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

臺灣在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中,二十多年施添福(1990,1995)從竹塹、岸裡等地 域社會,探討國家、族群與土地的關係。依循其歷史途徑的區域地理研究脈絡,本研究 透過自清代以來,各時期所建構的觀光地景,探討各時代的社會人群與臺灣這塊土地的 關係。並希望以地理學文化地景的建構,與觀光學界目的地意象的論點相互對話。

因此,本研究係一個實證的區域地理景觀研究,透過圖 1-4-1 的研究概念可以見到,

研究過程中嘗試利用新文化地理學的觀點,討論台灣觀光地景的變遷歷程,並以地景重 寫的概念,探討各時代觀光地景所反映的政治與社會文化意涵,以及各時代的治臺理念。

實際做法則透過風景的分布與選擇,加上主要觀光景點的核心風景標記與意象等元素,

討論各時代的觀光地景建構。文獻分析的材料,則包括清代的地方志書與旅遊文學;日 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的各種旅行案內12、以及名人旅臺的行程和博覽會等重要觀光活 動;戰後的分析統整更需要放寬視野,討論各個相關組織與政策,乃至於國土利用態度。

臺灣這個位處西太平洋的島嶼,過去四百年來,在多元政權更迭之下,隨著時代演 變,國家社會與文化認同的對象與態度,反映對於土地的心態,展示地方的觀光活動,

自然也訴說著不同的地表景觀。因此,探究臺灣在不同時代所選擇與建構的觀光地景,

並且在這些觀光地景不斷重寫過程中,所反映台灣社會對於這塊土地的態度,乃至於不 同政權下治臺理念的演變歷程,將是本論文所關心的議題。因此,本研究具體的目的有 以下幾點:

一、利用清代臺灣方志八景的選定,探究其所建構的臺灣觀光地景及其意涵。

二、釐清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建構臺灣觀光地景的方法與意義。

三、討論戰後臺灣觀光地景的重新建構與變化。

12 案內,是指引導、通知、了解的意思。

18

針對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將做如下安排:第一章為緒論,第二到四章則分別整理 清代、日治、與戰後的觀光發展與觀光地景的建構,並探討這些觀光地景背後所代表的 意涵,最後第五章則作一綜合討論與結論。

目的地意象:

原始、誘發意象

景點:核心風景 與標記

符號與象徵意 義的詮釋 觀光地景:社會文化建構

誰在製造風景?如何製造?

各時代風景選擇空間位置 旅遊文獻詮釋風景內容分析 重要觀光活動

圖 1-4-1 研究概念 觀光地景重寫反映社會文化變遷

與治臺理念的轉變

19

第二章 清代臺灣觀光地景的建構 第一節 清帝國下的臺灣社會

臺灣島孤懸於西太平洋,長久以來一直是南島民族馳騁山林的天堂,自外於東西方 的文明發展。不過,在大航海時代來臨的之際,臺灣也不由自主的被捲入國際的旋渦。

從 17 世紀初荷蘭與西班牙統治時期開始,來自西方帝國主義強大的外部力量便開始影 響臺灣。而鄭成功在 1661 年來到臺灣,更代表著東方漢文化的官方力量開始進入臺灣。

13臺灣在歷經荷西時代與鄭氏東寧王國,短暫的經濟殖民與反清復明的軍事統治之後,

清政府在康熙 22 年(1683)由施琅奉命攻打臺灣,主要的戰場發生在澎湖,東寧王國 老將劉國軒先勝敗退回臺灣,鄭氏王朝逐漸喪失抵抗意志,最後由鄭經年幼的次子鄭克 塽向施琅投降,以反清復明為號召的東寧王國至此滅亡,施琅也隨即接收臺灣。隔年康 熙 23 年(1684)臺灣正式被康熙皇帝納入大清帝國的版圖,開始了清政府 212 年(1684

~1895)對臺灣的統治。

大清帝國是個典型的陸權國家,對於領有臺灣這個如彈丸之地的海島並未積極治理,

施琅攻克臺灣之後,對於台灣的命運在清廷多有討論,康熙皇帝原本打算,將當時在臺 灣的漢人全數遣返回大陸,放棄臺灣這個海島。不過施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進而 向康熙皇帝提出「恭陳臺灣棄留利害疏」從政治、經濟、乃至於國際局勢各方面詳加探 討,文中指出:

13 引述自“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作 者 Tonio Andrade 認為:十七世紀的臺灣同時有荷蘭、西班牙的經濟殖民活動,荷、西並引進漢人的開墾,

創造了一個歐洲人統治的漢人殖民地。但是,在鄭成功代表的官方漢人力量進入之後,西方的殖民統治,

便無法抵抗而消退,臺灣也正式成為漢人的殖民地。作者指出西方社會在全球建立殖民地的優勢,並非 單純因為科技的進步,國家力量支持海外殖民地,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東方國家大致說來,並不支持 這樣的活動,一旦亞洲國家也開始殖民活動,西方的殖民力量便顯得相當脆弱,而十七世紀的臺灣,由 鄭成功此一軍閥率領漢人來臺,便是此論點的最佳範例。

20

竊照臺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嶠,延袤數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迴,乃 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紅毛遂聯絡土番,招納內地人民,成一海外 之國,漸作邊患。至順治十八年,為海逆鄭成功所攻破,盤踞其地,糾集亡命,

挾誘土番,荼毒海疆,窺伺南北,侵犯江、浙。傳及其孫克塽,六十餘年,無 時不仰廑宸衷。

臣奉旨征討,親歷其地,備見野沃土膏,物產利薄,耕桑並耦,魚鹽滋 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硫磺、水籐、糖蔗、鹿皮,以及一 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茲則木棉盛出,經織不乏。

且舟帆四達,絲縷踵至,飭禁雖嚴,終難杜絕。實肥饒之區,險阻之域。

逆孽乃一旦凜天威,懷聖德,納土歸命;此誠天以未闢之方輿,資皇上 東南之保障,永絕邊海之禍患,豈人力所能致?﹒﹒﹒以斯方拓之土,

奚難設守,以為東南數省之藩籬?且海氛既靖,內地溢設之官兵,盡可 陸續汰減,以之分防臺灣、澎湖兩處。﹒﹒﹒蓋籌天下之形勢,必求萬 全。臺灣一地,雖屬多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勿謂被中耕種,猶能少資 兵食,固當議留;即為不毛荒壤,必藉內地輓運,亦斷斷乎其不可棄。

施琅清楚的描繪出臺灣的戰略位置,詳述臺灣就地理位置來看,實為清廷東南沿海 四省的天然屏障,況且臺灣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農林漁牧樣樣不缺,萬物茲生,如要經 營臺灣此一海島,其實並不需要清廷付出太多額外的資源,只要將各地多餘以及需要汰 換的兵力分防臺灣以及澎湖,就已經足夠。此外,施琅也提到,從荷蘭人來到台灣以降,

加上鄭成功直到其孫鄭克塽為止,一共六十多年,臺灣始終是朝廷眼中亡命之徒聚集之 地,隨時騷擾東南沿海,如今好不容易取得臺灣,一旦放棄,荷蘭人必然會稱隙再度進 到臺灣。與其如此,倒不如留下臺灣。如此精闢且詳實的論述意見,終於獲得康熙皇帝 的採納,於是在施琅取得臺灣的第二年(康熙二十三年,西元 1684 年),正式將臺灣納 入大清版圖,並置於福建省之下,設立臺灣府以及諸羅、臺灣、鳳山三縣,開始了對於 臺灣 212 年(1684~1895)的統治。不過,於此同時康熙也頒佈了三則管理人民來台的「渡

21

臺禁令」,嚴格限制漢人移民臺灣。14但是即便如此,前仆後繼強渡黑水溝而來的閩、粵 人士,還是一波一波不斷湧入臺灣,並在臺灣西部逐漸建構起,以漢文化為主體的移墾 社會。

14根據《臺灣編查流寓六部處分則例》中的<臺灣編查寓條>提到,渡台三禁令:

一、欲渡船臺灣者,先給原籍地方照單,經分巡臺廈兵備道稽查,依臺灣海防同知審驗批准;潛渡者嚴 處。

二、渡臺者不准攜帶家眷;業經渡臺者亦不得招致。

三、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臺。

22

第二節 清代臺灣方志與八景

地方志的起源經常被追溯到《周禮》、《禹貢》、《越絕書》等。15至於地方志的功能,

由於大多為官方在主導纂修工作,康培德(2008)指出,官方對一個「地方」的地理範 圍界訂往往就是其行政轄境,地方志的功用自然與官方對轄境的治理脫離不了關係,因 而又有「輔治之書」的說法。16地方志的編纂,其實是一種系統性分類的知識,所集結 而成該時代的地理書。地方志編纂的過程,不單是編修者一人的貢獻,而是主修者與編 纂群共同努力,收集特定行政轄區的資訊與知識後,所集結而成的。清代開始臺灣方志 的纂修也是因循相同的邏輯,在納入清廷的版圖之後,隨即在康熙 24 年(西元 1685 年)

就由首任的臺灣知府蔣毓英主修《臺灣府志》,並且在康熙年間接續完成諸羅、鳳山、

以及臺灣三縣的縣志。隨著來臺官員的調動更替,以及行政區的調整,清廷統治臺灣期 間,各地區的地方首長皆熱衷於編纂方志,甚至是重修、續修不斷。據陳捷先(1996)

的研究指出:清代臺灣地區先後成書的地方志為數不少,加上清末完成的采訪冊,總數 約有四十多種。單就具備方志內容並有義例可言的就有二十一種,如表 2-2-1。

15 林天蔚,《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1995),頁 13-27。

16 康培德,當代學科分類下六體篇的實踐場域?以續修花蓮縣志為例。《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8),頁 117-128。

23

24

在臺灣眾多的地方志當中,本研究所關注的是其中有關於各地風景的選定與詮釋,

也就是各地方的「八景」。「八景」的概念,來自中國傳統山水繪畫的「勝景圖」,北宋 畫家宋迪的「瀟湘八景圖18」,很可能就是八景傳統的一個重要起點。至於為何是八景,

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事實上四景、六景、十景都有,不過仍以八景最為普遍。蕭瓊瑞整

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事實上四景、六景、十景都有,不過仍以八景最為普遍。蕭瓊瑞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