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跨理論模式在身體活動行為改變計畫之應用

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 最早由 Prochaska and DeCliment (1983) 所發展,被用在了解個人為改變不健康行為的階段、過程、利益、阻礙,例如戒菸,TTM 也是在美國一份官方重要身體活動和健康報告 (General report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USDHHS, 1996) 被重視的一個理論模式之一,此模式之所以被廣泛應用在個 人、社區、及團體之提升或改變身體活動,主要是因為 TTM 可以針對不同具動機者,

評估其心理及身體之差異,設計出適合個人行為階段的活動或策略;TTM 之所以稱為 跨理論模式,主要是因為此模式包含動機改變及實際行為改變之相關理論,Biddle (1994) 認為很少有一個理論模式能像 TTM 般的成功針對多數人預測其不同身體活動階段。

TTM 主要有四個構念,包括:(一)行為改變階段 (stages of change),(二)改變過程 (process of change),(三)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及(四)決策平衡 (decision balance)。

Prochaska and DiClements (1983) 認為個體開始進行身體活動的行為時會歷經五個行為 改變階段:亦即(一)意圖前期 (precontemplation):指沒有參與任何身體活動,未來六 個月也沒有此意圖,(二)意圖期 (contemplation):指目前沒有參與任何身體活動,但 是未來六個月會參與,(三)準備期 (preparation):目前偶而參與身體行動,但是未能 達到 CDC 和 ASCM (Pate et al., 1995) 所建議之身體活動量,意即未能達到每日累積 30 分鐘之中強度,或每週三天,累積 20 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四)行動期 (action),亦即 表示已經進行規律並足夠之身體活動量,但未達六個月,與(五)維持期 (maintenance):

指目前規律持續身體或動行為達六個月以上。此階段採螺旋狀 (cyclical) 而非線性 (liner),表示個體進行至某個階段,都有可能中斷或是回到之前的階段。行為改變階段 解釋人們何時改變,而第 TTM 的第二個構念為改變過程,描述人們如何改變認知及心 理層面的過程,改變過程包含 10 種策略,其中又包括認知及行為兩大部份:

一、 認知策略

(一)意識覺醒 (consciousness raising):指增加對運動行為的認知、結果和益處,

鼓勵參與者對運動認知的察覺,例如閱讀和思考的活動。

(二)情感喚起 (emotional arousal):指讓參與者在情緒上產生動搖,例如規律運

動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增加不活動的健康危險性,可以採用個人的適當 合約、聲明或傳媒活動等技巧。

(三)自我再評價 (self-reevaluation):結合自我形象(有無特別的不健康習慣),

認知與情感上對自己不健康習慣的自我評價,例如個人自覺是電視迷或是愛 運動者,進而可以運用價值澄清、角色模範和心理意象等方式,重新自我評 價。

(四)環境再評價 (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採用認知與情感來評估個人的習 慣如何影響社會環境,例如:抽煙對它人的影響,或是評估個人可提供正向 的或是負向角色模範。可以採用移情訓練、同理心訓練、記錄影片(文件)、

家庭介入等。

(五)社會解放 (social-liberation):社會透過立法、政策擬定,提升有利健康行為 的機會和選擇性,特別針對被剝奪或是受壓迫者提供更多機會和選擇,以增 加健康促進的機會。

二、行為策略

(一)自我解放 (self-liberation):提供多種的選擇可以有效提高其意志力,例如當 個人有改變的信念並且承諾願意行動時可以採公開宣示之方式。

(二)替代選擇 (counter-conditioning):要求健康行為的學習來取代待解決的行 為,例如以走樓代替搭電梯,選擇步行較遠的用餐地點,或是進行伸展運動 代替躺在沙發看電視等。

(三)輔助關係 (helping relationship):從他人獲得照顧、信任、關懷與接受等來 支持健康行為的改變,例如,加入運動團體,或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從事運動。

(四)後效管理 (contingency management):運用和諧在人的自然改變過程裡,使

用條件契約、明顯或隱蔽的加強、正向的自我陳述、團體的肯定等。

(五)刺激控制 (stimulus control):移除不健康行為的線索和增加健康行為的提 醒。避免、環境再造、自助團體等,例如將運動器材放在明顯的地方提醒自 己要運動。

Prochaska and DiClemente (1983) 建議應針對不同階段的對象,給予促進其行為改 變的不同方法。諸如:個體處於較前階段,如無意圖期、意圖期或準備期時,可以使用 較多的認知策略;若已處在行動期或維持期的對象,則適用較多行為策略。也就是說,

TTM 的功能主要是希望藉由適合階段相批配 (stage matched) 的概念,有效改善不健康 的行為。根據

Marshall and Biddle (2001) 以後設分析檢驗 TTM 應用於身體活動的研究,指出 TTM 的最大優點是將行為視為動態行為,而非全或無現象 (all or none phenomenon),意 圖和行為的準備期將依據不同階段的特質而有不同的滯留時間,因為行為改變可能會持 續一段時間,數月或數年之久,因此評估健康促進的執行力時,如果是採用介入的方式,

通常建議必須在介入後的一段時間再次進行後續追蹤 (Carnegie et al., 2002)。身體活動 行為改變階段與自覺生活品質有緊密關聯,Laforge, Rossi, Prochaska, Velicer, Levesque, McHorney, and Laforge (1999) 針對 1387 位研究對象,採用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問卷 和 SF-36 量表,結果發現意圖前期的身體功能分數最低,而在維持期最高,而活力和心 智健康和和運動行為有相關,但和意圖無關,研究建議對於準備改變較缺乏動機者,可 以在生活品質的利益上強調設計認知-情緒的訊息策略。Blissmer and McAuley (2002) 認 為可以採用 TTM 進行身體活動的階段相批配之介入設計,以提升身體活動的有效性,

研究將 196 位成人分派至一、階段相匹配 (stage-matched),二、非階段相匹配

(mismatched),三、一般照護 (standard care) 及四、控制組 (control),比較 16 週的介入,

結果發現階段相匹配及一般照護組(行動取向)的身體活動量提昇顯著高於其他兩組。

武靜蕙(2007)以共 172 位(實驗組 83 人,對照組 89 人)TTM 前三階段之高職生為 研究對象,進行運動行為介入,以階段相批配之基礎,進行兩週,共四個單元的教育介 入,然後再進行六個月的後續追蹤,結果發現後續追蹤之行為改變階段、自我效能及決 策平衡皆有明顯提昇,可見該理論模式值得廣泛用於不同族群者。

TTM 的第三個重要構念即是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進行某個特定行為能 力的自信心程度,(Bandura, 1986),例如某人平常對於每週三次,每次 40 分鐘的快走能 持續進行,展現高度的自我效能,但是一旦出國出差兩週期間,卻未能展現高度自我效 能;自我效能隨行為改變階段提昇而增加。自我效能也可以獨自用來預測行為發生的可 能性,因此便有自我效能理論 (self-efficacy theory) 的發展,此理論強調自我效能是最 能用來支持是否行動的決定因子。 Latimer, Brawley, and Bassett (2010) 的系統性回顧 中,針對四篇自我效能的訊息傳遞方式進行分析,在分析其中兩篇採用實驗設計之研 究,發現研究對象的信念可以藉由有效訊息來提升,但是此訊息必須是有架構、清楚明 瞭,而且不可以過於複雜。王蕙雯(2004)針對 42 位(30.61±6.39 歲)的職場員工進 行一個月的運動介入,以提供衛教單張及電話追蹤方式進行,短期之研究結果顯示,運 動效能有明顯的提升,可見只要訊息清楚,運動效能在短期內就可能有進步。

TTM 的第四個構念則為決策平衡,亦即當個人欲進行生活型態之改變行為時,會 進行行為的利益及阻礙比重分析,一旦利益多於阻礙時,則改變行為之可能性較高,處 於意圖前期及意圖期者其阻礙高於利益,而處於準備期、行動期及維持期者其利益高於 阻礙,因此應用於行為改變階段時,如果要將意圖期者提昇至準備期時,運動利益的增 加則不可忽略。Kim (2007) 採用 TTM 為理論基礎,以韓國翻譯版問卷調查 228 位大學 生,檢驗 TTM 的心理變項和運動的關係,結果支持決策平衡在 TTM 的應用,也就是隨

行為改變階段增加,其決策平衡亦呈顯著提昇。然而也有研究發現不同結果,陳企萍

(2009)探討參與職場第二型糖尿病健康營造計畫員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影響因素,

將 256 位研究對象以次級資料分析,結果發現規律運動及非規律運動者之決策平衡之間 並無差異。

相關文件