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於科技日益發達,導致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增加坐式生活的時間;全世界已開 發國家皆面臨多數國人因身體活動不足而引起的許多健康威脅問題,例如肥胖、心血管 疾病、骨質疏鬆症、第二型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門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USDHHS], 1996) 指出,僅有 25%的成年人從 事規律且足夠的身體活動,或是進行每週至少三天以上,每次達到 20 分鐘的激烈 (vigorous) 活動,還有 25% 到 30% 的美國人在休閒時間都非常不活躍 (inactive)。臺灣 身體活動量足夠者僅佔 38%,與國際平均相比,差距甚小,但是仍有 38%的人身體活動 不足,高於國際平均值(行政院衛生署,2006)。因此,相關的身體活動介入 (intervention) 便開始受到重視,設計良好的介入可以有效達到預防疾病與健康促進的效果,身體活動 的介入相關研究是從 1980 之後才開始被重視,而且很快的成為一項相當重要之新興研 究趨勢 (Dunn & Blair, 2002),主要的關鍵點便是來自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1992) 首次發佈身體活動不足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項獨立因子;因

應此問題,其中之一便是嘗試了解身體活動不足的原因,以進一步發展有效介入。許多 臺灣的身體活動行為研究紛紛投入此領域,同時也證實身體活動的介入可以因應此健康 威脅(宋慧君,2003;許宜靜,2007;黃奕清、高毓秀、陳秋蓉、徐儆暉,1993;黃泰 諭、張哲榕、林曼蕙、方進隆,2005;張哲榕,2005)。

此外,各國相關單位紛紛擬定因應身體活動不足之策略或指引,做為國人提昇健康 的手段之一,並且將之應用於不同場合中,以工作職場而言,期望因此能增加員工健康 體能、改善身心狀況、減少職業傷害、降低生病率,而提高供工作效率及生產力;以社 區而言,期望可以因為提升婦女、幼兒及老人的健康,進而降低不必要的醫療花費,以 學校而言,也同樣的希望能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從事身體活動技巧或良好習慣。早期的策 略或指引,著重於具有明確的身體活動型態 (mode)、頻率 (frequency)、強度 (intensity) 及時間 (duration)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1978a),然而,從最近 2008 年美國人身體活動指引 (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 所提出的 內容則可以發現有轉變的趨勢,亦即身體活動建議量不再強調固定的型態或持續性時 間,而是強調可以採分段式或累積式的方法 (USDHHS, 2008),每段至少 10 分鐘。另外,

ACSM 和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1992) 也邀請科學家、醫生、流行 病學家、運動科學家及公共衛生專家,共同研擬一份針對 18 至 65 歲者,提升健康的建 議內容,主要建議每週應有五天,每次至少 30 分鐘的中等強度 (moderate intensity) 或 是每週三天,至少 20 分鐘的激烈強度 (vigorous intensity) 之身體活動量,或者可以將 此兩者採合併的方式進行;例如可以進行每週兩次的 30 分鐘快走,另外兩天則是慢跑 20 分鐘。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也針對國人體能擬定建議原則,由產官學 領域專家針對不同族群進行身體活動量之型態、頻率、時間擬定與撰寫,其中成年人身 體活動量之建議原則也是與 USDHHS (2008) 之採累積式原則類似。從早期的策略著重

具有明確的身體活動型態,至最新的累積式型態之趨勢變化,可以暸解其原因主要來自 於人類的行為實為複雜,而規律運動行為的培養及產生也是一項複雜的過程,因此,身 體活動介入的趨勢也從制式課程的安排,例如由指導員帶領,進行每週固定次數之團體 活動,逐漸增加多元化的介入內容,例如量身訂做 (tailored) ,也就是著重個人的動機、

阻礙等,並將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中,以利個人以方便容易達成為目標之介入。

生活型態的身體活動介入有別於結構式團體運動或有組織的健身運動課程介入。結 構式健身運動課程,係指有計畫、有目的之身體活動,比如社區或工作職場所辦理的有 氧舞蹈、瑜珈或健身俱樂部所開設的飛輪有氧、團體阻力課程或是學校中的體育課等,

這些結構是健身運動的共同特色,是採團體型態的方式進行,所獲得之體適能效益在短 期內都能有效的提昇,然而團體運動課程受許多因素影響,如交通、環境、設施品質、

指導員專業能力、個人體適能水準等,一但課程結束後,身體活動行為是否持續之議題 卻常被忽略(李麗晶、鄭溫暖,2009)。倘若在健身中心運動,即使擁有完善的器材、

場地或是健身教練在場,可能也會因個人因素,例如交通、經濟、家庭時間,天候等因 素進而影響其意願或是出席率。而生活型態身體活動介入可以減少許多從事身體活動行 為之阻礙因素,如天候因素、運動設施可得性、省略至特定運動場地的交通往返時間等,

或是對於在公共場所運動時感到不自在者,亦可降低心理的困擾,因此,學者建議可以 適當的應用於個人、社區、工作職場中,因此,此類介入成為健康促進者方法中備受重 視。健身運動課程可以提升生理及心理的效果,但是也有許多研究 (Dunn, Andersen, &

Jakicic, 1998; Dunn, Marcus, Kampert, Garcia, Kohl III, & Blair, 1999a; Kohl, Dunn, Marcus,

& Blair, 1998) 指出以生活型態為身體活動介入的方式,也可以獲得參與健身運動計畫 的效果,例如在生理方面,包括提昇身體活動量,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危險因子;

在心理方面,則可以提昇自我效能及動機。但是值得重視的是,生活型態之身體活動介 入方式比健身運動計劃介入具有較高成本效益的價值 (Sevick, Dunn, Morrow, Marcus,

Chen, & Blair, 2000),基於可以獲得同樣的身體及心理上的好處之外,生活型態身體活 動介入卻是以低成本、方便、容易執行方式,得到的效果和以高成本,較複雜過程所進 行的健身運動效果一樣。然而,以生活型態諮詢為身體活動介入方式,必須基於有理論 基礎之行為模式,例如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 (Prochaska &

DiClements, 1983),便是將人類之動機視為行為身體活動改變的重要基礎,不同改變過 程有不同的認知利益及阻礙,因此該理論模式便針對不同行為改變階段提供不同策略,

以提升身體活動改變行為 (Marcus & Forsyth, 2003)。有鑑於此,本研究以 TTM 為理論 基礎,針對健康成年人,以生活型態諮詢之身體活動(以下簡稱生活型態)及結構式健 身運動(以下簡稱健身運動)為介入,探討三個月的身體活動行為改變、認知,以及體 適能介入效果,同時進行六個月的後續追蹤效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