作學習環境。該研究也發現高同儕互動學生的學習成效顯著 優於低同儕互動的學生,但是網路合作學習態度和學習成就沒有顯著相關性。侯 政宏、崔夢萍(2013)的研究指出學生在網路問題導向學習系統的認知表現顯著 優於傳統面對面問題導向學習的學生,網路問題導向學習系統的線上討論能有效 促進小組合作互動討論,並幫助學生主動建構學習知識。Hung 等人(2012)的 研究探討在問題導向學習環境中,利用討論區的討論紀錄及反思日記,比較分析

顯著優於傳統教室合作學習環境。該研究也發現高同儕互動學生的學習成效顯著 優於低同儕互動的學生,但是網路合作學習態度和學習成就沒有顯著相關性。侯 政宏、崔夢萍(2013)的研究指出學生在網路問題導向學習系統的認知表現顯著 優於傳統面對面問題導向學習的學生,網路問題導向學習系統的線上討論能有效 促進小組合作互動討論,並幫助學生主動建構學習知識。Hung 等人(2012)的 研究探討在問題導向學習環境中,利用討論區的討論紀錄及反思日記,比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